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姚洋: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教育已被有钱人垄断!

作者: AEIC学术交流中心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3-10 20:51:00 浏览:169034 次

北大教授姚洋: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教育已被有钱人垄断!

加西莫多二世:
明显能感觉到,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但就是不同的人

【回复】我从乡下的初中考到了城里的高中,城里的高中就没几个乡下的孩子,就更别说我的大学里面了
【回复】不,是大学给各省的大学入学名额不一样,比如北京和河南
【回复】回复 @啊啦啦啦顺顺利利 :是个屁啊,河南能上清北的是农村的也很少
牛牛9号:
统一全国试卷你让教育贫乏的地方怎么跟教育资源优秀的地方比,根本比不过,你让北京这些明明教育资源多的离谱的城市增加试卷难度才是最合理的

【回复】毕竟最少的考生,最简单的试卷,录取名额最多……
【回复】对 超级无语 北京和上海卷不知道几简单 然后明明是发达城市 为什么试卷还要简单 真的不明白 难道说他们人的头脑简单?(没有恶意 只是觉得这个现象有点无语)
【回复】回复 @无敌的小里同学 :看不起北京上海的,我们河南光一本线以上的都比他们考生多
時崎雪:
我不能说北京人怎样,但是从事实上他们占有了最好的资源考着最简单的几套试卷,很多北京人还是不错的,有能正视这个问题的,问题是就怕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觉得自己很强。举个例子,我是江苏的,现在在北京上学,半个学校的学生都是北京人,在一些专业如果你一个外省的学生评论北京的考试,就会被班上的北京同学群起而攻之,真的很可笑。

【回复】在浙江也是的,你在校友圈说浙江人考浙大简单,一大群浙江人把你骂是几轮,再把你举报到封号去。
【回复】回复 @天野阳菜---宫水三叶___ :浙江数学难得一批,我是江苏新高考第一批的,当时高考前都不想做浙江卷
【回复】很多人他比身边的人努力了就觉得他比大部分人都努力了
五台山非酋:
农村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我一个学长刚进来就准备发论文,准备冲击北大。我农村出来的第一次上大学,哪知道什么是论文。

【回复】当时电脑是刚买的,智能手机也是刚买的(高中还是小灵通),00后
【回复】是的,我现在大五马上要毕业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还记得刚上大一,什么都不懂,不会玩手机不会玩电脑,什么论文啥的都不知道,出去玩也感觉自己什么见识都没有[大哭]
【回复】回复 @Turnin-1225 : 我又没说我挂科了[藏狐],我只是说我刚从农村出来上大一得时候见识确实少啊[微笑]
账号已注销:
读个专科,都没多少农村孩子。他们条件都太好了,什么活动都不敢参加,渐渐的他们也不邀请了,根本融入不了他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的校园。好难受,也想和人说说话。不知道怎么过马路,被出租车司机骂;不知道怎么坐公交。不过现在这些都知道了。记得有一次去吃自助餐,不知道该怎么吃,像个小丑。记得吃虾,不知道要吃里面的肉,连壳和虾线一起吃了,朋友和他女朋友等其他人去拿食物时,教怎么吃,一直忘不了。

【回复】忘不了吗,我去繁华的都市商场,我不属于那里,我好像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看着这个城市,也自卑过,但其实没事的,是的,很繁华,周围的人打扮也很帅气漂亮,再看看自己,土里土气什么都没有,但其实没事,我想通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与我的命运,与我将走下去的路无关,我看着他们,我只看到一群人狂欢着,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我看到10年,100年后,沧海桑田,繁华化作泡影,一切结束的那一天,我看到我自己,我看到我注定要踏上一条路,一段旅程,我看到未来的自己像我望来,四目相对,他在鼓励我,我看到了希望,我在哭泣,我获得了前行的动力,我会一直走下去
【回复】从大学到研究生,都在城市。七年了,丝毫没有融入城市的感觉,在城市里我的心就像浮萍一般,不安、急促。在面对黄土和青山绿水,我的心灵对它们敞开了,感受夏天炙热的太阳,潺潺的流水声,再伴着田间的味道夹杂着热浪……我很喜欢农村的感觉。但是,虽然是喜欢,我也无法回到我的家乡,因为那里充满着攀比和势利眼。所以,我未来的一段时间肯定会去一个从未到过的乡村,或者山林深处,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在流淌着汗水之余,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风,飞鸟和白云。
【回复】没有接触过第一次不用怕,可以有样学样,不行就可以问问同行人,别自卑,别害怕,还羞耻的不应该是他们嘛?拿着好的资源还只能上大专
祛油大湿:
寒门出贵子,那也是有门 屁民连寒门都算不上,可千万别误解了什么是寒门, 搁古代寒门都是能念得起书的小地主

【回复】别搁那古代了,这是现代的寒门你扯古代干啥,我点进来就是为了找你这种评论,每次出现寒门都有你这种懂哥,都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不就得了吗,扯什么古代,你生活在古代?
【回复】其实我们是世代为农的柴门。
【回复】我当年同桌就是北大本硕 农村的 现在农村都没人了当然不可能有农村的北大生啊[滑稽] 都去县城读书了 县城的去了大城市
仰望星空的逐梦人:
天赋再高,没有高人指导,没有好的学子资源。怎么比啊。城市的文明和农村的文明完全不一样

【回复】✓,教育这东西需要一代代积累的,就例如爸妈是小学初中 ,孩子能靠自己努力上本科硕士就很好了,然后孩子学有所成又教下一代学习,取得更好的学历,一代代更迭下去。就好比古代家族科举考官一样,一代代的努力和传承才能让整个家族发扬光大。所以我是我们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辣眼睛]
【回复】回复 @溟凊 :对啊,超一线城市和四线五线根本比不了
你的羽毛乱了:
不只是这样,录取分数不同省份也不一样,别怀疑,怀疑就是你们动手能力不行,你们只会死学习,人家那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回复】[跪了]我们也想全面发展,问题是没有这个机会,对于我们这种在河北的普通人,只能拼命学习
【回复】我是反讽,我是安徽的分数也不低
【回复】想想高考一来,以前一直没手机,高中好不容易有手机,两周只能玩几个小时,高考就那么几天,让我们自己选学校,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谁能帮忙提建议,只能自己乱选
sue_honor:
我也是大学教师,我带的研究生中,只有一个家里是农村的。教授没说到根本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优质资源更加集中,人都是驱利的,乡村教师的待遇上不去,城乡经济差距不缩小,这种状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回复】老家农村的说一下。农村不是缺读书的钱,而是投资学习的意识。缺钱有助学贷款和贫困生补助,加上学校给的一些勤工俭学岗位。但很多人从小学就相当于放羊的状态,不关心孩子是否在校好好学习。只会在找人办事(指升学)的时候装可怜。这种人上不了学只能是说活该。另外我同级一半农村户籍的同学都凭努力上了大学,不乏985双一流的优秀学生。
【回复】回复 @菜鸟9号 :农村不缺钱,缺什么?不缺钱,什么都有,傻子都知道城里教育资源好。山东教育资源是很厉害的了。
【回复】回复 @菜鸟9号 :你是不是想说家庭环境或者精神层面上的那种? 家庭环境的确很重要,尤其是父母的观念,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情况。倘若从教育出发,我个人认为观念也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一些家庭是有条件上学,但学习观念不强,比如我认识的一家人,孩子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未来,但因为整个家庭环境不在意,所以孩子也变得不在意,这是让人感到些许可惜的。 还有一些是尤其更偏远的地方,他们大多是因为从没接触过所以不懂,我妈曾经去一个贫穷学生家里家访,那家父母知道孩子该学习,也认同学习的重要,但无法避免的是没有学历的他们无法提供更多见识和远见,所以这个学生她所受的资源其实是有限的,也没有试错的成本。
HerrickCof:
作为一个自家穷得响叮当的小县城人,随便(有一点天赋但是不多)考到985(非清北)的人,985里面也是歧视智力歧视出身的,穷人真的没有底气,而且大学老师不少也是随意敷衍教学任务的,我的看法是穷人别执着于去竞争这些教育资源,没优势不说考上了也会被埋没,应该努力去找方法发家致富,在当地占有一席之地,后代有好环境好资源学习成长,再考虑要不要去竞争大城市的资源。毕竟京圈沪圈的人只要不傻,口才再稍微好点,工作都是碾压其他地方的人,虽然人均有小概率先天就有高智力,但是穷人出身去和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来竞争,注定是至少牛马半生。

【回复】回复 @火星上游泳猫 :现在学手艺更难了[委屈]倒不是不愿意干,主要是好不容易读了老多年书考上个大学,老家人那边都说出了个大学生,这要是再换方向改成手艺啥的脊梁骨得被戳断[难过]更何况没啥社会经验被人搞了都分不清楚,相比而言读书不是最有效或者能活的最好的,反而是最安全的,至少能够接触更多的资源
【回复】没学历更不可能立足于城市了,现在哪个行业好做啊
【回复】回复 @极其自然 :自己学门手艺吧,靠手艺吃饭,这年头说实话家里没钱的,只想靠读书出来真的很困难除非是天才,或者去考证吧,这种没有背景的读书的时候就算能考研也要被导师吃到死死的。纯纯的免费打工仔。真的很难,但是行行出状元嘛,自己刻苦一点,过个小康生活还是可以的。没办法,反抗不了啊 [笑哭]
Methylorange3144:
别说北大这种层次了,就是大部分985211也是这样。我高中在一个山东小县城,县一中一千多人,能上985的每年大概20人左右,这20个人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我们县的公务员或者教师,其中有个考北大的,他父亲是县医院主任。我一个踢球的学长考的哈工大,有一次碰见他爸来接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人家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当时我就明白他为什么能上哈工大了。

【回复】同在山东小县城,一个普高1800个人1500陪跑,最多最多500人能上本科,包括200多个艺考生和体育生[微笑]
【回复】回复 @呐呐上邪 :居然还有五百多人能上本科,我们这普高同人数只有十个能上本科,其他都是大专[辣眼睛]
【回复】回复 @舟哲ai :??[微笑][微笑]
棠溪_--:
国家需要顶尖教育,于是乎我们不能直接降低顶尖学府的门槛。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公平教育,便加大了对普通高等院校的提升,于是国家取消了三本,几年后说不定还会取消二本,就是为了解决毕业证上的二三本之差。之后,国家年年增加了对本科生的录取率,提高了考研国家线,就是为了国民教育普及的局势下,基层以及国家实业能稳定发展。有些事总得有人干 有些苦总得有人吃,2023年了,别把网络代入现实,躺平的富二代只是一小部分,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富二代比一个只会发牢骚的穷屌丝更有用。总得给国家发展的时间吧,又不是写小说,要啥有啥。

【回复】北京上海教育资源最多,师资力量雄厚,考试最简单,录取分数线最低,公平么? 不是应该资源多的地方题目难一点,山区藏区教育资源有限的地方题目简单点,亦或者统一全国考卷,资源多的地方录取分数线高点,贫瘠的山区藏区录取分数线低一点,这不就是公平的么?
【回复】全家在一座城市工作,不买房就无法上公立学校,(公立小学,公立中学),请问是什么意思?
【回复】回复 @棠溪_-- :我一起和你想的一样,现在靠玩大学后,后面发现有比你高40多分的河*人和比你低50多分点人
黑大朱朱:
好像北大在2015年以后就没有贫困生奖学金了,因为没有人符合申请标准。

六子不爱吃粉:
宽敞的教室,便捷智能的教学设备,舒服的座椅等等,我知道这些东西对于一个高中生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却能让你在高考这条赛道上开的更快更稳。我忘不了。90多人的班级,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过去的过道、睁眼闭眼都能看见月亮、每天去水房拿壶打开水、冬天用冷水洗头、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窗户上挂着的一条条毛巾、放着的一排排牙刷杯子、为了解馋去医务室买山楂丸吃……

【回复】我们当时班里一百多个人[拥抱]第一排靠边的只能看见四分之一的黑板,老师说“看不见上课搬着凳子上过道里”……
【回复】我们的寝室在学校图书馆,因为没有更多住的地方,学校就把图书馆改成寝室了,100人的大寝室,一层楼上23百人,20个水龙头,每天要争抢,厕所也是,不过这个图书馆寝室也比其他寝室要好的多的多,因为冬天窗户漏风,大冬天暖水壶里结着冰,这些都是次要的,特别是一个班70多号人,冬天的校服很厚,课桌跟课桌之间只有一本书的距离,那种拥挤程度,大夏天一天跑三次操,没有上厕所的时间,半个月洗一次澡😂
嗤的一声笑了:
公立学校绑定了房子户籍,还有私有化教育、父母资历等等,这差距不大不可能,这都不关健,关键的是给工人提高待遇和地位,高中去职业教育也OK,现在是一边说孔乙己一遍教育内卷

老江POWER:
[doge]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doge]

我为什么来这儿:
城镇化啊,村里的有条件都在往城里跑,没能力的就辍学了

学习 研究生 教育 教授 硕博 北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