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数学比欧美强多了?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先生说以现况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作者: Gracie英伦下午茶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4-03-28 07:00:00 浏览:264558 次

我们数学比欧美强多了?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先生说以现况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Givenchyr:
学生物的都知道斐林试剂(Fehling)吧[笑哭],但这是五十年前的,当时就我一个说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老外一脸懵,问我不是用Benedict 吗?啊啊啊(好尬当时[笑哭])?然后我查了一下,发现才我们教材滞后好多年[笑哭]全世界几乎都不在用Fehling了[笑哭]

【回复】[冷]生物和化学这块的,教材里的试剂和实验方法很多都过时了。。。连我们老师都这么说,但是课还是照上
【回复】本尼迪克特试剂做高中题目时还是遇到过的,我个人感觉至少生物很多知识点都是教材和题目相互补充,通过做题完善知识体系[笑哭]
【回复】回复 @吹弹枸杞 :我们年龄不同啊,换位思考,说明这个延迟性是一代人的,和我同龄的仅中国是斐林试剂,懂?
d梵歌:
我看数学教材主看国外的,我觉得这是常识

【回复】回复 @爱3D打印的小云子 :这么说吧,我中考完看了本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很适合自学,但是后来看同济的高数感觉就是本数学字典,不好理解[吃瓜]
【回复】回复 @啊噗阿噗菐 :国外的数学教材适合自学,而国内教材更偏向于辅助学校教学
【回复】我看专业教材只要看老的,那些某某计划的教材错漏百出。
Rembrandtalia:
说的都是实话,我觉得学生本身素质没问题,聪明伶俐其实也愿意用功 ,但是高等教育有问题,很多好孩子都给教育歪了(做好了被大家骂的准备)

【回复】问题就出在教材上,教材编辑不用心,学生基本只能看老师ppt,硬啃某些教材不是大学生能做到的,尤其是工科的,存在大量学科交叉时就只知道结论,出现结论原因不能相互推到,最后死记硬背。谈自学更本不现实。
【回复】确实是教材问题,好多教材都落后多少年了,而且课时紧。每一科都学不精,老师讲也只能走马观花的讲。要不然讲不完
【回复】回复 @HOLOMACKA :复制的其他懂行的人的评论: 虽然这里冇罕见带节奏 但是我来打个预防针[doge] 虽然我们撤稿数量很多。但是历史上美国也经历过极其相似的时期。[吃瓜]之后白头鹰反杀白切鸡和约翰牛的故事就不说了。 而且这个nature,index是 只在,84个认定期刊中(基本上相当于1区2区,和部分虽然因子不高但是某些领域中的领头羊的三区期刊) 按照发刊数量和出工比例分配这个值(比如你和外国合办,自己只挂个名字而已,那就是0.01的因子,如果做了一半的实验研究那就是0.5的因子)。 因此,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行中等刊物数量的有效指标(大多数文章都是这个区间而且其中不乏划时代的力作)三打主刊ncs虽然也包含在里面但是一篇nature和nature commonication的分数是没区别的。 目前我们已经是指数第一,(美国持续下降 我国增长及其迅猛看不到峰)。 但是ncs数量还是美国第一。这和话语权有关而且关系更大。[doge]他们随随便便搞个噱头就可以上ncs 甚至写个政治正确的小作文也能上。但是咱们得拿出真材实料的成果才有机会登上其刊物。这其中还不算美籍华人以及白老爷带着一群亚洲留学生做出来的项目。 投钱方面,还是美国遥遥领先。毕竟他们[doge]有着30000美金一头羊的珍贵战绩,还有加州大学校长工资翻倍学生生活费赶不上租金的历史在(就去年12月的事情,我有同学在那) 我只能说聪明人看趋势,其他人看历史[doge][doge]
殷正淯: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深表赞同,不仅是在数理学界,人文学界更严重,基本上就是崩溃的状态。

【回复】看ip有感,在读人文社科硕士,写毕业论文参考知网和华艺之后目瞪口呆
【回复】回复 @民族光荣 :哥们戾气有点重,人文社科国内能不能发顶刊,内容和平台哪个更重要呢?
【回复】学艺术的表示同感,拧巴的不行。全是技术的堆积没有思想的表达,从来不教,也不准你有另类的思想,感觉自己学的不是艺术而是手艺,而这些手艺大部分还是自学的
苍梧fetters:
这个现象的底层逻辑就是一句话:中国人读书大多为了求名求利,没有几个是真正想搞学术的。 家长学生选择大学专业都是考虑就业,考虑资源,功利性很强有几个人是单纯为了热爱而学?甚至你说你就是想学这个也会被人指点一通不好就业[呲牙]

【回复】补充一下,那些爬上来功成名就的人,考虑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位置,只有对巩固位置明显有利的他才会去做,其他时候严格控制,以便管教,服从性是对下级的最重要考核,而不是思想和学问。
【回复】回复 @the_LonGdark :不是看不起谁,而是革命尚未完全成功,新的阶段得有声音继续鞭挞,而不是总在感慨自己的不易。或许你觉得我们不是有能力点着那把火的人,但是我们作为星星之火不也挺好吗?
【回复】回复 @the_LonGdark :怎么伤害到你脆弱的爹味了?
横滨水手1:
我和一个在美国10多年书的好友讨论了教育问题,发现中国和外国的教学模式有一种差异不知道你们知道不。 就是美国的教学会花大篇幅证明一些公理,启发人的思考,而中国更加看重直接应用,不过问来源,也不问why,记住就行,会比较枯燥。 有个关于学乘法的事例,我们用乘法口诀记住,而他们是摆m×n的阵列,然后数这个阵列有多少个点,得出m×n的结果,诚然,他们看来比我们用乘法口诀计算笨许多,但他们理解乘法比我们更加具象,而m×n在我们脑子里只是一个抽象的口诀。

【回复】我就这样理解,死记硬背学不好的,周围理工类不错的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我理解之后最终在脑子里简化成了乘法口诀。我认为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和看山还是山,第二重你理解了但不够直接快速,最后一重又简洁又理解,第一重就是死记硬背。而且公式我会用基础知识来验证,在考场上检查就这样,感觉记得不清楚就重新推导一遍公式。中国教材需要老师引导比较好,所以很看老师讲的好不好。
【回复】这个其实是因为内卷或者老师不负责只图快,我小时候的乘法口诀就是阵列这么记住的,不是只让我们记住公式,但是如今高中这种形式很严重,大学东西下放,教材却越改越讲不透彻,故意删掉讲解,删掉重要解释现象,他们总会说这么一句话“你学的是做面团,题让你做蛋糕”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中间过渡的核心思想都被删掉了,老师只让人套公式,却不去花时间弄明白,因为影响“赶进度”的节奏。
【回复】不是更加注重应用,真正学的好的学生会自己在课下推理公式方便理解
vinciff:
日本二战后成功挤掉了德国,跻身世界四大数学强国,与美国、法国、英国属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的数学水平目前也是世界二流水平末尾,与印度和韩国大差不差。 微分几何这个数学的主要领域就是因为有一个华裔陈省身,结果反哺了整个华人数学界,比如目前的华裔数学家领军人丘成桐就是受教于陈,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陈的纤维丛理论(后现代微分几何)对杨振宁的规范理论也很有影响,当年杨振宁专门拜访过陈省身探讨纤维丛,而令人震惊的是杨振宁竟然在“不知情”地情况下使用了纤维丛的知识创立了规范理论,后来他又通过陈省身学习了纤维丛把它严谨化了,这点上杨振宁比爱因斯坦的数学天赋都高,因为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却找不到数学工具表达而苦恼,最后他的同学帮他要他学习黎曼几何(微分几何分支)。看到了吧,一门微分几何学几乎摧生了目前人类最高智慧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规范场,可见数学的重要性。 这也说明数学传承性极强,有大学问大师才能有大学问大弟子,就是因为有一个华人陈省身,整个华人的微分几何几乎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这点上数学强国俄罗斯都无法撼动华人数学家的地位,不过在代数几何领域华人和俄罗斯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微笑]

【回复】回复 @iMsailingJJ :数学就是工具,就像砍树,你用拳头也能把树打断,如果工具好,用电锯就能提高效率。但是你只有锯子,没有树,也拿不到木头
【回复】回复 @薛呗 :你要是给的待遇好,你要是真像新闻那么好,哪个中国大学生不想留在故乡,哪个中国人年少没有个故乡英雄梦,你猜猜为什么那些厉害的学生都跑了[笑哭]
【回复】回复 @iMsailingJJ :爱因斯坦的数学是不行,但是他有很多数学学的好的朋友,让他的朋友帮他
HOLOMACKA:
这个事吧,我在美国看到的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什么官僚化学阀等等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整改),否则日本这方面问题比国内更严重,但东京大学的数学专业还是亚洲第一;还有俄国学术科研整体退化是公认的,但莫大和圣大的数学现在还是不比清北差~ 因为像数学这种越基础性的学科,越要看底蕴、越容易“瘦死骆驼比马大”,不是短时间内堆砌人才和资金就能起来的,后发国家大学想追赶就越需要长期工夫;而越是应用性的学科、越是科技前沿性的学科,后发国家大学追赶起来相对越快(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不光是上面所说的日本和俄国的情况,现在中国顶尖大学在人工智能、航空、深空探测等领域跟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远小于数学、理论物理等基础性学科,因为后者的“底蕴”真的太重要了~ 就像二战前后随着大批欧洲学者跑到美国,美国科研实力突飞猛进成为世界top;但即便到现在,在美国大学的经费和人才引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欧洲大学的基础性科研领域也不比美国差多少(比如法国前沿科技跟美国有多大差距?可法国的数学比美国差吗?) 至于说学习风气之类的问题,这个看看就好,我们的问题确实需要整改,但也别把西方说的跟人人正大光明似的[喜极而泣]我去美国读phd之前在国内看到一本书《优秀的绵羊》,去美国之后发现,周边同学基本都能在那本书里找到影子……比如父母找关系要推荐信和刷社会实践和体育经历的一抓一大把……至于说什么学阀问题,这么说吧,奥巴马当初之所以任命Kagan做Justice,就是因为她在HLS做院长期间协调派系斗争干的不错…… 至于教育公平什么的,美国不同阶层间的教育资源差距比中国大的多得多得多……

【回复】补充一下,美国大学本科录取内容要求非常“丰富多样”,比如不光是成绩,还有社会实践或者体育经历或者个人科研都能有加成,我去美国读PhD之后,很多周边同学都承认当年读本科时他们家里找关系帮他们刷体育资历或者社会实践或者要大牛的推荐信,在国内你要是了解不到,可以去看一本书《优秀的绵羊》[吃瓜]
【回复】回复 @小泥巴玩小孩 :你就是那种知乎上说的典型例子:对前沿科学和名校教育一无所知,读了点公众号网文就自以为自己很懂了~ 有本事你能用可衡量的标准指出现在zg科研被越甩越大,用来反驳nature index,别告诉我你连这个是啥都不知道就以为自己了解科技发展了[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小泥巴玩小孩 :那我就问你,你怎么看现在俄罗斯和日本的基础科学仍然很强?这俩可是公认处于科技衰退阶段的[吃瓜]你少拿日本近年的诺奖说事,懂行的都清楚诺奖基本反映的是二三十年之前的科研成果,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也好意思充内行? 况且,现在🐰的基础科研发展势头,你可以去看Nature Index,你要是想说他们在吹🐰,有本事你拿出更权威的衡量标准来~人家不比你们这些没出过国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主观yy内行?[喜极而泣]
绒栗:
中国人的数学好可以归结为,能用“初级”高等数学工具解决工程问题的人数很多。这体现为在流体力学、电磁学等领域底蕴深厚。up主说的是数学学科建设的问题,其实不是一码事。

【回复】确实如此,但也止步于此了。不说数学研究,其他学科只要是学术性的都有类似的问题。
【回复】回复 @五月金戊 :咱们做一个思想实验。每年把10万人培养到考研数学及格就让他们参加工作并放入A组。在这10万人当中取成绩最好的那个人,把他培养到任意方向的数学博士毕业并放入B组。入组后他们只允许与本组的人交流数学问题。这样持续100年后,是A组做出数学突破的可能性更大呢,还是B组的可能性更大?
【回复】回复 @艾丝妲の老公 :感觉你比较急[脱单doge]
leah5566:
[吃瓜]up主的重点谈的是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是主管部门的管理问题 数学只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数学有丘成桐 其他学科还会有哪位权威来说实话

【回复】杨 现在过好日子就行啦
【回复】回复 @星晨的新生 :他年纪虽大,但真的是敢说敢提建议的。
vinciff:
杨振宁评价华罗庚和陈省身水平谁高谁低,用了一个比喻,说华罗庚是狐狸,有很多本领,涉足很多领域但都不够精深;陈省身是刺猬,专攻一门微分几何,影响了整个数学界甚至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理论物理发展。 丘成桐还没有出名的时候说过:中国没有世界级的数学家,华罗庚算半个,为什么是半个?因为他的重要学术都是在国外进修时完成的,归国后陷于人事斗争,心力交瘁。[呲牙]

【回复】华罗庚归国后就开始大力推应用数学了,还受到过毛主席接见,看看华罗庚那几十年的战绩吧,几乎全国所有地方都在搞统筹法优选法最优化。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开局一部分就是华罗庚带头搞得,当时工业落后,华罗庚专门在数学领域里挑了几个做工业应用。。。现在这个学会还在呢可以搜一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成果部分被日本学走了,华罗庚最后一次去日本交流就是讲的优选法统筹法在中国的实践,后续几年日本搞出来了最先进的高炉炼铁专家系统卖给我们,我们还买了,买了不说,资料还全被销毁了。。。
【回复】回复 @别叫我帅帅男 :笑死,这样一说变成五千年只出一人了[笑哭]
【回复】回复 @未离长亭 :这才是华罗庚最让人感叹的地方,我们小时候上学课本都学过,为了中国的发展,放弃了数学研究回国搞统计学。可大师的最后是个什么结果?现在还有几个普通人会提到他?为什么不提?
做县长最重要的是忍耐:
中国这种风气,要想改掉,就要有一代名家摔得粉身碎骨。可是这样的勇气,是珍贵难得的。

【回复】华罗庚那一代已经粉身碎骨了。而现在这问题已经不是学术学风问题那么简单了,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是学术界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仅仅是学术界自己的问题。
【回复】回复 @lyn_z2 :社会大环境的风气问题
【回复】回复 @会讲数学的吟游诗人 :不仅是大环境,还有历史文化的原因,古代读书人大多都是为了个名利,真正用心去做研究的真的很少,所以到现在也是,父母那一辈基本上都只是希望子女读到书,出人头地…
乂风7:
我觉得主要是大学教育出现了大问题,我是985的,教的真是不行,考核更是有问题

【回复】都是大佬啊,我这一个211毫无理想也没有动力,只想以后回去我们那小地方,够吃够喝够养父母就行,这些高端的国家层面的问题都不是我该考虑的[笑哭][笑哭],不过211教育也是不太行,期末大多靠自己
【回复】回复 @sszppp :你知不知道上课多浪费时间?靠自己可以考高分,可以保研去清北,但是学不到东西啊哥
【回复】回复 @sszppp :但是有良师,受益终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捡漏挑骨:
人家培养的是逻辑思维,不是研究做题

【回复】是研究做题,但不是机械化的做题,而是考虑做题的本质,思想
【回复】其实还是底蕴问题,美国因为二战吸引了一大票顶尖人才过去,底蕴很强大。这些强人的学生自然会比国内培养的多,毕竟基数放那里了,而且国内起步也比美国晚,毕竟直到钱老之前人才都是屈指可数。再加上西方现在还有话语权,顶尖人才为了学习前沿知识好多又去了美国。所以国内现在尖端人才才少。至于什么官僚或者学僚其实在美国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比如想去顶尖学府需要推荐信之类的),再加上底蕴确实很大,暂时掩盖了这方面的问题罢了。
【回复】都在忙着刷绩点,哪有功夫沉下心搞学问[辣眼睛]
大发明家黑莫丁格:
大学数学系需要好的老师来教学生,但是那些好的导师大部分都专心于科研,尤其是数分高代这些基础课,如果有院士级别的老师来教,对学生会大有帮助。

【回复】我们是院士讲的数分,但是实话实说,数分毕竟比较基础,院士未必比一般老师讲的好。
【回复】回复 @YouSSI :基本也就带顶尖的学生吧,以前是大师带普通班当然也可能带顶尖学历,不过以前大师的研究生什么的会带普通班,现在的大师水平和以前的差的远,现在大师的研究生的水平也不行,外加现在厉害的基本出国了可能搞金融什么的去了真正在高校里面的比较少
【回复】院士讲的多的很,这破站好几个院士的数分课,袁亚湘等等。
鲼目:
这个文章只是假借了丘成桐先生的名义发表的,2016年的文章,根本不是丘成桐先生写的,断章取义博人眼球的文章罢了,也是那时审查相对不严格,自己搜一下看一看就知道了。

【回复】问题在于,这些问题不具体到人,作为现象,存在吗?问题就在这里,如果问题存在,如果是大家提出来的,公众就深有感触,如果是不知名的人提出来的,公众就会说你谁啊。不管真的是大师之作还是伪作,正视和改变其中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好一些。
【回复】我第一条评论,这样回复你的。 我说:“比起质疑信息源的可靠性,我更希望知道你怎么反驳文中的观点”。 因为我有理由怀疑你,只是想通过直接否定视频内容的真实性,来否定这是丘成桐的观点。 而你的回复呢,避实就虚,还在指控视频up抄袭、骗人。这并不是我想讨论的重点。 如果说视频up非常的业余,看到网站这样写,就说作者是丘成桐。那么你所谓的澄清,不也是以讹传讹吗? 我后面评论也贴了原采访的视频链接,证明文中内容就是转述丘成桐本人的观点,你为什么说这篇文章是“断章取义、博人眼球”呢。 你说,你不反对丘成桐所说学风有问题。那你前面的评论,又有哪句话明确说过支持丘成桐的观点呢? 你评论底下,这位 @天降萌囡 就被你忽悠瘸了!
【回复】呃,这不是说的很清楚是采访么,也没人说是丘成桐写的啊? 比起你直接质疑信息源的可靠性,我倒是希望知道你如何反驳文中的观点。
shuyi511:
当年我同学清华数学系留校,可惜不会搞关系搞站位且对自己遭受的不公直接反抗搞的干下去最后跳过去阿美,现在是阿美最出名的数学学者之一。只可惜当年国家那么费力把他这个贫困生培养到了那么好的地步……

【回复】回复 @明天在学校 :我知道是哪个,看过采访他的视频。他说那边学术风气好,而且有什么问题串个办公室就问很方便。大致这个意思吧。而且我觉得他是学数学,研究成果也不保密,没啥愧对不愧对祖国培养的,当年杨振宁不回国也是这个原因。杨振宁当年不回国还是那帮回国建设祖国的同学劝的。他一个研究理论物理的,哪学术研究条件好去哪就行,研究成果又不保密的研究出来就是全人类的。[滑稽]
【回复】回复 @明天在学校 :不能,为了让你相信我就给别人带来麻烦,你谁啊?
【回复】回复 @明天在学校 :你为什么总是下意识的怀疑他人呢 是心理有问题么[拥抱]

教育 数学 丘成桐 人才 数学家怎么学数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