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央视记者实地探访“背篓专线”

作者: 央视新闻分类: 社会 发布时间: 2024-03-26 10:45:00 浏览:255250 次

【相对论】央视记者实地探访“背篓专线”

岂几王旋:
能提公文包,就不能背背篓吗?都是靠自己努力生活着的人们,大家要互相尊重和体谅

【回复】现在是生活好了,各大商超都有新鲜蔬果大家就开始对这些赶集的大爷大妈有意见了,放在前些年套用赵本山小品的那句话:没有农村人你吃啥,没有农村人你穿啥,没吃没穿喝你还臭美啥? 现在大家都是为了生计,怎么突然就不能共存了,真的很难理解。
【回复】说的对,有的人自己住进了城市,就忘了大家祖上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里人,口中无德,心中无情
【回复】回复 @爱吃芒果的苹果沙拉 :我还是喜欢去这些爷爷奶奶摆摊的地方买菜 ,他们自己种的比大棚的味道好[doge]
刺猬预言家:
文明之所以称之为文明,就在于保留现代的行为方式,包容传统的生活习惯

【回复】考试前怎么不和我说这句话[疑惑]
【回复】😂非原创,就抖机灵,原话出自作文材料╮( ̄▽ ̄)╭
【回复】别说了,作文写的一塌糊涂
山三水也:
背篓只是一种装载工具本质上和行李箱无异

【回复】回复 @游白海 : 川渝丘陵地带多,爬坡上坎是常事,所以传统的装具都很少带轮子的,然后对老一辈而言他们用着也习惯了,毕竟现在各种可以方便轮子通行的道路,其条件的完善可能也就近20~30年的事。
【回复】甚至更加环保,但不得不承认没有轮子的比较不方便,不过这也是川渝那边的一种生活方式吧
【回复】回复 @游白海 :重庆市区里很多天桥和地下通道,就算是路也是坡道多,的轮子倒是不便的。
蓝兮习:
我重庆人都觉得没啥子。轻轨就是为了方便民众的 。

【回复】回复 @午休先生 :自然淘汰,和人为淘汰是两回事
【回复】完全不影响我,9点还躺床上[妙啊]
【回复】回复 @午休先生 :以后都是大户机械化种地。自己有车拉市场了。过渡时期
这个逼班不上也罢-:
完全没问题啊,都是为了生活努力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背的东西看着都很重,上班族怎么了?地铁是为了某一部分群体开的吗。相互体谅吧,都不容易。[拥抱]

【回复】反而我觉得很心酸 这么大把年纪了 还背着这么多重的东西 重庆是最大的农村直辖市 农村人很多老年人也很多 但是大部分是没有退休工资的 所以很多会种点菜卖 看到他们就想起我的爷爷奶奶 都是为了生活 不知道说脏的怎么想的 但肯定不是本地人[脸红]
【回复】讲得好,在看到你这句话之前我也认为他们有些“太占地方了”,但是“难道能提公文包就不能背背篓嘛”和“都是努力工作生活的人”这两句话让我认清了自己,我们都是人民,我们之间没有阶级
【回复】就是,谁也不比谁高一等
兔叽叽叽咕噜:
也向实地采访的记者致敬。全民客观地告诉大家真相是真正新闻人的价值所在!

【回复】我很喜欢这个up,东西都很接近事物实际,客观又温情。虽然我是搞艺术的,生活和视频很远,但是一家人工作分工不同,但是国家政策和基础建设是造给所有中国人的。
独爱萱花:
对于背篓上地铁没必要讨论,就像视频中有位大哥说的“能提公文包,就不能背背篓吗?”。地铁是为了方便人民建造的,而不是为了某一个群体,这样的讨论都不应该出现,有这样的讨论说明社会结构圈子化,阶级化,教育文化的缺失。 我看到的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过快,导致大量老年人无法在这场新革命中找到属于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我看到的是一群茫然失措确在努力奋斗的老年人,他们正在努力生活,努力跟上时代。 生活已经足够艰苦,他们从未放弃与生活争斗。 希望在未来,社会能给予他们一些与生活争斗的宽容,替他们找寻更多与生活斗争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或苦或甜或喜或悲或贫穷或富有,不一样的生活汇集在一起才形成了鲜明的人类社会。 我们生于这片天地,终究死于这片天地。

【回复】其实吧,这些老人我不能说全部,可能大部分人都和我奶奶以前是一样的,并不是说真的穷,是必须要卖菜才有一份生计,而是就是身体还好,还有劳动力的时候不能容忍自己闲下来。 我老家本来是在重庆一个偏远县城的农村里,只是这些年和父母以及妹妹都在主城区安了家,曾经也多次接过奶奶来城里,希望她在城里玩着度过晚年,但每次都是来玩几天后就闹着要回去,为了这事她和我爸甚至还吵过架,只不过现在她也已经过世了,安眠在了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的乡村之中。 在她还活着的时候,也和这视频里的老人们一样,每天打理着房前屋后的几片菜地,养着鸡鸭猫狗鹅,每逢镇上赶集,就摘了自己种的菜和鸡鸭下的蛋去卖,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劝都说不听,直到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身体每况愈下,我回老家去照顾她时,这才算是真的停下来。 所以有时候看看这些老人,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就得明白,现在的生活水平的确是高了, 但是很多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却是已经固定下来了,并且这种持续了一辈子的习惯也是很难更改的。
【回复】回复 @愿作一颗星辰 :不是他们不想停下来,而是他们找不到生活的其他意义,又或者说这是他们当下认为的生活意义。 大多数认为接老一辈来城里就是享福,可对于老人而言,这是个陌生的世界,没有熟悉的土地,没有熟悉的邻居,就是子女也要每天为生活忙碌而无法顾及到老人。 不管是老人,支撑社会的中年人,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又或者是正在读书的少年,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意义,当发现自己与社会脱节,与群体脱节,与世界格格不入时,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与生活水平无关,改变一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回复】人不仅想活着,也想有尊严的活着。背篓的工作可能有人会看低,但这是他们能有尊严的活着的基础。
叶大虾爱吃虾:
这才是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属性 穿着光鲜的是人民 背着背篓的同样是人民 铁路要有温度 为这样的包容温暖的铁路点赞!

【回复】我就在这这句话,人民铁路为人民!
【回复】纠正下,这个是地铁,不是铁路 但意思没毛病[支持]
【回复】回复 @剪刀伟伟 :地铁是不是地下铁路[吃瓜]
SBD_fran:
所以漫展同人区某种意义上就是年轻人赶大集,起早拉满一箱子的周边同人谷坐地铁,到了场馆摆摊

【回复】没毛病,只是专卖这个的而已
【回复】不是某种意义,就是赶大集!只不过老人卖的是农产品 他们卖的ip产品
【回复】突然顿悟哈哈哈哈哈哈哈
shmily和雨:
能直接在地铁上买吗……看着还挺心动的[笑哭]

【回复】怎么可能,水果类的还行。我之前地铁遇到担李子的,有人尝了一下,然后超级多人买,很快工作人员就来了,告诉不能买卖。不然有一个人起头,后面无法管理
【回复】不能 人流量太大了 容易拥堵
【回复】不可以的,但是其实可以在地铁站开一个官方管理的摊位点,像我们这边厦门地铁有的站就有站内商业街,疫情以后有的商家走了铺面空着就闲置,这种闲置铺面就可以用
吃西瓜的群众大大:
说起来交通工具上对于带的行李这种。 确实有体积重规定吧?

【回复】他们坐的基本都是第一班车,上班族这个时候还在梦里
【回复】有的,但一般不太离谱的话会通融,尤其是一看就是做这种小买卖的老年人。
【回复】相信大家都提行李箱上过地铁吧
孤独胎神:
挺好的而且卖菜农民们基本都是赶最早一班去野水沟菜市场,个人感觉没啥关系赶时间就别挤一个门[笑哭]

【回复】回复 @踏惊涛 :不能,车厢本来就是密闭空间,太多人滞留在里面对安全也有影响。地铁的目的是方便交通,输送人流是关键,而不是制造人流堆积
【回复】回复 @踏惊涛 : 不行的,这是地铁,你不会上地铁买菜吧??还是要去繁华地方的农贸市场才有消费力啊
【回复】我在想,是否可以设置专门的一个车厢,当做市集一样,可以在里面卖,有需要的其他乘客可以走到相应车厢买,这样早点卖完就能早点回家,就算车厢内卖不完,重量也会轻一点,背的时候也不会太累
zxcxcxc:
“能提公文包就不能背背篓吗”,更多的还是互相理解

英哥狸玺King:
人家也是讨生活,为什么要给上班早高峰让路?人家也是上班啊!我的话,看到合适的水果,说不定还会买一些

【回复】没错,现在水果店的都好贵,还不一定新鲜
【回复】没错,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没毛病
【回复】我要是在那趟地铁都想买他们的水果,新鲜
这是谭先森:
作为重庆人,如果你们对于重庆的发展有良好的建议,我们非常欢迎[打call]如果是恶意提意见的,我这边建议,魔法披风!

【回复】四川仔翻译一下,莫要发批疯
【回复】看到魔法披风我还木了一哈[吃瓜]
【回复】回复 @乐正绫___ : “魔法披风”在四川话中是一个谐音梗,意思是“莫发批疯”,即“不要发疯”或“别发疯”。
弦上枕雨:
其实能看到国民的整体素质真的有了很大的提升,上一辈的时候还没这么明显,就我个人而言,我小的时候,经常碰到在一些涉及到个人利益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两方都要不依不饶的,包括视频里电梯上的大姐,也还是对这个行为颇有微词的。其实就像那个大哥说的,能提公文包就不能背背篓吗,都是讨生活的,何必要分个高低贵贱呢,大家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努力活着的人,有时候你让一点,我让一点,你挤一挤,我挤一挤也就过去了,只要不是挑战道德底线,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复】电梯上那个叔叔不下去,超重谁都走不了,这种情况无论谁来最好的解决办法都是让最后一个上来的下去等下一趟电梯,只不过这次最后一个上来的是那个叔叔而已,所以这不叫有微词,而是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感谢您对重庆的喜爱,但也希望您不要让理智被情感裹挟着走。
【回复】回复 @花花君v :重庆方言的调子起得很高,比如像劳资蜀道山有时候只是玩笑一样讲出来,都会听起来很生气…哈哈哈哈希望大家有时候不要误会了。
【回复】回复 @Dear_MIss_Pandora :又看了一遍,好像是那个老爷爷最后上的,你应该没有问题
大家闺秀本秀:
我在央视拍的这个之前,我上个月还是上上个月,在b站的另一个up主上看到了他有专门去探访重庆的这一条线,他拍的也很细致,跟随了一对老夫妻去他们如何抢位子,然后一天卖的状况。给大家推荐一下@阿树旅拍100个乡村

【回复】这个博主2月21号的那期视频!然后我当时看的是他们有一些地方的农民是早上三四点都起来赶地铁了
【回复】回复 @大家闺秀本秀 :我小时候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有时候靠买点菜什么的,就是四五点起来摘,六点去市集。真的挺辛苦的
【回复】回复 @是一棵七田呀 :赶集,早上卖早餐都是这样,天还没亮就开始营业了
若再许我少年时x:
谁也不比谁卑贱,谁也不比谁高贵,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人

央视 背篓专线 央视记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