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真的会被一本书改变吗?——毛姆《刀锋》

作者: 阅读药丸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0-14 18:00:19 浏览:269006 次

人的一生真的会被一本书改变吗?——毛姆《刀锋》

Reeyan无法响应:
谢谢up的人生分享,让我也在这里自言自语一些自己的故事吧。 我曾经在临床一线拼命工作后绝望地离开,在学术出版社当过图书总编,也有自己的医学插画工作室,曾经拿过大厂offer。现在孓然一身,安安静静地读书、考研,跨考的是新传,特别难,因为从学生时代开始,近乎十年得时候再怎么斜杆也是基于理科、严谨得思维进行非虚构写作或插画创作。现在抱着一堆文科教材不放,像个婴儿般从零开始建构社科思维,和更有天赋的应届生抢百里挑一的名额,还挺滑稽的。 但像up说的,就是有这么一个时刻(不是书),我醒了过来。然后“从未料想到自己人生会发生如此大180度地转变”,从此走向超我的路上,虽然之后也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我心态上就是特别安宁、舒适。 共勉,祝好。

【回复】我现在的状态就是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与您相似,我从高中开始学的理科,大学学的工科,工作是机械,但是我心里面喜爱文科,喜爱文学。我被学校被社会安排,循规蹈矩,我并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我隐隐约约觉得我要为自己活着,我的人生已过了33年,剩下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我希望下半生我能够为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而活着。
【回复】回复 @蓝蓝的天上123 :那就作为同路人叮铃一句,不要冲动。其实我学的新传也是想要专注健康传播这个子方向,里面包含、综合了我的临床知识、学术出版以及医学可视化的知识经验。并不是感性地想要挣脱、想要自由而作出的选择。“为自己活着”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无法脱离爱我们的、我们爱的人,我此刻的安宁离不开周遭的支持,一起加油!
【回复】回复 @R__three :那我跟你其实很相似,在辞职前半年,有很明显的失语症状,至少有中度抑郁,辞职了以后也摸到一家特别积极向上的学术出版公司,学到很多,慢慢从口吃恢复到正常说话。但我觉得虽然临床很痛苦,但也是很宝贵的经验,后续的两份工作包括现在考研会让我感受到自己异于常人的抗压性,有种“只要不出人命都不是事”。祝福你能够一帆风顺撒~
太子殿下的忠实信徒118:
我也是人生的特殊时刻翻到这本书,被拉里深深的共鸣了。我一直以为自己莽撞孤身前行,原来早在100多年前,有一个人已经践行了“无所事事”的人生。我相信拉里们很多,但目前的环境,拉里们在现实中都跃不过刀锋。整本书中人物没有对错,生活方式不分好坏,只是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已。毛姆跟黑塞,晚年寻“道”最终都指向了印度,等疫情过去,有生之年,去印度看看。握,看完刀锋,我决定在30岁的年龄考研,因为一直喜欢敦煌学,想试一次,因为生活最重要的是体验,除了感受我们一无所有。

【回复】刀锋、荒原狼、悉达多都让我受益匪浅啊
【回复】大可不必,有一个人也去了印度,他叫乔布斯,苹果手机之父。 后来他发现,印度恒河水压根不是那么清澈,回来研究精神和产品,道就在自己心中,不在印度
【回复】回复 @阅读药丸 :[大哭]冲啊,这本书可以说某一种程度是试金石,以此衡量隐藏在人群中的拉里
我睡在你眼睛的深海里:
我想有一些人生来就是要面临灵魂的拷问的,而有的人则不需要,这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就像叔本华说的,每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快乐,从一开始就由这个人的性格决定了。有的人会为此感到痛苦,因为他也想像别人一样没心没肺的活着,而有的人会把这种能力看成一种上天的馈赠,正因为你会如此思考,你才是你不是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曾有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一度认为周围的人是如此蒙昧与庸俗,只知道追求感官的享乐和世俗的浮华。现在我才觉得,我们何必要去评判别人的生活呢?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这种智慧就是让自我感到心安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记得在读《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时候,我第一次强烈体会到这一点。维特深爱着绿蒂,而绿蒂却已经有未婚夫阿尔伯特了,而且他们彼此相爱。维特感觉绿蒂和自己在一起会更加的幸福,因为他们内心同样的敏感与丰富,在读到一本好书的某个片段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而阿尔伯特却不能,他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埋头工作。然而这又怎么样呢?绿蒂和阿尔伯特彼此深爱着,被所有人祝福,而且阿尔伯特对绿蒂的爱一点也不比维特少,甚至他非常大度,并不反对绿蒂与维特来往。我切身地体会到维特的那种无力和绝望:即使你内心再丰富、思想再高深又有什么用呢,在爱情面前,这一切显得如此苍白,你并不比阿尔伯特高贵多少,甚至你永远也成为不了他。极度强烈的爱而不得,于是维特自杀了。

【回复】人的兴趣和品味是会有成长变化的,只不过有耐心的人不会对新鲜事物浅尝辄止所以总会执着地探究,虽然每个人在意的点不同但对意识分析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静下心思考的习惯。刚开始习惯没稳定的时候还需要兴趣和耐心,之后阅历丰富了品性相应地得到锻炼思想深度慢慢积累也就愈发从容自如,而此时脑中的质疑也就是自我剖析已变成思想境界的追求和精神享受而不是迷惘的自我怀疑,强大的精神力铸就深刻逻辑的理论甚至可以指引他人和社会
【回复】回复 @青豆和月亮在一起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根据我本身经历而言很有可能是自身在天上飘着。至于优越感,整个词不就是在说自己特殊,自己牛逼吗?当你真觉得你众人皆醉我独醒,感觉身边平庸的人衬托出了牛逼的你,可能是事实,但也可能要沉下心了解下周围的人。 若不是在高考中,一个词不会比另一个词多出来一些优越感,但若你用了这个词,其实你潜意识里已经有优越感了。
【回复】众人皆醉我独醒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不知道为什么
晓寒雨: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想辞职,看完《刀锋》想出家,最后看完《人性的枷锁》,想想算了吧[doge]

【回复】六便士想表达的可不仅仅是辞职追梦这么浅的道理。他是在发问:任何人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有钱与否,家庭是否美满,但只要你存在于世上,几十年后都是一把黄土,与宇宙比起来连蜉蝣都不如,那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回复】我感觉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觉得有点毛骨悚然,……因为之前我也是一直规规矩矩的上学毕业工作,然后有一天我就忽然不想工作了,然后我考虑了半个小时左右就辞职了。 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到现在,我离开了父母家人,去了一个小镇上独自学画画,对于画画其实也说不上为什么,因为一直到毕业后都没接触过,但是毕业后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子让我感觉厌烦,一想到这样的生活还要过一辈子我就觉得有种莫名其妙难受。 而学画画也不是为了要做什么,只是觉得比起工作来说更喜欢画画,于是就去画画了,而且我也是完全脱离了过去的人际关系,去了很遥远的地方,然后一个人生活,对于吃和住完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当时读完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感觉浑身发冷,我一边唾弃着主人公,一边又感觉自己和他有种可怕的共鸣。 可是我毕竟还年轻,还没有丈夫或者孩子,所以还不至于成为主角那样的人。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更了解自己,也可以引以为戒。 追求月亮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六便士,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还是要取一个度的,尤其是……追求梦想不要紧但是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可对他人,切勿伤害。
【回复】回复 @靚崽坤坤 :作者并没有表达赞同还是反对的观点,他只是给读者展示了一种人类可以达到精神境界:即生死置之度外,人可以拥有比活着本身更高级的精神快感,可以拿我国道家的渡劫飞升来理解。
文字杂食党:
当时读完《刀锋》,看到对于扉页上的那句有着另一种翻译:剃刀锋利,渡之不易,古者有云,得道人稀。 并非意为“翻越”,而是强调生活就像沿着刀锋,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是一种磨难的险途、痛苦的觉醒之路。 个人觉得也是另一种启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回复】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渡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回复】没有看过刀锋但是无意刷到这个视频,对于人生我大概20岁的时候就开始明白人生就是要一个人越过无数的高山最终达到终点,即使现在我已结婚生子依然还是觉得父母家人朋友伴侣孩子这些人都只不过是跟我萍水相逢的人,在生命的尽头我依然是要独自去面对,我不相信任何宗教,经常开玩笑的跟我先生说如果人真的有轮回希望我这辈子的善意能换取我下辈子不再为人,可是现在我对于生活依旧是向往的,就觉得人生真的奇妙要经历那么多的历练才可以到达终点,也许过多几年我的想法又会不一样了
【回复】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小小薄荷啊:
《刀锋》是我看的第一本毛姆的书。这本书很多人觉得是一本帮助认清自我的书,因为书中故事的主人公拉里就是一位在经历过战争后开始思索人生意义,并想努力找到答案的年轻人。他拒绝了按照世俗所谓成功的道路,而是通过不断地阅读,劳动,旅行,交流去寻找着自己心中的道路,这一路上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和嘲笑,也有人表示理解和同情。书中没有对拉里是否找到自己的道路给出答案,看似是不完整的故事,但我觉得这个结尾一点都不意外和突兀,因为这就是本来的真实的生活,没有人能够规定这个答案,知道答案的只有当事人。我现在对这本书还没有很大的感觉,没有非表达不可的想法,是因为故事太真实常见了,还是我没有读懂这个故事吗?或者说我自己其实就是书中在寻找答案的主人公,身处其中,不得其道。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有很大力量的一本书,而且心里隐隐地觉得当我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力量时,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震撼和改变。

【回复】回复 @阅读药丸 :这段话是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时记录下的,那是当时的感受,或许没有读懂,或者没有答案的是当时自己吧。看完视频后就又把书找出来了,最近应该会再读一遍的。谢谢up主的提醒,很喜欢up的视频,因为感受到了认真读书和分享的快乐,会一直支持的!
【回复】觉醒了拉里最后,毛姆有写,处于这个世界又不属于这个世界。扮演一出糟糕的戏剧。原话不记得了,抱歉。
【回复】拉里的答案是给出了的,可以再重读最后几章看看
十三o月:
对我比较有影响力的书应该是宫部美雪的《火车》,我之前一直都是不停用信用卡或者花呗消费。看完后我开始明白自己不应该沉迷在消费的快感里,这一两年我几乎把信用卡都还完了,然后开始存钱,不再盲目的买买买。因为书里面两个女生的逃亡生活真的是太可悲了。我怕自己不节制的消费到最后无法控制只能赔上整个人生。《火车》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年轻人看~

【回复】回复 @Talked_Five :很后悔没有早看这本书,《火车》是社会推理小说,主要揭露了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整个社会狂热贷款买房、超前消费,当还不起债务的时候,那些还不起房贷的家庭怎么破灭,年幼的子女一辈子都在躲躲藏藏,我看了好多遍,每次看完都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不要超前消费。
【回复】回复 @七七八八的八八 :对啊,而且我在银行工作,疫情后坏账率真的很夸张,很多客户都还不起钱,虽然我们打工仔只是觉得去年没有调薪抱怨一下,但是那些小微企业做小本生意的客户真的太惨了。很多客户都还不起钱,就很无力。
节奏思密达:
我就是因为在一个重要人生节点时看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决定了考研,并且跨了很大的专业,但是从此就觉得自己走顺了

【回复】回复 @夕惕若厉鸥鹭忘机 :金融跨到心理
【回复】希望能够多和您聊聊,我认为我现在到了人生的重要节点了。
了不起的昆虫:
之前写的书评,暂且发出来。(长文预警) 《刀锋》出版于1944年,比1919年出版《月亮与六便士》已经过去25年,期间创作了大量剧本,短篇小说。而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毛姆对人生的理解则更加成熟。 刀片的锋刃难以逾越,因此智者说救赎之路难行。《迦托—奥义书》 书中, 我作为一名作家观察着主人公拉里以及他周边人,借此叙述了拉里一生追求内心问题答案的过程。而答案也就在拉里环球世界后到达印度之后。 作者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拉里.达雷尔。拉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仅仅两年的战争经历,却使他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人生的看法,战争中兄弟为就自己而牺牲,更让他试图追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和《月亮与六便士》一样,拉里完美的生活,英雄的身份,漂亮的未婚妻,亲友提供的好工作。但他依然坚持追寻自己问题的答案,自学语言,及时行善,环游世界。 书中我还认识了一位社交达人艾略特,通过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社会上流人物,贵族们以接到他的邀请而荣幸。而以物质基础建立的友谊是短暂的,老年的艾略特无人邀请,家人远离,郁郁而终。 至于女主伊莎贝尔,拉里曾经的未婚妻,则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原本伊莎贝尔和拉里战前已经到了结婚的地步,在拉里要推迟两年后伊莎贝尔也同意并等待,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与拉里的感情,和追求者格雷结了婚。 打破我对伊莎贝尔印象的一件事是拉里在很多年后与伊莎贝尔相遇,而当时拉里准备与索菲结婚,以挽救索菲堕落。伊莎贝尔作为索菲曾经的好姐妹设计破坏了婚礼。间接导致了索菲的失踪死亡。一个人本没有善恶,世界有善,恶亦有生。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人的工具性更强,追求高效率,扼杀人的个性与追求。拉里在东方文化中寻找自身的意义,最终在印度宗教的神秘中顿悟,之后回到美国,当了一名卡车司机,过上了“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刀锋》书如其名,蕴含着如同锋刃一样深刻思考。战争的反思,价值观的不同,精神生活的空虚,人生的追求... 拉里真诚,纯洁,崇尚精神生活,他把自己追求的意义比作驾驶飞机在高空中,“当我在白云的上方飞行时,俯瞰脚下的白云,像一群白羊,我感到我在无限的太空中十分安适。” 这是毛姆对人生的追问,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精神极度空虚,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存在的意义,寻找自己终极价值,我们的人生才能改变。

账号已注销:
人的觉醒,取决于很多因素。 我们终会觉醒,在某个时刻。 不要迷茫,不要困惑, 当命运之钟响起的时刻, 觉醒也就发生了。 人是需要觉醒的,或许可以称之为人生的升华。找到活着的意义,并产生一个信仰,走下去。这便是人的所有了,所有的所有。

安拉-:
是真的,毛姆真的yyds,看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后决定考研三跨[笑哭]人真的要去在自己的热爱里闪闪发光,即使无人理解!

【回复】2023年的我第一感是想问你有没有成功,可转念一想结局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你以后怀念的不过是那段为之努力的时光罢了,祝好运
【回复】祝你成功祝你成功祝你成功,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happig_99:
这句话我抄下来,贴在了桌子上: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段关系,我都不再抱有困惑和偏见,我似乎可以钻进每一个人的心理去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去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我去读书的意义吧!!终于有一个甚得我心的话解释了。

【回复】还有: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呲牙]
【回复】完全不对,因为有的书里完全没有人物[OK][doge]
-风雪故人来-:
转: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局限性不代表着突破了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从意识到突破中间有着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很多人连第一步都做不到,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很多人意识到了选择避而不见,意识到并且能突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在打破重建的过程,需要勇气和毅力。

【回复】说的太好了,真的太好太好了
华安l:
!!!!卧槽 一边喝酒 一边看书 太爽了吧。还是我最喜欢的刀锋。高三书包里背的都不是作业,而是刀锋。看过两遍,还得看。 以后必打卡

【回复】我也是高三看的《刀锋》!感觉对我帮助真的很大!现在大一了
【回复】羡慕高三就读了刀锋[doge]
Miriamki:
刀锋不仅是拉里需要越过的刀锋,是里面每个人的刀锋,角色各自都有自己需要打破的高墙,大家以自己的理解和准则去生活去绽放,可能有的结果看起来不被理解,可谁又能知道他们也许曾无限次的接近甚至达到自我心中的超越,割裂横亘在每人心头的锋刃不尽相同,或许放下了和解了根本不存在,得救之道的确困难,因为意识到救赎之道就在心中是件太不容易的事了。

我愿为你遮片阴凉77:
这本书是本好书,但是毛姆的书吧,读一两本就可以了,笔风没有变化,故事说教性很强,读起来总有种刻意的要引发人的思考的感觉。

【回复】确实是,每到这样的词句,就被迫跳出故事,阅读有很大割裂感
【回复】回复 @喝醋拿瓶吹 :我已经记不得拉里是哪个了
EmmaLiiiuxy:
恰巧刚读完这本书一周多的时间,读的过程中时常觉得自己某一部分的特性跟拉里极为相似,有那种与世无争的心态,不追求物质上的丰盈。“人生险恶,要学会苦中作乐,如果不能追欢寻乐,就是大大的傻瓜”。这本书的确对我目前的生活态度有了一定的影响,使我不再困顿于当下,也有了对于未来更加坚定的勇气。我也相信,20岁的我,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初次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本,过些日子再读一下周煦良先生的译本[给心心]

-霸天虎Decepticon-:
感谢up主的分享,我之所以上个月给刀锋只打了3分推荐,是因为本人个人经历与性格与斯特里克兰更加有共鸣,很抱歉的是看完您的视频我目前暂时不会有改变观点的想法,但是通过这个视频却激起了我再次阅读刀锋的欲望,也许有一天它也会成为我心中的5分力荐,也有可能多年以后在读了多次之后它仍旧只是3分级别,就让时间和生活来一起见证吧[doge]

【回复】哈哈,每个人的人生之书肯定是不一样的,能触动的点也不一样
手握满天繁星:
只要是善良正直又认真的活着,又有那一种生活被人责备的呢?

知识分享官 小说 文学 读书 毛姆 经典名著 书单 好书分享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