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喷?毁三观?115万人打出8.9高分的《情书》,为什么能成为影史经典?

作者: 哇萨比抓马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4-01-24 19:30:00 浏览:320701 次

万人喷?毁三观?115万人打出8.9高分的《情书》,为什么能成为影史经典?

自由生活18:
中山美穗厉害的一点是她们一个头型一个妆容顶着同一张脸,但是渡边博子和藤井树绝不会搞混[微笑]

【回复】真的是,单独切每个镜头都分得清,第一次看我还疑惑怎么找到这么像的两个人的
【回复】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以为她们是两个人。。我是沙壁[无语]
【回复】真的!当年我是看到后半段她俩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才意识到长一样[辣眼睛][辣眼睛]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
HerNameViolette:
其实 女树确实是男树的初恋和白月光 ,但是男树最后选择结婚并且爱的肯定是自己的未婚妻 毕竟 女树又不是死了 男树也不是告白后被拒绝 他俩其实从来没开始过 从性格角度也许永远不会开始 因为男树可能不会开口 女树也看不懂男树的行动 男树能和未婚妻在一起 完全因为未婚妻在他不能主动时可以主动 外貌虽然相似 但灵魂的内核毕竟不同

【回复】女树的每一步都是被动的,而博子的每一步都是主动的 这在结果上就会形成最大的不同
【回复】回复 @八方久方 :你说的话 不就证明了我的观点?女树这种性格 她是不会主动琢磨这些事的 暗示她是看不懂的 你还让她自己翻 男树画都画了 但是他不能张口讲一句喜欢 两个都这么被动的人 除非有一堆配角撮合他们俩 他们成不了
【回复】男树告白了,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画像就是,还亲手送到女树手上,可惜女树当时没上心。
酥皮皮皮又皮:
我在近期看的时候感受有不同,相信成年的藤井树在后来是爱着博子的。 我或许会因为一个相似的样子/形象一开始关注你,但随着和你一直相处,必然会爱的是眼前的、生动的、真实的你。如果希望携手共度一生,也一定是因为这是你。就像莞莞类卿,但最终大橘会逐渐爱上莞莞。 女生藤井树是一个契机,让成年的男树可以遇到博子,并有机会认识她、走近她,同时也让她走近自己。 对于女树来说,她的课题是关于生死和家人,是另外的成长故事。

【回复】其实不一定,例如他迟迟不肯求婚…其实,男藤井树是个工具人,他没有鲜明的性格,如果把柏原崇的脸从电影里扣出去根本不知道男藤井树是什么样的人,对于女树来说少年是窗帘后的一撇,对于博子来说其实她并不了解他,所以他模糊全部形象,说到底藤井树到底爱谁并不重要,也永远没有答案。(这和日本人的美学态度有关)女树在最后获得了一个少年纯真的爱,尽管已经逝去,博子终于和自己和解,决定向前走。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很难读[笑哭]。其实藤井树并不完全爱着博子,女树的形象太明确了,不能用和谁过日子来确认爱情,这部寒冷的情书本身也说明了爱情冷峻的一面,这大概是青春爱情故事中少见色调极为寒冷的作品。
【回复】回复 @自由生活18 :确实,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男树就是促成两位女主各自成长的契机。 不过我是觉得,小时候的自己看这个电影很难过,是因为把自己代入为了第一女主的视角,因此会对博子的经历感到不值得。 但随着自己的成长,经历了不同的感情、见过各种不同的人之后,对博子这条“感情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也算是和小时候的自己达成了和解。
【回复】白月光之所以是无敌的,就是因为即使真人来了也抵不过白月光
倾沐篱雪: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对死亡的释怀,再者才是爱情部分

【回复】回复 @LLAMA安叁 :对对,我觉得男树死了这个设定挺好的,不然又是什么所谓白月光朱砂痣的故事了,这部电影本身重点也不是在这上面吧,每个人告别过去才让我感动
【回复】看原著我只觉得两个女孩子都很好[大哭]完全把男藤井树忽略了
【回复】人死了之后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为什么爷爷👴🏻不愿意离开老房子,为什么还记得这么清楚到医院🏥的时间
i抱枕i: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美感和那种氛围营造,特别突出,是一部作品最让我着迷的点

【回复】没错,我也是看电影不太在乎台词剧情,就看重一个氛围感
【回复】是的是的,真的这个电影拍得太美了
土豆什么时候才能糊:
感觉所有文艺作品都要是伟光正的有点矫枉过正了🥺

【回复】文艺作品都在表现人,人就不是伟光正的,尤其是,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为了迎合纯爱战士而扭曲自己的人性。
【回复】而且我觉得导演这样拍并不代表导演是在支持这样的行为
【回复】我想不明白,怎么就是替身了。你有一个遗憾又念念不忘的人,这时身边又出现另外一个模样很像的人,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不被触动吧。这不是人之常情吗?现实中样貌当然不会这么相像,可是很多人也会因为性情、话语、表情、首饰甚至服饰上的一个似曾相识之处而触动吧。反过来想,男主角在以后碰到跟自己初恋一模一样的人,居然无动于衷,这是冷漠无情,也不合情理。
燃浮云:
树是个i人,属于是重度社恐了,像女树这种有点迟钝大大咧咧的女生,读不懂他的内心世界,两个人性格是不合适的。周围的同学起哄了三年都没能让两人在一起,甚至博子都发现男树的暗恋女树了,甚至观众都看出来了,女树还感觉不到,直到学妹们把《追忆逝水年华》的借书卡送到女树家她才发现。因为俩人这样的性格,男树跟女树也就只能止于暗恋了。 男树其实一直很清醒,他只是表达方式比较含蓄,行动上却是非常主动的人,比如捉弄女树,比如转学前主动去女树家找她,比如抢在男二前面跟博子表白,所以他在买好戒指的时候肯定是已经想好了自己喜欢的、想要结婚的人就是博子,只不过他说不出口,但他的行动或者说内心其实非常的明确。树不仅是清醒的、主动的,甚至还是豁达的,比如当他掉下冰隙的时候,知道自己处境非常危险,却还是有心情哼歌,对于生死都有一种看淡的感觉,所以他转学前去女树家送书的时候,应该是已经想通了放弃了,只是给自己的暗恋一场告别而已。至于把女树当替身我觉得并不存在,毕竟女树又没死,男树也没有什么不能去找女树的客观阻碍,只是女树完全不喜欢男树罢了。

【回复】博子是成年人,女树的故事发生在初中,起哄不会促进感情,只会让人难堪
【回复】我觉得你说的他在初中的时候的主动其实不太对,他初中时候的表达如果不是在事后回忆起来其实很难将他喜欢她联系起来,太隐秘,会让人联想但是又很难确定,博子能联系起来是有着她见到了女树这一层面的原因,所以才会跟女树提到他们的往事。但是女树确实是很内敛的性格,所以她可能在同学的起哄和男树这种没恶意的捉弄下很回避这方面的感情,但是我觉得她还是喜欢过男树的,喜欢过,这么说是因为她在知道博子是他女朋友后是以很平常的心态去回应她的信,她没有炫耀或者嘲讽,没有想要知道他们感情等等这些,表明他们只是同名同姓的同学,但是她在知道男树死的时候想起了她父亲去世后看到的蜻蜓,这里有男树的死刺激到了她很深的层面,所以我感觉还是喜欢过的,否则她会完整地记得十年前那些点点滴滴吗,是在意过所以才有那么深的印象。 但是我真的赞同男树当时是抱着了结这段感情的心态告别的,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他们之间感情没有那么深的,所以放下哪里会有多难。情书最悲剧的点其实在于他的死亡,一切戛然而止,所以悲伤难以掩盖。女树最后看到那个画像其实是过往真正的终结,一切都已明了,隆冬已经过去,病痛,死亡,与当下的他们都没有关系了
【回复】认同,如果成年男树还喜欢女树的话,完全可以去找她,为什么没去?因为他知道女树并不喜欢他。国中三年男树并不是没主动过,但是女树太钝了,且对男树完全没感觉,于是男树就放弃了,最后去拜托她还书是给自己的单向暗恋划伤句号。成年男树爱的就是博子。
一头猪罢了:
可能是时代不同吧,印象里这是很多年前的电影了,我还是看的碟片。 情书这个东西本身,就很有时代感,我爹到现在还留着大学时候给我妈写的情书,两个大箱子存了三四十年。 我高中表白,也是用的丑的不行的字体,写了一封信,那时候诺基亚很贵,没几个学生有,就连毕业通讯录都是手写的,联系电话大多也是家里的固定电话。 这就是那个时代,不会一赌气就把好友拉黑,把聊天记录删掉,把对方屏蔽,因为信是一笔笔写出来的思念。 含蓄,内敛,朦胧,甚至不敢说那叫爱情,那叫好感。 那个时候我的高中,恋爱还没有性的概念,就是一起吃饭,拥抱,读书。 把那个时代的故事放在现在,那叫矫情,那叫愚蠢,那叫封建。 现在来看这片,只会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复】守着座机等她讯号的日子,真的现在想起来很美很美
【回复】直到现在她还把谈恋爱叫谈朋友。
固体废弃物:
无论看几遍,它在我眼里都是一个悬疑故事,即男藤井树是不是被朋友谋杀了,目的是想要霸占他的未婚妻。[doge] 无论原作品是不是这样的,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自始至终巨厌恶这个叫秋叶的男人,他一方面爱着朋友的未婚妻,一方面又跟学生搞暧昧,是男树死亡时唯一的在场见证者,对男树死亡的细节藏着掖着,严重怀疑究竟是不是他一点点杜撰出来的,总之感觉是别有用心、不太可靠的人。

【回复】如果你看了岩井写的小说应该就不会这么想了。 一开始其实是秋叶先和博子认识的,后来秋叶约了博子吃饭,但是秋叶那时候也是害羞的很,于是他就拉上了藤井树一起,博子也拉上了一个社牛女生一起。再然后秋叶害羞不敢和博子搭话,结果饭局上社牛女生一直开口,藤井树和博子社恐不说话,于是就一直秋叶跟那个女生在聊。社牛女生中间去上了一次厕所,没人开始聊天,氛围就冷下来了,这时候藤井树直接就跟博子表白了,博子当时好像是接受了。秋叶直接愣了,后来秋叶并没有记恨藤井树,反而释然了。秋叶没理由等到多年以后才复仇,而且这么多年还一直维持着藤井树的友谊
【回复】服了,阴谋论看多了是吧[doge]
【回复】除了杀人这块,其他部分我还觉得和我感受到的差不多,秋叶给我的感觉太轻佻了。
种下发芽的石头:
我认为男藤井树爱不爱博子这个问题其实最该由博子回答,她感受到了那就是爱,没感受到他说他爱也没有意义

【回复】那肯定是爱的,因为你不会爱一个不爱你的人。
【回复】所以她难过啊明白男的不爱她
【回复】那一定是爱的,不然博子不会在他去世一年后还难以放下
会好起来dudu:
看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是亲情,爷爷背着藤井树去医院,爸爸的去世对家庭的伤痛

【回复】是的,这个的感动在爱情的遗憾之上
【回复】我也是,我看的那会正好和父母闹别扭,长达一年
俄耳甫斯别回头:
第一遍看以为在讲爱情,后来再看一遍才发现着重讲的是想念和遗忘,与之相比那些“情不知所起”的年少心动…轻如羽毛…

【回复】每年都看,我觉得还在探讨死亡,爷爷背着树跑去医院那里哭的稀里哗啦。
【回复】第一遍看以为是对死去的爱人的放不下,走不出来,一往情深。第二遍看才发现还有一条暗线,是错过的爱情,青春期的后知后觉。然后突然觉得对博子太残忍了,怪不得男主被写死了
凶猫咬咬:
为什么万人喷,毁三观?我看了几十上百遍还真没感觉到呢?难道我出问题了?

【回复】《泰坦尼克号》近几年也有好多人喷。什么三观不正,富家女艳遇出轨小鲜肉。讲真的要硬扯所谓“三观”大部分好电影或多或少都不正。
【回复】回复 @小白先森- :笑死,泰坦尼克号里rose都说了“卡尔以为我不知道他跟那些女人的关系”,是卡尔出轨在先的,结果正片把这句删了[呲牙]
【回复】说实话我知道它可能想表达生者的释怀人都要向前走这种积极的态度还有唯美恋情看,但我就是觉得它是替身文学啊啊啊啊啊男主死前唱的都是女树喜欢的歌,博子的释怀给我一种不得不的感觉,主角都在用替身给自己释怀,对我来说还挺膈应的
博可菌:
小说和电影一样让人流泪。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一面佯装平静, 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 然而不凑巧, 我喜欢的围裙, 上下没有一个兜。

【回复】回复 @咬一口章鱼烧_ :岩井俊二拍电影前都会写一本小说。情书以前还入选过苏教版语文选修
【回复】回复 @咬一口章鱼烧_ :电影同名 《情书》
驾一:
这篇适合在冬天,在房间里开着暖气,喝着热饮慢慢看。

【回复】我是临近过年的时候看的 真的是这样[星星眼][星星眼]
小黑丶胖子: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恋爱故事,而是日本人喜欢的解开心结的故事。博子的、她男友的,树的爷爷的、妈妈的。逝去的树的遗憾被灾难埋藏了,活着的树成了解开一切的钥匙。电影最好看的,其实是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在拼命的活着。救赎来的凑巧;背负才是常态

【回复】是的,青涩的爱恋是人生的序曲,也是引导观众的引线,用一场时空错位的暗恋来将一群人的命运串联,阐述了对友谊、爱情、亲情、死亡、抗争、释怀的思考。
某光启市热心市民:
“脾气古怪、幼稚、令人苦恼苦恼、莫名其妙、讨人厌”这是女树对男树的记忆 博子问女树“你知道他的初恋是谁吗” 女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场隐秘埋藏的暗恋,是一封跨越时间长河送达的信件 冬日里漫长的感冒、那些出走而又复回的记忆以及最后的《追忆似水年华》 “我在借书卡上一遍又一遍写下你的名字,妄图增加我们之间的联系”

木小幻:
好想知道这个万人喷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

【回复】情书在国内重映了的啊,重映后确实多了很多人喷[嗑瓜子]就是标题和封面写的那些车轱辘话,什么渣男啊替身文学啊[doge]
【回复】你去看电影评价啊,确实好多人喷呢
【回复】学传媒的基本要素 不这样 哪有点击率啊
亓南_Arisat:
第一次看完我真的很难受为博子感到不值;第二次看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突然有点能理解博子了[拥抱]不同年龄看这部电影感触都不一样

【回复】我是前些年自己在电影院看的 “值与不值” 不该出现在爱情里 爱情是你的 是独属于你的记忆,而他就是不断浮现的片段亦或是一张借书卡,释怀的是要原谅自己 冬安 好睡
【回复】回复 @九月攸宁 :没办法,难道一方在感情中付出就一定要有回报?感情不是报恩,想要靠陪伴来感动别人,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回复】难道最不值的不是秋叶吗? 女友前任都死了两年了,女友还对他念念不忘,又陪女友去前任老家,又陪女友去前任死亡的大山。 这也太卑微了吧。

日本 柏原崇 岩井俊二 情书 经典电影 暗恋 替身文学 影视 爱情片 B站好片有奖种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