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书的意义早就变了。

作者: 阿纸书摘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11 18:41:23 浏览:121193 次

先生,读书的意义早就变了。

卡牌嘉年华:
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有时间了,能沉下心读书,其实收获是非常多的。学习不怕晚,就怕不学。从应试教育熬出来不要厌学,虽然很难不厌学就是了。[笑哭]作为理科生不妨碍我非常喜欢古今中外名人的思想,工作累了看看书,搜搜up的见解。蓝牙耳机随时随地听。明明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为什么沉溺在痛苦中呢?做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好吗?

【回复】嗯嗯,很赞同。高中的时候十分讨厌读书,感觉是应试教育惯的。现在在大学,喜欢自己去买书来看,哲学、人物传记等等,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回复】就怕应试教育给有些人留下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走出来,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勉励[呲牙]
【回复】回复 @棒棒糖2昊 :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看书。一天到晚看。后来啊。不考试的书都会被收。一个高一我被收了六本书。只有一本60多的书我要回来了。其他的都没了。下课看都不行。因为名著也是课外小说。[大哭]。后来就不想看了。到了大学。我爸给买了一些好书。但我不曾打开。
一步一迷路:
在中国,动画是为了教育,电影是为了教育,小品相声也是为了教育。 只有教育不是,教育是为了筛选。

【回复】回复 @伸张公平正义 :你说的这些课外活动和阅读高考考还是中考考?教育一边以筛选为目的的中考高考考研为目标,却又开展着对这些毫无作用的费时间的活动,你读的名著考了吗?你参加的活动给你加分了吗?畸形不畸形啊?
【回复】通识教育罢了,潜移默化的,具体方面靠自学吧
【回复】回复 @MD笑死 :中国最缺的就是通识教育
渊渟道长:
讲个笑话,当年在大凉山支教,教了一个学期机构不让干了,被劝退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讲了这种课比较多,而且还是用了两个课时去讲[doge] 你但凡早点让我明白这个道理,我都 还!是!会!继!续!讲!下!去! 因为终有一日,孩子们会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选择看什么和能看到什么交给他们自己,但是他们一定能看见,在他们没完全睁开眼睛的时候,我这个做老师的曾经真的给他们喂了一点好东西

【回复】你现在从事教师行业了吗?小学初中不了解不评价,作为一个高中老师,我在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和你一样,想教孩子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不是分高的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这是在自我感动,成绩不好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睁开眼,尤其是你支教的地方,当他们因为平台不够好成绩不够好而陷入生活的泥泞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你教的东西是个笑话。不要用你的认知去揣测学生。在这个时代,成绩越好这个世界就越友善,这是事实,比起当一个能教做人的好老师,我更希望我的学生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认识更优秀的人,去见识到外面的世界,那时候这些道理自然有生活去教他们。在课堂上教做人是对的,但是时代是错的,而你在一个错误的时代下去执行你的原则和理想,是否真的对孩子是好的,希望你能想想。当然,如果你是大牛,能在保证孩子们升学率的情况下做这些那我非常钦佩,至少我还做不到,我依旧没办法保证我的孩子们都能走进理想的大学,我的时间还很有限。
【回复】回复 @沉裟 :确实是这样的,你说得对。但是山里面的孩子们啊,他们真正说想凭所谓的学习成绩考出大山,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是...我就说一点哈,我去的地方都是彝族的,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他们跟汉族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汉族学语文那就等同于在学母语,彝族的孩子学语文,那叫学汉语文,本身就是学一门外语,而且他们的教材是部编版,部编版都是什么地方在用就不用说了吧。所以想让本身就先天不足的一群孩子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伙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去竞争,还要他们赢,我觉得未免痴人说梦。不是说不可能哈,但是你去实地看过就会知道究竟是怎么个情况了。 这些孩子们,他们的家长可能个别的曾经是读过书的,所以知道读书上学的好处,但就大部分而言,他们是那个家支里面第一批走进学堂的人。所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上学,为什么读书。他只是在做跟其他同龄的小朋友在做同样的事。孩子本身是没错的,他只是按大人的想法做自己无能为力又不得不做的事,所以他们大部分孩子是痛苦的。我发的原始评论只是就事论事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起码是实打实的在帮孩子解决问题的课文——我为什么要读书。说句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花牛歌》看牛是怎么在地里走啊跑啊睡觉的吗?那他们比谁都清楚,人家从小看这个长大的;人家需要的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吗?彝族的朋友们根本就没经历过封建制,是从奴隶制转化到民主共和的,甭说小孩子了,他们的祖先都没经历过什么残酷的战争,没有那个历史,他们怎么能设身处地理解思想感情?当然我不否认这些课文的意义,生活需要俗,也需要雅,就比如花牛歌,原来写牛的情态还可以这么写,但是他们相对更需要的,太是这些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的课文了。结果来一句“考试不考”,不让讲了,是不是太抽象了?是不是太荒谬了?那我是不是可以问考试不考你编进教材干什么,写作文凑字数吗?还有,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小学本身就不应该考试啊。
【回复】回复 @沉裟 :说点题外话,就不说山区里的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吧,就是拿到山外面来说,小学生,考试得多少分重要吗?考0分就给他盖棺定论这孩子废了呀还是耽误他上初中了?考100分又能怎么样?长大以后求职工作跟人家说我小学几年级考试拿满分吗?看看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多少拿着一票奖状但是鞋带都不会系、衣服都不会洗的高分低能儿?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反思的问题,我认为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干什么事,小学阶段,不是拼学了多少课文、考了多少分的,那是扯淡,小学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哪怕只是每天坚持好好刷牙洗脸。
洛城一抹秋:
按理说语文书里的东西,除了古诗词和文言文,其他都不考,但有些课文就算不考也必须讲

【回复】语文的课本是让学生有分析文章的能力以及学习汉字和语法的作用。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会有信的汉字或者组词,根本不存在这节课不讲的情况的时候
【回复】我至今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才能让我在考试的时候知道死鱼眼睛诡异的光的意义
【回复】回复 @Fu--Ben :语文阅读理解和抠字眼的题就不应该出现,跟破解云天明的童话故事一样,完全没必要
不曾拥有的梦想:
当学校和教育变成商业,当读书只是为了找到好工作,那读书的真正意义便已失去

【回复】哪能怎么办,读书为了好工作是因为真的没其他办法了,百花齐放早结束了。
【回复】回复 @云边断雁 :那难道别人一跟我争我就要主动把位子让出来吗?谁都想进步了能更好为国家服务,可位子只有那一个,竞争什么时候都有,包括一百年前
【回复】找好工作跟报效祖国矛盾吗?
一只野生的音葵:
“学校明明规定不能留长发,可为什么周围人头上都有一根长长的辫子?”

【回复】头上的辫子好剪,心里的辫子该怎么剪呢
【回复】辫子是指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对吧?
画弦离月:
知识学爆也改变不了命运,但芝士雪豹可以[doge]

【回复】谈啥改变命运,命运要是好改变就不叫命运了,但命运为你安排的路你也是要努力才走的了,最普通的劳动者也有知识要求,要是不上学,一点知识没有,在这个现代世界咋活啊,命运安排你学点知识,你不学,命运都救不了你[doge][doge][doge]
【回复】回复 @莫桑怀 :啥叫改变命运呢,我觉得只有从劳动者变成剥削者,才算改变命运,要不然不管你能力大小都是社畜,而实现阶级转变的只有资本
【回复】回复 @姜维武侯传人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那是知识少了,多到举手抬足之间就能决定别人生活的时候,那才成功
索拉的ff:
所以我认为时代是退步的,也只不过是物质方面飞速发展造成时代进步的假象。

【回复】时代进步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感是不是得到了提高,物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也认为现今的时代未必是“进步”的[藏狐]从小埋头于书本的一代真的有父母那一辈幸福吗?
【回复】科技的进步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的一部分,时代怎么可能是退步的,你现在回到过去肯定不会想待着的,因为你见识了这么多科技产物,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尼特熊猫:
现代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读书和现行教育画成等号。读书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对读书的人有什么意义?你有疑问想要找到答案,你无知想要一个无声的朋友帮你解惑,为什么无声因为不会影响自我情绪。教育和现行教育是不同的,教育本身,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人为副,老师是工具,知识是主体。学生是工具,接受知识是主体。现行教育则不同,人为主,人性利己此为天性不可违,人为主时,传道变为售道。人为主时,价格成为命运的门扉,人的身份成了成就的桥梁。不公和混乱成为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和周边人。教育本为圣人一样,光照于民。现行教育如同大盗,奴役于民。人利于己此乃天性,所以一切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大盗之行。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结果,就是人为本的必然结果。

【回复】回复 @MD笑死 :知道什么是合理化进程吗,不同人可以有不同待遇,同样的行为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结果。这合理吗很合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做出同样行为所应该承担的后果不同,这这合理吗?很合理,不同身份地位当然需要不同处理。公平和公正?不同身份地位各自遵守不同的规则这就是公平和公正,合理吗,当然合理因为我们身份地位不同为什么要遵守一样的规则。
【回复】以人为本没错,人是目的,知识本来就是各人理解不同,最多是把最高的几种理解公布,但是真理解往往是秘传,流通的都是皮毛
【回复】以人为本,人是根本。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方向却不由个人决定,人心隔肚皮,所以有政府当领头,社会才会相对稳定,人民不知道方向,所以会跟着政府的方向发展,以人为本,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石,如果没了人,或者出现多个方向,社会就会崩坏消亡,如果人民不认车头了,那么车头就会消失。教育不是为了关照人民,而是为了关照社会,虽然社会是由人民构成,但社会却不由人民做主,社会可以为人民服务,但更多的情况是为掌握社会的人服务,不是一切以人为本的行为是大盗之行,而是实际上是以社会为本,明面上却是以人为本。根本方向是错的,但有了一层皮,就不会有人去考虑根本问题,而是转头去考虑实际问题,正所谓多是明君奸臣,难有有奸君明臣
哦噢哇塞:
以前读书:是为了中国不被淘汰 现在读书:是为了不被中国淘汰

【回复】回复 @六角书 :没有基层社会实践,读多少书都说不出这话
【回复】回复 @六角书 :老一辈吃了没文化的亏,才会如此教导下一辈
【回复】请问,读多少书才能说出您口中这种话[尴尬]
无文为何沾墨:
“什么,你们现在人人都能读书。” “是啊,先生。” “好好,读什么。” “您那代写的文,古人们写的诗,数学,英语。” “不教成人之礼了?” “那是什么。” “算了,算了,你们现在应该是用那什么机器干累活吧?” “还是人干。” “为什么?” “保养,电费,坏了还要花钱修,雇人可便宜多了。” “你们现在不是人人有学问吗?” “总要有人在底下的,当然是学问少的来了。” “你是说学问成分人三六九等的工具了!” “是啊怎么了,诶,先生,您怎么不说话了,我采访您了解与以前比现在有多好的作文还指望着您的哩。”

雨落樱兮墨留香:
先生说的没错,但是崛起后应该为什么,他没说

【回复】崛起之后再衰嘛,绝了之后再生,亘古不变的法则
【回复】总不能事事让先生来嘛,先生的事,先生做了。现在是看我辈的时候了。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4720228:
读书是为了服务那些没法读好书的人,而那些没法读好书的人却能掌握读书人无法掌握的各种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社会大生产的良性循环。 为什么会内卷?因为读书厉害的人渐渐变得不愿意保护那些读不好书的人们,而读不好书的人自然也不甘心自己被淘汰出局。所以读书这条路变得越来越拥挤、越来越没有效率、越来越负能量了。

【回复】知识分子逐渐蜕变成本来的面目,就像这个世界自冷战结束后乃至全球化也变回了本来的面目
【回复】互相比较在人类社会是无法避免的,矛盾也是这样,无法消除。我们总说国人爱面子,骨子里潜意识的总想高人一等,比周围人过得更好[doge]就像一个公司,你得有无法取代的能力才能避免被裁掉。没有学历没有能力,除了干苦力难道指望别人让你吃软饭吗[脱单doge]能力平平的人太多了包括我,现在读技校的人有多少是认真学技术的呢?有能力的自然会被留下来,找不到自己的专长的不就分分钟被取代
lie-旅行家:
“为何读书?” “为中国不被淘汰而读书!”回答时,那少年人的目光中,仿佛有着光亮在闪烁。 …… “你为何读书?” “为不被中国淘汰而读书。”他的双眼,浑浊麻木。

【回复】回复 @夛罗罗 :主要还是时代不同吧。以前人的目光向前,现在人的目光向下。
【回复】奈何我读书少,确实没文化评论
A_youth:
当年学初三历史时,只考到二战结束,后面轰轰烈烈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列强殖民体系的崩溃一点不讲,唉,都是受压迫的兄弟啊

【回复】如果想了解近代中国史的话,可以跟家里的老人聊聊你会发现他们说历史的和课本习题上的不一样
【回复】很正常历史宏大不是一朝一夕能讲完,我们老师说过如果你能看完所有近代史书籍那么你需要不吃不喝五十年的时间,初中高中学的课程很多没办法兼顾。
-星予-:
清楚地记得我们初三没有讲《出师表》,原因只是因为中考不考。 一直都很喜欢诸葛亮,因此很早就背了《出师表》,等待了很久,最后等到了一句不讲。

【回复】出师表记忆深刻,当时老师抽背,明确我是第二个,我硬是用五分钟背下来全文[笑哭]
宵宫敲可耐:
被弹幕狠狠惊艳到了:“我曾观察过所有路,但最后却无奈地发现,只有死路才是光亮的”

幽夜无梦:
一般情况下,其实所谓的上岸根本就不是上岸,有的人他天生就在岸上,他根本就不需要上[笑哭]

【回复】说白了,还是丛林法则,父辈竞争人家竞争成功了呗
【回复】回复 @_Jackpot :不单单是祖辈,一些人本身能力就是与普通人差别很大
彼岸花已开-F:
我们学校:我校为我区重点样本学校,我们管理严格,师风极高,管理和教育模式都非常"人性化" 第二天:"每天在校必须穿校服,拉锁必须拉到头,只要在学校就不能拉开!跑完操,上完体育课,中午玩耍后的我们,已经忍到极限了,最后全班因为不遵守校规,本班此月分数全部扣除,老师生气找家长,家长生气批评孩子,孩子生气第二天还不穿,孩子不穿领导继续扣分,老师生气继续..."所以……所谓的人性化是什么?学校在领导装出来的好?所为的师风就是老师急眼就会飞出脏字?所为的教育模式就是你讲课我听不进去然后还必须装作听课防止领导扣当堂课老师的分?所为的管理就是领导来了就装的最好,必须有区重点和样本校的样子? 以前的老师哪怕自己受苦都会把学生当亲生孩子对待,现在的老师(我的班主任)学习好的做前面(高的也可以)不好的坐后面(初三一米四也得服从)排座按成绩,权利按成绩,人格尊严居然还要看成绩! 我有一天忍不住,说"你们政治课都是怎么上的?课本上面写了“我国公民人格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我的同学:笑死,一个考400多分的选手居然还记得课本原句,你怕不是学傻了,哈哈哈" 然后本人亲身经历“我父亲工伤,该工作单位不承认,我拿出法律,心里拥有百分百胜算的我却被工作单位的“人脉”给压回来了,从小学学到初三的政治课,说好的什么“惩恶扬善需法律”到头来都是摆设,什么我国第几条法律,在我亲身经历后,我认为再强大的法律,在绝对的“人脉和好处”面前,都是白纸空谈。 总结一句话“当今社会,没有绝对的“人脉和好处,很难生存下去”。

【回复】回复 @放学还等你 :环境的主体还不是人?按照这说法我们就不该发展一直留在封建时代,孙毛这些人就是时代的异类
【回复】回复 @我喝酸奶很爱爱舔盖 :5000年就一个黄巢,一个重八,一个闯王
【回复】你要是黄巢或者重八又或者闯王,你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可惜你不是。
汉水以北_:
说白了,读书是为你自己读的。而教育只是为了考试。

【回复】回复 @汉水以北_ :以前就和别人聊过,教育最不可避免要回答的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以后能够在社会上生存,而是学会如何服从……我说那就不用继续往下说了,以服从为目的的话哪还管你同不同意,教育者爽了就完事了……
【回复】回复 @天赐贝卡 :我读先秦诸子百家的书,读苏轼,李白,屈原。我会感觉很快乐,并且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理想。但是我在应试教育当中,我找不到一点快乐,找不到一点意义。也就只有考个学历,然后拿个好点的文凭罢了。

文学 鲁迅 学习 觉醒 人文 读书 中式教育 读书的意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