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 医 生 决 定 帮 病 人 有 尊 严 地 死 !

作者: 导演小策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3-12-20 18:00:00 浏览:3079775 次

一 名 医 生 决 定 帮 病 人 有 尊 严 地 死 !

哔哩哔哩公益:
感谢小策,这支视频让人又揪心又感动,也不禁让人产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如果生命进入最后的时间,我们会选择如何度过?如何减少疼痛,让生命更有尊严?当爱的人因绝症痛不欲生,我们如何陪伴他们走到最后?谢谢郭艳汝医生、古伯伯等每一位为安宁疗护奉献自己的人,是你们让病人的疼痛有了缓解的可能,让病人家属走出伤痛,有了出口。郭医生与她的同行者,正脚踏实地,抚平死亡带给患者和家属的恐惧,给生命以尊严。愿安宁疗护这个常常被需要、但很少被了解的领域,有更多关注[拥抱]。

【回复】回复 @腰果鸡丁嘎吱倍香 : 被你发现啦[捂眼]!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关注安宁疗护的领域,这个视频值得第一时间看、光速看[给心心]
【回复】刚上1分钟,你看完了吗[doge]
【回复】回复 @腰果鸡丁嘎吱倍香 :有没有可能是审核提前告诉他的剧情[滑稽]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人生如梦,终将醒来,或许这醒来就叫死亡。感谢策导,让我们看到这么好的视频。

【回复】我现在已经大学了奇哥,你陪伴了我好久,再次见面[大哭]
小廖同志呀:
真正的送别,其实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十里相送。就是一个平常的早晨,你爱的人留在了昨天

【回复】刚刚看了一个博主的视频,朋友的父亲走了,朋友在父亲手机里翻到最新的一个录影,就是父亲拍的自己弹《送别》
【回复】我半个月以前吧 准备自行离去 跟一个朋友交待 如果我走了 你们就跟某某说是我不要他了 千万别说是我走了不然我怕他接受不了 然后我又跟我闺蜜交待了后事 说好了我走之后把什么跟我埋一起 我估计哪天真等我病逝了啊 所有人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就是简简单单地留在了前一天
【回复】[墨镜]没有留在昨天,我爸就坐在我面前
小黄人BOBKING:
作为一名肿瘤方向的医生,癌症病人癌痛到最后,大剂量的镇痛药已经不管用了,而且镇痛药剂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呼吸抑制,在没有高级生命仪器支撑的情况下(比如气管插管/呼吸机这种)也会危及生命。这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情,因为病人一直在疼痛,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会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最后在昏迷和仓促中离世。疼痛安宁科是伟大的科室,是这些弥留之际病人路上的驿站。

【回复】我割过两次瘤子,良性的,打镇痛针的时候可太能体会到刺破那个瘤,然后针在里面穿梭,最又刺破一层,液体喷到里面的感觉,抽出来的时候也很痛,希望以后不会复发了。 第一次住院,瘤子又发炎,消了一周炎,搞了一堆检测,简直要命,两只手上都是针管子,后来还有那种把针头留在里面的,就换管子,行动也不方便,像那种更疼简直了,当时真的想死,就希望医生早点给我两刀给我割了,让我赶紧回去得了,唉,真的太要命了。 而且还有其他慢性病小几年了,也是要命,还因为没有明显外伤有时候在人际方面也算是顶着各种冷嘲热讽的压力,有做些吃药和理疗啥的,效果都不怎么明显,也算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吧,今年至少这方面好了点,也希望未来能更好!
【回复】回复 @二十四桥明月夜shine : 我爸七年前查出的胃癌晚期,做了胃切除术后,去年转移到肝癌,导致黄疸,做了胆管引流手术,今年夏天出现胰腺癌,医院治疗不了,只能回家等时间。刚开始我爸拒绝吃吗啡,因为他自己也知道有副作用。但长时间的疼痛让他每天都睡不了觉,从最开始的1颗2颗,吃到后面的6颗8颗,计量越来越大,人也开始每天沉睡到后面糊涂,不管是跟他说话还是任何事都没有反应,眼睛里已经没有光了,我就知道时候不多了。国庆后就开始吃不了饭,2天后水也喝不了,4天后的一个晚上突然就离世了[大哭][大哭]。不知道我爸在这段时间受了多少折磨,真的希望这种安宁病房能够全国普及,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尽可能走的安详[委屈][委屈]
【回复】癌症晚期,止疼药已经不起作用,再说也有管制限量,一切痛苦还得病人独自承受,什么关怀都不顶用,剧痛让病人成为孤岛,没人能替,唉!
会稽郡小豹子的全宇宙:
我曾经白血病,当时想着,如果要走了,那就走得有尊严些,还搜过,但周围都没有这类安宁科。我是万幸,化疗+移植成功活了下来。但是很多病友都走了,有些走得很痛苦。在医院2年,也亲眼看到过其他病人从五楼一跃而下结束人生。其实我们都太需要这种科室了,这类医生都太不容易了,真的是纯在做奉献,感谢医护人员。也感谢小策拍摄这部片子,太感触了,我现在边打字边在哭。

【回复】否极泰来,宝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回复】听到你的这些不开心过往很难受,好在已经过去了,经历过了这些…以后要更加开开心心过好生活每一分钟吖
【回复】爷爷当年确诊淋巴癌,疫情的时候还高兴地说自己熬过了全病室的人,结果今年不在了,真的是世事无常,我还选择了医学,在跑路的路上,实在是不想进医院工作[委屈]
一时游戏一时爽:
安宁科,比儿科更不挣钱。哪个院长决定办这个科室,就是魄力啊

【回复】我们一个曾经给我们上临终关怀课的老师是社区医院的院长,他就在他们医院开设了临终关怀科室,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讲了很多。临终关怀是真的不赚钱啊,甚至有一些患者家属会想尽办法把患者搞到他们医院结果之后直接人间蒸发联系都联系不上的都有,还有警察巡逻送来在路边发现的绝症患者(吸毒+艾滋+肿瘤)一个纯纯的社会渣子身无分文家属都跟他断绝关系了,但是警察送来了最后还是送到临终关怀科室好好照顾送他最后一程了。
【回复】回复 @张曰天m :医院里一直有句话,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儿科患者自诉难,治疗难度大,医患关系紧张,晋升压力大,人手不足,前景还堪忧[笑哭]如果别人问我说什么专业容易就业,我会说小儿科。但是要问我推荐什么专业,那肯定没有小儿科
【回复】回复 @找到一只大胖猫 :要是赚钱,早就遍地是儿科了,并不是现在儿童病人多就能赚钱
Ste-fanie:
我作为一个医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和劝诫是,不要和患者共情,不然会很难从这种感情中剥离出来,所以看这个视频以后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被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所感动,另一方面又很清楚现实中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是一道天堑。我甚至不知道以后应该以何种面目去面对患者。可能我资历尚浅,有没有从业年限比较长的一线医生能解一下惑

【回复】我因为共情患者让自己很痛苦而选择改行了
【回复】导师说得对,别把自己整抑郁了。
【回复】是的不要过于共情,如果你是情感比较充沛的人建议不要去这种所有或者大部分患者都是同一结局的地方
Linkerry:
我们课题组正在探究临终关怀与哀伤督导!竟然让我刷到了!拍的很有感触!

【回复】兄弟,可以加个联系嘛,以后我临终的时候,希望能请到你们安怀我[脸红]
【回复】回复 @Steal锅人 :可以呀!很愿意!
【回复】我也打算做安宁疗护的研究项目,看b站找到很多灵感[微笑]
病気HF:
ICU,24岁,真的好年轻。肺有问题,插着呼吸机说不了话。家属来探望,最后一面。他妈妈哭着问他“儿子能听到我说话吗?”病人一个劲的眨眼。又说“你觉得自己能好起来吗?”病人眨得更用力了。妈妈哭崩溃了瘫坐在地上,爸爸和大概是叔叔吧也在后面抹眼泪。 然后我下班走了,第二天看记录当天下午拔了呼吸机,两个小时的挣扎后宣告死亡。记录还详细描述了血氧如何下降,呼吸如何由快变慢,最后失去生命体征...... 不能安乐死太可怜了,就那么晾着,一点点承受窒息,一点点走进死亡

【回复】意识清醒,有求生欲不代表能活,只是个已经宣判死刑的活人,插着呼吸机只是维持生命,你没法好起来,身体只会一点一点衰弱痛苦死去,拔呼吸机都是经过了家属同意的,医生会给家属讲这个人留不下来,给家属做很久很长的心理工作,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回复】回复 @星河潜溪 :很多时候往病床上一躺,你的身体就不属于你自己了
【回复】有些时候就是有意识也没有治疗的价值。主要是钱已经花光了。卖房也没法治疗好。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财力支持下去。比如癌病绝症类[tv_白眼]
阿花发发发afra:
我是一名麻醉专业的学生,感谢策导的这个视频,让我对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回复】其他科室,虽然可能有很多患者的结果不好,但是去的人和治的人都是抱着治好的目的去的,但是来这里,就是没救了的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干下去的,我感觉我干的话,心情会比干殡葬服务还要丧。
【回复】回复 @风随唐宋 :是的,殡葬至少病人的痛苦结束了。
爱米_er丶:
感觉这是为什么我始终只有B站没有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原因 喜欢这种长的 内容丰富有沉淀让人有思考的视频 有发声的途径 通过自己让更多人打开眼界 看到世界的多面 我想这才是我们普通人需要的媒体工作者 三连了 希望我们国家这种安宁疗护科室可以越来越多 配备越来越好 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毕竟我国老龄化已经开始 这样人性化的科室显然很有必要在各大医院独立设科 哪怕一个地区只有一个 也可以造福很多患者和家庭 我们每个人哭着来到这世上 希望走的时候可以平静没有遗憾也不给家人留下难解的心结和痛苦的内耗 安宁疗护的各位医护人员大义[支持][水稻] 必须三连[拥抱]

【回复】b站大了,低创多了,但我之所以不愿意看更大的平台(例如油管),真的是因为b站可以感受美好,尽管不多
【回复】回复 @GraspFate : 但是我真的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大数据推送吧,我真的觉得dy这种地方人太多,太杂,说什么的都有,营销号假新闻什么“震惊我一百年”这类的东西很多很多,就纯粹看乐子 但是B站也许是因为受众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契合我价值观的东西在里面,而且dy你不可否认他家长视频没多少,如果dy有这样的长视频的话,那可能是我看的少或者推送机制不完善
【回复】B站,最大的中文互联网学习平台。 以后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
Konosekaii:
向视频里的献血大哥学习,以后还会继续。

【回复】回复 @今秋又胖了 :谢谢您的关心!我肯定都是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去的。不健康的情况是对自己对受血者都不负责的情况
【回复】我也决定今年去献一回血
见习乙同学:
郭医生是我直系学姐哦,真自豪。安宁疗护真的真的是人类文明一道最柔软的一道光。

骑着车去追风的小屁孩:
明天就考试了,边吃饭边看视频,用一大堆纸,哭成狗了。

【回复】回复 @吃辣77 :就那样吧[doge][doge]现在都玩疯了
xiao_m啦啦啦:
感谢策导,来到了我的家乡,拍摄了我目前的职业,让我们又一次感动。

【回复】我学护理的,当时毕业前想做临终关怀方向,当时老师说国内目前很少这方面的,加上家里要让我出国留学就放弃了。看到视频中第一位老人,想起了我遇到的一位老人,他80多岁,多年心脏病,医院的“老熟人”了。某天我去巡房他叫住我说:我知道自己过不了两天了,不过我不会在你上班的时候走的。我当时很震惊也很伤感,安慰他说不要想这些。第二天白班下班前我又去巡房,他说六点了你赶紧下班吧,我说不急。下班前看了一眼他还跟我笑,隔天早上我去上班,同事说他走了,六点半多的时候。后来在医院工作碰到各种人,看到了很多人性和故事,我会在病人抢救无效后哭,看到别人的疾苦我感到无能为力,再后来我决定转行。有的人会说有没有医德的医护人员,我不否认,但我在从业经历中一起共事的同事他们都在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解决病人的问题。不要因为少数人而否定整个群体。很多平凡的医护人员都值得被尊重。
【回复】感觉策导拍些这样的视频也挺好,虽然不像之前的广场系列那样有流量那样好笑,但是这些视频是真的有意义
【回复】回复 @蒙晴有点困 :看你评论我都暴哭
段棠v:
感觉整个视频小策的语气都很快,并没有常见的伤感类视频那种娓娓道来的温吞感,…反而让人更加更加体会到快速简短的话语里那些那些很沉的难过。这个视频就像那个男孩的视频,没有太多技巧,没有太多起承转合,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述…只是在讲述那些以每一个个体为主角的人生故事…好难过

【回复】回复 @Alloybilibili :小策的核心优势就是真实,这也是我关注小策的最看重的一点。
蹲饼的小比:
up离开朱一旦这个ip不仅没有没落 反而能不受限制地拍更多题材,真正的导演不用拍流量明星只用拍生活,谢谢up告诉我们手中相机的意义。。。

【回复】朱一旦是西方,策导才是耶路撒冷[doge]
【回复】那个号没了策导,视频质量一落千丈,现在已经很久没更新了,感觉是要弃号了[辣眼睛]
-只特立独行de猪:
我是一名28岁的肉瘤终末期患者,现在正躺在病床上每天痛不欲生,每天都在想为什么中国没有安乐死。像我们这样的人,每天真的毫无生命质量可言,只想早点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中国安宁养护制度其实还特别不健全,像我们这样的病人更多的是被医院赶回家,在极度痛苦之中死去,能够进到安宁病房的少之又少。十分感谢小策让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更感谢郭医生这样的好人能给终末期病人一个不那么痛苦的死亡体验,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住进一家这样的医院,能够平静的迎接死亡吧。

【回复】兄弟,安宁养护并不是您想进就想进,进了你就没有知活,沉醉在麻醉安静之中,拉屎拉尿并不知道。就想视频所说,护士看多了就麻木,家属只想在期间放松。我也不知道想说什么,病人能沉醉迷胧之中最舒服,家人祈祷能有歇息最舒适,但也有一个在劳动工作,但不要怪取医护人员。
【回复】死亡不是终结。我们,所有人,一直都在一起,只是换了个形式。别害怕。[拥抱]
【回复】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你可能比我更痛,你可能比我先走。想办法怎么跟病痛周旋吧,脑袋清醒的时候感受一下身体的战场,不那么疼痛的时候偷得浮生半日闲。大家境遇不同,可能咱们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心情也不尽相同,有人平静,有人不甘,还有人在昏迷中陨落。我是一半不甘一半接受,不痛的时候以为自己完全就和常人无异嘛,所以不甘离世。但想到舒适只是暂时稍后又要承受痛苦,又会想最好还是尽可能流畅点一走了之。

导演小策 郭艳汝 医院 病人 安宁疗护 随手记录我的生活碎片 2023热门年度盘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