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中文很有自己的逻辑

作者: 宁波诺丁汉大学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8-09 19:00:00 浏览:102609 次

我觉得中文很有自己的逻辑

好了你说的我都不知道:
汉语其实最难的是成语典故,四个字背后就是一个小故事,不是从小耳濡目染根本记不得,然后各种典故还可以随机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意思

【回复】回复 @被饲养的小浔浔 :这个其实就是楼主说的耳濡目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大家都知道乱七八糟表示什么意思,就一直这么用,不知道典故并不影响使用。而外国人来学习中文,在他能够正常用中文交流后,他如果要学习成语,肯定会顺带了解一下背后的典故,以此来加强记忆。如果不这么做,他呆在中文交流的环境里,比如在中国生活个几年,耳濡目染,通过日常和他人交流,电视剧等等方式,自己也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环境甚至是看成语的字面意思去自己理解某某成语的意思,至于背后的典故?他不深究一样不清楚,但是依然不影响使用。就像乱七八糟,你和你的老外朋友交流的时候经常使用,他就会明白大概是表示糟糕的意思。他也可以学着使用,并不需要了解背后的典故。
【回复】乱七八糟也是成语,但是99%的中国人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是成语,更别说典故了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这里说成语,你给移花接木成谚语熟语,莫说英语,哪个有人使用的语言能没谚语和熟语?这和成语是一个概念吗?成语的高度凝练,言简意赅,常用程度和一般的谚语有可比性吗?谚语更多是教育启示的时候引用,远远不及融入到日常交流,完全可以当普通词语的成语。
西西莉卡:
这就是中文高级之处。不需要新增大量词汇,简洁,外来语都能转化,不像日语汉语直接音译。

【回复】日语不是说不能学中文那样,只是他们就喜欢“崇洋媚外”,比如蛋白质,有专门的汉汉字“蛋白質”他们就不用,非要用“プロテイン”……留学的时候,讲义上用的汉字,说话、口语上全用的是假名,我当时没少吐槽这个[笑哭]
【回复】回复 @柚子掉河里了 :元素周期表其实也说明中文的可塑性,造词造字始终是站在本语的角度上,不会受限于外语和本语的差别而妥协于外语,举个例子对比来说就是不会像日语的元素周期表那般混乱
【回复】回复 @kangling44 :这些词也是当初日本明治维新时专家学者从古汉语文学中精挑细选词汇 与西方语言相近翻译的,后来日本为了割裂与中国的关系,现在全是假名
FreierHerrmann:
肺:lung,炎:inflammation 肺炎:pneumonia [辣眼睛] 还有肾,一会儿是kidney一会儿又是renal[辣眼睛],肾炎 nephritis [辣眼睛] 英语的医学名词真的让人裂开 [辣眼睛]

【回复】回复 @阿羽依之晶 : 不能翻译成inflammation 那为何词典里是这么翻译的,而且整个科研圈都是这么翻译的,你想做视频你就去做,不用通知我[辣眼睛]
【回复】回复 @ERSTEFREUND : 算是一种愚民策略,贵族老爷们有时间整这一些绕口的词,比如非常经典的数字。10数到11话风突变,12又变了.
【回复】道理我都懂,但是炎并不能翻译成inflammation,炎能不能准确翻译都两说,想给老外解释清楚炎是什么得做期视频,甚至很多中国人都搞不清楚炎到底指的是什么症状。
怪獣仙笙:
中文也有直接音译的,秀show 、咖啡 Cafe 、坦克 Thank 、吉他Guitar、沙发Sofa、荷尔蒙Hormones、可口可乐coke、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翡冷翠Florence(现在叫佛罗伦萨)超喜欢这两个地名翻译;但是也有音译+意译的,比如迷你Mini、幽默humour、乌托邦Utopia、脱口秀Talk show、;还有up主说的了解意思功能后组合出来的新词汇:电话、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轿车、火车、飞机、直升飞机……

【回复】坦克给我的感受最深,结合字形和实物看,一眼就能记住这东西叫“坦克”了,十分佩服
【回复】可乐、翡冷翠、枫丹白露不能算英译,而是信雅达。只有那些词意中性,在中文没有任何实际含义和典故的外来词才叫音译。
【回复】我觉得相当精妙的就是“舶来语” borrow words[doge]
天台太高:
我们能利用常用的三千个汉字,根据逻辑,自由排列组成新词,而且别人第一次听,还能理解,而英语一直在创造新词,海量的词汇,200年前有些词汇,它们自己都理解不了,我们还能读2000年的古诗词,还能理解祖先的意思,和他们思想交流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 1. IUPAC的命名规则证明TITIN的化学名称——这个189819个字母的单词——是存在的,但中国的科研人员不会闲的蛋疼去把它25000个氨基酸用汉语名称从头到尾写一遍,氨基酸序列在中文学术论文中也会用英文字母序列标示。除非是很短的多肽,长的氨基酸序列根本不会放在正文里。拿大学的有机化学举例子,你做反应机理的题把所有化学式都用汉语描述出来你会挂科挂的很惨。 2. 肌联蛋白是属于比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了,我们不会笼统地叫它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的范围太广了,你喝的水也是化学物质,不是你自己领域的东西就别拿出来卖弄了。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世界上最长的英文单词中有189,819个字母,认真读完它需要三个半小时,它是Titin(也称为'connectin')的化学名称,一种巨大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滑稽]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对中文来说,这是无意义的,说明你还是没有理解汉字这种高信息浓缩的载体
千里宋人骰:
欧洲的语言结构的基础是音,中文的结构基础是型,欧洲语言表达方式是说,中文表达方式是写。很多年以前有一个语言学家说,英国人看不懂他们自己祖先写的是什么,只能从一整段文字的发音上来推测是表达什么意思,中国人不知道古人怎么吟诗诵词的,但每一个字的意思和韵律是看的懂的。

【回复】回复 @疏菜子 :[脱单doge]韵律不懂,古诗怎么押韵?古人写的诗和我们读的大部分一个字都不差,我们现在读依然押韵,我们不知道腔、调、曲、节奏,但押韵一直都在。这是文化未间断传承的结果,语言学家研究福建乡村闽南话读古诗词或他们传统的吉祥话,依然和河南话韵律相同。
【回复】意思能看懂,但韵律能看懂就不太可能了
【回复】回复 @千里宋人骰 :99%的字音都变了,怎么能叫一字不差呢
-爱咋咋地-:
所以考了雅思之后,我更深刻认识到汉语简洁有效,英语单词太多了,大提琴小提琴你不背完全不认识,虽然有词根,但也远不如汉语的一个字强大。而且英语真麻烦,看学听之类的动词都有好几个用在不同情况,还得根据时态变形。汉语语法其实也简单

【回复】回复 @地理人生 : 那你叫你奶奶是不是叫老老妈,喊你孙子喊小小儿子,哈哈哈
【回复】回复 @地理人生 :不懂你这无中生有的困惑哪来的
【回复】回复 @地理人生 :不是,但是是否越来越臃肿、越来越难记了呢?行吧,我看明白了,你就是个英语吹而已
小狗-殿下:
中文会对词根词性分类,可以触类旁通很多词,也不用浪费造很多重复的新词。。。[笑哭]

【回复】回复 @伏尔加谷仓 :你要说不容易学和难度高我是认可的。因为中文是世界上几千年保存至今最庞大的语言,而现在的英语是最近几百年创造的出来的本来开始就是冲着国际间的交流简单易懂而创造的,所以容易学和易懂,但要论起文字里面蕴含的文化那英语就差远了。至于你说啥学习书写费力是因为大概你是外国人,我们写字是非常快的即便是复杂的字这是从小训练出来的。至于重音字是因为你不了解中文说话的语境,在一定的情境下你觉得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个和此情景完全对不上的话吗?语境这个英语也有。
【回复】回复 @伏尔加谷仓 :写错字会错意是写字的人的问题,而不是汉字本身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有,英国人写字也会多写字母、少写字母、混写字母甚至记不住单词。英国人听一些近似的音也会听错,英语也有绕口令和听错导致的各种笑话。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一样什么一样,中文是三维的英语是二维的。我们写的字为什么这样写人家懂国学的人都可以给你解释出来。英语是单纯拿字母拼的,你能理解为啥这样拼吗?Apple,为啥用一个a两个p一个l一个e来拼,然后为什么要这样排列,你能解释出来吗?不过对于外国人来说英语确实是最容易学的语言。因为不了解中华文化,然后别的国家的文化最好了解了因为不多,我们的文化你要了解全面恐怕你一辈子都学不完。
不动不语:
英语需要改革了,I finish my work yesterday,既然都yesterday了,当然不必finished,去掉词形变化就相当于汉字的从旧体转化现在的正规标准汉字一样,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并不影响意思。取消beef、pork等词,引入pig meat,或者干脆借用外来语比如niu meat,只有这样英语世界才有希望。

【回复】回复 @NevaryTeot : 状语前置 Yesterday I finish my work。而且不用刻意改革,就快乐教育这个趋势,估计两三代后平民能把词性变化忘差不多,主谓一致什么都不存在的[妙啊][滑稽]
【回复】讲汉语的最烦就是时态 [藏狐] 明明根据上下文都懂的东西非要变形
微风拂过死库水:
其实中文是否使用外来词的规律还是蛮清楚的,除了人名地名组织名以外,如果一个东西以前没有但存在类似的东西就音译并加上一个表意的修饰词,比如啤酒、保龄球、芭蕾舞等,也可以直接用描述用途的方式创造新名字,比如自行车、显微镜等。历史上完全没出现过的东西才会完全音译,比如坦克、麦克风之类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这个东西使用过于频繁的话就会创造一个新的意译名,比如盘尼西林→青霉素、巴士→公交车。

【回复】麦克风也有意译名吧,话筒不就是吗
【回复】回复 @微风拂过死库水 : 不会耶,我身边其实话筒的使用频率是高于麦克风的,除了类似麦霸,抢麦这种词会用到麦,或者简单说一个麦字来在某些语境下以求方便,而且频率还不高 ,麦克风这种全名很少听到
【回复】小时候我一直以为保龄球是可以越打越年轻的球[笑哭]
kangling44:
我觉得这个人的感悟可能使用了自我文化中心视角看问题了,所以会觉得中文有需要借用却没有借用,比如他说买东西,购物,中文没有音译shopping。但是商业出现的很早啊,古代就有购物这种行为了,为啥要音译shopping呢?难道没跟外国人交往的时候,中国人不说话了吗?[笑哭]不过确实很多现在使用的词汇有借用的,尤其是近代流入了中国很多外来词汇,这些词汇过去没有,是因为过去人们的生活使用不到,比如政治、政府、哲学等很多词是从日本引入的

【回复】他这里有用法语解释你说的问题,法语里本来也有这些词汇,甚至政府立法要求不要使用借用的词汇,却依然阻止不了民众使用借用词汇。
【回复】他的意思不是音译shopping,他的意思是,既然shopping就是买东西,那就用buy thing就行了,再造一个词shopping就是累赘且没有逻辑,是生造了一个词出来,而中文就不会这样为了一个用已有词就能描述的行为去再造一个词…(中文里购物本质上也是买东西,购是买,物是东西)
【回复】商业当然是自古就有的行为,但这依然不能阻止日本人说"ショッピング"(shopping)
-秋叶海棠-:
因为汉语没个字都有它自己的意思,不同字组合就是一个新词语了。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 你去看医学书吧,分分钟教你做人[辣眼睛]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看不懂中文医学书,那能看懂英文医学书?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是一种肺病的英文单词,总共有45个字母,是吸入二氧化硅或石英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之前给你发的那个最长的一个单词3个半小时你能看懂?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 额,你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妙啊]
言霖Lin: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英语中关于动物的单词,幼年期成年期公的母的不同作用的,都能分别起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名字

【回复】回复 @伏尔加谷仓 : 以前中文里也有,小牛→犊,母牛→牯,阉牛→犍,公牛→牤之类的
【回复】回复 @某科学的木山春生 : 但是说真的这几个字看偏旁也是有联系的,还有关于马的那一堆字也是
【回复】主要是现代汉语用得少,其实中文这类词汇也是多如牛毛,比如搜来的马的词汇: 骠:黄毛白点马 骢:青白马 骓:青白杂色马 骐:青黑格子纹马 骥:好马 骏:好马 骕:一种良马 駃:另一种骏马 驵:骏马;壮马 驹:少壮马 骟:已阉割的马 骝:黑鬣黑尾红马 骖:车前两侧的马 騑:即骖马 騧:黑咀黄马 骙:壮马貌 骎:壮马疾驰貌 骋:马驰貌 骒:雌马 骀:劣马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驷:一车四马 驸:一车数马 駹:a)暗色面额白马;b)青马;c)杂色牲口 骍:赤马(也指赤牛) 骃:浅黑带白杂毛马
漁玄機:
日语曾经是汉字文化圈里用固有汉字文化底蕴对抗西方文化的有生力量,今天在用的不少名词就是日本利用汉字的妙处创译过来的。可惜二战后日本全部倒向西方,只剩下中文跟藏语孤军奋战了[doge]

【回复】回复 @言无声222 :革命还真不是小日子造的,是咱们本来就有的词汇来自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回复】革命,共产,资本,鬼子当时翻译的真不错,现在一堆片假名鬼看得懂
【回复】甚至现在日语倒退到连自己语言中原本有的表达都不用了,直接英文音译片假名。之前看一段日本的新闻,说花店怎么样的,用的不是花屋はなや,用的是フラワーハウス 也就是flower house的片假名。十分不伦不类。
IT老网工:
最愚蠢的就是英语中的时态,什么进行时,完成时,过去时,现在时。。。我就问什么是现在时,现在的定义是什么?是否有时间的跨度?就像今天,昨天,明天一样,这个是有明显的时间界限的,哪怕是一秒之差23:59:59也是今天,下一秒就是明天了,但是现在时呢?几秒的跨度为现在呢?如果没有这个准确的定义,是不是任何陈述的动作都是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

【回复】回复 @地理人生 :笑了,没听清我一个字就搞定了,"啥?"
【回复】回复 @田红心视觉 :扯了,中文不用这些就不能准确表达状态?表达时间,我们用现在,过去,曾经等等就可以了准确的表达了,英语中一样需要now,yesterday等等状态表示准确的时间,对于进行中的动作,我们用在,正在来表达就很好了,好了英语如何准确的表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能表达么?
【回复】回复 @田红心视觉 :自己没有学好中文就不要怪中文差,能力不行再好的工具也是白搭。
右手一只:
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从孤立语逐渐变成分析语了,比如古代有几十个单独的汉字用来描述不同毛色、品种的马,现代汉语倾向于直接说白马、青马、黑马。 所有词库快速增长的语言都有分析化的趋势,包括英文,比如各种带短横线的合成词:"warm-hearted","open-minded"等,也是一眼就懂。英语分析化程度没有中文高的原因可能是近代的白话文运动,加速了分析化的过程。

【回复】大兄弟,分析语又称词根语或孤立语,分析语孤立语就是一个玩意儿的两种称呼而已,上古汉语是一种屈折语,逐步演变成现在的分析语,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些黏着语特征,未来可能会往这个方向变化。现代英语可能正在经历历史上汉语的状态,也是曲折性不断丢失向着分析语演化,英语相对其他屈折语已经失去了很多形态变化
【回复】以夷代华,望文生义。 只有象形文字是文字。文,纹也。汉,星河也。天地之气象也! 每个汉字本身就带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世界观,汉字是从占卜符号走向象形文字,再不断丰富演化成如今的语素文字。而且是人类唯一兼容逻辑哲学、因明学、阴阳易势哲学三种世界观的文字。 西方拼音不是文字,只是毫无任何实际意义的注音符号,其含义要在使用传播过程中逐渐确立。充其量称为词组。他们才是从孤立语走向分析语。
晋元帝竟是TA:
Raisins are made from grapes用中文说其他人会觉得你是傻子,但是用英语说就会让人觉得原来如此[doge]

【回复】回复 @我是飞猫 :这个解释不太好,就算理解成真的狮子的头,也肯定是肉做的。感觉千张是黄豆做的更符合中文的情况(?
【回复】我剛剛問了我朋友,他覺得我在講廢話。你這前提是除非你完全不知道葡萄是什麼才適用,舉例來說:甘棠干是甘棠做的,你可能不知道甘棠是甚麼,可是你看得出來我在說廢話。你在說葡萄時,下意識對應到的是實際的水果,不是單純的文字,難道我說桂圓是龍眼做的你會覺得原來如此嗎?
【回复】这个好比说,狮子头是用肉做的。
星其里:
我发现中文才是最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能用最少的字排列出最多的意思,最细腻的意思

【回复】确实,语义密度更高,更细腻。同样一句交通提示语,中文8个字,差不多的句子长度,英文可能只翻译了其中4个字。
【回复】回复 @巴马托斯 : 人家发音就比中文多,不过把中文写成拼音后就跟英语差不多长了。
菜猫锅锅:
化学元素,中文大多数是“钅”金字旁,代表金属相关的。比如铅,铁,铝,锂,铀等。 所以中国人就算不知道这个元素是具体什么,但是知道他是个化学元素。

【回复】回复 @乐陶陶ttl :这不得多亏了老朱家能生[笑哭]
【回复】英语元素也有一套命名法的。除了发现年代比较久远的元素,其他都是金属-ium,固体液体非金属-ine,气体-gen
【回复】就是啊,元素周期表一眼看过去,中文分类属性清晰明了,还有种很强的视觉美感。
青年姜尚:
英语是一门伟大的语言,当然汉语也是一门伟大的语言 与英语不同的是,有许多人简单的把汉字定义为象形字,表意字,甚至一副图画来理解,其实只对了一小部分 汉字是字统音,不像英语是音统字,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学汉语困难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楼上那位说的很对,其实汉语是与中国的易经有着深厚的联系,既包含逻辑,也可以不包含逻辑,比如道可道非常道,一个汉字可以同时兼有1层,2层,3层...甚至N层的意思,并且还不冲突,你认为汉字讲逻辑的时候,它就像h2,02这种氢气和氧气一样,结构简单,它不讲逻辑的时候,它可以变成聚乙烯的化学式是(C2H4)n,甚至更复杂的结构,其实每个汉字就像原子团一样

【回复】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并非读书就能改变什么,有些人读书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层主没必要非得和那些为了中外文明孰优孰劣的人争执
【回复】汉语是一门伟大的语言 我能领会到 只提一个单字成意 就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方便。 英语这门语言伟大在哪里?除了因为这个国家殖民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是其语言普及度让其他语言望尘莫及以外 还有什么绝对伟大之处可以打到现今承认的官方语言呢? 汉语的优点 英语可是没有的 为什么在中国讨论本国汉语和隶属英语孰优孰劣 还能有这么大的争议? 在英国讨论汉语英语的比较,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么? 这就和 音乐无国界但音乐家是有国界的 这句话一个意思,先搞清自己的身份证。 如果和英国人探讨,你的言论绝对具有外交家辞令的基础,但是在国内 大可不必
【回复】回复 @青年姜尚 :那就讨论讨论你又提出的这个话题把…… 造成许多人都是文盲,不是因为繁体字,是因为生产力以及资本阶级的垄断! 老百姓是最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在风调雨顺的时节 也就落一个能吃饱,活着都费劲 你让当时的人学简体字也费劲 化繁为简是降低门槛,不能成为早就文盲的挡箭牌! 繁体字真像你说的早就了许多人成文文盲,那么请问: 古时掌握了知识 考上了官职的文人们数量,是需要有多大的基数才能涌现呢?

外语 诺学说 舶来语 宁波诺丁汉大学 是老师,也是UP主! 1分钟学个知识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