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中的老黄离世后,女儿黄梅住进了新家,又生下一对双胞胎;苦难只是起点,奋斗的足迹才是何苦纪录的意义。

作者: 导演何苦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10-28 12:16:25 浏览:194278 次

《最后的棒棒》中的老黄离世后,女儿黄梅住进了新家,又生下一对双胞胎;苦难只是起点,奋斗的足迹才是何苦纪录的意义。

古道听雨:
我一直记得小陈在得知老黄生病以后,从新疆赶回来,然后骑摩托连夜奔袭了100多公里去外地找一个女医生给老黄买药。

【回复】真的年龄太大了,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除非患者自己想法。其实大多时候死亡也许比活着的痛苦更少点,老黄已经比大多数的棒棒幸福了。
怎会无恙cc:
老黄真的是老一辈的代表,辛辛苦苦一辈子,该享福了,人却不在了,珍惜眼前人吧[委屈]

【回复】回复 @土木工程坑得很 :什么神棍[调皮]
【回复】身体原因,这没办法,好歹后面还过来几年福
【回复】老黄相比他那几个棒棒老友算过的不错了。。。。。。。唉!
五月雨Y:
支持何导,这部记录片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了我当头一棒,人间清醒。生活很苦,找不到终点,但必须要全力以赴去生活。勤俭节约,才能找到幸福满足。

【回复】没有苦怎么体会的到甜,就像吃了巧克力再去吃冰淇淋是苦的,吃过苦才知道自己日子有多甜[微笑]
【回复】没看这片以前觉得我们一家人一年收入五六十万,一年花20多万挺节省的,看了这片,现在心情有点复杂。。。[囧]
【回复】普通人必须是节约才能过好一生[tv_难过]
nirvana1991775:
婆婆都说心痛,除了说明婆婆是个好婆婆,儿媳妇也真的要得

Joker许:
这女婿是真好啊,网恋认识的,很负责,大晚上的给老丈人送药,双胞胎还让一个姓黄,婆婆也很好,老黄辛苦了一辈子,女儿能遇到这个人家真的是万幸,虽说不上享福,但至少平淡又温馨

【回复】还记得骑摩托车跑一百来里路去给买药
笔生1988:
经常在五公里遇到老石,还在贴小纸条租房 [呲牙]

【回复】回复 @酱油师傅717 :那是何苦拍的另一个剧【追山人】里的女猪脚,潘北大,富二代@[吃瓜][吃瓜]
【回复】回复 @李最爱遥遥 :人家没结婚
【回复】回复 @独角巴沙鱼 :莫非足下姓曹[doge]
妩猢大司马:
双胞胎有个姓黄的,也算是给老黄家留种了。

【回复】回复 @小阿鲟 :真是上辈子积德了,这样的女婿!
【回复】姓黄姓陈又有撒子关系也,不过反映了两口子生活和谐
紧捣叫唤0:
老黄在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的精神真的是让我佩服!从容面对生活。无所畏惧!从不会垂头丧气!遗憾的是太累了没有保养好身体早早的离世了,没有享福。[保佑]

【回复】在那种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原则的人 可敬!
【回复】没办法的不干活没收入了
喵里个咪233:
当时上映的时候还去电影院看了,影片最后何导演还上台致辞,那也是第一次见到何导演本人。很朴实有激情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在这里刷到

小萝卜你大头菜:
老黄最后那几年也享了点福,辛苦一辈子了。其实老黄如果能早点去大医院看病,可以治好的,就是老黄看到女儿女婿还要还房子的钱,舍不得花钱,就去小诊所搞点药吃延误了病情。

【回复】病在普通家庭,是很难的
【回复】是啊,普通家庭就是这样,小病抗,大病拖,最后就这样了
推车老翰:
你行,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是2017年,那时候我在考硕士,现在我博士都快毕业了。

【回复】回复 @吉他小学徒 :他在这找存在感,也是可笑
【回复】[热词系列_递话筒]那你可真厉害
一安不会重:
说实话,很多疾病到最后治疗只会加快亲人离去的脚步,我外公本身还能陪伴我们很久,但选择了化疗,最后半年就离我们而去了,而且化疗的痛苦,住院的孤独也是很遭罪的。

【回复】回复 @鹧鸪哨ii :你是语文不好还是怎么的?最后治疗四个字看不懂?跑别人评论底下狂吠有意思?
【回复】回复 @出门得牵猫 :他的意思应该是因为病到晚期的话,就会采取比较激进的治疗方案,但是一般这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
【回复】回复 @一安不会重 :他是脑子有B
烛光碟影:
他要还是一个儿子 ,也可以轻松不少了, 现在又来一对双胞胎 累

【回复】回复 @新能源仿生机器人 :回复 @新能源仿生机器人 :但他的生活水平比老黄好,而且有希望和未来[微笑],相比起来,老黄才是为了生存和家庭挣扎,愿这些苦难的人们过得更好吧。 [思考]更深一步想,现代人的焦虑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焦虑,有了思考未来的闲暇,生育率下降也由此而来,其实各方面生活水平比上一辈人好太多了
【回复】回复 @程成DE : 唉,人生何苦来栽!
通辽游民:
其实很恐怖,这么一大家子人就靠一个人的工资活,如果失业或遭遇其他意外简直不敢想象。关键是我们国家对这类群体的保障也是微不足道。

【回复】是呀要是有点意外真的不敢想象
【回复】哥们,你是否真的了解我国对低收入人群到底有什么政策?是否真的联系过村(社区)的干部?是否真的接触过那些真就快活不起的人群? 如果你不了解,希望有时间真的去接触接触,深入基层了解了解。什么是“精准扶贫”?在“后扶贫”时期,有什么针对困难家庭的新政策?如果真碰到你说的情况,是不是情况真像你以为的,村(社区)、乡镇(街道)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 当你真的进入基层,感受基层,我相信一定比你自己认为的“微不足道”更有触动。
盈盈一水间yx:
今天再看你的纪录片,我真得特别佩服你,这么多年,你并没有忘记他们,作为重庆人,感谢你

我又饿了个去:
从《最后的棒棒》开始关注你,了解了之前从未知晓过的职业,从你的镜头看到了底层人员生存的不易。虽然我本人也只是工薪阶层,但是看到你记录片发自内心的微笑,看到老黄一家人面对生活的微笑,我觉得自己面对的困难又能算什么呢?感谢导演何苦带给人生活的正能量,感谢这个社会,带给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生活的希望。我相信,只要自己足够的努力,必然会带给家人生活的希望,也希望在奋斗的社会底层人民,都能拥有生活的正能量,感谢何苦,感谢这部纪录片。

父亲 情感 自制 何苦导演 记录 女儿 《最后的棒棒》 随手记录我的生活碎片 生活万花筒·闪闪发光的日常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