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的钢琴曲 水边的阿狄丽娜 钢琴独奏【高清音质】

作者: BiBiPiano分类: 演奏 发布时间: 2019-12-15 08:49:54 浏览:938975 次

你一定听过的钢琴曲 水边的阿狄丽娜 钢琴独奏【高清音质】

晚风寄鸢:
小时候很喜欢理查德,学钢琴久了,了解很多东西以后,真的发现理查德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既不是师出名门也不是靠古典音乐弹琴技术出名,被很多钢琴界的人瞧不起什么的,但是我觉得弹琴只要能让人产生共鸣不也是一种能力吗,太过于追求一些虚名,是一种对于钢琴艺术的玷污

【回复】赞同,小时候爸爸买的第一辆车上音乐都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经常和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坐爸爸车到外面玩,听了许久都不会腻,感觉有种特殊的魔力……现在长大了再听,还是能听出童年的味道[爱心]每个人自己都有对艺术的理解,对我来说,能打动我心的音乐就是优秀的,和是否专业无关,能雅俗共赏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能力[爱心]
【回复】真的也特别喜欢理查德的曲子,当时学琴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本了,相比于各式各样的练习曲啊等等的,理查德的曲子真的让我能够真正享受练琴,演奏的美感与乐趣。还有就是能够特别的感受到其中每一曲的情感。
【回复】回复 @-Doctor-Strange- :是的,我有一盒子他的CD,小时候我妈不知道听谁说的晚上听音乐能开发右脑就买了很多[喜极而泣]那时候就很喜欢理查德,学的第一首流行曲目也是梦中的婚礼,后来我爸告诉我理查德在钢琴界被鄙视,我逐渐长大才明白为什么,但也并不妨碍我依旧喜欢他,听他的钢琴曲真的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绿醉醉醉:
好熟悉的音乐啊。其实有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天天听外面大喇叭放着都有些听腻了,但是在小姐姐这里永远都不会有这种感觉,谢谢您的用心,真的很感谢。我永远庆幸自己遇见您。

【回复】也很感谢B站让我们相遇(*≧ω≦)
【回复】回复 @BiBiPiano :幸福!🙈
BrillC: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同样伴随着我的童年与少年时光,水边的阿狄丽娜、梦中的婚礼、秋日私语、星空、蓝色的爱、献给爱丽丝...当在周日的上午听到BiBi老师的这首曲子的时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了下来,而我正在翻阅一本属于我自己载着回忆的相册。 想起来一句话:岁月悠悠,衰微只至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谢谢您,在我现在大学生活迷惘的阶段给我一份力量,让我学会热爱生活,带给我这份冬日的温暖。

【回复】回复 @月夜_幻化 :中文译名有几个不是很正常吗,自己搞不懂就在这瞎说,硬要展现自己没文化的一面
【回复】回复 @月夜_幻化 :本来都是for Alice翻译过来的,不同地方不同翻译,虽然一般习惯翻译为致爱丽丝,人家说献给虽然听上去有点别扭但也也没毛病。
【回复】回复 @人家害怕嘛- :都能明白是什么就行啦,没必要这样扣字眼儿吧
梦于月光z:
光看名字和简介,在大脑中搜寻了很久也没有这首曲子的印象。 但在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却把我带回了高中,带回到了那段青春的岁月。每天伴随我们放学的音乐就是学校广播站放的这首曲子,那个喇叭一直很破,但是声音特别的大,在放学的路上,总是放慢脚步,想把曲子听完。它陪伴了我三年的高中放学的那段时光,想起了放学路上朋友间的嬉笑打闹,想起了考试取得成功时的满心欢喜。想起了高考前大家努力复习的身影。 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而以前一直在耳边环绕的音调也这么随着高中毕业慢慢的忘掉,就像忘掉很多高中同学的样貌和姓名一样。 今天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感谢bibi[微笑]

【回复】这些钢琴曲 ,包括梦中的婚礼 、致爱丽丝,都是我读小学时候学校里雏鹰放飞时候听到的,一下子感觉自己老了[doge]
【回复】我也是,放学的铃声有两个,其中之一在这里找到了,谢谢bibi。傍晚的阳光下,不拥挤的人潮里,放学的铃声中,我在落日的人群中不断寻找他,但还是...曲终人散了
【回复】水边的阿狄丽娜原意是写给一位美丽的女子,很唯美的
Fireor_kid:
是了…我不是钢专生,只是一个自小学钢琴的普通钢琴业余爱好者。但是,随着在网络中听到的优秀流行乐钢琴改编越来越多,我也逐渐变得挑剔。我变得偏好那类编曲宏大、织体丰富、和弦变幻莫测的精编钢琴曲,而那些伴奏仅仅是右手主旋律左手简单琶音伴奏的编排往往令我嗤之以鼻。但是,当我听到一些电影中触动我心的钢琴配乐时,当我听到bibi老师您演奏的钢琴曲时,当我听到儿时喜爱的流行钢琴曲时,我突然发现这些曲目的编排往往就是我嗤之以鼻的那一类,可它们又真真切切地或温暖或感动了我的心。也许,精致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繁华落尽见真淳。

【回复】老妈就是单纯的不想管我又不想我一个人在家里面疯玩,所以小学的时候就给我报了个学校的钢琴兴趣班,周六日早上一节,寒暑假也有,后来上了初中就不学了。刚上初一那会,学校元旦晚会,班主任听说我会弹钢琴就叫我代表班级表演个节目,我果断拒绝了,因为那时候我对钢琴没什么好印象,钢琴班就是为了应付老妈去的。现在回想起来钢琴也没那么差,只是全都忘记完了。
笑笑的十五月:
一直都很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子,与难度技巧无关,就是觉得听着很让人舒服

【回复】回复 @hahawoe :应该说为了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包括童年的回忆、梦中的婚礼这些经典的曲子都是他和图森所作。
【回复】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 保罗·塞内维尔 所做。
【回复】回复 @hahawoe :作曲家做出的曲子是好曲子,但如果没有让合适的人弹,也是弹不出韵味滴(=・ω・=)
青竹剪月:
其实说到底无非就四个字,雅俗共赏。 查了一些资料——毕竟不是音乐专业的人——对于古典音乐也有了一点个人的看法。古典音乐,其“古典”在于底蕴和积累,在于内涵深刻,引人深思,简单来讲,古典音乐之于流行音乐类似于文学名著之于网络小说,不知这个理解是否正确?可见古典音乐之高雅,并不是以炫技为主要原因,而在于其传递思想感情的作用。古典音乐丰富的内容是因为饱含着作曲家丰富的思想感情,无论是莫扎特的宫廷贵气,贝多芬的直面逆境,肖邦的家国情怀,都十分有厚度,因而久听不厌。如果说钢琴家流于炫技,看不上“谁都弹得好”的曲目,我觉得这反而有些跑偏了——毕竟技巧不应该是身为演奏者的基本功吗?怎么把简单的曲目演奏的有深度,这才是对钢琴家真正的考验。 我想BiBi自己可能没发现,但是我们这些听众是有感受的,那就是同样的“流行曲目”,BiBi演奏出来的就显得与众不同——其实从每一篇认认真真的简介就能看出来,接受正统古典音乐教育的up对于自己演奏的每首作品都有自己的感悟,都有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有些炫技的克罗地亚狂想曲也弹的充满激情。再加上厚实的基本功带来的干净利落的琴音,在你的指尖流淌的音乐仿佛都鲜活起来。 我也在Apple Music听过你古典乐的专辑,同样的感动。所以我认为,音乐是否有内涵,与音乐编曲是否简单直白单挑枯燥无关,而与演奏者有着莫大关联;能引起听众共鸣的不是音乐,是演奏者。我相信技艺高超思想深刻的演奏者是能把无论高深还是通俗的音乐“解释”给观众的,是由浅入深的娓娓道来,犹如大学里教授的讲课一样,学术大佬就会讲的大家都听得懂,普通的教授就只会念PPT——说起来,学校的教授又有几个会自持身份拒绝给学生上入门级的专业基础课呢? 所以希望BiBi不忘初心,不要辜负自己接受的古典音乐教育。无论是在古典音乐道路继续深造,还是转向流行乐派,都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演奏。 最后,年底许愿,无论世界何地,希望有一天能参加您的演出!

【回复】谢谢你[调皮] 我会认真对待每个作品。
【回复】回复 @BiBiPiano :我才发现你这个up把我挂!置!顶!了!在B站隐姓埋名这么多年第一次99+噗[笑哭]不得不说这种受宠若惊的心情,一方面来自突然上热评的兴奋,然而更多的来自另一方面,就是up对我粗浅想法的认可,毕竟和那些大师相比,我的简单评价不是很入眼的样子噗!up你这么平易近人真的把我这个粉圈的死死的啊喂2333我真的好开心,当古典音乐从庙堂走入江湖,实在是我们这群普通听众的幸事,感谢up!另外暗戳戳问一下,什么时候更新FB啊[妙啊]好不容易搜到结果发现还停留在去年ummmmmm
为我撰写的故事:
我就是学音乐的,鄙视链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学院派和实践派之间,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高难度的技巧和复杂的和弦才能真正的代表音乐,而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贴近大众的才是好的。我是站在中立的位置,个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太多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些人过于雅有些人太俗,有些流行曲子确实是不太行,都不用说和声走向,连歌词都没有逻辑,但是有很多人都喜欢,因为这歌上口。有些古典曲子明明只是练习曲却被一些人拿来当做炫耀一般演奏,来证明自己很厉害。这就是音乐上存在的问题,我也鄙视一些流行歌曲但却不会推崇复杂无比的古典曲子,我喜欢的是有故事的音乐,能表达情感的音乐,让人感同身受的音乐,而不是学什么狗屁猫叫又什么乱七八糟的某音热曲。

【回复】回复 @拉顿子 :没有用,专业是赚钱的绊脚石。
【回复】同!我认为现在舞蹈方面也有类似的问题,看现在的一些舞蹈表演,动不动就来些基本功展示,可是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些美丽的舞蹈明明不是这个样子的
ZayCubing:
全站唯一能把我听厌的曲子一首首挨个救活的神仙

【回复】没想到能在这里碰见阿姨
【回复】回复 @一年农户 :阿姨???
染雪0v0:
听到这首曲子突然想起一些事,小学的时候班上只有我和另一个女孩会弹钢琴,当时我刚接触理查德克莱德曼(在练他的童年),那个女孩已经能完整流畅的演奏水边的阿狄丽娜了,因此每次音乐课老师总是让她在钢琴上演奏。我当时坐在台下特别特别特别的羡慕,总想着有一天我也要像她那样演奏这首曲子。但是当时我的钢琴老师似乎并没有打算让我练习这首曲目,也由于种种原因,我始终没有开始练习水边的阿狄丽娜。后来由于在外地上的高中,逐渐放起了钢琴,偶尔回家看到它,也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坚持,现在在外地读大学,听到up弹这首曲子,想着能争取寒假回家好好练琴(=・ω・=) 另外,看到up在简介里说小时候抹着眼泪练琴,引起了我的共鸣哈哈哈哈哈哈,但是up能坚持下来真的很厉害!特别佩服up!最后感谢up演奏水边的阿狄丽娜(`・ω・´)

【回复】其实针对你所说的坚持,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家长的陪伴和坚持,九成九的琴童都坚持不下去。不禁想起我家孩子,从3岁半开始学琴如今已经10岁,每周一节课,每天1个小时练琴,风雨无阻,目前也就业余四到五级的水平,可以说是进步及其缓慢,你想象不到每天重复一件事,而且看不到进步,是个多么折磨人的事。孩子这方面天赋普通,也没想过什么成名、成“家”,只是单纯的想着付出了总会又所回报,即使只是陪伴孩子时的“快乐”。
【回复】回复 @骨軟筋麻 :我小时候学古筝的时候也遇到过比我更小的小孩子,表面上看是我比她们大,领受能力快,但其实是我比她们更热爱,有内在的驱动力让我去练琴。学琴其实与年龄无关,跟学者的心有关。
青木朝日:
90后学琴女孩报道。因为出国留学的原因多少年没碰琴了,理查德克莱德曼这个名字若不是BiBi提起来我估计自己再也不会想起的那种。BiBi说的蓝色西装封面我甚至都历历在目。感谢BiBi美妙的旋律让我梦回10多年前学过琴的日子,留学也有5年了,想回国然后重新练琴弹琴(`・ω・´)

一个苹果跳进了棋盘:
简介说得太好了。其实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方面,鄙视链现象都存在,我并不排斥鄙视链这种事物,但是很多鄙视链的存在依据跟其依附的主体之间就存在着矛盾。 比如说,假如是一场钢琴比赛,难度技巧体现度等因素自然形成鄙视链,但是若把范围扩大到音乐欣赏的范畴,那判定作品好坏的依据就远远不限于难度技巧等方面。不可否认当一首作品能让演奏者淋漓尽致地展现水平的时候可以为观众带来更享受的体验,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逆命题“作品没有技巧性所以观众体验不佳”并不成立。 所以在考虑到鄙视链问题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领域出现的初衷是什么,是体现水平,还是抒发情感,唤起共鸣?

【回复】其实鄙视链说到底就是人的虚荣心,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我比你牛逼”那怎么体现这个牛逼呢?看操作呗,谁花里胡哨谁就厉害[doge]
【回复】可以分享一下这首曲子的谱吗?
言言氏:
默默关注你,每首曲子都弹的那么用心,有感情,不管外界如何喧嚣浮躁,只守护自己一方净土。直到今晚,我听了你弹的这首曲子,直接改变了我对这首曲子的看法。我生活在一个四线城市,在我童年的印象中,这首曲子总是伴随着地方电视台广告背景出现,嘈杂的音效无限的循环,让我对她有很深的成见,从此我不愿再多听,听见就直接略过。今晚我点开了你弹的这首,耐下心听完,才重新发现发现她的美,还有她美丽的名字,我想我要抛开我的成见了。谢谢你,让我这种平凡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么美好的音乐,感觉就像在黑暗中,一束灯光打在了你跳跃的双手上,而我就坐在离你很近的台下,微笑倾听……

雪之下荡漾:
克莱德曼既是我小学不再弹琴的终点,又是我大学重拾钢琴的起点 。我忘不了大学买了台电钢 相隔八年再次见到熟悉而陌生的五线谱时的那份感动与酸楚,所学的《梦中的婚礼》;更忘不了初中开学前夕 终于摆脱被母亲逼迫练琴的束缚,因为即将开始的住宿生活所弹奏的欢快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或许矛盾正是人类的本质,而成长也恰好源于矛盾。古典和流行没有孰对孰错,只有针对受众的不同。你不可能去教小学生微积分线代,也不可能去教大学生加减乘除,然而数字正如琴曲中的音符,通过不同的算法,也就是或复杂或简单的技法联系在一起,承载着数量关系,即曲子演奏时的情感。流行曲的简单而单薄确实难免也不可否认,但其承载的情感与思想正因此容易传达,触手可及,更无法否认它的美与心的触动。没有流行曲的存在,钢琴演奏终究只是小圈子的超然物外,孤芳自赏。

橙子丶柒:
十一年前我八岁,打开一个不知名的游戏,里面的背景音乐就是这首曲子,当时也只是觉得很好听,便让它随童年的记忆一起被时光雪藏。年少曾不知何是怀念,不料时间不仅让我长大,也教会了我多愁善感。 如今我再次听到了《水边的阿狄丽娜》,若不是男儿身,若不为现代人,就可能会与江州司马一样,眼泪占湿青衫。并不是念故乡,而是如BiBi一样怀念幼稚而坚强的童年,记起以往不如意时,总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吵闹着父母随着我的心愿去为我做的每一件事,不禁嘴角微微翘起,又摇了摇头,重新执起手中的笔,思索桌边的论文,描摹着以后人生之路。但又偷偷瞄了眼旁边的室友,悄悄打开手机,翻出BiBi的视频,再一次读过她的故事后,又听了一遍遍BiBi的作品。 法语的她叫做《写给爱德琳的诗》,保罗•塞内维尔并不是为了纪念单独的那个人,而是这个名字包含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我想BiBi和理查德演奏这首曲子时,所包含的感情都是一模一样的吧,都怀着对时间的敬畏,对曾经的怀念,对现在的满足,对未来的憧憬。 快到2020年了,我不知道下次BiBi的曲子会不会与圣诞节或者新年有关,但我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如同置顶的那位一样,想出席一次BiBi的演出,做一次台下的听众。 在这里,感谢你让我知道了这首音乐的全名。 ——来自一个没有任何才艺的人

黑羽岩松:
真的很迷茫,高三了,还有六个月都没有,想复习却毫无头绪,制定的复习计划一团糟,收藏了好多解题方法都来不及看,上课也渐渐脱节听不懂。只能听听音乐缓解焦躁,真的,感谢宝藏up,每首都听,简介都看,看到用心的up,也会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共勉!

发呆AAA:
在小学的时候吧,经常去市中心的图书馆看书,它的闭馆音乐就是这个,所以我很不希望音乐响起来,那时候真想住在图书馆,好多好多的书,真的是对当时读小学的我触动很大,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层面真的很窄,那时唯一的乐趣就是看书了吧,羊脂球,名人传,三个火枪手,品读莎翁,安娜卡列尼娜,等待戈多,现在却很难找到这样的感觉了,倒不是时间紧张,而是内心无法平静下来去细读一本书,当初也是在bibi弹的曲子里,找回了那种感觉。听着钢琴曲,泡杯拿铁,在书房泛黄的灯光下,品读经典。谢谢啦

棋棋棋棋棋棋子er:
这是我放弃学钢琴后弹的最后一首曲子 挺怀念的 我突然发现 原来不同的人演奏出来的感觉真的都一样 弹钢琴 真的不是只是照着谱子弹就好了的 我爸爸以前总说我弹的不好 我今天才发现 照着谱子没有差错地弹 恰恰是没有灵魂的的 听了up弹的我才真正懂得 谢谢up弹的这首曲子 等我高中三年上完 我一定会重新拾起钢琴的!(日常表白up up弹的比我这个小菜鸡弹的好听太多了_(:з」∠)_)

钢琴 bilibili音乐星计划 音乐 纯音乐 原创音乐 钢琴曲 BGM 演奏 教程 独奏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