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崔:《血液型》—在阿富汗迷失了曾经的红色理想...........

作者: 南方的阿廖沙分类: MV 发布时间: 2023-07-03 11:30:00 浏览:20201 次

维克多·崔:《血液型》—在阿富汗迷失了曾经的红色理想...........

M200格里芬战术人形:
“我曾认识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可惜他们都留在了阿富汗”

南方的阿廖沙:
失去红色的理想,血与泪埋葬在荒芜之地,在迷惘中迎来了终局…

九郎Edward:
这群从思想到血液都深红的小伙子被告知自己去阿富汗消灭帝国主义,结果他们到了地方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帝国主义…

【回复】回复 @该网友的评论已不存在 :这段话的意思是,阿富汗本来就不是帝国主义,但到那的士兵被欺骗帝国主义是阿富汗而不是克里姆林宫那群特权阶级
【回复】回复 @inter梦幻遊 : ?我没理解
【回复】回复 @E_winter_ :我倒是觉得把帝国主义的意象去掉比较好,你没有举出史料,而且也不和逻辑,帝国主义的概念是唯一的,而这蛊惑在当时很难改变人心了
习习中宇:
我回到了西伯利亚的小木屋,将勋章挂在了床沿,电视上的克里姆林宫顶正缓缓降下镰刀锤子旗,取而代之的是白蓝红三色旗和叶利钦狡黠的笑脸,我知道我赢得了我的战争却输掉了自己的祖国

能能十分:
噬沙这首歌配这个视频更有感觉,唱出了侵阿苏联士兵的悲伤和绝望

邦克山铁锤真君:
美式反战:我们没赢……这场战争就是狗屎!所以我酗酒磕药,但我还是个好人…… 俄式反战: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但在那之前我们先干死那些敌人!乌拉~~ 我们反战:你看,这些,这些,这些人欺负过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东风快递,这样他们就不会来欺负我们了!

【回复】刻板印象+偷换概念,刻板印象是指你对美式与俄式fz的定义,美与俄是地理概念或者是文化概念当然也可以是国家或者符号,俄美式明显与国家无关因为你用的第一人称主语。那么如果是地理概念,美国上的人会做统一事的命题为伪,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今天地理对人的影响已经变小了,你可以在一个较大的区域看见任何一种人,而且你的刻板印象与地理没有逻辑关系,文化概念,无论美国的包容型文化(指混杂)和扬基文化、迪克西文化还是俄罗斯的苏联文化后现代文化和相对混沌的白银黄金时代文化在宏观都于此不符,当然可能是亚文化,在美的一些文艺中出现过该看法并有一定影响力,但对俄罗斯文艺从没出现过无意义进行战争还白送命的情节。符号是指一个概念或者实体被赋予于此无关的概念,但是因为有文化来源,俄是符号,美可能是较轻符号化导致的偏见,但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高度失真下很快会变成完整符号。形成对整体美国人乃至美国文化的刻板印象。这个论证当然也不完整,因为你的记忆会混杂一堆不相关的东西导致你记忆失误,但因为人脑的同质这种对简单信息的处理往往也是同质的,反而加剧了符号的失真。
【回复】回复 @inter梦幻遊 :你说我刻板印象加偷换概念是吧[doge],刻板印象那肯定的,我不否认的事情。我和你掰扯的是偷换概念这种事情。也就是我就在三段就图一乐的内容里是如何偷换概念?偷换了什么概念?难道将其中部分既有的概念概括出来,这就叫偷换概念吗?你在我面前炫技一样的谈社会如何发展,文明如何形成,你看了多少书都没有任何意义,脱离历史本身去谈社会发展思想如何出现不就是形而上吗?为什么有的人会产生我“刻板印象”里的想法,片面的去套书本上的东西是不是又犯了按图索骥的错误呢?你只有炫耀你读过的书,你自己的辩证思考在哪里?维克多崔的音乐所反应的时代现象,传播的思想是很多元的,这首曲子是他众多创作中比较容易感染到大多数人的创作,这是不是基于他创作歌曲时代最大的社会问题?而同时代的苏联歌曲中,不止有一首摇滚歌曲反应我描述的刻板印象,所以我最多只是在描述刻板印象的本身,连个概念都是套来的,我怎么偷换概念?
【回复】回复 @inter梦幻遊 :发现问题不代表辩证,公知也总是在提出问题,但是公知从来不会告知问题的由来,也不解决问题。你只发现问题,然后炫技一样的提出,啊,你这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偷换概念。
Purvavideha:
少有的手写字体字幕,很好看,怎么做出来的啊?

【回复】回复 @南方的阿廖沙 :叫啥名?

苏联 俄语 阿富汗战争 维克多·崔 血液型 必剪创作 一起来看音乐节 鲸音音乐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