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缝隙中的小人物……

作者: 真的范大山分类: 日常 发布时间: 2024-04-14 14:45:28 浏览:356101 次

历史缝隙中的小人物……

安陆钣金王:
史书都有讲小人物的,就是“大旱,欠收,饿死流民数十万”[脸红]

【回复】中国实在太大了,纪史只能宏大叙事,所以这也就造就了我们这个民族人民的一个执念——青史留名
【回复】岁大饥,人相食[灵魂出窍]
转圈的:
事实上不会长城两边乡里乡亲的情况发生,因为有长城这种军事设施说明两侧一定有缓冲区,这一片基本是无人区,就算有人也会被迁走,这是很基本的军事常识啊。。。

【回复】艺术需要,艺术需要[笑哭]这讲出来的视频还是挺有意思的,接地气,俗人都能get到他说的重点——历史中的小人物
【回复】还有黄袍,怎么可能一晚上,肯定是早有谋划啊。
【回复】回复 @阿尔法和法务 :文人就是一种会浸泡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里面,然后把自己的幻想跟现实弄混淆的动物。高级的文人把自己的幻想讲给世人听就是浪漫,低级的文人讲自己的幻想就会有一种唐氏感。
梦听风旗:
关于齐长城是历史上最早的长城这一点,我记得不是有争议吗?但是在百度搜索发现还真是。 下面引用一段内容 “中国最早的长城在哪里? 春秋时代,长城发端于齐国与楚国,时称“巨防”“方城”,此举随后为诸侯列国竞相仿效。 历史学界和长城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长城修筑最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长城修筑最早。” ——徐永清《长城简史》第二章齐楚(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第一版,2021年一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所以到底哪个是对的[笑哭][笑哭]

【回复】应该是楚国南阳盆地的方城一带的长城,因为工程量小,齐长城可不短,而且不是依托地形的长城,不好施工。
【回复】2008年7月,清华大学收藏数量多达2496枚的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没有受到“焚书坑儒”的影响,非常难得地展现了先秦古籍的原貌。“清华简”《系年》中有关齐长城的记载,可以佐证齐长城的修建时间、性质和作用。 而南方的楚国在汉水中部至淮河上游也修筑了长城,楚国将其北部所筑的防御性小城,用高大的墙体连接起来,以防范齐国的南下。楚国的方城,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左传》记载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率诸侯国伐楚,楚使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楚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至少在那时楚国就已经修筑了长城。
【回复】回复 @孤独小狼 :老师讲课的目的就是要引人深思,有了思考就有了对历史的兴趣,这种问题也没什么不好
圆神_信徒:
他们是历史的主角。他们是人民。他们平时吃什么?工作之余都如何娱乐?他们如何养孩子?这一切的一切比任何王侯将相的家史重要的多。波旁王朝近三百年的传承与法统,不应该比平民餐桌上的一根法棍更高贵。人们总是谈起,拿破仑横扫了整个欧陆;但是在1848年,那些躺倒在街垒中的战士们,才真正改变了世界。所以我会说,这张宣传画做的极好,极为恰当。和其他游戏一样,封面上是这款游戏的主角。这就是我认为此处应有的解读。by v3吧吧友

【回复】你这不就是较真嘛,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咖喱古代当然没有啦,但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确有史料记载了咖喱。咖喱最早的含义是浇在饭上的汤汁,在英国殖民期间才逐渐演变传播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咖喱。具体可以看食事史馆讲咖喱的第一期视频,其中提到,郑和的翻译马欢所写的一本书里明确记载了有这么一种食物存在。
【回复】回复 @养生摸鱼真君 :搜索维多利亚3,游戏首页那个就是
【回复】回复 @赛博协同控制论 :你都说了。。。现代意义上的咖喱[笑哭][笑哭][笑哭]明朝算现代,还是现在是明朝[微笑]
八云家今天吃什么:
啥时候把之前讲四渡赤水的视频搬过来啊,我看都有人转载投自制了

【回复】回复 @-戴瑞克- :七哥视频下面好像他还发了,自从自己带媳妇看七哥,然后睡前故事就开始讲四渡赤水河了[笑哭]
【回复】对对对,我也看见了,十几万个赞,好吓人
【回复】好像还是七哥的录屏号[doge]
举大人:
就如,贾樟柯的《小武》尽管制作简单,画面粗陋,却第一次把中国电影的镜头聚焦在缝隙的角色,他历史的位置就立住了。

【回复】小武很独特。。第一次就过了吧[疑惑]你要知道小武已经是98年左右的电影了好吧
【回复】回复 @026后勤仓管 :98年这部电影也没过审啊,一个和八个/红高粱拍的是英雄,霸王别姬拍的原型借鉴梅兰芳先生,在贾樟柯之前真没有人拍一个扒手,一个普普通通的,也没有什么大义,也没有意外的结局
【回复】回复 @笑点很低的薯条 :贾樟柯的电影史地位又成您能随便b审美的了?[疑惑]
清夢歸还:
有些人真的好笑,可能一辈子都在城里优渥惯了开始假装关心起“小人物”来了。大多数乡镇村城都有自己的专门记录,尤其是”县志”最为突出。中国人很重视修史,宫廷有宫廷的史,民间有民间的史,与其自以为是悲天悯人地说“历史看不到小人物”,不如亲自去地方图书馆档案馆查查资料吧。

【回复】可能是史实太枯燥,并且没有展开想象虚构,他这的都是事件真实,细节虚构,所以才说缝隙,就是给人想象的空间,他写了连接上了,才形成了整个完整的故事。他这个写法首先是要对历史比较了解才行,如果是网文,大家都写历史架空的多,很少敢那么写,毕竟得查不少东西。还要佐证啥的
【回复】他说的史是什么?是齐长城是唐哀歌是异族入侵,你说的县志是最大的事大概是今天来了个什么县官儿,它本身就是写人民的。人家说宏大历史里没有小人物的具象体现,你说昨天我叔家生了个儿子还写进县志了呢,把这两个事放到一起比较还要嘲笑人家,你图啥?
【回复】马伯庸是对历史事件中的细节展开想象,不是说看真实的小人物的故事,不管大人物小人物,都有故事,但是只是宏观的描述,没有细微的,低端的细节,所以马伯庸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这些细节,比如两京15小时侄子的心理,他会想些什么,路上会发生什么变故等等
晴天下的小憩:
额,我不太懂历史,单纯好奇问一句,陈桥兵变地点好像离都城不远,他又是从都城出发的,平时皇帝的黄袍应该有好几件?(黄袍脏污破损时能给皇帝换新的,退一步说平常也得有换洗和备用的吧)赵匡胤当时就是管禁军的,亲近他的人应该也有很多再宫内有势力的,应该比较容易拿到皇帝的备用黄袍吧?拿一件备用的应该比临时赶制合适一点?(时间、制作、材料方便,也不用再拉多余的人(专门制黄袍的)。额,上面的黄袍是指皇帝制式的,如果只是单纯黄色袍服当我没问,好像确实自己制更方便更安全,不过感觉有点掉份,一点点。

【回复】那你确实是真不懂历史了,陈桥兵变的时候小皇帝才八岁,历史上并没有赵匡胤身材矮小的描写,而且他武将出身显然也不会是宋江武大那种五短身材,大概率是套不上小皇帝的黄袍的,至于柴绍的黄袍,就算能搞到那也太晦气了。
【回复】你人生中的第一个黄袍,你会用别人的吗。更何况自己本来做的就是谋权篡位的事,穿别人的黄袍不是更加深的谋权篡位这个印象吗
【回复】回复 @King灬鲲 :额,谢谢提醒。不过感觉加深谋权篡位印象这俩差不多,毕竟自己制一个说明较早就有预谋(收集材料,确定制式、思考各种细节寓意、找匠人、定制修改、确定尺寸等等等等),并且黄袍,再加上额,兄弟你说的人生第一件,所以不可能草草制作,额,怎么说呢,就相当于一个人说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然后下一秒穿上了全新材料全新款式的新型龙袍…额,可能不是很形象,类似于说一个割据首领说没想建立新国家,没想统一然后第二天新国家的国号、颜色、官职、行政区划分全弄好了…(这里夸张了,只是想表达那个意思),或者说一个古代首领跟说非常忠诚老大的封建国家然后上台第二天就整了个谁都没见过、全新的君主立宪制…。用旧的黄袍感觉操作空间多一点,一方面拿的旧的比较难说他是早有预谋(新的一需要设计二需要时间就说明让制的人比如老大或者手下提前就想反叛或者要从龙之功、旧的就可以说自己或者手下临时起意、被逼到这份上了,尤其离龙袍比较近的时候比如当天去拿的),当然这个肯定是提前或者怎么样,偷拿没惊动也能说提前(但是时间是可以往短了说的,比如说昨天临时起意拿的,新的那说不通,毕竟设计、材料、制作之类的说昨晚临时想的,收集的适当材料、找的专门的人制定了全新的合适款式…给人感觉就是比较久,至少得一周或者三四天吧?)不过带出黄袍这事确实比较明显的带的人想法不纯,奥,旧的还有一点可以说遗失的被他找到了之类的在外面获取的(感觉有点强行,当一部分延伸吧),管黄袍的人怕获罪欺瞒隐匿了。额…今天中午脑子不太活跃,中间忘了…还有就是这个就像兄弟你说的黄袍是个重要的东西,尤其他穿了,他需要让别人一看知道这是皇帝的服饰,这是新老大也是告诉原手下他和皇帝一个水平、威严(额,总之不是皇帝下级),那么人们眼中最厉害最高贵最威严(额,差不多这个意思顶头)老大应该什么衣服表明呢?自己见过的当朝皇帝穿的衣服,类似于看见文官的衣服认为是官员,是下属,看见皇帝的衣服认为是老大,这俩人站一块他如果知道这俩衣服是谁该穿的他就知道谁大,穿个新款的他可能不认识,或者说没有法统,类似于奇装异服?或者说戏服,那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当然如果这段时间国家变换很频繁、皇帝三天两头换、龙袍也两天一个样,国家时间还很短、大家都对龙袍该什么样没固定印象那确实换个新款上面奇装异服、法统那部分意义比较小。额,后面想到了再说。
itarc:
前段时间看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近似如下含义: 历史是为了王侯将相写的颂扬功名之书。但是正是因为有像张巡这种悍不畏死,咬碎牙齿的小人物冲上了台面,历史才显得鲜活

【回复】避不开的小人物,让历史不仅仅再是书写王侯将相琐碎,也有了属于平凡人的波澜,正是这点平凡让人感动的涕零,让枯燥的历史显得有那么点真实!
行灯拾雪:
是不是在找马伯庸[doge] 马亲王的好几部都是从这些史记里面的只有一个小人物名字开始创作的,其实育碧和日本小说游戏也有不少这样操作的剧本。

【回复】马亲王是用当时的史实逻辑去推演,而up在用今人的逻辑放古人的屁。
咬巧克力棒:
黄袍明显是提前做好的啊,怎么可能连夜加工[大哭]

【回复】回复 @咬巧克力棒 :历史地理发明家
【回复】合着岭南就是秦岭以南是吧[笑哭]
【回复】回复 @咬巧克力棒 :呃呃,你在四川给我种出来荔枝
软萌的团子:
春秋战国没有大批的脱产军人吧…所以都不能叫退伍,可能得说“结束剩下几个月的兵役,咱几家合着把田耕好”

【回复】好像他们没有兵役,都是打仗就征召,不打仗就回去
【回复】[呲牙]那时候应该还有很多不能称作人的野人吧
阳光明媚的妳:
看过几个up的视频,站着讲差点没认出来[笑哭]

原创 历史 范大山 小人物 课堂 记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