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旋律的消亡——现代音乐中的旋律哪去了?Inside the Score——The Death of Melody

作者: 音乐制作AsTune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1-29 22:00:13 浏览:15499 次

【译制】旋律的消亡——现代音乐中的旋律哪去了?Inside the Score——The Death of Melody

元元1010:
之所以这样的视频下面,会有这么多驳斥或者说完全反对的意见,我认为原因有两条 ①教科书中对旋律节奏和声等等的定义形成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②多数人并不能制作以旋律为主的音乐。 其次,顶级电影配乐制作人们当然有创作旋律的能力,但电影制作的流程当中,现在普遍是使用某段已经存在的音乐放在剪辑中当做参考,导演再要求配乐根据已经存在于剪辑中的配乐效果进行模仿,加以替换。当已经围绕一段配乐制作了剪辑的效果来回调整几个月甚至半年后,剪辑的节奏本身也匹配了此时的配乐,再制作替换配乐时,无论怎样进行自己的旋律创作,听起来都会是别扭的。参看YouTube频道《帧影帧画》最后一期。 艺术创作本身虽然带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其中的词汇并不应该赋予当代的观众或创作者具备当时的时代局限性。 更加先进的技术本应该赋予创作者们创作出更多更加富有特色的旋律效果,但事实却是将创作者们拉入了一个巨大的商场挑选琳琅满目的成品效果,伴奏,片段,和音色。 多数反驳的声音,把同质化 流行 大众认可程度与艺术创作本身应赋予给个体的力量相提并论,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可以说是把资本对人的异化发挥到极致了属于是

【回复】为什么我觉得反而是评论区觉得旋律依然非常重要,而视频最多是有些惋惜?还是说现在的时间2.16号评论区的风向变了? 追求感官刺激还是心灵体验,以大众的态度为标准还是以个人的感受为标准,这些在资本诞生之前就有冲突了。为什么会说它是资本的异化呢?是不是因为之前那个我没看到的评论区用市场上是否成功来衡量音乐?
【回复】回复 @HooDuuuuu :建议先学会说话
【回复】回复 @费伦的歌者 :啊应该是风向变了。
萨卡兹术师说的道理:
日本的音乐旋律性好的很呢,快进到听车万

【回复】确实啊,听的以旋律为主的制作人中很多都是日本人或者搞日系的
【回复】这也能有车万人?[疑惑] 我也是车万人啊,那没事了[妙啊]
【回复】这也能有车万人?[疑惑] 我也是车万人啊,那没事了[妙啊]
纸灯Lantern:
[2022拜年纪_不要啊] 1.虽然很多制作人也会打碟,但DJ与制作人是不同的。 2.现在市面上一些洗脑曲和所谓DJ版(且不说DJ版这词就是嗯造的),不能代表优秀的Remix。优秀的Remix可以完全做出与原曲不一样的效果,也能体现出制作人的个人风格,并且要得到原作者(已故另论)的授权,否则只能叫Bootleg。 3.电子音乐中也有古典,爵士,摇滚的元素。也有主打旋律,节奏,音色的各种类型。包容性(包括二次元)极强。 4.电子音乐包括EDM。

【回复】视频作者虽然有的地方说的不太对,但还算比较客观,但视频下面一些只听古典的人抱残守缺就是他们的问题了。当然要先声明,我也不喜欢像rap这种元素过于稀缺的音乐(或者说表演更恰当),但在实验电子中音色和效果和叠加以及氛围的渲染可绝对不是简单的堆砌而已,简单的旋律一点不意味着简单的制作或者单一的元素。比如拿我很喜欢的strobe做例子,作为一首traditional progressive house,它的旋律自然是非常简单的,但其中bass,琶音,鼓点,白噪音,声像等的叠加所营造的氛围和情感变化是绝对不输古典如卡农这种旋律极为复杂的复调音乐的。毕竟制作人也是普通人,不可能要求他们能够在所有方面都能面面俱到,因此随着现代歌曲音色的发展,传统旋律比重的缩小自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了
【回复】路过补充: 1.一个离谱的误解:EDM叫EDM就行了,不是EDM音乐。那个M就是music了。 2.版权的话不一定是找原作者授权,有的版权是在唱片公司手里。 3.土嗨是贬义词。DJ版当土嗨处理。
【回复】回复 @ChitandaEromanga :Trance
Shielpar:
反倒某些电子音乐从重视音色的发展转而开始重视旋律[藏狐]

【回复】日系还是很重旋律的,日爵啥的,所以有人说摇滚乐,爵士乐正统在日本[蛆音娘_滑稽](不是我说的[蛆音娘_偷看]
【回复】我倒是希望有人能把肖邦给混了,特别是e小前奏曲一堆和弦肯定很适合Dubstep[妙啊][妙啊][妙啊]
【回复】很难想象Dubstep的drop都有旋律了
CherryCheese-K:
好的旋律本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几个音符排列组合出的和谐旋律几乎已经被前人写尽了。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音乐中能使用的音色会越来越多,音色可以有无数种。所以当代音乐实验越来越重音色的设计,一定是必然趋势。

【回复】旋律≠音符。 旋律≠排列。 旋律代表的是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 更加灵活细节的节奏处理, 更加特殊的强弱对比, 旋律的魅力其本身就在于逆预判, 你说的好的旋律只是一种顺预判罢了。
【回复】回复 @元元1010 :赞同,有时候确实可以在不同的旋律为主的乐曲中听到类似的曲段,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各种强弱对比于转折处理,并且好的旋律被写完本来也是一件难事,在不限制单段旋律数量,以及旋律的先后组合数量之后,好旋律的数量级实际上非常的大,就看能不能被人挖掘出来罢了
【回复】但凡学过一点初中数学就不至于说出这种话
青山依云:
流行商曲听多几次就没意思了,旋律更丰富的音乐反而耐听,某些电子游戏原声带的音乐旋律就非常丰富,导致我更喜欢听这类作品,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变化和情绪表达,这是那些仅靠堆砌音色和套几个和声快速产出的流行乐根本比不了的,你可以说这类型流行乐很好听,这我不反驳,而且没人可以反驳,确实是事实,但是不耐听也是事实,商业音乐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来赚钱的

Mozart1992:
这些言论极具蛊惑性,没有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举的例子除了汉斯季末有出色旋律创作能力,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个能力。野生动物被淘汰出餐桌,是因为不好吃?没人吃?是因为饭店找不到!那饭店当然希望大家只喜欢吃肉丸、香肠。把这些可复制的食品炸香香说这个潮流……比如这些视频就这么说的。不管现在这些流行旋律如何缺失,你多喜欢现在这些音乐最后留在你脑中的还是旋律。只是这些旋律不像以前没那么好的旋律。现在的作曲没法在旋律性上超越,自然就会想其他方法蛊惑听众。

【回复】得了吧,学了基础乐理的小孩都能写出超越开头举的那些逆天的旋律,不用心不叫没有能力。 再举个例子云南山歌比这不也强多了?人家没学过乐理的都不至于写出这么无脑的旋律 再说能力这件事,如今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很多固有的乐理上的规矩或技术上的限制都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所破除,明明有着更大的创作空间,为什么还总说写不出旋律?甚至如今还出现了微分音音乐,人们不在固执于传统的十二平均律,这些都是人们在音乐上的突破!旋律缺失只是如今音乐市场的一场猴戏罢了[藏狐]
【回复】说实话,一个正常人他能哼出来的只有旋律,他一个人嘴巴要哼不出来和声,你要是能被人传唱口口相传,就要把旋律写好。
【回复】现代音乐很多时候都在借“打破传统”的理由来走捷径。
_binder_:
我觉得一个原因是不是,以前传统的乐器与演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色和节奏的多样性,因而只能在旋律上作出更多创新。但是现在随着电子乐器演奏/调音技术的发展,音色获得了空前的丰富,而且很明显的是,音色的表现力要比旋律要具象的多。

【回复】你真相了,忽略掉现代音乐中的组成的其他部分只看旋律的部分是很偏激的,我不知道欧美那边的人是什么想法,但就论我个人而言,从小听到的流行乐全都清一色只注重旋律和词的,伴奏敷衍的一批,导致我现在听音乐也更喜欢听除了旋律以外的地方,对就是除了旋律以外其他所有地方,但氛围旋律我依然也很喜欢(但是主旋律很明显我大部分都喜欢不起来了,就是听腻了而已),所以我觉得以前注重旋律,现在没那么注重反而是音乐在发展的特征,至少不注重旋律好过旋律单一除了那条主旋律其他一无是处(比如学猫叫)这种歌吧
【回复】他明明就举了几个非电子音乐的例子[藏狐]而且日本那边整电子音乐的也有没扔掉旋律的。 波形合成等技术固然带来了空前丰富的色彩与听感,但我仍不认为音色就可以替代掉旋律。
lazymushsyn:
up您好呀 很喜欢您的视频 但是译制不能投自制稿件。稿件三连达到一定程度会重新审核,然后会认为自制转载错误,而把您的视频退回。[脸红](我被误杀过很多次,尽管其实并不是转载做字幕) 我觉得您应该是不知道,所以好心告知一下~

珞林ltyxh:
但往往会发现,优秀的曲子不管是多少年之后,翻奏重编曲翻唱,不管用什么乐器音色或者歌手,依旧历久弥新…… ……这一点是最大的矛盾之处

【回复】因为经典曲子给的刺激和情感冲击太强太强了,以至于百遍不腻,常听常新。
阿晨永远睡不醒:
以前古典乐流行的时代 是人人都能听的吗 不是 是贵族 虽然音乐是不分边界的 但在以前是有门槛的 (当然有很多民间音乐 但留存程度和旋律性比不上古典乐)现在我们都能通过手机听到音乐 受众更广也就意味着复杂调式的古典乐越来越不流行 人们很难复制旋律哼唱出来 只能欣赏 朗朗上口 情绪表达更直观的音乐越发获得欢迎 中间作者举例了现代古典乐 主题还是基督那套 还是束缚在宗教 先不说其音乐层面 在现代社会停留在这种话题上 再怎么也很难传播得更远

【回复】第一唱不出来是你菜,你去找一个玩爵士乐的问问人家八九不离十能唱出曲调,第二音乐不是拿来欣赏反而是必须能让你唱出来才好,怎么的那你看画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只是欣赏还得临摹一幅啊?最后再说举的现代古典乐主题这事,第一古典乐主题并不都是宗教,文艺复兴白复兴啦?第二你这明显属于诉诸感情的论证谬误,我们在谈旋律的事情,你却说因为是宗教所以不好,你觉得这么论证合理吗?[藏狐]
【回复】所以贵族的耳朵和平民的耳朵有何区别,此外传统民歌中也有很多好旋律啊
【回复】回复 @masterofdell :就是快节奏下最求短平快的刺激,但实际上这种刺激只会带来阈值不断提高后的空虚和疲劳
parihuana:
跟碎片化阅读一个道理啊,老式旋律型给到的刺激频率和信息密度不够了

【回复】弹强刺激以后带来的空虚往往越强,反而古典音乐听完以后是满足。
【回复】这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命题——至乐无乐,越平淡都快乐越螚持久
玻璃渣子碎:
不行,我还是喜欢好听的旋律【我跟部分大流行的歌曲永远无法和解.jpg

qliqww:
旋律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旋律的创作需要丰富的内心情感的支持。史上杰出的旋律大师,比如柴可夫斯基,都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而现代人受其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心理状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理智高度发达,另一方面就是情感发展水平低下,因此很难写出动人的旋律。

壁墙南:
想象:看了视频努力改变现状 真实:正好不用写了[妙啊]

Leon_Pr:
谁翻译的?classical music叫交响乐???[辣眼睛]

账号已注销:
不能那么说,至少不能全怪到后面那三个上面(edm、hiphop和remix) ……要不然我不会现在写好了和弦,一边刷视频一边想新歌的主旋律。。。[藏狐] 我觉得producer的制作风格也很重要,刚好最近听了一下hardstyle和hardcore,如果大家去听听这两种风格的对比就知道旋律在电子音乐里的作用在细分下区别还是挺大的。

幹枯大地:
反正除开古典 我就找70~10年的听 或者日系的就好了...至于那些口水歌真没啥意思

【回复】现代社会大多数问题的元凶,都来源于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请务必记住这点
巴伐利亚恭亲王:
点进来,看了看,看不懂,还是回去听trance吧[笑哭]

科普 音乐 古典音乐 艺术 音乐历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