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朋克]工人,工厂,和他们的美好未来

作者: 流浪青年招待所分类: 电台 发布时间: 2021-08-04 02:37:33 浏览:1580263 次

[东北朋克]工人,工厂,和他们的美好未来

流浪青年招待所:
画面摄影于90年代末2000年初的铁西区工厂,大都是冶炼厂,可以看到工厂和工人们的最后岁月。 我会继续搜集,制作这些老工人和工厂遗迹的影像。可以的话点个赞吧,算法会推给更多的人,至少让大家能了解到他们的存在。

【回复】四平,曾经你沿着天桥下的铁路一直走,一直走,你能看得到许多工厂的残骸,玻璃厂,地毯厂,钢铁厂,等等等等,最后都没了
驻世地仙:
想起一部电影《钢的琴》,b站就有。 荒诞的不是一群下岗工人在废墟里造了一架钢的琴,荒诞的是一群能在废墟中造出一架钢的琴的工人,竟然都下岗了。

【回复】回复 @waaaaahhhh :这才是电影的深意啊,钢的琴为什么不好用,因为大家不知道钢的琴不好用,但是他们能在废墟中造出钢的琴,我觉得没有比这件事更贴合历史了
【回复】不过故事是艺术加工过的(剧组做的钢琴不太好用) 工农联盟(叹气)
【回复】说是艺术加工的,都小看工厂了,老工人真神手艺人,说钢琴有点夸张不等原理,其他各种物件真做的惟妙惟肖
椿莘君: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把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天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回复】最恶心的是这首诗里的耻辱二字被改成了壮烈
【回复】流水线诗人,记住他的诗的人还是不少的
D217莫瑟Channel:
怎么说呢,已经逐渐理解俄式后朋克的背景了

【回复】回复 @小夏和春花儿 :重工业区衰落基本都挺像,中国东北、苏联、美国五大湖区,都是曾经繁荣一时后来慢慢凋敝。你要是去过美国中部的那些重工业城市,那些空无一人的旧厂房也是内味
【回复】其实东北和俄罗斯挺像的,都是新兴发展慢吃过去老本,好在家底都够厚
【回复】其实只要你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是一个工厂的普通工人,本厂经营的好好的,突然要倒闭了,说是盈利亏损,但这笔帐怎么算也算不明白,怎么可能亏损?你就被稀里糊涂的解雇了,同时原本国企所拥有的所有福利,退休金 养老保险,他们就随便给了你一笔钱,然后把他买断,几天之前你还是一个有稳定职业的工人,现在你突然间没有了钱,没有了工作,连买棺材的本都没有,有无数人跟你一样,更要命的是,你已经很老了,你把你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这个工厂,现在你是个快退休的老头子了,本来应该安享晚年,突然间一贫如洗,有多少人就怀着这样的心情走上了天台?有多少的下岗工人没有活到新千年?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都能懂
卢比扬卡办事员:
北方工业城市及其工人失去的不仅是生活来源,还有做人的尊严。君不见春风吹满地之后,工人,尤其是北方工人,在春风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眼里,已经变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然而这些人从没有想过,他们之所以能够发财,是因为工人用尸体为他们打好了地基

【回复】回复 @西贡残酷物语 :所以我一开始说的是 工人 这两个字
【回复】南方不少重工业城市也是一样的命运呀
【回复】回复 @西贡残酷物语 :经济上的南方,非地理意义上的南方。[歪嘴] 所以我们大部分地区统称为大北方。 海南也可以叫大北方[doge]
徨闲_:
东北某种程度上就像苏联,或者说苏联阶梯之后的俄罗斯,那是个冬季漫长苔原辽阔的地方,厚重的土承载着沉郁的叹息。这所有的一切本该是凝重的,重的人喘不过气,有古老的歌谣和空旷的诗在这里诞生。 但时代把他们打造成了另一种模样,曾有一段时间理想的火把冰雪烧融了,好像工业的铁拳一口气咬碎了沉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积雪。我们今天再去看那些后启示录般荒废的工厂,生锈的烟囱,倒下的铁架,感受到一种梦想死去般的静谧。雪又积起来了,可已经明白阳光短暂的人们必须在其中起舞。【转】

【回复】回复 @KFC在逃辣翅- :东北普遍是这样的,本地的建设和发展后继无人
【回复】年轻人都往外跑,老家小屯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家禽了
【回复】回复 @Jeff魏 :哈哈,麻了,年轻人都往外跑,真的越来越萧条,没有小时候热闹了,我妈他们年轻时候还能看到舞龙舞狮子,现在连以要钱为目的的拧秧歌我都看不到了,就连那些老人都希望年轻人能出去闯[大哭]
禹子先生:
沈阳铁西区,现在仍然是我的家。只不过时代变了,药厂也变了。父母做了一辈子他们口中的光荣工人。路过豪车时,爸爸的眼神总是充满复杂的感情。终于有一天,他对着路边的豪车说了一句“真他妈的好” 那天他刚从东药的新厂区下班,推着只剩半格电的电瓶车,等着要从远大下班的妈妈。

【回复】我爷爷也曾经是化工设备厂的工人,奶奶是东北蓄电池厂的一名工程师,93年还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爸爸是汽车齿轮厂的一名热处理工人,他们当时以自己是工人为荣,他们都曾为东北的工业做出了贡献,小的时候想接过他们的担子,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可是,现在说别人进了工厂,当了工人好像是在骂人,不知道究竟怎么了……
【回复】看到你父亲对豪车说的那句话我也好心酸啊[难过]
【回复】回复 @橙-狗妈单推人 :我也是[难过][难过][难过]
tremendousginger:
挺难过的,感觉东三省真的像是跟着俄罗斯走下来的,资源,文化和经济都太像了,有时候甚至可以在俄国文艺作品里找到一些中文文艺找不到的共鸣。作为一个东北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步他们的后尘,但是大环境如此,渺小的个人也就只能感叹了。之前跟在哈工大上学的同学聊天,他半开玩笑说“我们在哈尔滨读书是为了以后能离开这里”,笑过之后又觉得有点难过。

【回复】回复 @RogerinaUndefine :要是想看描述得更具体的萧条感的话《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写得特别好,超级推荐(不过这书有好多书名容易买重了,我看的是这一版),如果是想看那种沉郁平静又不乏希望和人文关怀的风格的话很多俄国作家的都可以,我个人比较喜欢陀氏。其实我真的很少读书啦所以不太会推荐(
【回复】不是像,就是好吧。东北之所以从过去的农业升级成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就是靠苏联的重工业转移发家的,特别是靠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换来的156个重工业项目,后来的五一计划的建设也围绕这块经济工业重点建设的,过去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国内大多数地方都高。苏联解体,改革开放,经济重心越来越往南方特别是沿海经济特区转移了,这就是时代大势所趋。
【回复】东北的歌也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共感
HiroichiTakagi:
“苏联的工人们已经证实了没有资本家他们也能过得很好,但资本家们从来还没证实过没有工人他们也能过得很好”——恩斯特 台尔曼

【回复】台尔曼同志永垂不朽!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和台尔曼,不要以为德国只有fxs一条路
【回复】回复 @bili_19026773467 :以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现在比是吧
【回复】回复 @bili_19026773467 :为什么不纵向比较?苏联和俄罗斯工人哪个过得好?
星宫化学工作室SPCS:
当我走近东北的废弃工厂或者废弃的绿皮车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磅礴的力量,不禁脑补当这些机器开启的时候,劳动的时候,运作的时候,那种人类智慧的结晶改造世界的时候,但是回过神来看到眼前的凋敝和凄凉,真的有种别样的感觉,工业,大规模生产,当人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结合起来,驾驭之改造之,世界恐怕也为之震动。

【回复】像不会再喷发的火山,像会永远沉睡的卧龙
【回复】回复 @九酿烟熏肉 :像巨龙留下的骨架
【回复】回复 @远望白云孤 :确实,老物件也是一样,家里面的老电器好像永远不会坏,虽然噪音大,却彰显着不衰退的生命力
普鲁士王国official:
辽宁人,看完了,想起现在父母和亲戚的生活有点想哭[大哭][大哭]我们家和亲戚几乎全是工人,结果大下岗,都没有工作,我爸出去打工要爬很高很危险的地方,明明紫外线过敏还要顶着大太阳装监控,身上都晒的发紫,现在腿摔了在家待着;因为失业,我大爷变了个人,成天出去赌博喝假酒,把房子卖了去赌钱,现在闹离婚;我姑父出去嫖得了病;我一个亲戚顶不住压力跳楼自杀了;还有为了钱被骗去搞传销的了[大哭][大哭]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以前生活很好

【回复】回复 @普鲁士王国official :然后到时候结构调整,公务员也大下岗,任何人,其实在时代里,都不过是一粒沙…
【回复】我现在的理想就是考公务员,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一些现状[生病]
【回复】江西人抱抱东北老铁,我们都是被骗了的
三废柴郡猫:
身为一个黑龙江人,我看着一个可以造许多种大型设备的工业省逐渐变成种粮占GDP比重越来越高的农业省。

【回复】奥运会放在了不下雪的北京,还能说啥。
【回复】回复 @毛利大侠 :有一个夏季冬季都占的意义……但是也太没把东北当回事儿了……
【回复】属实是把腿打折再笑瘸了
铁锈神父:
出生那年工厂倒闭,家里一贫如洗,酒后时常听我爸提起工厂上班的日子,那时候他灰色的眼睛会泛起光

【回复】一家三口最后吃顿饺子一起去的也不是没有。
【回复】回复 @Duang放肆up主 :想到那个在澳大利亚的歌星和她在牢中的妈妈,我就很气愤,说不出的生气
【回复】回复 @Duang放肆up主 :暖气管子栓绳儿、跳大烟筒…
请在此输入新的昵称:
我生于内蒙黑龙江间的边陲小镇,如今在南方上学,我愈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属和向往。高远深邃的蓝天,厚重晶莹的白雪,一座座破败却坚韧的楼房,大嗓门却热心向善的人们,说起来如数家珍。 我知道现在求学不是在温柔水乡筑巢,而在思想在归乡的路上狂奔。 年轻人,愿你能以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学识,照耀这片丰饶空旷的黑土地。

【回复】回复 @流浪青年招待所 :高考报志愿时我也奉承天高任鸟飞,走出落后见见世面。故乡,真的是离开以后,才能叫做故乡,魂牵梦萦,归属安定。
【回复】人在南方,反而有了乡土狂热
【回复】别回来,这边不是归途,工人的孩子们啊,别回来,这里不是工人的故乡。
Clannad手心:
北方被打断了脊梁,但是你们记住,断的不止是北方。不要幸灾乐祸,觉得与你无关。也许吸完我们,下一个就是你们了

【回复】安徽河南江西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回复】回复 @华东机动护盾 :坐标湖南某县,已经有一个镇挖煤凹下去了,另外,我们县的gdp全是靠着卖地和卖煤发展起来的
【回复】回复 @华东机动护盾 :安徽厂矿十年前就不行了,真就没救了
我真不是笑:
每学期回家看着“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都会莫名难过,家里人都让我往南去,但我真的不想走,大学去大连是我能接受的最远,太远路费太贵,也会想家,谁不爱黑土地呢…

【回复】同感。我在济南看见商场挂着回家团聚过金秋。济南冬天是不像冬天。然后我妈发了我一张车站下大雪的图片。济南的雪太珍贵了。雪也太想家了。过了山海关,雪也不愿意出来看看我。
【回复】每次看到都得感慨,就™剩下好风光了[妙啊]
【回复】回复 @朝武君啊啊啊 :每次坐高铁到了黑龙江地界短信就会弹出来,挺扎心的
腐生木:
有谁知道还记得辽宁省本溪市呢,我的家乡,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城市,建国初期,一个大型的工业化钢铁城市,曾经被列为直辖市,而现在经济落后,老龄化严重,可能就是个五线城市吧[大哭][大哭]

【回复】本溪真的好难过啊……本钢也撑不住了,要与鞍钢合并了,前几年投资了那么多钱的药都也完了,上报资源枯竭型城市不给批准,开发资源又不行,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离本溪越远越好,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明明她是个很美很静谧温厚的城市啊
【回复】冷知识:辽中南城市群曾经是国内的大城市群
【回复】回复 @魔法少女老鱼头 :丹东我上小学的时候给南方同学讲还知道,上初中开始就不知道丹东只知道大连了。。
旭说_:
你说这本就应该被淘汰,然而你的进步正事踏着他们的肩膀上走过去的,而是还告诉他们不要动,会摔到你的!

_AndSome_:
之前发的一个说听懂开头四字后潸然泪下的评论消失了,哎,哎...

【回复】老弟,你账号怎么回事?
打ww再改名:
妈的,虽然我不是东北的,只是来东北念书的,还在铁西区。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都是一个国家的人还有地域歧视,我真的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还会歧视一些落后地区的人。

【回复】回复 @流浪青年招待所 :错误的,人的本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回复】回复 @流浪青年招待所 :错误的,人性随时代变化,
【回复】回复 @流浪青年招待所 :什么是人性

夏日造乐计划 东北 纯音乐 doomer 工人 致郁 后朋 铁西区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