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老师演奏《半山听雨》: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

作者: 今日古琴分类: 演奏 发布时间: 2021-09-29 17:08:42 浏览:511664 次

杨青老师演奏《半山听雨》: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

纵马白衣少年郎:
赞杨青老师!这首曲是现代琴曲少有的经典之作。对比那些其他的追求高技巧高难度,速度快的要飞起了,甚至还加了古筝摇指的所谓的创新曲要高不知道多少了。 某些毁琴之人自己弹不出意境,却一直强调古琴只是一件普通乐器。在我看来,如果只强调古琴的乐器属性,把古琴看作是一件普通乐器、把西方乐理强套到古琴身上,就如同将家传了几十辈、几千年的金冠熔了打一条大金链子的感觉。

【回复】我是对某些不当的“创新“否定和批评,但绝无恶意。把流传的千年的艺术瑰宝往沟里带、全盘西化才是恶意吧? 古琴的散音频率较低,接近自然的声音,如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有李白诗“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古琴的结构和发声方式决定了每个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将音头音尾和余韵充分展示。如果单纯追求速度,一个音还没有充分发声,就匆忙去下一个音。完全丧失了古琴的美。速度过快就剩急躁了。 意境相比速度相是更难达到的,一个十岁的孩子,也可以把速度练上去,但是有人弹了一辈子也但不出什么意境。所以就弃难从易,拼命追求速度。还美其名曰与时俱进、创新、云云。某些人影响力巨大,我不想看到几十年后传承千年的瑰宝丧失殆尽,只剩这种“创新“大行其道。 还有,如果古琴是和其他古筝琵琶(无贬义)一样的普通乐器,为什么自隋唐以来读书人都选择古琴修身养性而不选其他? 有空多思考一下,不丢人。
【回复】你这个对音乐的理解还是有些狭隘了,古琴虽然说大部分节奏都比较慢,但是也是有快的曲子,不能说快的曲子就是不好的。古琴作为一种音乐艺术,速度也是一种它的表现力,只要不是为了快而快,不是为了炫技而增添杂七杂八的指法都是没有问题的,音乐的表现方式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不要盲目否定任何一种音乐,它的存在有它的意义,狭隘的将其一棒子打死的想法不可取
【回复】回复 @bili_83670237085 :十分同意,另外古琴大合奏也是魔鬼[doge]
无_猜:
邈 交 小 林 眼 座 延 顶 青 凉 半 尘 邈 参 潭 叶 里 前 周 上 霭 风 山 市 却 音 击 摇 物 衣 多 远 拭 朝 观 出 中 织 水 光 劳 角 野 人 天 面 雨 喧 生 乱 鸣 坠 清 湿 情 境 升 起 声 杂

【回复】写的真好哇_(≧∇≦」∠)_
氧气の2p轨道:
遥想当年跟从老师在景山寿皇殿学琴时光,一间房七八人,有二三十青年,也有五六岁儿童,老师致力推广雅集,推动古琴考级,让古琴热爱者有更多的交流、让琴童得到鼓励和认同、让更多的家长愿意支持。杨青老师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古琴的传播和发扬,祝愿老师桃李满天下。

【回复】何其有幸拜入老师门下,羡慕啊[思考]
【回复】哭了,十几年前在景山少年宫学画,后来又学古琴,可惜景山少年宫再也不在了
消逝的秋天-B站号:
新竹空山烟雨后, 潺潺溪流绕亭走。 七弦奏出空灵色, 满目幽静茶代酒。

【回复】高山巍巍雾蒸笼,拾阶古径,走亦停。 和风摇绿竹,细雨刺溪水,林木沙沙潜入耳。 半湿衣襟不恼,亭前箫声和风雨。
【回复】站在才子的肩膀上改改...... 新竹空山烟雨后, 潺溪轻流恋亭悠。 七弦奏出空灵色, 满目悠然茶温喉。
一点炊烟映水昏:
伴奏也挺好的呀,相得益彰又不喧宾夺主

【回复】古琴声音浑厚却不失细腻,钢琴声音灵动却不失典雅,整曲就犹如风过竹林,清泉潺韵,一张一弛相得益彰。曲子催人入定,明心静神。
【回复】这种古琴曲子下的评论水平都这么高
fireflytree45:
.....《听雨》..... 松涛掩翠浓云间, 空山听雨落心弦。 恍然身外浮世远, 几分清明几分癫。 ---戊戌深冬听古琴

柏拉强:
问:“听雨者,谁人也?” 答:“听觉是也!” 树摇知有风,声响显闻性。 半山听雨:雨滴声声,显觉见真。 觉悟,悟觉! 个人拙见:听的是雨,见的是性! 一直惊叹古人造字的形意精湛,“闻”五感之一,五感:形、声、闻、味、触。相对应视、听、闻、尝、触,也就是眼耳鼻舍四肢(肌肤触感)基本的知觉,而触也是应上升到感,如粗糙,滑腻等知觉反映。“闻”的甲骨文释义是指一个人跪坐,以手附耳聚精会神地去听。多奇妙呀,远古时期,蒙昧初开,对于五感的知觉反馈是多么的神奇、庄严或温情!(特么的突然把自己整泪目了,哈哈哈哈,突然想到母亲以前会这样,远远地在田间劳作,远远的不知道我嘴里在嘟噜啥,只能弓着腰扶手附耳想要听我清咿咿呀呀的话语,也不知那时的清风有没有把我对世界的初识让母亲听清,那是刻在DNA里的幼时触景)后来初识《山海经》里的故事,才知晓那些记载就是古人们用五感去还原所生存的场景呀! 初听杨青老师的这曲《半山听雨》,觉得很好。钢琴的清,如雨滴滴;古琴的黏,如雨绵绵。琴曲里描绘着关于山的雨的场景:是静静的绵雨,浸湿的山道,雨滴顺着树叶滑落,长苔的树根粘着如露的雨....... 而人,在听雨。孤寂亦或长情、抑郁亦或欣喜。听着雨,却想着人间璀璨,亦或悲苦。 万般刹那是繁花,是你是我亦是她!

剪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铅华洗尽,半山听雨

珂爱小Fai:
钢琴去掉了会很单调,我个人喜欢这一版。

【回复】我也觉得有钢琴更好一些,钢琴的音色清冷轻盈,像是打落在叶面的雨滴,而古琴声悠扬醇厚,就像是拂过青翠湿润枝丫的山间微风
【回复】换成木吉他也好听 伴奏不要喧宾夺主就好
【回复】这不是伴奏,这是合奏曲……合奏是两个都具有独立性,伴奏的话其中一个需要跟着另一个走,充当另一个的背景音,这个曲子里面的伴奏应该是自然音,古琴和钢琴都是独立的[微笑]
雲水自在:
金雨琉璃净远山,翠竹疏影掩扉然,不解何处栖方寸,溪鱼倏尔自天然。

一任流年:
是该说这把琴音色太好还是老师弹奏水平高,总之我想听纯琴声版的,出个净版的吧

【回复】第一老师水平高,第二琴好[doge]
【回复】回复 @青峰执颖 :对,相得益彰~
Wing_kk:
老师弹得太好听了,有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Andrey_Orlov:
非常漂亮,我正在学着这样玩。我真的很喜欢这个。 来自俄罗斯的感谢。

【回复】哈哈我最近也在学,还会有表演[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回复 @Andrey_Orlov :加油[妙啊]
寻觅文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复】你这个是正解。反复三段,音乐形象分别对应少年、壮年、暮年,中间重复的过门,仿佛时空穿梭带你往返过去和现在。

古风 民乐 古琴 音乐 演奏 纯音乐 古琴中国 杨青 今日古琴 半山听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