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刘胡兰》课文中100块银元改为100块钱,家长:价值变了,不严肃了

作者: 东楚视频分类: 社会 发布时间: 2022-09-06 17:01:56 浏览:30473 次

小学语文课本《刘胡兰》课文中100块银元改为100块钱,家长:价值变了,不严肃了

小DIR:
一百块钱和一百块银元在现代人看来是两种东西。作为教材还是写成银元更好

【回复】主要这个差距太大了了,现在100不够吃顿好的,那会几个大洋穷人够吃半年了。100个大洋比100人民币更值钱多了
【回复】回复 @PhantomHero :不然呢,卖菜的告诉你这菜五块一斤的时候你会觉得是5美元?
【回复】感觉还是100银元好,老师讲解的时候可以打比方说明100银元的价值,我以前读到一贯钱都是查资料知道,当课余知识点也不错
春节回家-:
100块是银元,100个现大洋啊,那会我记得书上书普通老百姓一年生活费3-5个大洋,十个大洋已经很奢侈,那会穷人打工一个月也就几个大洋,100大洋啥概念,很大一笔钱了,当然现在小朋友不理解,可能考虑100块人民币了[笑哭]

【回复】电视剧《大染房》有写一块现大洋能买三个丫头,或者一车肘子。
【回复】回复 @永恒的garo :所以说课本加个备注就完事了,也很简单
【回复】现在的小朋友为什么不理解,因为没有人和他们说呀
美梦成真好了:
鸡毛蒜皮,代笔洗白,热搜行 抨击不尊重文学事实,毒教材害小孩,固化思维的热搜,不行 有些人是怎么想的,又有些人怎么附和的,道理摆在那

【回复】回复 @如冰乄残忆 :看得见我说的上一条吗
【回复】回复 @美梦成真好了 :看到了这是前面发的
-烛荧-:
张口闭口说烈士的精神不是用钱的多少衡量的,完全是曲解讨论的主题。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所给予的第一印象不同:一百块钱对于小孩子的理解就是人民币,而一百人民币的价值和一百银元的价值天差地别。 假如这个事情不重要,那就没有修改的理由,既然特地修改了这个字眼就得好好说道: 如果孩子不明白银元是什么;他们可以问老师,问家长,这并不麻烦。 当然有人说:“可以加注释此处一百块钱是银元”,我觉得完全多此一举,不如直接解释银元是什么,不然注释了和没注释一样。倘若你单说这钱指银元,那孩子依然不明白,还是当做现在的一百块钱处理。 最后,为什么强调钱的价值,打个比方: 某个记者得到某不法团伙罪证,由于无法及时送走,交与另一人。此时,该记者被不法团伙非法拘禁,嫌疑犯以100块金条诱惑他供出另一人,记者不从惨遭非人待遇……事件曝光后,媒体报道中描述是“以一百块诱惑”,这合理吗?

【回复】请看到的人送我上去[保卫萝卜_哇]
【回复】回复 @結標淡㠻 :别太高估全国教育水平[给心心]大家都没有你知识渊博
回首残忆如冰:
民国时期的银元即是“多少块钱”说法的由来。因为银元是以块计的。这本教科书上的说法没有大毛病

【回复】那现在读书的是民国时期的人不?
【回复】回复 @嘉然小姐已黑化 :100块怎么收买?100块怎么体现英雄的精神?
【回复】没差别为什么要改呢?做事必有目的,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无线城市:
[吃瓜]这个100块钱是法币、金圆券、美元还是边区票光华券,肯定不是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是1948年发行的。

沉默不亲切的王子殿下:
低龄教材很难解释银元是什么,解释银元这个概念会引出一大堆更加陌生的东西,因为教材本身要给出解释而不是抛给老师。但改成一百块钱我也是不认可的,现在的小孩见钱见多了,一百块根本没有一点分量。

【回复】100个银币,有什么难解释的
【回复】也不必要多解释什么吧,就说是以前用的钱,这个数目很大就行了,你想太复杂了
【回复】不难解释啊,我很小就知道银元是以前用的钱,而有比人民币贵重些的概念,而且大人们电视剧里也经常出现,不过现在估计很少有看电视剧的了。 反正一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事,不懂问大人又不是都不知道。。
骑车带人放双把:
80.90上学的时候也没有银元,理解起来不也没问题吗?

【回复】因为8090年代100块也举足轻重,而现在100块只能算作锦上添花,
【回复】那你对比下80、90年代的物价和现如今的物价再说话
清微之上:
今天他敢改成一百块钱,明天就敢改成一百日元

【回复】你可以看看当时银元怎么叫的
【回复】[妙啊]日元大幅贬值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抗战期间日本银元只有比袁大头值钱
【回复】顺便跟你说一声,明治时期日本龙洋壹元银币含银90%,重七钱二分(26.8克)。目前市场价大概是700元人民币。
回首残忆如冰:
在这个语境中100块钱和100块银元都没问题,对那个时代的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东西。再一个这篇文章本身目的是让大家学习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再多的钱也没有生命有价值,而我们的英雄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与敌人斗争,金钱跟生命一比影响微乎其微。而且还有人讲原著问题,说不尊重原著,麻烦你看一下有几篇纪史文章是原文照搬的?都是多少有些改动,难道他们都不尊重原著么,本身原著就是将人们口中的历史转化成纸上的历史,他们都不敢说自己写的都是这些英雄生前讲的原话,我们怎么就敢妄下结论?

【回复】回复 @如冰乄残忆 :计量词语变化会误导人的。[tv_doge]尤其是通用词语。没有当年物价对比,确实有误导可能性。
【回复】回复 @七面鸟 :我把道理跟他讲了,'这是黑心教授想掩盖英雄,用钱绑架,更不尊重文学事实,里面东西坏的很。
【回复】不尊重文学事实,100块钱这么口语化的理解就是人民币,而当年是用银元。课文编辑想掩盖什么,淡化英雄形象,还有金钱价值裹挟,你看出什么可恶来了吗,你也可以不说话。
淄博刘潇:
几个大洋,那得大半年。那时候就是挣一天吃一天饭。穷苦人家,连个感冒都治不起。别说近代,就是现代,我叔小时候,发高烧都要借钱去看病。那是我爷爷才三个孩子,就一定抗风险能力都没有。我们才刚刚结束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没有几天。

【回复】回复 @阿克维尔 :我想告诉你,你有几点说错了
【回复】回复 @車智澈 :所以呢?你想表达什么?
此昵称是我想出来的:
主要是现在关于这时代的影视作品和宣传太少了,导致现在有些小孩子不懂银元大洋人民币的区别。

一二的胖肚肚:
呵呵,当时我上小学的时候看到100银元,虽然我不知道在当时有多大的购买力,但是我心里会隐隐觉得这肯定不是一笔小钱,为刘胡兰的不为所动所折服。小孩子不知道银元,正如普通人不了解几两银子在古代的购买力一样,但并不妨碍我们觉得一百两银子在古代是一笔大钱。

苍云:
这篇文章在1987年人教版上就是100块钱,后来才改成银元或者大洋的版本。

【回复】“块”这个单位本来就是指银元,民国纸币不值钱。
【回复】回覆 @苍云 :我老家山西,和刘胡兰老家同属一个方言片区,我们现在还是叫几块钱,几块半这样的说法。我来山东,发现这边不说几块半,说几块五。
【回复】回复 @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 :因为现在的小孩不理解块的概念,所以有些版本改成了一百银元。
回首残忆如冰:
重要的是英雄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不是在这里纠结钱的问题

【回复】一百银元和一百块钱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可不一样好吗
【回复】真的想吃切糕那就不要纠结价格的问题。 我说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说话之前将自己的话带入别的语境里不会死
【回复】先了解一下银元100个和一百块区别有多大?给人是什么直观感受
欢天喜地泡泡君:
原文就是一百块钱,一百银元反而是后来改的。原文见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 语文第六册课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wY575:
回复 @这锅靓仔 :说偷换概念,其实是你读书太少,当时的人也常用“块钱”这种说法。 如《一面》(阿累,1936),此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时候,其中便有: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听见他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足可见这时的大众就普遍采用“几块钱”的说法了。

【回复】搜了一圈,搜到了同样引用了鲁迅《一面》的一篇文章。但那篇文章有点自相矛盾,不过其中提到,《刘胡兰》原文作者并没有写敌人用金钱利诱,而是想用“一块土地”来交易。如果属实,那这段也是后来人改写的。刘胡兰1947年去世,那篇文章中有一段话:“刘胡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山西地区,当时100银圆可以养一个士兵一年。到了1947年,一块钱不再专指银圆,多指代钞票的面值,银圆会说成是大洋。” 另外,其他地方也有查到,民国一开始“1块钱”是指代“1大洋/1银元”的。所以我认为这里仍存在了一些矛盾的地方,还是需要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一下,毕竟民国那段时间货币价值确实浮动很大。如果文章继续使用“100块钱”,也可以注释一下当时的货币度量方式。 我这边也不方便去图书馆查阅更权威点的旧书资料,只能在网上搜索一下。还是得等下更准确些的解释。
【回复】回复 @wY575 :是的,能和平讨论出结果是大家都想看到的。教材问题大家也都很关心。
【回复】回复 @wY575 :我确实读书少,但我并没有抬杠。我前面一直说了,当时人们也是有“块钱”这个概念的。你要说我抬杠,我只觉得我是在讨论。你说话不好听,但我不想骂你。我只知道明国社会动荡,发行了纸币,里面有“元、角、分”,同时社会上也有银元“大洋”的存在。以当时的经济条件,我不认为你举例鲁迅里面的穷人“没钱”却有“1银元”。银元是和金币一样的保值货币。我会去再查一下资料,目前我仍然不认为当时提到“1块钱”=“1大洋”

教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