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呐,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一事无成,我看不清自己,我没有热爱。

作者: 薛定鹅_Francis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7-18 20:21:23 浏览:84615 次

海绵宝宝呐,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一事无成,我看不清自己,我没有热爱。

一原以一:
戳中我了[保卫萝卜_哭哭],从小跟着人群读书生活,小时候喜欢画漫画但是我只会临摹不会原创,后来就放弃了,也学过跆拳道但是太累了后来也放弃了,从小喜欢看纪录片看科教频道爱看科普书,但是在高考结束后彻底拥有手机后就很少看了,想想以前是真的爱看书,高中最喜欢考试那几天,有充足自习时间摸鱼偷偷看书。那时候有理想,第一志愿是东北农林大学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梦想是做个很苦很累的护林员。但是后来去了河南读化工,突然放松的生活和学习让没有自律能力的我学业很差,随之而来疫情,网课更是松懈,沉迷玩网游逃避现实,然后之前积累的心理问题爆发,确诊抑郁症焦虑症,开始持续吃药,后来没有好转+逃避学业问题休学了,住院换药,还是不行,不停发作的病让我几次生死边缘,不敢做好贵的心理咨询,做了电疗,然后搬出去住远离家庭,养了我的猫咪,后遗症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大跌、失忆,最后复学时候我还是觉得我没有准备好,我没有恢复。复学后是痛苦的焦虑,挂科学分每个学期都在退学边缘来回横跳,数次经历最后一场决定我是否退学的考试,更别说还需要补之前的学分。过的好痛苦,觉得自己浪费父母的钱,他们本来非常骄傲的,觉得我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人生,他们因为我得病休学而崩溃,觉得在亲友前抬不起头,今年3月我跟我妈商量想再留级,打算好好补学分,但是她压抑很久的情绪爆发,又开始骂为什么别人能学你不行,都是游戏害的,那次是我最近的一次抑郁发作,我又在鬼门关走一趟,被好朋友拉回来了。五月份我的猫咪传腹了,花了好多钱治疗但是还是死了,那时候好难撑但是我还是过去了,我抱着向死而生,多活一天都是赚到的想法一天一天的度过了,没有学历也没事活着就很棒了,但是还是很空虚,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最近这段时候跟我男朋友商量着润出去,慢慢有了一点希望,想学学扔了好久的英语了,整理东西发现以前买的大堆大堆的书,失忆了反而能像看新书一样再看一遍,这段没有发作的稳定期我想做点什么,想开口要钱治疗我身上遍布的“不死癌症”牛皮癣,想瞒着所有人减肥把我那37.5的bmi降下来,想看看以前的书,想看看专业课开学把补考过了不然又是真的要退学了

【回复】你真的真的好勇敢,看完之后我脑海里的第一画面是你就像古墓丽影里在黑暗中举着火把前行的劳拉!希望你像晨曦一样活!
【回复】姐姐,我感觉在生命健康面前,真的一切都不是事,生命只有一次,没了就没了,不要再考虑其他事情了,学历和其他人的看法绝对都没有你的生命健康重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你会有更多的可能的!!加油加油!!
【回复】抱抱你,先把身体养好,其他可以放放,别着急,你会越来越好的。
尕粲然:
谢谢up的分享[桃源_给花花][桃源_给花花] 大学的时间很多,但我没有喜欢做的事情也同样没有目标,普通家庭再开学大三,现在的想法在考公和工作之间徘徊,既想追求稳定又害怕到时候自己受不了它太平淡。我昨天刷到了不少关于考公的视频,也让我有点望而却步,因为我一直都对未知的事物天然有种恐惧感,还没开始,就会先否定,想自己到时候会不会被面试刷掉或者体检不过;去工作的话我也没去实习过,但总是听说就业前景不好(会计行业太饱和了),目前还挺迷茫的。曾经我甚至还以为高考后迷茫会彻底消失,事实上,它永远伴随着我,就像烦恼一样。但同时我也知道,此时的迷茫情绪也终会消散。 其实我一直想尝试写些什么东西,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写作,但是就是自己的内心想法特别多,也喜欢去细细感受对生活中的小确幸,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晚上想这想那,第二天又什么都不做。

【回复】回复 @尕粲然 : md,给你打了一大堆话结果网页刷新没了呜呜呜。 至于为什么,因为你跟我前几个月的状态太像了,大学进行到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面临未来的抉择,迷茫是人生的常态,但焦虑不是,人生一定不是明确的对吗,那样就太没有意思了,而且人生也不是只有一条路的,不要给自己设限好吗。 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给自己时间,同时记录自己,面对这样“重要“的人生抉择,每个人都会焦虑和迷茫,甚至恐惧,觉得这个会影响我们一辈子的人生,如果你觉得是这样,那么一定要多给自己一点选择的时间,不要在一天晚上甚至一个星期就完成这个决定。 同时开始记录自己,可以从便签开始,我现在是经常会写博客,找一个真正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方式。这很有效,就随便写写,生活中的小事,内心的小思考,甚至痛苦焦虑,当你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你会发现它并不是在脑袋中无限放大的那么恐惧,而是变成了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从自我记录中找到了自己,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同时不断回顾这些博客,也可以让自己增强信心,一步步坚定。 希望对你有用。
【回复】我鲁大哥喜欢说事上练,还有王阳明先生说: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三者皆破,则万事可成[OK]
【回复】我知道过程很重要,但是还是会很在意结果,所以这也导致了我时常焦虑和烦恼。
智上250:
向前看,往前走;制定一些计划,每天完成它,也要有休息日,隔段时间奖励自己在这段时间完成计划的成果。 下面是以我为例的这将近一个月的做法: 1运动;我不为减肥,只为健康生活,我感到身体属实是太弱了。每天半小时到1个小时的有氧,或跟着视频做,或自己出去跑一圈。一周6天一天休息。 2视每天的课程不同,学习专业知识2到4小时。我是即将大四的学生,不打算考研(压抑了那么多年,属实真是学不下去了),学习专业知识准备就业。这个也是我前段时间十分焦虑的原因。 3晚上吃过饭的时间是和朋友一块打游戏,这也是我把1和2俩件事很努力也要在白天完成的很大动力,游戏也是我朋友送给我的,前段时间突然和我说要不要玩星露谷,然后送我个,每天晚上肝几个小时。晚上睡得很香。 4其他如果有时间刷刷视频,做做饭,出去遛弯就占满了,这就我的一天 对于未来我看不到,我现在只想过好当下,往前走。一想到就业我就会焦虑,所以我就不想了,反正明年才找,但也有个大概的预想了。关于理想之类的,人要有自知之明,我只要过好我的日子就行了,如果我没有能力去做什么(比如买房),我就不去做(比如去租房子),我会让自己活得舒服点。 多想,也要多做,知行合一。

【回复】我现在还没有毕业,还没有工作过,所以不知道那样的枯燥是什么样的(所以下面的话仅仅是我的做法以及想法。 1,但我如果生活很单一的话,我过一段时间就会很烦躁,我就会歇几天去狂打游戏或者逛逛公园什么的,或者邀请我朋友来我家玩几天,聊聊逛逛,前几天他刚回家,我们把从小到大的话题聊完了(他考研中,也有间隔学不进去的时候,或者我去找别人玩(找老表一块钓鱼)。 2,辞职还是蛮重要的事...得想想后面怎么做。找个时间静下心来,多想想,回顾一下过去,剖析一下自己,或许就会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我知道的属实不多也不知道怎么说) 愿你找到心中的热爱和平静。
【回复】回复 @归栀忆心--sy :体重减了十多斤,已经达到我的目标了,正常生活了,现在在学校搞答辩的事[脱单doge]
【回复】可以问一下你现在怎么样了吗
北辰0108:
说说我弹吉他的事情吧。小时候原生家庭的原因,也因为青春期的叛逆以及年少认知的局限,我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后来在迷茫的时候我只因儿时常做的一个梦:在梦里我的手在琴弦上灵动跳跃,而弹出来的却是钢琴的声音。因着这个梦,再就是为了逃避迷茫本身带来的焦虑不安,耳麦里的音乐成了我焦虑的止痛片,再后来有了去探究那个梦境背后的真相的冲动,我决定学一门乐器,可虽然我听的都是钢琴曲,但以当时的经济能力,以及对自己受教育程度的不自信,没有选择学钢琴,而是买了一把一千块的二手吉他,并去琴行报了培训课。重点在于,我是如何从2011年坚持到现在的:其实当时的培训课我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甚至连买的课都没有上完就没去了。让我自学成才的恰恰是在这些年里无数个被生活和工作压力压垮的夜里,每当喘不过气的时候我就会抱着吉他,一遍又一遍的弹,不去管任何音乐原本该有的基本节拍,律动等等等等,只为暂时的逃避现实压力,得以喘息。就这样,吉他在我的生活里,在刚开始的避风港里,渐渐成为了我的一项才艺,也积攒了越来越多的认知。总结出来,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爱好,还真不适合用常规逻辑以及现实能力局限去刻画轮廓的,都在生活细节里,与其去问别人,还不如静下心去去感受自己内心的声音,往往你的天赋就藏在那些平静时刻你对自我内在的感知里。而非世俗外境的评判标准里。还有就是,任何做起来费劲的事情,都该停止,同理于违背天性就是扼杀天赋。只有不执着目标的去做,得到的东西定会大于你原本的期望值。当然这些话别人能理解成什么样,我完全尊重他人的认知能力。

【回复】回复 @南溪北 :再打一遍,初中的时候很想学吉他,我跟我爸说,然后他不让我学,学费不贵,就几百块,我爸不让,我和他大吵了一架,之后他还是让我学了,初中学也是刚刚入门,学了一两个月都还弹不出一首曲子,但是很开心,后来读高中转学了而且是放月假,等我高中毕业我又开始继续学,然后学完了能弹出一首曲子啦,后来大学暑假在家有一天弹的时候琴坏了,因为是初中的琴,而且是报名送的,后来就没有弹过了,现在大学毕业了,我的愿望就是能赚钱了首先去买吉他继续学,继续练吉他,真的好爱,就是拿起来就很开心,希望能在春天,在街头,有微风,随地一个椅子上自己弹喜欢的曲子,就很很开心,也没有目的
【回复】我刚刚打完一大段评论然后视频跳转没有了[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我也是,我高考完那段最痛苦迷茫的时候,天天抱着吉他弹,我当时也是初学者,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弹吉他就是一个暂时逃避现实的事情,能让我不那么焦虑
周wawa:
有太多想做的事,但开始了好像又都没坚持下来,或者从没开始。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但依旧会有迷茫纠结的时刻,然后自我折磨,修正,好像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

【回复】这才是真正真实的成长过程啊,坚持健身的人也不都是一开始就全年无休,谁能在高速变化的生活中永远安排好自己呢,一直都是断断续续,但这样就是“失败”吗,就是不自律吗,我反而觉得这也是一种成功,起码相对与什么都不做或者退缩是有收获的,不是吗。
【回复】回复 @阿白的枫叶 :你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我以前也总会去把表面工作做好,想着至少在别人看来我是努力了的。这是一个人爱面子的表现。但是别人的眼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即使没有做作业,别人又能怎么样呢?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就像别人在我们眼中一样,即使他在公众面前出了丑,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过两天就忘了。
【回复】回复 @山橘月63 : 谢谢!
仓仓仓仓皇:
是的,我干了我最不喜欢的工作,来到不会想来的城市,买不起相机,换不起吉他,电脑修风扇被骗现在还在嗡嗡响,我看中的有马桶的房子没能租到,初来乍到水土不服让我得了量子态的坏肚子,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甚至还有点开心,我有了我自己的生活,被高楼大厦肢解的天空也美的不可方物,我想把承载了我这么多年的破木吉他也带来,我购买了喜欢的生活用品,把有点小的房子变得有了一些家的感觉,那个小相机也记录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残酷又美丽的生活,最重要的,我和喜欢的人住在了一起,共同经营还在亏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账的生活,我看见了很多人,也抱着同样的又截然不同的困惑,千篇一律又各种各样的迷茫,我更清醒了,我也许一辈子也办不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我希望我可以成为亲近的人可靠的希望。在这样一眼看不到头的日子里,会一点点变得纯粹,也许那些不胜意的日子存在就是为了那些快乐的日子添柴,过好当下的每天,珍惜拥有的幸福。不管明天会不会更好,我希望它会变得更好。看到这里的陌生人,每天都要开心快乐哦~[拥抱][拥抱]

【回复】真好我除了迷茫还加失恋
【回复】回复 @仓仓仓仓皇 :我现在只想着自己的命能短一点[大哭]
【回复】回复 @仓仓仓仓皇 :太强了[大哭],我完全没头绪,而且又焦虑。不知道路在何方
YunZhong漫步:
我有些安静的过分,思考人生过多吧,人生感悟太多了。 我有间歇性努力和懒惰。 我对于喜欢的事情的执行力比较强。 我动手能力还行。 我会记录一切。 我的情绪很难有大的起伏,情绪稳定。 我可以很快做出判断。 我不会去主动社交,社交圈子小。 我不在乎世界上大部分人的评论。

【回复】我什么时候多了个分身?(太典型的INFP了)
百晓猴:
我是三分钟热度,所以每次对自己的期待并不会很高,从一开始就不给自己施加压力,虽然好像看不到什么变化,但积累下来,也是有些收获的。很多年前看到过武志红的一本书《身体知道》,它让我知道,思想不能凌驾于身体之上,有些身体惯性比单纯的思考更有用,每当思考多于行动的时候会产生痛苦与迷茫,如果不确定什么的话,不要思考,先行动起来吧。痛苦的来源总有个“求而不得”的点,或者是看不到未来的迷茫,或者是对自己的没有毅力坚持的沮丧,但是“坚持”本身就是反人类的,不要为难自己,能好好的活着,你已经很棒了。

【回复】回复 @破米糟糠 :我认同你的观点,是因为自己的执行力差,所以才说让行动走在思考前面,很多时候都是想而不行动产生的痛苦,一边唾弃自己一边陷入死循环[藏狐]
【回复】倒不是想杠,但我持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思想必须控制住身体,尤其是理性部分,想做就要去做。很多问题来自于想而不做,如果想到就去做,从计划到执行,让自己的想法完全支配自己。其实也是对于执行力的不同角度解读,我的思维更偏向李兴华。 在开始做之前担心计划是否完善纯属扯淡,因为不做根本无法验证自己的计划是否完善,而且计划是自己定的,执行是自己来的,完全可以边做边改,不断做不断调整计划继续不断做。这也合了马哲里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按着自己的计划和预期去做,然后在执行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继续执行继续调整。哲学不是假大空,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OK]
【回复】很认同[tv_皱眉],我拖延症就是想了不做,想做简单而真的去做难,我的脑子还喜欢逃避,真的需要培养身体惯性[tv_抓狂]
银河之年:
把人生当游戏,虽然听上去不太好,但是以一种戏谑的态度面对任何阻碍,认为这只是在解锁新剧情,新体验,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从容的面对,生病是生病的体验,失败是失败的体验,这些负面的东西同样是人生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游戏人生[脱单doge]

哼哼哈兮biubiu:
这期视频恰逢其时,谢谢up。最近因为生日陷入无限焦虑当中:本性想跳脱社会主流评价却不自觉的寻求认可而烦恼于达不到社会标准;感兴趣的事情太多却没有一件事情的专精程度足以支撑我遗世独立;想要了无牵挂云游走四方却无法不为父母养老而焦虑自己成长太慢。所有的负反馈和无意义感涌向我,所有的必要和想要撕扯着我。工作时克服无意义感拼命努力却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后浪拍打在沙滩上,该休息时却在1.3小时通勤后躺床上强迫性漫无目刷视频时,都对自己由衷的失望和不满意。直到,看到up说到他的梦幻时刻,惊觉自己除了骑马,其它的都已经拥有了,甚至也已经约了下周末去体验马术课。自己真的已经有几个月没有继续手帐了,已经忘记自己努力生活的瞬间、足够幸福的瞬间和已经拥有东西。可能对我这种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啥,而是思绪庞杂无法聚焦、被生活捶得有些灰心的人来讲,整合已有资源,接受自己缺点并把它变成特点可能是比较好的尝试。谢谢up,这个视频真的给了我很多能量和灵感[爱心]

【回复】人不会一天变得很厉害,是一点点的积累的。有开始就自然会有后续,慢慢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嘛。目的性太强,反而定不下心
【回复】当下我们拥有的已经比大多数人好多了,为什么要这么焦虑呢?有的人拥有很少的东西却很快乐🙂,人活着不就是多体验一天的生活,多一天快乐算一天的,尽可能多天数的快乐或者感受了生活
【回复】回复 @_鱼玩儿 :谢谢你❤️共勉
小巷子里的鱼:
我一直觉得自己过得很糟糕,感觉自己从大学到现在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每次想学点东西都害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但是也很庆幸这两年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学会了自我观察自己。也慢慢的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虽然这个可能是个很漫长的路程,但我希望自己能找到。 毕竟来这个世界一遭,总得活出自己来吧

山河旅者:
美好生活,半只烤鸡,不是油炸的,烤的,好吃有肉汁,我带骨头都一起咬碎吃了。[热词系列_多谢款待]

【回复】但我得花费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才能挣够烤鸡的钱,再想到还有好多人工作一天都不够卖只鸡的钱,虽说后者与我无关,可我却会为此悲伤
【回复】[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芉澄家大小姐:
我有好多兴趣,喜欢发呆,喜欢看小狗玩闹,喜欢看小鸡吃饭,喜欢在傍晚散步,什么都喜欢,什么都不精,好像我就喜欢这样

【回复】喜欢发呆,喜欢着平淡的小事,让我的心变的平静。喜欢太多太多东西,却总是无法坚持下去,开始又结束,反反复复。
【回复】还喜欢看蚂蚁爬来爬去搬东西
【回复】回复 @星期日画家 :我也问过自己怎么办,但又不能怎么办
哲学菜狗:
求学的故事相信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大差不差,运气好可以刚够见到世界的参差,运气不好就根本无缘改变命运。我以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探索,但真实的情况是,“愚昧”与“未知”正是社会所规训的、个体无可逆转的大流。我在大学之前没有见识世界全貌,盲选专业,在大学毕业又难以获得真正的一技之长,那些在大学学到的东西至多只够我们去打工,就像是西西弗推石上山又滚落,陷入一个为了生存而耗费生命的循环,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有意义。虽有互联网提供诸多信息,但是又有多少是真实地能够帮助你从底层爬上去的呢?生活是一片没有路的旷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复制的壁垒,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慢慢意识到世界的参差,意识到自己对人生的一无所知。现在,我再次站到了新的上学起点,不知道研究生的生活能否解答一直以来的疑惑。但是,当我听说研究生的奖助学系统可以覆盖学费大半时,我无比开心,因为这不只是一笔钱,更是让我喘息的机会,不再因为父母的付出而愧疚,不再因为未能达到他们的期盼而内耗。我知道我可以去稍微做一下一直想做的事情了,可以买相机可以尝试副业,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判断哪种生活是我想要的。我不能直截了当说出父母所期盼的考公考编是无意义的,但至少在真正走向安定(指生活在自己最适合的生活圈)之前,我见过了其他可能性,也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为之后的大段人生打下基础。我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我们焦虑的往往是质变还未到来,但我们需要坚持走在量变的路上,享受这个重新认识世界、重新体验书本的过程,一点点去解答那些困惑的问题,赋予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懂得的意义。后半部分是理想化的,但我不得不这样安慰自己,寄希望于“未知”,而不是恐惧“未知”,否则实在是太痛苦了。

不讲武德的拉面:
我花了一年时间研究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到头来发现一无所获,唯有珍惜当下的快乐,最实际不过了。不要心存执念,就好像玩云顶一样,心里没有固定的公式,得到了什么再去想匹配什么,这样结果最好。

【回复】哈哈哈,我也是,我在18岁,20岁的时候就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日记本上一遍遍写下我的迷茫,现在我28了,又开始特别怀念18岁,那时候很年轻,明明可以做很多事的,明明可以过得更加幸福,明明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可是那时的自己全然不知,眼界有限,压根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怎么撕开一个口子??28又开始年龄焦虑,一直在错位,估计38岁的我才有智慧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可是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及对青春的感受,现在我只能告诉自己幸好现在不是38,往前走,别回头,珍惜当下。
【回复】兄弟,你这个想的跟我完全一样啊[脱单doge]
破米糟糠:
我觉得,问题根源就在于从小处于一直被裹挟的状态,随大流上学,志愿不是自己的决定,大学依旧跟着往前走,然后出来随波逐流地工作。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讨厌的东西,这是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都很难启发孩子思考“自己”的事情。学生时期一直在回应家长、老师、同学的期待。家长无法给我们启发,因为我们的父辈很多人也是随波逐流状态,只是靠一项技能讨生活。老师无法给我们启发,因为他们最多只跟着我们三五年,每天面对几十号人,他们也无法保证面面俱到,更何况从理性角度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老师们只是人生的过客。同学更不可能给我们启发,毕竟他们和自己情况差不多。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我们不能一直抓着父母质问“为什么你们要未经我同意生我出来?!”,因为他们甚至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认知差,可生活中的流言蜚语却是真的,“你知道吗,xxx小两口结婚好几年都没个孩子,是不是媳妇有什么毛病吧”“谁知道呢,也没准爷们儿是个废物。”,类似的嚼舌根的话大家听得也不少了。我们不能一直解决某个老师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他们不是我们爹妈,只跟我们三五年,人家为啥要给我们整个人生负责?如果这些我们自己有办法在当时改变,那么我们一定不会在现在纠结,说到底,我们真正无法放过的,是那个对过去无能为力的自己。所以一直纠结过去只是伤害自己,这不是老一套的圣母鸡汤,只是劝你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的现状,去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不如只会一直在泥潭里挣扎直到淹死自己。 既然问题根源在于找不到心中的“自己”,不如我们多听听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从小事开始联系感知自己的能力,你一定有爱吃的东西,爱喝的饮料,吃喝的时候尝试感受一下,哪个部分的什么感觉最让你着迷,是肉香?菜香?果汁的酸甜?碳酸的刺激?随着感受不断深入,你会更加清晰。虽然我说了很多,但其实这些都是在你吃喝的时候就能捎带着做的,主要是打开这种感受自己想法与情绪的思路,并不是多么玄乎的事情。

【回复】然后落到生活,平时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就可以多留意了解一下,在了解过程中,同样照着上面那样去不断明晰自己的感受。喜欢的东西喜欢在哪儿?不喜欢的东西不喜欢在哪儿?有多喜欢?有多不喜欢?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多尝试,不断了解自己的感受。学业和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断明确自己的好恶,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任何的自律靠的都不是克制,而是欲望,你有多想做成某件事、有多爱做某件事,甚至想到、爱到你可以一门心思干下去,并为其牺牲其他的杂事。所以要明确自己的好恶,你越喜欢的东西,你越有动力去做,也越能做成。 核心目的就是找到心中的那个“我”,找到自己想要的,然后去追求,这会减去很多因迷茫焦虑带来的内耗。这是我自己回顾自己当初如何走出极其痛苦的迷茫期时整理出的经验分享。
小怪兽迷猫:
真的好难受[大哭][大哭][大哭]。我来上海找了一个月工作没有找到合适的,然后被一个中介忽悠去做了业务员。然后租了了一个月房子,干了一个星期。因为招不到人被辞退了。马上房租也要到期了,我土木工程出身,今年工地凉了。我的生活也凉了。专业是家里选择的,路也是家里铺出来的。不知道自己往哪走又该怎么走……已经出来快要一年了也没有赚到钱……我们背负了好多买车买房赚钱到底是为了做什么…………[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家!我工作了四年,当初毕业满腔热血,觉得大城市能出人头地,事实证明我想多了!当初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拼命的卷,最后钱没转到,落的一身的病,今年准备回家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没出息,不在乎了!庆幸的是我有个好妈妈,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回来吧,妈养你!
【回复】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回家永远是个最好的选择,回去放松心态,每天看看书运动一下多和父母交流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回复】如果不要面子,可以送外卖过渡
Estohwo_Raccoon:
up主,我们是同路人,都在开悟的飞升期。我提个不成熟的建议,虽然你说“看得太近”是一个解决你情绪问题的突破点。但你有和我一样的问题,就是一路读书的正反馈很强,所以有完美主义倾向,缺乏失败教育,且会把努力看太重。所以你才会在情绪奔溃的时候说“为什么别人都行我不行”。其实如果你再开悟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这种错误的期待才是导致你难受的原因之一。共同进步[胜利]

小鬼乔若兮:
今天事业编成绩出来了,还是没上岸。哭了半场,然后看到了这个视频。不全是因为成绩哭,就是心里闷闷的,感觉自己生病了。

【回复】没上岸说明时机还不成熟,尽人事听天命,我也在考试,不要把这些看的太重,年底还有省考呢哈哈哈哈。回头看的时候,能说:我努力过。就很棒了
【回复】这就是生活啊,我们这一代人活的太累了,中国就是人多岗位少,所以全在考公考编,成功的机会就变少了,加油,祝你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
肆伍陸柒:
能者多劳,智者多虑,而我无忧无虑。[笑哭]

孤独 情感 知识 焦虑 成长 必剪创作 年轻人生活图鉴 年轻人反内耗自救指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