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回县城被自己穷笑了,所以那些在县城搞到钱的人都在做啥?

作者: 36氪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4-02-29 18:55:00 浏览:1499852 次

【36氪】回县城被自己穷笑了,所以那些在县城搞到钱的人都在做啥?

茶凉清涩:
看了下来,全是人脉与重资产生意。都是少爷少奶奶继承家产[笑哭][笑哭]

【回复】是啊,除了婚庆伴手礼的那位不算重资产,她算是大城市锻炼出来的个人能力对传统行业的降维打击。但是酒店那些都很重资产重人脉了。
【回复】回复 @爱登登登和容容容 : 婚庆那个也是人脉,结婚都找大婚庆公司去了,这种小铺谁回来,还不是靠人脉引流
【回复】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果愿丶:
大家看看就好。可别脑子一热。视频里面这几个成功的事例,家里的先天条件都非常不错,都有试错成本。普通人别想了,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回复】回复 @每天都想喝manner : 事实就是这几个作为up的同学,基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家庭条件也不会差,这点气质上都能看出来。你以为的创业成本是8万10万,实际还有眼界、品味、当地人脉等各种隐性成本。这种创业模式在浙江还蛮常见的,但是不适用于国内很多地方县城乃至市,消费群体不一样
【回复】不光是家庭条件,这个地理位置条件也是很多的人达不到的优势。
【回复】回复 @每天都想喝manner :那个开喜糖店的,背的lv,开的特斯拉y。特斯拉普通家庭也会买,但是背奢侈品包的,普通家庭根本不会有买奢侈品的习惯。
CasenKing:
你看到的都是做成功了的,我可以介绍无数个创业失败的例子。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灵性。

【回复】最最最重要,有人给你兜底
【回复】回复 @弼然星動 :有人引进门,有人引出门
XZiar:
两个误区:1.县城之间的消费习惯、能力差异很大。2.创业失败的可能灰溜溜回去工作了,没被采访的机会……

【回复】太白说得就很清醒:人脉[笑哭]
【回复】万分同意,特别是第二点,只能说能被采访到的都是幸存者偏差的感受
【回复】县城经济基本上是围绕着本地富商和体制内高福利两大群体的服务型经济,所以很多县城的餐饮,洗浴,大宝剑,做的比很多二线城市还要好
小松老表:
能待在县城只有两种,一种富商世家,另一种官僚世家,除此之外你一没背景没资源的只能背井离乡。我这不是负能量,只是陈述事实,但是你到异地去了能够稳定下来,并且在那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那么异乡便是你真正的家乡。

【回复】族望留地方,家贫走四方
【回复】回复 @武汉的夏天X : 太对了,真的这句话,其实里面那个做露营的都说了,你看好一块地,第一件事是跟村长谈,这个谈学问可就大了。行走中华大地,关系永远是门学问,人脉是最宝贵的资源。
【回复】落叶不能归根,那么就生根
bili_333118173:
没有参考价值。这个县。太发达了。甩中西部,西南部大部分地级市好几条街。

【回复】诸暨能甩中西部大多数省会了(人均)
【回复】是的,诸暨县级市有122万人口1658亿GDP,而我老家张家口四线市407万人口才990亿,算上下辖的各区县才到1750亿左右
【回复】回复 @梧桐云烟欲成雨 : 在诸暨待过近十年,浙江的发展特别是这些地区山多地贫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时也研究过一些,个人愚见就是思路加上领头人是关键,一要有思路,二要有人带头做,特别是政府(个人认为整个浙江省政府从上到下在这一块都做的特别到位)。去过诸暨就知道,那一片全是山,你下个乡要翻个山头,去个村,也翻个山头。刚来这里的外地人大多会疑惑这地方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
繁星与余晖:
拼多多为什么能崛起,不就是因为基层百姓很多很多,我刚刚看了上一个短视频,中国月入5000以内的有13.28亿人,互联网所流传出来的985211遍地走,月收入两三万到处都是,到处都在炫富,实际上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钱,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被网上所谓的年薪百万,年薪千万遍地走给迷惑了,确实有,但很少,毕竟这个社会还是符合2:98定律

【回复】就算月入2,3万,付完房贷和小孩费用最后的消费能力也是pdd
【回复】拼多多崛起的原因是同样的东西对比淘宝就是便宜o(`ω´*)o客服也有作为,而不是一味卖便宜劣质货就能崛起的
【回复】回复 @妙妙唯一的地球 :月入2,3万最多的都是一线城市工作的,这工资能不能买得起房都不一定,
薛定谔的肥崽:
1.up采访的几位大部分拥有留学背景,而根据2023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背景人数近百万,占总人口比例不超过1%。 2.诸暨的传统产业基础非常强,比如袜子、五金、珍珠。即使这样,珍珠也是这两年的风口才膨胀的行业,十年等一次的周期也不为过。而up并没有采访的袜子五金之类传统行业,目前还是劳动密集的微利行业。 3.虽然存在幸存者偏差,但很多赚钱的思路确实值得参考,比如直播、比如变现资源和人脉

【回复】留学背景,如果是最近10几年出去的,除去极极少数公派, 意味着这个家庭最少最少最少在近十年内花费了200w出去,而且还丝毫不影响生活水平。
【回复】"1.up采访的几位大部分拥有留学背景,而根据2023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背景人数近百万,占总人口比例不超过1%。 2.诸暨的传统产业基础非常强,比如袜子、五金、珍珠。即使这样,珍珠也是这两年的风口才膨胀的行业,十年等一次的周期也不为过。而up并没有采访的袜子五金之类传统行业,目前还是劳动密集的微利行业。 3.虽然存在幸存者偏差,但很多赚钱的思路确实值得参考,比如直播、比如变现资源和人脉"
关向我们走来:
我也是浙江人,而且我小学就开始在海亮的,主持人应该知道啥意思。 但是我还是想说,年轻人就应该去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诸暨在浙江都是少数。

【回复】真话,诸暨好多产业都在走下坡路。人才外流严重啊[撇嘴]
【回复】回复 @WOOFENG :没事,我老家一到开工基本没有年轻人 有也是失业的 这才叫人才外流[doge]
【回复】中西部有大城市?不应该是东、南部吗
溜达姬KK:
弹幕有说受访者太敢说的…嘻嘻,其实这些确实不算什么秘密,而且告诉你也抄不了,依然要资源+实操,该踩的坑付的学费一个也跑不了

【回复】渠道都被占完了,价格通过规模化已经获得足够的利润了,怕你竞争不成?
【回复】那个卖糖的富二代卖给亲戚朋友就挣钱了,然朋友介绍
掉到湖里的是金斧头:
这个视频就是一篇活着的申论材料[笑哭]

【回复】99%的这种产业采访视频都复制不了,小的都难[笑哭]
【回复】珍珠卖不出去了[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回复 @爱雨曦真是太好了 :别说江浙沪了[笑哭]就是同浙江也差异化明显,视频里的诸暨属于融杭城市,长三角一体化下,杭州近,上海近,江苏近。而我们作为宁波下面的县城,分一分宁波下放的产业,做一专多精的转型和努力,顺便卖卖海鲜和土特产,山多平地少,南有连绵的丘陵深山阻挡和台州的联系,往东有象山等更好的海边地区。只能往北狭长发展积极拥抱宁波,但中间60公里两岸都是山,又隔了一个新并入宁波的区(人家更积极的想导入产业和人口),我们从来叫静城宁海,就是因为很难热闹起来。
高高星星呀:
刚刚换位思考了一下,假如我回家开店(算创业),手里没有一点关系,开个店办个营业执照,大概能多久给我批下来,找人装修店铺,又该找谁怎么找?哪些是靠谱的?我卖的产品,我怎么通过我的人脉圈打出去?有哪些人可以帮我扩散?就这几个简单的问题,答案几乎都是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投了这笔钱全亏了,我愿意吗?[大哭]答案告诉我这辈子就不是个创业发财命,甚至都不想去社交,哪里起来人脉!

【回复】营业执照是这里面最容易的一个,带齐东西就给你发
【回复】现在办营业执照已经不难了,各地都在强调营商环境。你担心的应该是客流
【回复】营业执照?那是最简单的,你该担心的是消防消防消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czar_the_great:
这个经济环境劝人返乡创业,嗯,挺好的

【回复】创业成功叫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建设美丽乡村;创业失败叫加快货币流通[doge]
【回复】这个雀食,创业很不适合,通货紧缩最好把钱留自己手上不要花出去,不然就难赚回来了
【回复】回复 @黄阿玛鸭 :从宏观层面来看,都是好事儿[妙啊]
xxxMxxx:
这个视频就一个结论:大部分没资本没资源的人还是老老实实打工,不管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一般人别想着发财,下工洗洗睡就完了。大城市也就是打工的工位要多些,宽敞些。

【回复】回复 @xiaozhuo256 :试错是要成本的,失败了,负债几十几百万,一辈子打工也还不起,穷人相比富人缺乏抗风险能力
【回复】回复 @xiaozhuo256 :没被毒打过是这样的
【回复】如果一心想要创业,没资本没资源可以自己创造资源,我觉得就算创业失败无数次,奋斗一辈子,也比打工强,不是为了发财而创业,而是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仅代表个人观点。
方言叫怎怎:
同样浙江人,宁波宁海的,但是在杭州工作五六年并且留这了,说一说我们本地的情况吧,一般毕业的小孩子家里都会同意让他们去闯一闯,体验下生活,但几年后尤其是家里条件很好,有生产资料或者开了很多年店的,都会被叫回来,也基本上都会回来,原因无非自己在外上班确实累确实卷,回家大房子好车子给你买好很舒服,父母辈也对小孩没啥要求,有个工作就行。当然啦,这前提是有生产资料!比如开厂啊之类的,父母也没想小孩继承家业,只是想留在身边

【回复】我自己16年毕业就在地产行业,一开始在宁波,后来去了杭州,因为觉得省会嘛,做广告策划机会和薪资总是杭州高的。很累很卷,天天写提报还要项目管理被甲方屌,说是脑力技术活实际是体力脑力加窝囊费。每次和家里唠唠家常诉诉苦排解下压力,就会被我爸妈喊着回去,但我家也就那样,还没有生产资料,老妈服装厂工人一个月五千多,老爸干了四十年装修,从十几岁当木匠学徒,也就到四五十岁才转型成不干活的项目经理,开始自己接项目管工人有团队了。他从毕业开始就让我给他干,我说算了算了,现在起码咱们三个各自分摊风险赚三份钱,如果像前年下行大环境,他一年就接了一个新项目,那我们家真就得紧衣缩食了所以。所以有底气回老家的,真得是家里有生产资料能承接的,不然还是打工吧
【回复】[大哭]如果家里大房子车子买好我肯定愿意回去 但是我们家没啥资源 和我说的最多的是 我们家什么家庭你不知道吗 所以我就杭漂了。。。家里出了点首付 杭州郊区买房 现在自己还房贷中。。。。
【回复】回复 @方言叫怎怎 : 说的很对,我家温州那边的,我爸妈都是打工的,虽然说温州商人很多做生意的很多,但是那些都跟我无关,冒然创业一头扎进去血本无归的可能性更大
EmeraldBlanketPC:
我那个主题是回县城赚钱,案例包括家族产业(珍珠)、开喜盒店、开酒店(把大城市的标准带到县城,打时间差)、数字游民(空间差)。直播是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销售手段。 前三个案例还是传统行业,最后一个这个时代的新产物。传统行业就逃不了资源,县城更看重人脉。和数字游民那种去中心化,依赖共识组成的社会对抗性还是挺足的。

【回复】开喜盒店的女老板已经结婚了,自己开特斯拉 还在备孕。你想想他一个起步阶段的店面。 他还能这么悠闲? 你再想想,大学毕业回老家嫁给本地人,一般来说,条件都很不错的。我说的浙江这边。 不然谁脑子进水了?回老家乡下呆着。 他这种情况在浙江是很多的 就是你呆在老家开店也好做,其他的生意也好,大部分家里都还蛮有钱的。最起码也有钱给你支持创业这个想法。 像我堂弟,他们都是这样子,都呆在乡下,父母也给买好了房子车子他们想创业也能给几十万 这就是差别 还有更大的差别,就是当地的人消费水平都比较高 过年的时候车厘子那么贵都随便买 我这还只是温州的一个县的情况 跟诸暨也不能比。人家起码还有那么多产业。
【回复】回复 @乐和kitty妈 : 车厘子还真是,吃到不想吃,过年红包都是五百起包,八百稀松平常。但是比起消费能力其实和外地差距最大的还是乡村基建,柏油马路直接修到每家每户门口。一排排的乡村自建房,带落地窗的大阳台,还有遍布全浙江的五彩自行车观光道,现在的浙江农村比宫崎骏电影里的日本乡村还要美和现代化
【回复】回复 @我在大青山下 : 别想了,你们县消费有多少,还有这很容易被复制没有任何门槛,除非你人脉强大
恰克酱:
县城现在的大多数困境是,没产业没资源,人口属于净流出,按国家对县城的分类,今后的资源投入只会越来越少。人口也就越来越少,还有很重要一点县城但凡有点能赚钱的项目都已经是被当地有些势力的团伙垄断了,县城的人情社会会更明显。用老电影的一句话县城里面居然还有不是他们的生意。唯一个可能就是你说的能接到外面的项目工作,或者直播这种不太依托当地资源的项目。县城太难了,唯一能有稳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就是考公。

【回复】回复 @煎饼狗子味儿的 : 自己做了就知道了,做生意想立住也是很难
【回复】普通人干小生意的话还好,小生意做起来了也是很赚钱,我家这边非体制内月收入也就三四千,一个面包房(不是精美蛋糕店)老板也能赚几套房,这种小生意应该不存在垄断吧?而且我感觉在这里也只有餐饮业长盛不衰了
【回复】回复 @煎饼狗子味儿的 :很赚钱就怕地头蛇起了心思要你孝敬或者给他赚钱,江浙最好的地方就是监管相对紧,更公平,否则你找了新路子那这个路就不是你的了
Misairayoki:
想不通为什么我当时那么想报北京的大学[笑哭],大家推荐些城市呗[妙啊]学电气的

【回复】恋家的考家附近的市直呗,感觉学校在哪不重要,毕竟电气以后都进电网,到时候再考虑位置。
【回复】宇宙第一局 苏州局,杭州 宁波也可以
我又吃饱了呢:
我们老家河南适合种地,但是很累而且不赚钱[笑哭]

【回复】如果种地能赚钱,那么你将无地可种
【回复】对的,看似很累,实际一点也不赚钱

江浙沪 创业 财经 诸暨 北上广 县城 裸辞 打工人 青年用「财」图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