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成50%,谁在拿捏中国游戏行业?

作者: 丧心病狂周公子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4-04-25 19:00:33 浏览:1362123 次

抽成50%,谁在拿捏中国游戏行业?

秋色无双:
套用某行业的一句话,收益私有化,责任社会化,风险留给他人

【回复】某行业是不是建筑[妙啊]
【回复】回复 @抹末末抹 :很不幸,现在大部分都是这样
【回复】国内的商业环境太差了,赢者通吃,其他人一点机会都没有,各种下三烂恶性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这种环境生出的巨头在国际竞争中跟渣渣一样也就不奇怪了
我有一只叫兔兔的猫:
第一次知道很多渠道服服务器都没,所有成本厂商承担,只是提供一个入口就拿走一半甚至更多钱时,真的大受震撼

【回复】游戏运营方面,服务器花费相比起推广费用来说不值一提,渠道商吃的就是这一块。游戏厂商自己花钱去打广告,收益很大概率上不如和渠道商分成,让渠道商去推广。本质上来说就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就很依赖渠道商。普通商品上超市要给陈列费,商场搞活动厂家还要配合,结账也得半年甚至一年一结。但是没哪一家商场敢收可口可乐的费用,结账也得送一次货结一次账
【回复】本质就是自己握有用户和流量,然后把这部分用户和流量变现的手段而已。而且不违法,合作双方愿意(至少明面上愿意才签合同的)
【回复】要不然一些游戏公司怎么那么穷呢。只有一二三四成左右,还得跪着吃饭[妙啊]
游手好闲散仙人:
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渠道服的弊端了,但凡踩过一次坑,后面就知道一定要去官网下载了

【回复】说真的,第一次知道渠道服会抽取那么高,我一直以为是没有费用的,以为在应用商店下载也算是官服,后来玩了阴阳师、原神后才知道其实不是,原神我因为一开始玩的时间不久,所以才能割舍掉渠道服换到官服,但阴阳师没办法,肝了几年才知道,想换已经太晚了,重新从小白开始不现实。。。只能继续在渠道服待着
【回复】回复 @田园里的清新 : 比如阴阳师,是可以自己选哪个服务器的 渠道服有时候说没就没了,但有些应用商店里的客户端只有渠道服可选,这种游戏还得到官网下载安装包
【回复】回复 @唯我一世逍遥游 : 但是从游戏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官服更好,你在官服充的钱更多到了游戏厂商手里,他们有资金能开发更好的游戏。比如碧蓝航线的制作厂商黄鸡正在开发的新游戏,已经发布预告pv了
看不见地平线:
作为游戏从业者,只能说大家也不希望未成年充钱,能玩培养用户就好了,未成年的充值只有个位数比例不到。渠道服要抽成5成以上,锅还要游戏公司背,太坑了。很多游戏充值金额巨大,无法退款都是因为渠道服,它们抽走了这么多钱,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希望大家以后玩游戏尽量从官网或者taptap下载,不要用手机商城

【回复】好有还有好游快爆[脱单doge]
【回复】好游快爆也是官服,还比taptap好用[脱单doge]
【回复】回复 @芜蟹-邪 : 好游UI真的太花里胡哨了[灵魂出窍]
33的查内姆:
何止是游戏,整个it行业都被垄断者祸害的乌烟瘴气的,国内的行业生态还没建立好就产生一堆讨厌的寡头。

【回复】建筑行业这边也是,一边喊着要把国外软件赶出去,一边按地区瓜分蛋糕,之前做算量、出图、计算的现在都想通吃,绝不合作,搞得底下做事的人标准无法统一。蛋糕都没做好就开始抢了。
【回复】十多年前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还真没这么吃香难看因为那时候还有国外互联网公司竞争特别是那几个垄断的包括了他软件等,且那时候国内互联网公司都是明着互相竞争不像现在都背地里联合了。哎。现在他们已经知道大家都把软件做差不多烂用户不管去哪家体验都差不多的(何况还有各自的主打功能)用户根本没得选无法离开这些软件导致的。哎。
【回复】回复 @NeParanoia : 先假意团结打跑外国人,然后自己来当寡头
利源:
作为游戏行业从业者,还正好是负责这部分的,我想我还算有些发言权,UP主手里面的资料应该已经有些版本落后了,实际上不止2023年,2019年甚至更早,那会对于行业来说渠道商已经说不上话了,大部分对自己质量有信心的游戏基本都选择了直营,和二次元有关系的撑死上个B站渠道,剩下的渠道,就看发行的同事怎么和渠道商们谈了,但是基本不是必上的了。渠道商的王者巅峰时期,就是08年后到17-19年那会(基本在这个时间段,我入行那会其实已经有点走下坡路了),豌豆荚 91 UC 360,应用宝这些应用商店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然后在加上智能手机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就组成了当时的渠道联盟,那会是真的渠道为王,你不进渠道就没流量,就没收入。真正让渠道开始走下坡路的,其实是自媒体崛起的时候,随着微博,抖音,小红书这些是个人就能往上面发东西的软件兴起,厂商们意识到,再也不需要渠道们打广告了,可以自己做发行了,之前渠道们发行有多绝户呢,不光充值要抽成,如果你想要推荐位,要导流,那部分是另外的价钱,然后做什么活动啊,送给玩家的福利,对应的成本也是厂商自己承担,渠道不出一分钱。接着,因为市场的蛋糕越分越少,现在国内发行市场,单个用户的导流价格奇高无比,所以对于厂商来说,同样的发行成本,一边拉来用户还要和渠道分钱,另一半全是自己拿,更愿意选择那边,结果很明显了。所以现在除了一些需要大量导流滚服的传奇类游戏,别的游戏基本只做自己的渠道自己去发行了。

【回复】中大厂肯定是自研自发,小厂还是得被割
【回复】回复 @人生是一场试炼 : 版号寒冬主要目的是掐死棋牌赌博游戏,在那之前版号一年上万个版号许可,七成是棋牌赌博,二成是传奇换皮,其他游戏分剩下一成
【回复】说这么多没对频道,up说起渠道服主要是因为新闻那件事是渠道服而非官服绕过了防沉迷,重点不是渠道服现在多么屌或者多么差
相摩希:
很多玩家都以为自己玩官服呢,其实只要从手机的app商店搜索下载的全是渠道服,除非你去游戏官网下载,然后弹出各种病毒警告不兼容警告的才是真官服,小白哪懂这些。。

【回复】回复 @光_请赐予我力量 :只要手机不弹出来提示这软件没有经过审查之类的警告都是手机厂商渠道服,如果弹出来警告了看你从哪下的就是哪的渠道服,TAP也是渠道啊,不然IOS把TAP封了
【回复】回复 @光_请赐予我力量 : tap上面一般来说都是官服。正常都会有官网,但是有些小得不能再小或者情况特殊的,还真没有官网,只有tap一个发行渠道[笑哭]
【回复】回复 @光_请赐予我力量 :tap算是比较良心的,当年打出的广告就是低渠道费还是无渠道费来着。 tap自称是靠自研游戏来挣钱的。
反霜灵:
up对游戏行业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特别准确。不过从视频内容上来看确实认真准备了。 渠道确实拿捏游戏厂商没有问题,但是游戏单价和渠道有相关性但并不是强相关,一些没有渠道服游戏不妨碍它依旧高额定价。手游本质还是互联产品,影响它定价策略最主要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是它们会被渠道拿捏的重要原因,因为渠道凭借应用商店独占了部分,不合作就免谈。你不合作无所谓,不合作就拿比分成还要多钱去做宣传,但就算你拿出了很多钱,你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很多人的手机使用习惯就决定了应用首先要看应用商店的,广告是打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的。他们会问什么是tap,他们会说渠道服多方便。你的钱多到能走基层吗? 现在面对渠道服能免疫的两类,其一我自己本身就是大平台,我在宣传渠道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你敢给我使绊子,你的手机宣不宣传,你的其他产品上不上广告?我给你弄回来就得了,大家都没好。其二我有自己的核心受众,你渠道服能进来的和我的核心用户重叠率很低。这就变成了一个单价和销量的问题。我上渠道服,跟你分成你还弄不来几个用户,那我还真就不如把费用放到扩大宣传上了。 那尽然渠道服和定价没有强关联,那强关联是啥?友商的市场竞争啊。为什么之前说游戏有互联网产品的属性,它在竞争市场的时候肯定是要放利的。就像up视频里说的苹果降税,驱动它降税的推力不还是第三方吗?很多人赤石的原因不还是很多服务没有替代者吗?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很多游戏它们就是和渠道服在共谋,它们的商品定位决定了它们需要渠道服的市场,它们需要渠道服的用户,不能说它们需要渠道服的未成年人,但是他们不可能不预见渠道服的未成年比例会更高一些。但是与上面第二种例子相对应的,很多上渠道服的游戏就是我愿意用我的单价去换我的销量。我的最终目的是挣钱,我上渠道服我分成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而且我挣到钱不会反馈到游戏开发,不会反馈到消费者,这是绝大多数的商业。 有选择的话谁愿意赤石呢,反过来我赤石了是不是我没有选择了呢。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是不是所有受了委屈的人就都是好人,天下乌鸦一般黑,你比它能白点不能说明你就是只鸽子。

【回复】B站需要这种讨论氛围,理性,逻辑,论证论点.[打call]
【回复】回复 @胖绵羊mike : 你自己也是对游戏业一知半解就在说话吧…… 1.渠道服坑厂商大钱这话没错,渠道服与官服定价一样,对于你来说,用户就是最终被坑钱,但钱流向哪里是个问题,那大部分流向了渠道服,那不就是验证论点:渠道服坑厂商大钱了吗? 2.完全不知道想说啥…… 3.你以为上了渠道服,厂商就不用去什么抖音之类买量吗?渠道服是不会主动给你打广告的,渠道服起到的作用,只是厂商打了广告后,转化用户,所以就起到一个用户从最方便入口下载游戏的作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你从第三方app安装时(比如taptap、比如官服),你的手机会不断弹出提示说app不安全,建议从app商城(就是渠道服)下载安装,这就相当于看了广告的用户在进入游戏前,被渠道服拦路打劫了。如果按你说法,渠道服本身就满足厂商用户需求,那么根本就不存在这一操作。 说是渠道服帮忙发行一时,就根本混肴了两者,上渠道收费,以及渠道发行两者不是捆绑关系,渠道作为发行时,它会额外再拿多一块,这块可不会在渠道服分成上抵扣的。 btw,你大概率无知得不知道正常厂商是不会把渠道服与官服合服的,因为两者本身不公平,渠道服为了进一步榨取分成利润,经常会搞低价促销,这对于很少促销的官服用户来说极为不公平,特别是有对抗性质的游戏,这手段根本没人去做,当游戏人气下去时,厂商情愿关掉渠道服(或者与其他小渠道合并),也不愿意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事情。 btw2,对,b站也是渠道服,这是正确的,所以不参与b站的游戏,在b站上会被限流,我觉得骂b站也没问题,这是你话里面唯一正确的。
你不双标很难受吗:
国产手机厂50%抽成但不禁止官方直营服安装,苹果30%抽成但禁止直营服,b站30%抽成已经是相当良心了,tap不抽成只吃广告费。 国产游戏依赖了很久渠道广告(因为玩家也需要相对稳定的信息获取渠道),50%30%的分成对于新生团队来说还是太多了,更多像tap的能强推官方直营服的渠道才是利好游戏行业。

【回复】回复 @了不起先生 :7:43 硬核联盟全部50%,别装死 出来回话
【回复】回复 @了不起先生 : 你猜为什么米家的和莉莉丝家的当初为什么没有在别的渠道服上线,莉莉丝不清楚,原神一开始只有官服和b服,小米服都是后来小米妥协后才有的,别的厂商既然同意37分成,那么一定也上架了原神的渠道服吧,毕竟对渠道服厂商来说这可是有利无害的
【回复】等苹果只抽游戏不抽其他的,比如看书打车直播充电,再叫良心吧
老污老污的:
从小一个游戏币蹲一下午游戏厅的经验,锻炼了我不充值的优良品质。[doge]

【回复】回复 @我吃起来真好看 :观摩为主,蹭机为辅,难得实操[嗑瓜子]
梦来一:
内购制能存在,原因从下图可见一二。 2.02%的人能充45%的钱,最上面的389人平均近8万元。 而83.47%的人只占11.67%,人均70块。

【回复】对这389人来说,哪怕再多花几万也如同吃饭喝水。 而对83.47%的人来说,你让他们花几百块买一款游戏?怎么可能。
【回复】是这个道理,动不动看到有人骂国人宁愿氪648给手游也不愿意花68支持单机,我就绷不住
【回复】回复 @烟火之末 :再打折你也玩不了多久,比如巫师3,打折你30多买了,能玩多久?一百小时?乃至几百小时够多了吧?但我就认识玩手游几年不花一分钱的,月卡不充,6月首充都还在
大易输家:
我侄女儿一直拿我的号在玩儿原神,想充钱都得跟她妈说,然后来找我。 只是单纯的搞未成年账号限制根本没卵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孩子玩儿什么,你也去跟着玩儿,这样就达成了实时监控。 而且这样她有什么事都会先给你说,像我侄女儿现在要是想要抽哪个角色什么的都会事先来跟我说,还会跟你讲一大堆她在游戏里面的见闻,然后她妈给她规定的做家务换月卡。[喜极而泣]

【回复】用劳动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何尝不是一种正面的培养
【回复】回复 @科比拉特 :父母跟孩子的互动哪个不需要时间呢?无非就是从“陪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情”转移成“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罢了。
【回复】其实这个还蛮不错的,想要什么就说,太贵的就讲道理,价值不高的就让孩子用本该去玩的时间去换.
倾语绘影:
我以前倒闭的公司,直接联系付费玩家,让玩家转账微信。渠道那真抽成和回款周期,能搞死大部分做网游的研发公司。离谱的是,连服务器都要研发公司自己买和维护,我做美术的还要做客服。

【回复】做美术的做客服,太真实了
【回复】回复 @我是逹叔 : 工资都发不出来,那点钱都不够公司一个月工资,而且平台15%的提成收益,那点钱,还要等半年,项目早就坟头草都几米了。老板最后还欠我2个月工作跑路了。
【回复】回复 @桥头取快递 :游戏大部分BUG还是我找出来的,游戏上线被破解也是我打电话通知的,哎~
将水带进电影院:
孩子们怎么不去游乐园玩,是不喜欢么?怎么不去操场打篮球,是不喜欢么?怎么不去运动场踢足球,是不喜欢么?怎么不去玩线下桌游,是不喜欢么?怎么不穿溜冰鞋去溜冰,是不喜欢么?怎么没有父母陪伴?是不喜欢么? 请不要忘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只有老人的监督下(留守儿童),唯一安全的游戏方式,就是呆在家里玩游戏

【回复】是的,单纯就是不喜欢,手机和电脑提供的电子娱乐太能刺激多巴胺了[doge]
【回复】回复 @柯基身高1米7 :无论大人孩子,如果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电子娱乐完全不会鹤立鸡群,是专供普通人上瘾的劣质大烟。 这是当下的程度,沉浸感在未来越来越强,才可能适用你的形容
【回复】你太夸张了,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起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不是好上几倍几百倍? 而事实是手机一拿立马获得快乐。获取的快乐的方式和程度远远优于你所列举的所有方式。
枯燥的珏:
我外甥女就在蛋仔派对上面充值了上千元,用的华为平板,孩子还不到7岁,不过我亲戚家有钱,到也不在乎。 但吸金能力真的很恐怖。我到大学都不是很舍得氪648。

【回复】回复 @奇变偶不变符號看象限 :苹果是官服,并且,苹果不存在一键充值,要么人脸识别要么手动输入密码
【回复】回复 @奇变偶不变符號看象限 :你要不去搜搜硬核联盟看看里面赚的最多的是哪一家
【回复】自信一点,我这辈子都舍不得氪金648,有这个钱带家人出去吃顿好的不香吗?
狡童子tsokaoyin:
最后一句就搞笑了,商人的第一要义就是搞钱、甚至是不择手段。只要有手段能把国家都卖咯。你要是疑惑为啥中国的商人这么急功近利的赚快钱,我个人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

【回复】回复 @larz93 :这些强调是商人自愿的吗?不是,是社会强制给他们的,是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给他的压力,并不是他们自愿的。先秦给你将道德信义,那是圈子小、小农经济,你没道德是很难存活的。现代中国的评价体系是权钱。
【回复】[吃瓜]这是一个文盲可以上联合国,罪犯可以当网红,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回复】中国有陶朱公、儒商这样的典范,西方也强调企业责任、品牌形象,商人逐利没错,但挣钱的手段要有底线,这就是我们需要有舆论,来检视那些不犯法但超过道德底线的行为
方大柱:
关于未成年充值手游这点,不要以为这是手游的专利,任何在线支付都有这个问题。主机也不安全,ns,ps绑了visa卡,商城里点个购买就直接买了,没任何二次确认。还有宽带机顶盒的付费节目,点了后也没有二次确认,直接从你每月话费里扣,甚至都没扣款信息,我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给我定了2年的付费节目。还有各大电商极力推行的免密支付手段,你孩子能拿你手机给游戏充值,那你一定开了免密支付。这个社会就是变着法让你冲动消费,还针对手游只能说思想狭隘。我儿子也玩过一段时间蛋仔,他知道哪些是要花钱的,也知道随便乱花钱的后果,因为他在给我定了2年付费节目的时候已经尝到苦果了。ns他也玩,但我也会叮嘱他商城里的东西不要买。哦还有电话手表,里面也有大量付费内容。想让自己孩子不败家,自己还不愿教育,只知道把问题推给社会推给老师推给游戏,那你这辈子有的可抱怨的了。

【回复】国内还是有很多家长疲于奔命的,三线城市以外的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的多。各大一线城市那么多外来人口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把娃带在身边的。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底线在哪里的问题。你觉得孩子应该家长管好,那我就假设中国开放老外开放的那些东西,又有几个家庭能管得住自己的孩子?尤其10来岁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丧尸游戏一样,外面全是丧尸,健全的人躲无可躲。
【回复】回复 @floodzjh : 你如果指望社会来兜这些问题,那我觉得人类飞升之前可以不用指望了。国内的各种政策都在逐步放开,未来几百年后国内会不会开放你说的那些东西还真不一定,要知道游戏在20年前就是“电子海洛因”。尤其在经济倒退的时期,各种底线都在放宽。国内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得益于很多灰色地带的存在,这些灰色地带在今天看,很多都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就拿国内手游行业来说,他确实“坑钱”,但如果不是手游页游网游,中国游戏行业绝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要知道如今大量国内出色的单机游戏开发者,他们中很多人都参与过手游页游网游的开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管,首先就没有履行监护人的义务。社会当然会兜底这些疏于管教的孩子,但手段可就没有家长管教那么温柔了。
【回复】回复 @养苕文化 : 冲几十万也能通过法律手段要回来,前提是你能证明是你孩子充的。iptv得钱我也要回来了。 你觉得捅大娄子我就会改变想法?如果我孩子捅死人了,你觉得我就会去怪刀厂把刀做的太锋利了?或者怪游戏里的砍人元素太多误导了我的孩子?你能闲着在这里扯,无非是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到别人而已。认为别人会跟你逻辑想法一样才是真的可乐。 我让你管好自己孩子就代表我觉得自己赢麻了?还觉得我可乐?那你就别管呗,继续在网上抱怨,谁管得了你啊,是吧。
阿勒苏霍徳之笔:
[呲牙]不小心点到了充值,不小心刷了人脸,不小心输入了支付密码,不小心删除了短信,不小心删除了银行app上的付款记录。

【回复】防沉迷防了个寂寞,成了专门收集个人信息的工具
【回复】其他就算了,充值都是诱导的吧
【回复】[笑哭][笑哭]你这么多不小心,这情况得多神奇啊
诅咒作废:
充值时限制要二次人脸识别即可解决问题,现在从误触(什么购买秘典啊之类的)到充值完成不超过1分钟,流畅无比,成年人有氪金充值相关的积累知道自己跳转过去了肯定是氪金相关页面会就会关闭,但是未成年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无法明确识别是游戏本身活动还是氪金相关的,并且整个充值过程中大量使用符号替代金钱相关的,进一步加深了知识积累不足的儿童辨识的难度,毫无疑问其实就是刻意为之的

【回复】怎么说呢,家长只能加强监管,不开免密支付,或者有免密支付的手机需要保管好(给小孩玩的不要绑支付渠道) 这是作为家长身份所能做的事情了。
【回复】太想当然了,除非出法规,不然搞这个商家必定暴死,人脸数据安全怎么保证,别人不信任不愿意交出人脸数据怎么办,提升充值门槛就是降低收入,就算真出法规,估计也是一轮舆论风波
【回复】就强制改成每次支付都要认脸验证就行了,未成年账号要绑定家长信息,实名注册时就要绑定,从源头避免乱玩,成年人账号支付也要人脸,未成年人要家长人脸验证,如果不是用手机,就先有二维码,微信或支付宝扫码,验证人脸后在进入支付环节,反正一般人也不会一直支付,没有多麻烦,苹果那边就更好搞了,只能用苹果支付,本来支付时就要人脸验证,再加个环节就好了。
Vsick_过客:
现在人大多是线上支付了,很多小孩子从小没见过真钱,根本感觉不到花真钱的感觉了,充值游戏是真的控制不住,不知道几千几万的钱拿在手里是什么重量。

【回复】说到底是对钱的价值不清晰,跟线上线下没差别。让他明白100块能够买到什么,以及钱没那么好得才有用。不然在线下也有可能会这样充,只不过孩子难以实施线下充值罢了。
【回复】以前小孩知道父母兜里几个钱,现在的小孩以为手机里是无限的
【回复】是的,需要让孩子接收金钱教育,见一见纸币,拿纸币去超市里买一买东西,不然他们会觉得就是一个数字,唰唰的点这些数字。

游戏 华为 垄断 应用商店 苹果税 互联网 游戏行业 渠道服 硬核联盟 蛋仔派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