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视角】看到不一样的《海上钢琴师》当代年轻人需要这样的电影。视听语言拉片分享

作者: 野栗树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6-03 09:00:00 浏览:313624 次

【导演视角】看到不一样的《海上钢琴师》当代年轻人需要这样的电影。视听语言拉片分享

大九八:
有人说这是在过度解读,但我觉得解构镜头语言,就像教我学会一种新的语言,以后看电影的时候,除了看到演员的表演,还能看到导演的表演。我喜欢这种“过度”,对我来说是细致的教学[tv_亲亲]

【回复】我也觉得很有道理,电影就是给矛无限的可能性,场景中的一草一物,镜头的高低远近,自有导演的匠心 这种解读怎麽都不过份
【回复】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回复】作为一名导演系的学生,up 主用视听语言拉片很专业,从各个角度对电影进行解构的拉片方式很正常,真的没有过渡解读,那些说过度解读的能不能先去了解一下什么叫视听语言啊[笑哭]
im_hiding: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从第一次看1900,从黑人爸爸去世我就会开始默默流泪,一直到影片结束,第二遍看也是,今天看到你的拉片我中间暂停又哭了一会儿,就是很莫名的忧伤不知道为什么

【回复】可能是自己的经历与片子产生了长长共鸣 如镜子一般看到了自己 为自己而泣吧
【回复】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每次难过的时候听那个插曲The crisis,我就会觉得身心宁静
【回复】我看你这评论给我看的眼眶湿润。可能都是感性的人吧
梵妮同学:
190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相继发生一战、二战,由于纳粹德国的压迫欧洲人纷纷逃亡美国,就此开启了美国的移民潮,战后整个国家物质文明充裕,福利国家制度兴起,工人阶级似乎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片头那个大喊美国的人就是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唤询,然而阶级压迫只是以一种更加温和的形式存在,统治阶级通过操纵大众媒介制造虚假合意,从而阻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具体就是美国文化工业将文化变成了商品,同质化、大量复制、制造虚假需求,消解了人的自由和个性,成了单向度的人,这个时代对于的max这样怀有音乐纯粹理想的人是非常可笑的,可以理解他美国梦破碎的心情,也可以理解max对于没有受到美国大众文化荼毒的1900的由衷的敬仰

【回复】回复 @wsmbqs :对[喜极而泣]
【回复】是的,美国也只是矮子里拔将军罢了,只是比其他的国家好一点而已
山高水长他日再见时:
这电影我敢肯定很多人看开头甚至看到中间依然还是看不下去就关掉,或者说看完了也没看懂。男主说那句 人们总是在问为什么 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不会去陆地上和那些人们去过他们认为的正常生活。最后男主和朋友在船上说的那段话太震撼了,怎么好多剪辑的不放那段呢?那是最点题的吧,完全能理解他为啥不下船了啊。船外的世界是无限大不可掌控的,就像人的欲望 未知的事物 ,他要是下了船,就算能坚守初心做自己,终究也会被迫改变

【回复】回复 @毕方 : 我觉得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选择,他宁愿一起炸毁也没下船。我记得1900曾说过一些话大概意思是他的世界就好比琴键,如何去排列组合。而当他看到岸边城市那么多街道大楼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对未知的恐惧,但我觉得他是从迷茫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世界这么大,我们每天是循规蹈矩,还是应该选择这样或是选择那样。也许会想看遍世界风景,但却连身边某一小块地方都不能完全了解。我觉得1900没有下船是因为站在船梯的那一刻他想明白了外面的世界不属于自己,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觉得1900始终是孤独的,他能想象世界各地的景色、人们内心的想法,他有喜欢的女孩,吹小号的朋友,但钢琴音乐和维吉尼亚号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归宿,这种强烈的感情寄托甚至于人们的故乡或是从事了一辈子的事业。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曾经向我抱怨没片可看,我就把此片推荐给他了。他看完也感觉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只是他不理解为什么1900没有下船,我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的感受,只是和他说这也是这部片子升华的原因。我始终觉得这样的部分是一部好片不可或缺的,如果少了对1900内心想法的探讨,那么这部片子很难有现在的高度。
【回复】他下不来是因为恐惧,那不是他能适应的世界,除非有外力逼着他改,自己选择肯定选择待在舒适区,和欲望不欲望的没关系,逃避的理由可以有无数种罢了
【回复】回复 @毕方 :他要是下来估计也会自杀 中间一直有声音说让他下去,因为会闻名世界啥的,他根本不在意。 那个欲望是我说的无限,打了个比方。
fluffy-G:
只会评价过度解读的朋友真没必要听别人对影片视听语言的理解。

【回复】他们只是想要以此表达自己所谓“独特”、“看透了”的想法罢了(ー̀дー́)
【回复】那些人适合去看那些复读电影剧情的所谓“解读”
木易同学不会阳:
当时,这部电影没看完。原因是,男主去三等舱弹钢琴,场面很热闹和灯光都是暖色调,但是到岸后大家默契的收起刚刚高涨的情绪,开始陆续离舱下船。男主一个人坐在钢琴前,环视一圈冷清的船舱后安静的坐着。因为我感觉那一幕太孤独,突然一阵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就没继续看下去了,为了听解说,打算先把电影看完。

【回复】今天把之前没看完的部分看完了。看完后突然觉得,主角的孤独也许是表象。内核是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主角和每次上船前往美国的所有乘客都不一样,他们为了生存或者名利去美国发展,看似有广阔前景的未来,其实都被现实局限,最后活成差不多的样子。主角看似只有一间小小的船舱,和一架钢琴,但是他所经历的却可以成为一个传奇的故事。 以前我以为,主角没有勇气走下船舱离开熟悉的大海去陆地,后面发现坚守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这样的人其实更有勇气。 然后,女主也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她成为了父亲看向大海,决定继续生活的转机。也是让主角看向陆地,更坚定自己内心信念的转机。 最后,因为主角走的路是不被生活局限的路,他看似孤独,但可能也是非常自由的。加上他一直生活在海上,我觉得他可以算是对照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存在。 以上,就是看完电影后我的一些小小的感想。时隔多年后再看同一部电影,但是却有不同的感受。
【回复】真的,现在一看到这部电影的画面,你描述的这种感觉会立马涌上我的心头。从来没有电影能让我这样
【回复】看完这个看楚门的世界[脱单doge]
真菌妖精OMO:
up讲到的对🇺🇸包括现实生活的一些解读就是很多人对这部片打低分的原因,认为影片对美或者资的批判和暗讽,因为1900本身也是资本的受益人,他来批判就显得有种大伙认为的艺术家的做作,但我个人觉得导演并没有想到这一部分,片名1900,导演只是呈现了1900眼中的19世纪的生活,1900在船上看着每一个人,他并没有对不同阶层表达自己的态度,也没有对自己的出身深究或者感到难过,他爱着他当下的生活,他根本不在意阶级又怎么批判呢,在1900里上层的人和下层的人一样在安静欣赏音乐,对音乐的感受是人类共通的,🇺🇸更只是一个意向,如果那个时代是其他国家,就会拍其他国家,因为导演并没有拍🇺🇸的文化,整部片子都跟美式文化不沾边,导演怎么去批判一个意向,高工业化的城市给人的“冰冷”从来不是🇺🇸独有的,1900最后没有下船,不是因为他害怕高楼林立的陆地冰冷自己难以适应,因为他是笑着的扔帽子的,他看见了地上的景象,安稳但是忙碌,在地上他就要为了他爱的人牺牲对音乐和故乡的爱,权衡再三选择了音乐,最后和想象中在陆地上生活的自己告别,1900最后选择和船一起离开也没有说是因为陆地上的人不爱他,或者自己受不了陆地生活,我感觉这部片是导演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自白,刚好在这个时代用这个背景,而且感觉导演应该是没有切身感受过长时间海上生活,所以拍出来有点“飘”,他的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就是很“实”的梦幻美,三部里面分比较低可以理解,但这部作品在我这个理想主义者这里会比另外两部高,因为创作的人在创作过程中会一直在理想和现实中抉择,就算你自以为不在于别人声音,作品发布出来也会忍不住担忧别人恶评或者希望别人吹捧,创作的时候也会想这个会不会显得迎合观众,所以整篇只有一个反派那就是同样是钢琴师的那个黑人,他抱着来打一个无名的只会编排故事的“艺术家”的态度来挑衅1900,实际上1900真的什么都没想,而他态度差也因为自己真心喜欢风情小曲,却被人们觉得是有意迎合权贵,他假装不在乎表现的不可一世然后反感那种他认为会很装的人,但是1900从他的曲子里面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爱,所以他才会哭,当然每个人有不同解读,因为我个人真的很喜欢这部剧,真的不希望,大家对他有zz色彩的偏见,并不是大家的偏见有问题,只是更希望大伙能够专注导演的镜头和故事编排,所以忍不住长评,up拉的傲慢与偏见我觉得很好很到位[打call]

【回复】看拉片的时候我也很惊讶那些解读,看完拉片后看评论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有这个想法😂好吧,你字多你就当我嘴替吧。👍
【回复】我可能就是打低分的,导演的每部电影我都看了,感觉是我与导演的艺术理念不同,也不喜欢把女性当作muse的桥段
【回复】1900是在海上生的,也在海上长大的,所以或多或少对陆地的生活有点害怕的。当看到一排排建筑立起来的时候,感觉在里面生活就像把自己的感觉关闭起来一样。我挺赞同你说的海上钢琴家不应该加上zz色彩的观点的
酸菜菜儿:
谢谢up解说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看了不下十遍,每一遍都很感动,当时看的时候就让我想到了佛经,没有想到这个角度和up不谋而合!特别是最后的爆炸,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面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坚定和追求自己理想的人大概比追求现实更需要勇气吧!

【回复】我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我看完会内心很平静,每次心情沮丧浮躁我都会看
【回复】回复 @虎虎爱吃羊羊 :谢谢!
山楂西米露:
高考完的暑假看完的,当时分还没有出,也不知道自己要选哪个学校和专业,如今正好时隔一年。当时的迷茫和船舱里只身一人的1900遥遥相望,而在新世界的大船里生活了一年后,我没有比当时更聪明,也没有像想象里那么自由快乐,发现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困境,不得不踏入一切都由利益支配的世界,我想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在和影视作品里所传达的情绪共鸣时还是会流下眼泪

【回复】回复 @野栗树 :[拥抱][拥抱]
喵喵兽就是坠叼的:
14年前的夏日夜晚,在高中晚自习上英语老师给我们放了这部电影,九点五十放学,电影还没有结束,好多同学陆陆续续走了,我哭的好大声,哭了至少半个小时,在不开灯的,稀稀落落的夏夜课堂。。

【回复】回复 @吾亦残影不曾留 :对对对,确实是你说的这个。与大多数背道而驰,不仅孤独也很有勇气。
【回复】一个孤独的人注定要与时代的潮流背道而驰
沙雕巾巾:
海上钢琴师很好看。我喜欢孤独,虽然也喜欢被爱着,但还是喜欢孤独,忍受孤独,煎熬但也拥抱自己长大了。

jerrywonder:
你!无敌!了!我宣布你就是影视拉片真神!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对抗世界的虚无与孤独,就是人生下来的使命

yingying2086:
为了看up的拉片,我决定先去补看这部电影,回来再看拉片

【回复】我就不一样了,要先看拉片,再去看电影
【回复】回复 @深巷卖杏花去吧 :这是两种感觉 先看电影再看拉片有种1+1>2的思路豁然开朗,先看拉片再看电影,有被拉片先入为主的概念带着走,反而电影你注意力只看到故事情节喜剧冲突[doge]所以还是推荐先看电影,再看讲解
【回复】回复 @深巷卖杏花去吧 :哈哈哈
退糖鼓一级表演家:
我是在大一的时候看的《海上钢琴师》,永远记得在结局时,1900在那里想自己上天堂后找自己手臂的那种洒脱,我哭得好大声。

五花肉的肉肉:
拉完这部完,拉闻香识女人吧[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蒂姆罗斯 海上钢琴师 1900传奇 人生必看 拉片 托纳多雷 视听语言 高分经典电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