骁话一下:高考生破千万,大学生太多了吗?

作者: 观察者网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0-07-15 20:06:54 浏览:3823869 次

骁话一下:高考生破千万,大学生太多了吗?

梅初丶:
我还记得我们高一时,前几个星期每个老师讲某些课都会好奇的问“你们初中没讲么”[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到了大学...[doge]

【回复】我的专业——科学教育偏理科,我们物理老师给我们上了半学期课,一次讲题时讲到了高中物理中的一个公式,然后问我们怎么算,我们没一个人说话,寂静中传来了我们物理老师的骂声“这都不会,你们高中都在干什么?”,在我们老师说完之后,我们的同学飘出了一句“没学过,高中我学的是文科”,这时我们老师说出来一句直击灵魂的话“你一个文科生选这个专业干什么?”,这时我们小声的回答道“选的时候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随便填的”……,“……”这一句省略号能代表当时我们老师当时的心情,然后他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你们哪些是学文科的”,这是我们全班32人除开一人逃课,只有一只手数以内的人没有举手,在之后我们老师改变了他上课的风格,开始一步步的讲题 这件事告诉我们每当有一个人填报选错不合适专业,就会有大学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回复】刚上大一的时候感觉教授都对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有比较大的偏差哈哈哈。我特别记得我有个教授讲过一句话“你们都知道基因控制性状,那控制xx性状的那个基因叫什么名字?”[热词系列_问号]
【回复】回复 @nuko要吃小饼干 :初中怪小学基础不牢 高中怪初中知识不讲 照这样下去[doge][doge][doge][滑稽]
OceaniWax海蜡:
读高中时,感觉大学生太少了 读大学时,感觉大学生太多了[吃瓜]

【回复】高考前:卧槽,这分数线是不是也太高了点,还能不能给 个机会了!? 考上之后:卧槽,我们大学今年分数线怎么这么低,真就 是个人就放进来呗??[笑哭]
【回复】读硕士时,感觉博士太少了 读博士时,感觉博士太多了[OK]
【回复】我一直都不觉得大学生很多,因为就我们初中1000人就已经大概八成去读技校,剩下考高中的又有一半人考不上。而在高中里,我是读市里的第三中学,绝大部分是读不了本科的,我们市里第二的私立高中本科率也没有过半。
黄昏小栈:
上大学也只图一闹,学东西还得去盘龙小学。尤其小学二年级知识点要注意[OK]

【回复】人家六年级已经研究直肠癌了,我二十了连直肠在哪里都不知道
【回复】回复 @__---------___ :二年级小学生写出了大学生都难以理解的科研论文……
【回复】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oge]
不动灬游戏:
想起一个段子: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看着屋里堆积的试卷,我感到彷徨,不得不告诉自己:你都大三了慌个锤子[doge][doge][doge]

【回复】一个人,一盏灯,一本高数,一个夜晚,一具尸体[妙啊]
【回复】想想大四毕业论文怎么办,还有一年就要遭受社会的毒打,慌不慌[滑稽]
【回复】不能不慌啊,明天考试,一晚上一本书啊[doge][doge]
君とゴールイン:
说的很真实,高三刚毕业的我对大学的专业一无所知,没有明确目标,满脸上都是大写的懵

【回复】如果是有条件一本以上的,花时间查查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在专业排名上选靠前的学校或在大城市的学校。如果是二本生,在感兴趣的城市查查学风校风好的学校,再填报里边好的专业。百度都能查得到学校官网,微信搜索也能直接跳转,各高校都有官微官博,现在能查资讯的渠道已经比以前多得多了,沉下心好好研究一下,也许能提高你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幸福感。个人经历和浅见,来着勿杠。
【回复】建议一定要找家里或者认识的读过大学的,预估是同层次的人咨询,说实话现在网上的消息鱼龙混杂太难分辨了,全靠谁牛皮吹得响,真的不如找身边人实际了解,专业对就业和未来影响蛮大的。。。
【回复】回复 @24K清风君 :家里条件过得去的话就一定一定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肺腑之言,不然你大学会学的很痛苦。尽量去大城市看看,
老天御用:
每年就业爆炸,今年国家直接放弃就业直接建议深造[捂脸]

【回复】研究生扩招,专升本扩大,双轨引流就业压力,延后两三年,一时之策,问题还是很大。
【回复】然后,过几年研究生就业难[doge][doge]90后00后是苦逼的几代,人少一点就不会这么难了吧?[doge]
【回复】回复 @-浅_蓝- :我们这儿扩招的全是些三流本科,之前的一本二本有些没变,有些招的人数还减少了
Altmone:
我感觉现在考不到研究生都找不到相对高工资的工作[笑哭]

【回复】研究生已经是标配,拿到这个资格才拿到阶层上升资格证,要想突出,还得学校好专业好甚至继续深造
【回复】考上研之后:考都考了,顺便把博士也考了吧[doge]
【回复】当你读高中的时候,父母都告诉你大学轻松快乐只要吃苦三年就可以享受一辈子;当你考上大学,父母又会告诉你现在不读研工作都找不到必须要考研;等你考上研究生,父母又会说研究生都读完了顺便把博士也读了吧不然不上不下很尴尬;等你把博士也读完了……
NicYukino:
文艺青年的高中生活: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普通青年的高中生活: 《我的青春物语有问题》 我的高中生活: 《我有问题》

【回复】二逼青年的高中生活: 《男子高中生的日常》
爱吃天妇罗的肥宅阿泓:
关键是,学生的能力和父母相关太大了,现在穷人家孩子想要有好前程越来越难了

【回复】而且父母如果受教育水平不高,素质还不太好的话,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
【回复】确实,家庭的因素真的太重要了,父母学历高懂教育眼界开阔,自然孩子大概率就很优秀。去年还是前年,衡水一中出了个理科状元,出身贫困,考上北大后写了篇文章《感谢贫穷》。我不否认她的努力,但是像她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概率实在太低。
【回复】回复 @爱吃天妇罗的肥宅阿泓 :确实.....像我老家一些玩伴的父母都是觉得读完高中出去打工就够了
crayam:
很好奇发达国家的本科率这么高,而我国本科率比他们低很多却无法消化所有大学生,那发达国家的本科生毕业后都去做什么工作了呢?[滑稽]

【回复】知识密集型工作,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工作还是劳动密集型,匹配不了巨大的大学生数量
【回复】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低,有人才无处用[无语]
【回复】他们高端企业发达,能容纳的人多
欢喜已乘时光去:
我们村里有个贫困生。女孩子六年级啥都不会,家里是真的穷,内裤是我给她买的,内衣没有。父亲精神失常,母亲去世,还有一个弟弟。她学习也不好,不知道怎么办才行。我说免费给她补课,她有点自卑,不愿意。家里穷学习不好,在学校比较受偏见

【回复】所以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是非常重要,物质精神都需要
【回复】那么换一个说法会不会让她更好接受?毕竟你说她可能有些自卑,把免费给她补课这种带有无偿帮助性质的行为替换为类似交易的行为,比如说有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请她帮忙实践。给她一个更加平等的沟通地位,以此减轻自卑心理的作用,从而给她帮助。
【回复】回复 @皓水苷垅 :其实私下跟她发火,大声告诉她你最讨厌的就是自卑,然后再对她好,她就会觉得你是真心对她的。这种孩子用温柔的方法,她的感知很会迟钝,果断干涉会更快。
三文鱼骑士:
当你是本科生的时候,你周围的同学也是本科生,你关注的也是本科的东西,所以会觉得本科生好像很多

【回复】怎么说呢,大学生多更像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坐标河南某十八线县城,以我的情况看,大学生更多的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我们这个小县城大学生是真的少,广泛集中于公务员 教师,其他的寥寥无几。 大学生都集中于大城市,而他们也都是多立足于大城市,因此才会出现大学生太多的这种情况。但是中国不光有一二线这些大城市,还有很多地级市甚至县城,这些好像都被刻意地忽略掉了
【回复】回复 @还是暗恋最省钱 :下线城市大部分没对应产业,去了也找不到工作。 有时候不是不想去,是真没产业[无语]
【回复】回复 @FakeSkinheads :博士毕业你会发现所有的同事都是博士。。。
修改昵称不消耗人民币:
其实,我感觉,本科生,研究生的增多,真正难受的不是本科生研究生,而是前两者都不是,但家里又不富裕的学生

【回复】我家里也不富裕,小时候读的书有些是哥哥姐姐留下的,这样可以省书本费,表哥穿小了的衣服送给我,我再穿小了送给我表弟。我的书也有很多被同村的小孩借走的。 高中的时候我住的200一学期的宿舍,一个班58个人,2个人住这种宿舍(学校门口全是出租的房子,很多都是父母陪读,我是自己住校的),只有电灯,其他地方都没有电,夏天没有空调,只有一个非常小的挂在天花板的摇头电风扇,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地板上泼水,降温,宿舍的公共大澡堂免费提供冷水,那也是我们每天早上刷牙的地方。 没有独卫,一层楼一个公共卫生间,一个公共的大澡堂,自己出去打热水洗澡,洗衣服。 那段时间我学习很认真,很刻苦,奖学金也全拿来买学习资料和充当伙食费。 我知道有更穷的地方,穷的为一日三餐担忧,穷的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但我也知道,很多地方比我这样的好很多。 到了大学以后,四个人一间的宿舍,有空调,有独立卫生间,有随时可以用的热水,地板都是瓷的。但是我,堕落了。 大一还在努力学习,可大二开始,沉迷手游,上课不听课偷偷玩手机,课后作业就抄同学的。快到期末的时候一天一本书一周一学期应付考试。 (现在是个普通的社畜) 一瞬间生活太大的转变,大学高度的自由性,真的充满了诱惑。能吃苦吗?我自认为挺能的。但我的大学还是被我浪费了。 我并不是提倡过苦行僧的生活。我只是觉得,在平时的生活学习里,面对诸多的诱惑,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克制自己不断涌出的各种各样的欲望。 而我高中的艰苦奋斗,其实只是连诱惑都少有的生活罢了。
【回复】现在变得太多了,不管是大学,还是初中高中,都是充满了各种娱乐性的诱惑。如果你不是一日三餐都吃不起,要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这种硬性问题,更多的,其实需要的是如何克欲。 千万,不要拿贫穷,不要拿28定律,作为自己不努力的挡箭牌,努力不一定能当2,没背景,没家底,不努力,那只能当8
【回复】回复 @穿过现象看本质 :读研,读什么研不是钱的问题。层主想说的是家里无法提供后路,自己学业又不是很好的学生。
真想骑猪撞你:
没有足够岗位给本科生还不是因为现在的老板都让一个人来干几个人的活[笑]

【回复】这玩意儿没办法啊。在已经是这种状况的前提下,很难改变。(除非做完同一件事,我发一万二千工资给两个人,比我发六千给一个人收益要大。然而用屁股想都不可能)。比如你是大超市老板,50个人能干完活,你会扩招60人去干? 当然,指望市场自行调节是不可能的,只能托希望于行政。然而你也看到了,很多国企被要求强行收养一大批人,却没那么多必要的岗位,于是造成臃肿,效率相对低下,被诟病不如一些私企效益高。但这些私企很多就是靠精简,多干活提高效率的。
【回复】回复 @longda :其实结合一下最近各类企业都会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云云,其实这种就是因为大学生比例增加,大家都变聪明了,其实这种方式也是能让老板们改变这种岗位分工的思想
【回复】看了这么久的评论,就你的话让我发自内心的赞同
春风不过玉门:
之前我还以为骁总被克格勃请去六盘山,旅游了。害我担心得把之前的三连都补上了,这次好了,我又可以说下次一定了[滑稽]

【回复】回复 @UBI_potato :那缺失的视频,是悬顶是利剑,是三连的不见[doge]
【回复】回复 @哔哩小舟 :实际已被人身控制,现在正在进行备份。
高冷♂毛衣:
其实,去年的考生就已经破千万了,我去年高考,据说报名人数是1092万(具体数字可能没记清楚),今年好像破1100万了?不过高考的竞争确实越来越大了(没有杠的意思哈,就是想抒发一下感慨[思考])

【回复】国家政策是大学全部扩招,分数线变得越来越低了,很明显本科率录取率提高了很多。现在公司招人都是专科起步,过不了几年都是本科起步了,专升本基本上是专科生的常态了。
【回复】高校也在不断扩招,我们学校去年就新建了好几个学院(很多985/211近两年都在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其实就是机械)等新学院)扩招了几百名考生
【回复】我在河南,我们这的人基本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复读,我们这的顺口溜“高三打基础,高四985”。当初我复读的高中,高三有30个班,其中10个复读班。主要是我们这高考复读算是传统了,一届压一届,我第一年高考全省82万考生,第二年复读是86万,还好第二年考上了,等第三年我们这考生就破百万了。只能说在河南高考太难了,考生数是全国第一,省内一所985都没有,只有一所211,想正常上个大学,只能走复读这条路[笑哭]
3_5_1:
现在父母辈一说未来出路就是医生老师公务员

【回复】这次疫情证明你父辈的选择还是没错的[tv_doge][tv_doge]
【回复】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医生、教师
天际省跑腿人:
U1S1确实太多了,网上大学生这么多,不是双一流大学都不算是个人[tv_doge]

【回复】知乎?知乎不是一个帖子下面院士都好几十个吗?[doge]
【回复】别闹[OK]985的还不要被你归为双一流,有失身份

骁话一下 王骁 知识分享官 中国 考试 社会 大学 教育 高考 政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