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中国神话中的天神。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记载,太一是尊贵的天神,因祭祀太一在(楚国的)东方,故称“东皇太一

作者: 略懂点典故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6-20 11:59:59 浏览:38888 次

东皇太一,中国神话中的天神。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记载,太一是尊贵的天神,因祭祀太一在(楚国的)东方,故称“东皇太一

TigAtlaSuperman:
东皇太一的前身为太一神 太一神乃是上古原始宗教巫教的至高主神 同时极有可能是夏朝的祭祀神明 比商朝的帝俊和周朝的昊天上帝还要早 《山海经》记载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 十日即太阳之精所化神兽金乌 《诗经·商讼》记载天降玄鸟,降而生商 也是帝俊十个部落后代之一 《楚辞.天问》记载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所以古代的天帝也可能指代帝俊 《太一生水》记载,太一生水,反补成天、成地 又成阴阳,四时,神明等等 太一神也是太一,天一,地一这“三一”之一的神明 这几个在天文学占星学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上古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人皇”中的泰皇 注意,泰是可以通太的 而东皇太一的名字来源是东皇和太一的结合 东皇为春,槐序为夏,白藏为秋,玄英为冬 同样,昊天上帝也是昊天和上帝(帝)的结合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出自《尔雅·释天》 而东皇太一和帝俊也不是兄弟关系 或者说压根没有任何关系 唯一的关系就是东皇太一的《九歌》和帝俊的《天问》 都是出自屈原的著作《楚辞》 更不是妖皇,这都是洪荒流搞出来的 人家是神,正儿八经的神 当然,东皇太一也有妻子,是应龙庚辰 而在《楚帛书》《山海经》《楚辞天问》中 都记载了帝俊和女娲 比如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之肠化十神 也有说“女娲之肠”是地名的 而十神极有可能是《山海经》的灵山十巫 伏羲女娲四子(四时之神,不是山海经的)创造世界 伏羲女娲之子少典为黄帝炎帝的父亲 伏羲女娲之女洛神风宓妃乃是河伯冯夷的妻子 洛水黄河,河图洛书,龙马龙龟 而《天问》中记载大羿射瞎了河伯的眼睛 《楚帛书》乙篇第二段记载帝俊生日月 当然其实是羲和和常羲,再加上娥皇女英生三身国 就是一年十二月(常羲之女),一月三旬(三身国),一旬十日(羲和之子) 同时嫦娥即帝俊常羲之女 也有说嫦娥是常羲的说法,此处不做讨论 至于西王母仙丹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其实是配cp,让大羿和嫦娥有关系 而很有可能神明降世无法回天 天帝/黄帝之女旱神女魃既是如此 再加上大羿射杀帝俊之子 娥皇女英后来演变成两个,即娥皇,女英,为帝舜之妻 再后来演化为《九歌》的湘君和湘夫人 伏羲女娲女婿河伯也纳入其中 而山鬼的原型也极有可能是炎帝之女瑶姬 同时,西王母和东王公也是早期的神明 是盘古和太元圣母的孩子之一 道教神霄派称盘古为浮黎元始天尊,比三清还高 只不过大多数道教教派压根不认这个

【回复】补充,伏羲女娲也不是什么妖圣,圣人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创世神和人文初祖 帝俊(夋),帝喾,帝舜极有可能是一个人
【回复】而伏羲女娲父母燧人氏还有其他后代 比如骊山老母就是伏羲女娲的兄弟姐妹 在元杂剧《西游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都有骊山老母的登场 前者孙悟空为通天大圣,哥哥是齐天大圣,弟弟是耍耍三郎 后者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哥哥是通天大圣,弟弟还是耍耍三郎 只不过孙悟空和孙行者前者都是一个,后者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耍耍三郎 前者姐妹是骊山老母和巫枝祇,后者是变成了龟山水母和铁色猕猴 当然了,昊天上帝为首的六天上帝却是昊 青 苍 朱 白 玄 (而大多数情况下苍天=青天) 早期昊天上帝的妻子才是后土娘娘 即古代常说的“皇天后土” 也为儒教吸收为至高主神 而道教又吸收后土为后土皇地祇,和玉皇大帝配对 即常说的“天公地母”
【回复】回复 @昊天上帝尊神 :太一神和帝俊肯定是要比昊天早的,因为这俩一个是先天三皇之一,一个和帝喾帝舜可能是一个人。昊天是商朝末年才有的,比前两个晚
墨染凡轩:
东皇太一其实是比拟道教三清的,是道的显化,不过东皇太一是先秦神话九歌体系的,东皇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太一是道的意思,后来道教创立就开始打压吸收其他本土神话,把东皇太一的位格一降再降,至高神到天帝再到星官,九歌中东皇太一是至高神,云中君才是天帝,掌管天灾天象,而且还是个渣男,传说他会和人类女子欢好,但从不留情,完事就走,再不回来

【回复】九歌里的云中君也不是天帝,云中君是云梦大泽气象的化身,所以喜怒无常,因为云中君属性就是天气变化
【回复】回复 @舌尖上的花花世界 :关于云中君是天帝的说法有点勿传的感觉在,云中君是云梦泽之主,云梦泽是众神所栖之地,所有种错误的理解,众神都得服从云中君的说法,但其实是不对的
【回复】这样就有点合逻辑了,难怪九歌里说云中君穿帝服。 我就在想东皇如果是天帝怎么会允许别的神也穿帝服。
邦比爱凌空抽射:
在楚辞里逼格是真高,众神皆动,唯东皇太一居静,有对比,不像某些神系里的神全是高高在上

【回复】从屈原写的那篇东皇太一来看东皇太一根本不在乎世间万物怎么样,一句话关我鸟事[doge]连名字都是凡人强行取的
【回复】回复 @姜还是老的姜 :九歌里太一就是道的化身,所以不在乎祭祀
【回复】回复 @姜还是老的姜 :宇宙沒了他都能存在着,他當然不在意啦
高书记高育良:
中国是神话几乎不是统一的。看个乐就行 没必要强行比较。 山海经的烛龙 西王母 上古神话里的盘古 帝俊,女娲,伏羲 九歌的东皇太一 先秦神话的两仪二圣,四神君 道教神话的三清 民间神话因融合了儒家思想有了天庭体系,也就是玉皇 仙话主讲仙人的故事 而不是神。等等 以上几乎都是各个神话体系里的至高神。 强行比较没意思。 真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恰是土地公,门神,灶神等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明才是最重要的。

故弄致玄虚:
东皇太一是世界出现的第一任天帝,而玉帝则是宋真宗为掩饰澶渊之盟的过错太捧特捧出来的家伙,只能算是东皇太一的后辈,也是因为宋真宗捧出来的玉帝,使得东皇太一的名气越来越小,搞得世人最后只知玉帝却不知太一。普及一下,古人以东方为大,皇为万王之首。东皇是封号代表的就是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太一才是这位神灵的名字,在道教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而在《东皇太一考》中,著名的诗人闻一多先生就评价过“作为天神的太一,在古代哲学家们的眼中,就是宇宙的本体,一种超越了一切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在东皇太一传说最鼎盛的时期,他的尊贵强大一度被人们认为足以与创世神盘古比肩。

【回复】盘古诞生的时间都属于神话晚期时代了,盘古的名气之所以大无非就是被现代小说各种抬的
月尘泪:
果然,这玩意儿又有王者的人来搞[呆][呆]

zerowp:
这边的是真神话么?有些刷新世界观。[原神_震撼]

【回复】给你一些古代典籍资料 《太一生水》楚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 《淮南子》: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 《礼记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晋书》: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马、饥馑、疾病、灾害。 《淮南子》高诱注:“太一,天之尊神耀魄宝也。”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汉人王逸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 《史记·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吕氏春秋·大乐》云: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回复】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统一。
【回复】中国神话有很多的,上古神话,先秦神话,道教神话等等 很多不同体系的。从上古时期开始到现在,每个朝代所敬仰的神明也不同。看个乐就行
水泥地铺草皮:
这么说东皇太一和烛龙的权能有很大的重叠啊

【回复】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神话体系,八竿子打不着,东皇太一是屈原的九歌神话里的至高主神
【回复】因为中国神话有很多体系,光创世神就有五六个
【回复】纠正一下,烛龙是山海经里主四季的神与日月之神之一,并没有创世记载。以它的创世神话是现代小说里的,明朝时期它才正式被皇家祭拜(唐朝也祭祀过,好像就一次),受祀于地坛,地位不如后土,更不如应龙。天坛更是无位,只是被明朝抬高为日神,但地位上前面说了,不如后土。在传统神话里日月高于后土,道教里则不是
始末轮转:
这些个玩意儿体系挺多的,每个版本中地位,形象,职能也不同。谁强就算了,根本就没有打架描述,地位崇高就行了

遵循缄默:
王者荣耀的收一下味,太冲了,受不了

密西西比河畔的春風:
看哪个神地位高你就看古代祭祀谁,太一女娲在先秦以前是国祭。先秦以后又加上了炎黄,没有国祭的神如果有地方祭祀区域祭祀那也还是有很高地位的。比如妈祖娘娘、黎山老母、三清、观音这些大人物。都说盘古厉害,你从古至今看看史书上有祭祀盘古的吗?[脸红]

【回复】盘古是被现代课文抬了一手
ROMVLVS:
上古神话反而是最正统的那套神话体系,有神无仙,而且体系明确(当然不同地区也有不同说辞,综合下来还是比较臃肿)道教出现时期比这些神话晚的多,兴盛时期还更晚,而且后期本土文化和海外文化缝合的又太多,反而没上古神话的美感[热]

转轮同志:
up主有三大欲望,点赞欲,投币欲和。。。对不起走错片场了[doge]

原创 历史 读书 文学 文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