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军却以文笔传世,意难平啊辛弃疾!

作者: 老烟斗官方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7-12 22:00:00 浏览:823536 次

一个将军却以文笔传世,意难平啊辛弃疾!

梅菜包a: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感觉这是最符合来描写辛弃疾的话

【回复】回复 @梅菜包a :去百度一下李世民生平吧,他23岁的时候已经身经百战了。大大小小战役打的都数不清了。百战百胜,封无可封。你太小看李世民了,老朱多高傲的人也不得不服李世民
【回复】我心目中这句话最符合的是李世民
【回复】写诗的打不过他,打仗的没他有文化
看瓜的闰土:
辛弃疾最最牛的是一生志向未改,虽然中间也蹭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也emo过写下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此时的他也是迷茫的,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但是知天命以后还是蹦跶出自己一生的热情写出了,道,男儿至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写出了,一个壮志未酬却初心未改的铮铮男儿!

【回复】呃,他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不是为了讽刺那些公子哥胸无点墨,胸无大志,不务正业吗
【回复】回复 @为什么这么气人 :主要是对比,重点在后半段,用现在话就是年轻时装老成,真的到年纪了,给宋朝皇帝整的人无语了[笑哭]
【回复】回复 @月影下的山羊 :投蒙古?你这是在侮辱辛弃疾,你不如杀了他
ZIQISU:
后世对辛弃疾太多误解了, 还以为他只会诗词和打仗, 以为他性格太刚, 其实他是真正古代少有的全才, 是全才. 一点短板也没有的那种, 无论是从商, 从军, 从文, 从政, 他都能治理得有声有色. 这样的人才要是给他二十年宰相给他当. 就没有金国和蒙古人什么事了.

【回复】回复 @福山绚水 :这本来也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国家好不好,全看皇帝一家子祖坟埋得行不行
【回复】这种能不能直接当皇帝,然后我任命,他认为大就是明确可以打和他一样,能从事这些职业或者说地位的人,把国家治理好
【回复】虽然我是辛弃疾的忠实迷弟 但是楼主属实…有些言过其实了 “文武双全”“忠肝义胆”之类的溢美之词点到为止就好了 没必要再去夸大其词 世上全才多了去了 辛以词冠名天下 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同时期第一人 “归正人”能被起用已是实属不易 辛晚年也拍韩侂胄的马屁才得以复用 故而说他极为刚直也不合适 而辛弃疾在地方上的行政手段也多遭人诟病 最起码朱熹和当朝宰相周必大都屡屡批判辛的为人 窥一斑 可见全豹 一个不适合当时官场的人 你寄希望于他去统领百官成就大业 有点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的意思了[笑哭]
跑得比厂长快:
大厦将倾的绝望,擦肩而过的希望,终将散去的筵席

【回复】回复 @吾乃秦端雨 :我是李正,欢迎来到李正讲史[脱单doge]
【回复】回复 @在这屋那 :哈哈哈哈
【回复】回复 @西江昌南 :抓到一个李正老师的粉丝[喜极而泣]
屏蔽一切南棒相关:
辛弃疾的文学功底应该跟李白苏轼同级,个人觉得这是中华几千年来的3个巅峰巨头

【回复】不是很懂,你娱乐圈的这一套还弄到诗词圈来了?你这个三巨头怎么算的?微博打榜吗?来,你给我评价一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怎么打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是孰强孰弱?诗我所思,颂我所悟。诗词是用来表达作者本人所思所感的,不是用来做对比的
【回复】这里就开始排名了,从来都是诗从李杜,词传苏辛。古人都写了李杜诗篇万口传,到你们这杜甫还差一个档位[歪嘴]
猫套兜:
历史三大名人:辛弃疾,霍去病,何弃疗[doge]

【回复】还有,李杀菌,王消毒[doge]
【回复】还好王昭君不是招菌[嗑瓜子]
【回复】回复 @木叶余灰 :你没发现这三位名字的特点吗
闲庭信步7:
宋的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被吹过了,抽到历史上岳飞、辛弃疾两张SSR都不敢用,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回复】正是自己取来不义,所以后面重文抑武,导致GDP那么高,那么多文官怕死不愿意失去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去战斗,一味地求和退让……最后亡国
【回复】没打过仗的人很难理解经历过战争的人和事,觉得打仗很简单,打不赢又觉得太难,而不知胜败乃兵家常事。宋军北伐不像三国蜀国那样,打仗没有一个规划,主战派掌权了就去打一下,求和派掌权了就去赔钱,军队没有锻炼的机会不说,连战备都不行,军不成军,将军打输了马上下课,有再好的将军也没用。
【回复】回复 @温柔的大脸 :八百里加急通知岳飞在玄武门迎接二圣[滑稽][滑稽]
我是牛牛大爷:
宋朝几乎年年在打仗,中间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名将,可以专门写几部

【回复】宋朝是从根子上废了,名将来了也带不动,岳飞也是四圣级别的军事水准。这就得说说初代红军了,战略战术不重要,有个方案就行,全军超标的执行能力,作战计划合不合理不重要,反正给个指令下面人会想办法达成,即使百分百战损,也能执行到全军覆没。
【回复】回复 @VV一起去看海 :我不否认宋朝在经济上的贡献,但一个民族不止看经济,有一句话叫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汉朝大部分的时候都穷的B喝的,但依旧万邦来朝。外交官敢在朝堂整死别人的国王,然后指定接手人,别人都得伏低做小。这种民族强大的底气可不是你有多少钱。
【回复】回复 @一言倾世郭奉孝 :宋朝除了一个太祖拿得出手以外,你见别的还有哪个拿得出手的?[doge]
杜越天:
辛弃疾确实是文武双全,但是也不要过度的神化他的勇猛,人家是有勇有谋的人。人家生擒张安国不是一路杀进去的,他没这么莽,人家很清楚双方人力差距悬殊,当时是潜入进去的,而且不是一队人直奔张安国的,他有沿途留下一部分人做接应,一方面人少不会惹人注意,另一方面方便撤退。还有当时见张安国不是冲进去抓的,而是假借投奔之名把他骗出来以后突然发难生擒张安国的。

【回复】50冲破5万并非没有可能,首先叛军都是一群投降派,就想混口饭吃,哪有什么战斗力,他们都是自保优先,而在叛军里面,金军的精锐应该不多。对比辛弃疾方,辛弃疾本身就武力值很高,而辛弃疾的同伴呢?是一群50对5万都毫不畏惧的勇士,辛弃疾一马当先,再加上一群奋不顾身的勇士,这种情况下,杀破一群贪生怕死的乌合之众还是很有可能的。
呀哈哈队长:
大宋把“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里的邻居演绎的淋漓尽致,不是说装备不好,大宋装备当世第一,但开国杯酒释兵权加重文轻武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当个屯粮的邻居

【回复】大怂之前几十年战乱,已经让当时活下来人的都是些暴力狂,不得不压抑尚武风气。 金人蒙古人什么的,要是赶上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来骚扰,蒙古包都能给他扬了
【回复】大宋的皇帝都是篡位来的[滑稽]都怕武官太厉害,所以当时的文官权利大于武官。
294222351:
中华五千年余年历史,文人墨人之中。只有辛弃疾的称号真是无人能挡: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回复】首先,这句话最初并不是给辛弃疾的,再者,历史上文武双全的武将海了去了,你说"只有",只能说明你历史读得少,辛弃疾一生由于大环境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特别傲人的战绩,所以还是不要胡吹的好,网友特喜欢造神,把一个喜欢的角色捧上天,最后再摔的粉碎,我建议还是务实一点的好[翻白眼]
【回复】回复 @稳h稳 :都是治世奇才,可惜生不逢时,(就比如戚继光没有张居正照着和辛弃疾一样,甚至更惨)
哆菈A凛:
南宋诗词最有印象的就是辛弃疾和陆游的,能臣不遇明君啊,唉

【回复】再加个文天祥。我在杭州最不能忍的就是官方一天到晚吹南宋,我只感到屈辱
【回复】辛弃疾和陆游是挚友,他俩都有收复中原的爱国之心,陆游还把北定中原的心愿寄托在辛弃疾身上,可惜辛弃疾一直不被重用直到病死,陆游得知也是伤心欲绝!
【回复】回复 @彦筠dubabear :是的,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文天祥是南宋四大爱国诗人,陆游和辛弃疾是同时代的而且是见过面的,李清照几乎是他俩的奶奶辈而且可惜没见过面,陆游、辛弃疾去世二十多年之后文天祥才出生。
老金家的鱼:
我们听着就已经够憋屈的了,本人真的是难以想象怎么熬过来的[无语]

【回复】还好有香香她们,不然就真的是全方位委屈一辈子。
cani07:
最高智慧“美芹十论”,其战略思想影响到了后世的一位伟人。

白发shadow:
历史上的忠义之士多数未能实现其壮志,不经想到了演义音乐卧龙吟中“天道常变易 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 一诺竭忠悃”,有些事情实在是无能为力,热血逐渐压抑在心中难以发泄的无奈,最后含恨而终。虽然“黄沙漫天不把忠魂淹”,可像辛弃疾这样的遭受的冷眼不公,遗憾一生又如何释然。

狐狸没有家:
辛弃疾真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了,从小读他的词就开始喜欢他。可惜终其一生,总算不上是得志。

【回复】额,档次说其实有点过分了
【回复】回复 @小范要有范儿 :辛弃疾很强,但是跟阳明先生还是不在一个档次上。。
洋葱确实是辣眼睛的:
将军里面最有文化的,文人里面最会打架的[OK]

在哪儿呢1:
这宋朝的大将一个比一个猛,就是皇帝不行

【回复】孝宗皇帝不是不想北伐是主和派太多,里面有一个场景就是孝宗勉强同意辛弃疾组建飞虎军,虽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但是对于辛弃疾是只罢官并且照样发工资,什么意思,就是给你放年假,让你去避避风头,等我这边处理好了你还得回来,虽然最后是宁宗召回的辛弃疾,但是本意上孝宗还是希望重用辛弃疾的,加上孝宗年间高宗虽然已经是太上皇了但是朝政仍然还是横加干涉,最不想要北伐的人比老板还大,能有什么办法,高宗死后不久孝宗也死了,真的时也、命也。
【回复】关二爷更像啊。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估计这是史书最早记载万军取首的
【回复】所以小说绍宋里开局就干掉了最大的投降派—赵玖,才能赢啊

历史 诗词 人文 人物 文学 天降猛人 将军 宋朝 辛弃疾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