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大梦方醒的诗词

作者: 林书与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4-11 18:02:55 浏览:158154 次

不更荷: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 平时不做好事,只喜欢杀人放火,然到时机地点,忽然参悟,潜心修炼,于钱塘江...

【回复】鲁智深的行为已经实现自我价值,也是社会向的自我价值体系,社会思想一旦有了像宋江和封建王朝的价值体系就有可能被他人随时定价的发码就已经不是我自己和古人向往的社会价值体系的生活,世界乱在这里也乱在谁都有理,有拳头谁的可以称名道姓……
【回复】回复 @杰瑞小鼠 :民可使由之,在当时是奏效的
【回复】回复 @杰瑞小鼠 :唉鲁智深和武松都出家了
呵呵老呆皮:
平日不修善果,只爱石油军火,忽的踏入白宫,起身斩断因果,密西西比信潮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白宫悟道[吃瓜]

【回复】平生不修善果,只爱石油军火,忽的离身白宫,不日错落龙场,太平洋上东风起,今日方知我是我[doge]
【回复】密西西比距白宫有些远了叭
青云bear: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

【回复】属于三岁小孩都能读出来的悲凉与自嘲了
【回复】我这一生起起落落,伶仃漂泊,现在已心如死灰。有什么成就呢?被贬之人谈何功业。 我的一点浅薄理解。[微笑]
账号已注销: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处寻。”

【回复】回复 @雲中雁字 :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莺乱语”为“慵不语”别本作“莺乱语”,两者有很大出入。“慵不语”是主人公自身的活动,他的“不语”是为了寻找惊残的好梦。而“莺乱语”则是外部的干扰,所以理解为“浓睡”是被“莺乱语”而吵醒的,又关合到“惊”字,即好梦是被“莺乱语”而“惊残”的,这样,破坏主人公的甜蜜生活者就是“莺”了,莫怪陈廷焯要说“忧谗畏讥,思深意苦”。出现这两种写法的原因,关键在于“惊残”的“惊”字。“莺乱语”以为如果没有莺声嘈杂的干扰,好梦就不会被惊醒。逻辑上固然很对,然而辞意太直,意境索然。不若“慵不语”的曲折含蓄,让主人公在幸福的回忆之中醒过来之后,感到眼前现实生活的痛苦,再进入对不可知的未来生活的探索。使主人公的感情,跌进痛苦的万丈深渊,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这种含意,尽在“慵不语”之中,故远胜“莺乱语”。至于“惊”,不必让莺语去干,让主人公自己去惊觉,主动性会更大,对客观干扰的感受性会更强。
【回复】回复 @雲中雁字 :冯延巳虽然人品不行,但是他这首词的意境实为是上上等,所以我说的这句是他的这首词里的,多一句嘴,我最喜欢几首词就有它。[tv_doge]
【回复】原句应该是晏殊蝶恋花词里面的吧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彷徨于雪夜: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复】中年听雨客舟中,正处于这个阶段
【回复】嚯,居然还有人记得蒋婕的虞美人,[打call]
【回复】只有悲欢,没有离合。-李有田
wuai52: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这两句可不是只爱杀人不做好事,是说不觉得自己杀人放火能得善果,不给自己杀人放火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己做的事目的是好的,但是手段不对

是石头耶:
曾经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后来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再后来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回复】山未动,水未动,心之所动。 晨不醒,午不醒,夜而惊清。 吾眠愁也
【回复】先看现象,后看引申,最后去除种种虚想山只是山,水只是水,本质即现象
【回复】欧阳修跑过来把你毒打了一顿
我造一字名曰人人人:
我也写一句吧,俗了点。 黄粱又黄粱,梦长无声息。

【回复】黄粱又黄粱,无息生梦长
【回复】回复 @柚子街道没有人 :这个后面那一句话能无限组:无梦长声息,无声梦长息,无梦声长息……[星星眼]
【回复】回复 @寻道小趴菜 : 无息生梦长的话,毕竟是单句,和前面的梁就押韵了。读起来更顺(但意思就不一定了)
-青青陵上柏-: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出处: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 释义:平时不做好事,只喜欢杀人放火,然到时机地点,忽然参悟,潜心修炼,...

我造一字名曰人人人:
再写一句吧,遍看古来真假事,原与文字两不识。

恩肆:
恍然天游彩霞纷,蓬莱山顶扣仙门。 得鹿何须谁识我,星河梦里转乾坤。

yy请别陡:
大梦初醒己千年,凌乱罗杉,料峭风寒

人文 学习 哲学 诗词 社会 文学 生活 知识 人生 语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