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明白德国佬当年在东边遇到了什么

作者: oliver2013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02-13 09:33:06 浏览:1163521 次

现在明白德国佬当年在东边遇到了什么

Viggen618:
世界名画,A:《在春季东线推进的德军装甲师》。B:可这就是一副画着烂泥地的风景画啊,德军装甲师呢?A:在土里

章鱼哥的快乐心:
没关系,熬到冬天变冻土就好走了[妙啊]

【回复】于是德棍就产生了[鸡腿]
【回复】更惨了 全部冻成真德棍,一点战斗力都没了
【回复】回复 @凌虚临风 :你那是法棍,你个假粉丝[抠鼻]
宇智波雪乃:
卧槽,我回想起一段陈年老记忆 小学时候在农村上学,平整操场的小铲车被一场大雨困在了里面,救他的大铲车也也陷进了泥里。 那时我们校长在旁满脸万分遗憾,狠狠的摇了摇头(用我们陕西方言说):当年德国打到苏联的时候就是样子。 卧槽,此时此刻终于想通了他那时的神情,一开口就是老德棍了。[笑哭]

【回复】你们校长也是德棍。。[笑哭][笑哭][捂脸]
【回复】大铲车救小铲车哈哈画风莫名可爱(?)
【回复】小 学 校 长(指希姆莱)
雪傲冰:
俄罗斯很多冻土,春夏只要一化就变成烂泥,所以打俄国还是要在初冬最好[doge]

【回复】战略纵深太广了,趁那点时间打下俄国比攻占巴黎还难。
【回复】回复 @此户用被已禁封 :要贿赂我们狗进入我们家都比攻占巴黎难[doge][doge]
【回复】而且必须在夏天来临之前结束[doge]
ke李vin:
终于知道保尔他们当时修铁路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回复】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天都干不下去
【回复】不一样,小说里边那个地是冻上的,里边有个情节说有个土包挖不动,直接用炸药炸。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估计会比小说里面好修
【回复】保尔修得是解燃眉之急的临时铁路,只有单线。
零雨一:
德国人进来看了一眼,骂骂咧咧的走了

【回复】世界名画,A:《在春季东线推进的德军装甲师》。 B:可这就是一副画着烂泥地的风景画啊,德军装甲师呢? A:在土里
【回复】回复 @爱猫的咸鱼菌 :德国军队公示通常就是在春季和夏季举行的。真惨的还是秋季。秋天是双方最不适合打架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不仅多雨,还是沼泽地烂的时候。德军,其实原本在1941年秋季不占优的。可是烂地对红军的伤害更高毛子没后勤更难打。所以导致德国在秋季连续取胜。最大的敌人是泥土的原因。
【回复】回复 @冯-酱 :一般精德震怒的不都是喜欢军事的吗?那些无脑德棍才不会说什么精德震怒,而是直接开喷
炸天帮地球球王:
青藏高原有好多路段是在那种万年盐晶和万年冻土层上修的,你们以为冻土好修路吗,花了多少钱,牺牲了多少战士,攻破了多少世界性难题,还是结合了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做到的,不要轻描淡写说出中国能休冻土铁路的话,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

【回复】西藏海拔高,万年冻土,只要保持冻土不化基本不会出事,西伯利亚那个冻土,冬天结冰,夏天沼泽,气候可没有西藏那个高海拔加成,休个什么路,而且西伯利亚夏天那个20几度温度散热棒插几十个都不顶用,西藏夏天都没几天过20度的
【回复】回复 @暴躁的尼安德特人 :抱歉,西伯利亚有铁路,是上世纪初建的而且还是位于南部的季节性冻土层,虽然有部分是依靠山脉的岩层和一些永冻层,但他们建成了。其中贝啊铁路和我国的成昆铁路同称为世界首创性艰巨工程。 我上面的评论反对的的就是你这种自以为是的人,中国确实强了,但不是你自大的资本。
【回复】而且一堆憨憨连俄罗斯冻土春天会化成泥滩都不知道
小破站无颜祖:
难怪喜欢让人去西伯利亚挖土豆 原来是机器不好用[妙啊]

【回复】不不不,是那破地方也就只能种土豆了
【回复】回复 @Gork-ji :重点是让“人”挖土豆。
【回复】回复 @cheeki-breeki :不是那烂地方只能种土豆,也能种洋葱的。
苏联国防部长:
看到这些哔哔不修路的我就笑了,一公里一个亿,来你掏钱,别嫌贵,国内修高速也差不多就这个价,这还不算维护成本,到时候第二年冻土开裂,您可海得掏钱[微笑]

【回复】国内是一个亿建设日常保养能用十来年,这个十个亿建设第二年就完蛋,保养都没得保养,全部碎沼泽下面去了。
【回复】回复 @331132a :靠加钱解决这种大面积大厚度冻土层怕不是得把五常全赔进去,开春前不完工就得作废重做,一年的工期就那么几个月,你行你上?
【回复】回复 @331132a :好家伙,冻土层几十米说打就打?你知道青藏铁路为了打个五米的冻土层有多难吗
瑞文何陌:
“泥浆已经堆到了散热器水箱附近,如果马力够大,坦克的拖拽力道甚至能把卡车的前轴硬生生扯断” ——《泥泞中的老虎》

【回复】德国人当年趁着冬天进攻气势是个好选择,因为冬天就把土地冻硬了,虎王之类的重坦还比较好走,要是春天,虎王啥的敢走泥地直接陷进去当炮塔了
【回复】回复 @安河桥下冬日的冰 :但是冬天路好走了不好打了,战线太长后勤完全脱节[笑哭][笑哭]
CCCP19221991:
以现今的技术如果有“足够的钱”当然可以修好路。弹幕与评论对于修路争论几乎都是围绕“技术”与“资金”,却忽视了修路的意义。能否修路不仅取决于技术与资金,还取决于道路修建和养护成本与经济收益或国防价值之比。以视频为例,当修好并维护好一条路的成本相当于很多很多很多年伐木收益,又缺乏国防价值,动用大量资源修筑好路没有意义。

【回复】说到点子上了,按这当地情况修路要是收回成本得到那辈子去[笑哭]
【回复】足够的钱就不用说了[笑哭],直接修死亡搁浅的路[吃瓜]
【回复】确实如此,评论都在扯的什么玩意。修路的根本都没理清。都说中国西藏,那是有很大需求。西伯利亚修啥路啊,人没几个
钢铁熊心原版:
虎王自传都叫泥泞的老虎,里面提到两个最大的威胁就是德国的烂泥路和苏联伪装大师一样的战防炮。德国从开战初期之后就再也没得到过制空权,漫长的后勤和广阔的驻守防区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烂泥路和游击队的拖累让德国根本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后,加上玩烂被苏军吃透了的钳形攻势和两国工业产能成倍的差异,才导致的德国失败。 而更多人总是认为德国是被冬天和人海战术击败的。。那是西方媒体黑苏联吹自己对手给你看的电影造成的错觉,不明白想想韩国怎么拍的志愿军就明白了。

【回复】苏联生产坦克的能力还真不是德军能比的,在斯大林格勒整个城市都快被德军炸成废墟了,工厂依旧在生产坦克,而且一下线就上前线,可以说是神速了,苏联付出的惨重伤亡一方面是开战初期无准备而且大多数指挥员是"大清洗"时期顶上来的,部分部队士兵多是动员兵,战斗素质较差,所以苏军伤亡较大。
【回复】回复 @红色青年近卫军 :对的,占了偷袭的先手,加上指挥层人员被清洗严重。。其实德国早期的突进漏洞很大,突进的两个箭头的侧翼极其容易被截断分割包围,加上机械化部队极其依赖后勤这个漏洞是致命的。 但苏联打的更糟糕,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而到了后面苏联工业迁移完成稳住阵脚以后,德国的钳形攻势就吃不开了,库尔斯克钳形攻势突进距离只有刚开战的一半,依然以失败收场,就是因为苏军对德军的三板斧已经吃透了。
【回复】回复 @钢铁熊心原版 :那个人海。。。这么说吧,按那个打法14亿人不够用
杭城红衣客:
俄罗斯只有两种路,一种是很烂的路,一种是没有路。[doge]

【回复】然而本来没有的路走的多了就变成了很烂的路

苏联 德国 俄罗斯 zil ural maz 乌拉尔 卡玛兹 泥 kamaz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