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庙前,跪着三座石像,他们被称为“蜀汉三叛”

作者: 小凡读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3-14 08:35:32 浏览:507057 次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庙前,跪着三座石像,他们被称为“蜀汉三叛”

蒸蒸日上的事业:
吾有三罪,未能诛黄皓,制伯约,守国土。

【回复】诸葛瞻文不成武不就,好在还能够殉国而死
【回复】回复 @小凡读史 :还真是,三国杀给诸葛瞻设计的技能就有一个父荫
【回复】回复 @浮云之皓月 :压制姜伯约北伐,联合黄皓弹劾姜伯约导致姜伯约跑去屯田避祸去了。
安宁公主的侍卫:
士仁和糜芳应该跪关二爷面前。郝普完全是没有办法才投降的,只能说短了一些气节。诸葛瞻守不住绵竹,只能说他能力不行。正常情况下坚守半年是绰绰有余的。邓艾根本没有机会。

【回复】回复 @小凡读史 : 郝普要是只投一次,老实人被骗还能说道说道,可惜他连投了两次,而且吕蒙袭取三郡,廖立都能果断跑回成都去,郝普是老老实实地投降,也说不上多冤
【回复】回复 @圣学牛郎 :你的意思是非黑即白?怎么投降的朝廷自有公论,大势已去无奈投降,但是坚守本分,依然做好自己应做之事,不谄媚讨好,不巴结逢迎新势力就没有多大问题。不然马超是不是要去跪张鲁,黄忠要去跪刘表,张辽要去跪吕布?黄权投魏刘备为什么没有怪罪他,刘备不比你看得清
【回复】关羽做个将军猛的,一个州的统帅真做不了,糜芳傅士仁的粮草因为天气慢了点就要把他们两军法处置了,他两是刘备集团元老关羽都不给面子,荆州集团其他人呢?关羽知道打仗缺粮草打不了,不知道后方军心不能乱?投降再怎么说也不是两个人就能决定的,说明后方早就出问题了,光会打仗没用处理不好内部问题就不能打,要不然曹操是呆逼吗人口、粮草、经济远多于刘备孙权那么多年都不主动进攻?
李小建今天吃肉了吗:
诸葛瞻、刘禅就像两暴发户的二代。刘禅还好,至少刘禅不作妖。诸葛瞻就是纯纯没能力,但他觉得自己有(也可能是有孔明这种父亲压力太大急于表现?) 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也就姜伯约一个人扛起大旗。而因为地利原因,不开战就是慢性死亡,结果背后还一堆猪队友。

【回复】我怎么记得诸葛瞻是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但是其他人总是吹捧他呀,是我记错了吗。那时候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就放在了他身上,他自己还觉得很惭愧。
【回复】回复 @丶你的昵称- : 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诸葛亮太厉害了,人们都希望诸葛瞻能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站出来当英雄
【回复】回复 @丶你的昵称- :诸葛瞻不光是没能力,还不听别人话,还喜欢欺负人,之前陈寿被欺负的三国志专门贬低诸葛瞻了
Exception41:
正是刘备任命关羽假节钺,才导致二人叛逃。这个职位其实就是相当于,君王不在,他最大的说法。那时候二人觉得毕竟自己是跟随刘备打天下,危难关头不离不弃的,刘备在判决的时候不会给予太大处分,结果关羽受封之后,出征前放下狠话,导致二人惊恐关羽大胜而归,拿他俩开刷,所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

【回复】感觉这俩人肯定是作奸犯科被抓把柄了,而且事还不小,不然糜芳的身份,以及老兄弟的革命友谊,赤壁前的倾覆败军之际都挺过来了,这个时候投降叛变了,真的不好说
【回复】回复 @秦勿忘初心 :无论是正史还是其他记载,问题最大的都是糜芳士仁不是关羽,三国志中说糜芳是“私好携贰”,糜芳和士仁也是跟关羽一直有矛盾“素嫌羽轻己”,而且被关羽放话说回来就追责又是因为糜芳士仁确实没完成任务,关于治下以严还是以宽,其中的复杂性真不是那么容易搞明白的,严了有的人会记恨你觉得没情面,宽了有的人又会蹬鼻子上脸不把军法当回事,再说就算关羽真没搞明白这也跟忠义没关系啊,忠是一心事刘不为曹操爵禄所动,义是受人之恩必报效方去,忠义不代表没有缺点嘛。陈寿评价完关张有国士之风后不也说他们两个最后还是死在自己的性格缺陷上了。 即便如此,士仁这玩意投就投了,国舅糜芳的背叛仍然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其他的记载里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军备失火,糜芳害怕被问责,暗中与孙权的使节勾结早有反意,比如士仁和糜芳其实一开始还想着守城,但是被吕蒙虞翻用当初骗郝普投降的方法攻心,加上他俩本来就对关羽有不满就干脆投了,甚至还有说糜芳士仁调不到需要的军资是因为一直在倒卖物资,害怕被查出来东窗事发就投了的,等等等等。反正这件事吧,关羽处理的有问题,如果真要处理这俩人,要么直接动手至少先从要职上薅下来,要么别放话回来直接收拾,如果看在国舅情面上不是真想要糜芳的命,那就更不该在本就跟这两个关系不好的情况下刺激他们,但是问题更大的肯定还是糜芳士仁,尤其糜芳这个货,作为大舅哥给刘备阵营这么要命的背后一刀,居然还在孙吴那边有脸摆谱,直接被当初劝降他的虞翻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只能说这人是真的没脸没皮
【回复】回复 @柴没有演 :史书记载是,关羽准备调兵和军需围困襄樊,结果这两人汇报工作前一晚,军需库着火了。懂得都懂
extrorga:
不会真有人觉得诸葛瞻固守就行吧? 别忘了蜀国朝堂已经是投降派主流,绵竹之战只有能一个结果那就是大胜,所以诸葛瞻不能守只能结阵野战

【回复】回复 @小凡读史 :宫知谯周表示我早几年前就写论文要投了
【回复】诸葛瞻固守行不行我不知道,既然要打野战为啥不在江油到涪城的山道上打?非把别人放进平原进行埋脚以战?守也不彻底守,打也不找个胜算更高的战场去打,非要拖到正面打不过的时候才想去拼,就是个纯纯的瞻前顾后的军事白痴而已,有啥值得洗的。
【回复】蒋斌、王含、柳隐、常勖认为还可以努力的,为何要放弃守城?刘禅的檄令不来,他们无论如何是不放弃继续守的。[吃瓜]
bili_310872848:
刘备集团最早的追随者是简雍,比关张都早,两人是发小还是同窗,刘备入蜀后论功行赏,因为麋竺当年作为徐州富商给了刘备很大资助,属于带资进组所以排了第一,简雍被拜为昭德将军,与秉忠将军孙乾并列群臣第二。

【回复】回复 @哈斯德鲁巴 : 陈群徐州人 当时刘备丢了徐州陈群就跑路了 黄书也没为难陈群 最后陈群成了曹丕的重臣
【回复】所以刘备对糜竺兄弟不错,没有忘恩
【回复】回复 @哈斯德鲁巴 :神特么徐福,陈群接受刘备的征辟完全是因为刘备空降到他老家当省长了,跟的是豫州刺史,不是刘备
GK琉璃飞雪:
戈尔巴谯夫的仇国论已经把投降思想深入整个蜀汉

【回复】早就渗透了[嗑瓜子]演义还劝过刘璋投,一晃也没多少年,当初那批怎么投的刘备,现在就怎么投的“曹魏”
【回复】回复 @冰世界零 :九品中正制太吸引世家门阀了
【回复】回复 @迅雷风烈 :很明显樵夫指的是谯周吧,讽刺谯周跟戈尔巴乔夫类似,不过没get到梗也无可厚非
aeroki:
吕蒙夺三郡的时候,二郡直接投了,只有郝普还挣扎一下,结果那俩郡守没事儿,郝普搁那儿跪着,太过分了吧[捂脸]

【回复】回复 @关内小卒 :要不怎么说欺负老实人呢,不抵抗啥事儿没有,抵抗一下的反而要被骂[辣眼睛]
【回复】回复 @关内小卒 :长沙太守廖立,委城逃跑,有记载的
【回复】就是欺负老实人呗。就诸葛瞻那个笨比操作,要不是他爹是丞相,他又战死了,早就被喷成蜀国灭亡罪魁祸首了。
我有种猪骑士:
蜀国关键点都被自己人坑了,关羽兵败的时候刘备的舅子糜芳、元老级将领傅士仁倒戈吴国,后来关羽向刘备义子刘封、跟了刘备七八年的孟达求助,二人不帮,最后孟达投魏,刘封被赐死。诸葛亮北伐,托孤重臣李严谎报粮草致使诸葛亮撤军。

【回复】回复 @破败王佛耶 :糜竺知道他兄弟叛变后羞愧抑郁而死,无耻叛徒行为在你口里说的那么理所当然,你是哪里教育出来的跪物
【回复】回复 @破败王佛耶 :搞清一下逻辑,刘备会没守住蜀汉基业是因为意气用事为关羽报仇。而关羽攻樊城失利是因为糜芳和傅士仁负责的后勤运输不济和东吴盟友的支援不及时,所以关羽给他们放狠话惹怒了孙权。而且关羽当时是假节钺可以不上报直接调动甚至斩了糜芳和傅士仁,但他没有而是继续任用他们,关羽会败亡主要就是盟友背刺和糜傅二人倒戈。
【回复】回复 @破败王佛耶 :另外刘备也没有对不起糜氏兄弟,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让糜芳做的南郡太守,入川的时候更是封糜竺安汉将军,地位高于诸葛亮。
皓月宫长歌:
其实蜀汉那个局面已经没啥救了,唯一赢的机会就是魏出个昏君把守关的全换成坑比,再劳民伤财。然后蜀汉队友还需要给力。不然拼发育肯定拼不过魏,魏国土地和人口在哪摆着呢,蜀汉也就粮食生产有优势,但打仗没啥用。诸葛亮北伐缺粮是蜀道险峻且长运粮不便,而不是没粮食

【回复】三国后期就是比谁先出个昏君[doge],孙刘只是联盟,多多少少都要搞点小心思,至少也要在两国交界处设置不少兵力。这样的话,正常打魏国基本不疼不痒,变成一个国家力往一起使才能斗斗魏国。而吴、蜀都是有地利天险,易守难攻,关键时刻也会互相支援,正常打也不会被攻下。所以拼的就是哪一边更无能[doge]蜀汉那边邓艾带着几千人绕开了姜维主力偷家,直接就偷没了。也真是值得反思下内部是有多拉垮[囧]蜀汉内部每个地方哪怕是防止动乱都该至少有几百人才对,国都至少也要一两千吧,而且还是防守方,好好打不至于被偷的[吓]
【回复】魏出昏君没有用,反正后面拍版的是司马家
【回复】回复 @小吉祥艹王w :队友?大魏吴王算队友还是偷袭荆州的的吕蒙算队友?历史上关羽在荆州打得魏国服服帖帖,荆州更不是季汉借他们东吴的,关羽在外面水淹七军东吴从背后捅刀子,这种队友不要也罢。
如日月入怀:
我记得以前看三国志说诸葛瞻小时候,诸葛亮在给大哥写的信里提过诸葛瞻,说他虽然聪明可爱,但观其言行,轻佻浮躁,不堪大用。之后蜀人又大多对诸葛瞻寄予厚望,相当于捧杀了,老父亲的担忧成了现实,造化弄人

【回复】回复 @Megabite :诸葛恪是另一回事,是诸葛亮写信夸赞诸葛恪能力突出,诸葛瑾却回信说不知收敛,恐有灭族之祸
【回复】诸葛亮让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是凭空而来的[笑哭]
【回复】那个是诸葛恪吧…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儿子
Hero怒焰:
诸葛瞻是菜,忠心跟报国志没问题,比起曹魏那帮能力出众,直接倒投司马家的玩意强多了,除了姓曹的,谁愿意为曹魏而死,所以明面上是蜀汉先亡,实际上魏国已经名存实亡了,诸葛瞻也就只能喷喷菜别的人格方面也是没问题,到底武侯的家教,能力不行人品差不下[藏狐][藏狐][藏狐]

【回复】丞相来不及培养后代就去世了,培养刘禅时间比自己亲儿子还多
【回复】诸葛瞻227年出生 武侯228年就开始北伐了 234年武侯去世 那时候诸葛瞻才八岁 诸葛瞻这八年里不光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而且武侯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忙着北伐 诸葛瞻应该都没见过武侯多少次 我个人认为武侯根本就没怎么教育过自己孩子 实在是太忙了 所以诸葛瞻后来才没什么本事
【回复】曹丕颁布九品中正制之日就是曹魏灭亡之时。
剑士猎人:
诸葛瞻就跟拿破仑三世一样,一点功绩没得,地位全是靠自己的姓氏蹭来的,至于说能力嘛…这俩人能力也不能说没有,但指望这两人能像父辈那样力挽狂澜,颠覆乾坤,着实不大现实…

【回复】回复 @松竹梅世 :诸葛瞻和邓艾对阵,也打赢了前两局,有什么用呢?我说了,三世不是没有才能,但他的才能最多只能让他当个守成之君,让他去开疆扩土,明显有点力不从心,诸葛瞻也一样,他当个文官辅佐刘禅稳固基业的能力还是有的,但带领精兵指挥决定国家存亡的战斗,明显儿戏了。
【回复】这话就是你的不对了,拿三一共打了4次战争,赢了三次。普法战争,他人少,还被包围才投降了
丿四夕yy:
说姜维的你们的脑子呢?姜维凭什么跪在诸葛瞻墓前?就因为姜维诸葛瞻意见不同,且姜维失败了,且诸葛瞻是诸葛亮儿子,所以姜维就等跪在他墓前,跪在别人墓前的石像的意思是什么懂吗,啥都不懂,乱开黄腔,不嫌丢人?

【回复】是啊,别的不说,姜维的忠义难道是假的吗?蜀汉都亡了,他都不忘复国,这样一个人,被骂的跟黄皓这些人一样?
【回复】哈哈,有些人总是喜欢乱扣帽子,不读书就坚持道听途说来的观点,一个劲的黑,别和他们一般见识
【回复】这样的人生在古代也是黄皓之辈阴险狡诈之徒!
゚゙゚゙゚孔子:
那要这样跪的人可多了去了,五千年里的降将都跪吧,这是在搞什么

【回复】主要是这俩背刺关二爷的太具代表性了[辣眼睛][辣眼睛] 1.二爷已经被神化了,背刺他,直接导致他败亡 2.刘备对待这俩只能说仁至义尽,既没有亏待也没有冷落,他们监守自盗,导致账对不上就投降,这不是闹着玩吗? 3.如果这俩货不投降,襄樊之战犹未可知,蜀汉说不定真的可以完成隆中对
【回复】这几个跟其他降将不一样,比如兵败被俘虏投降,同期张辽关羽后来的姜维都投降过,其他的就更多了都,再或者投降后属于是怀才不遇或者主将不公,投降后发光发热,张郃许攸背袁绍投曹操张郃还封了五子良将,张松法正投刘备,就是范疆张达杀张飞偷跑东吴并不是什么丑事。糜芳傅士仁二人第一跟着刘备是患难之交,从徐州跑到荆州,数次过命的交情,刘备没有亏待他们,糜芳还是南郡太守(之前都是曹仁周瑜之后吕蒙,这个明显是关系户),然后三国志记载是他们早就想投,而且荆州只有他们是铁杆投降派其他人其实不投降的,然后关羽是外将糜芳是国舅很明显的监军身份,加上没有兵败被俘,以及投降后他们的地位反而不如投降前,投降动机也是自己有错在先,不像范疆张达是被逼无奈,最后朱然传还记载了一个荆州被关羽经营十年,曹魏十万大军打一个城中发瘟疫的江陵六个月没打下来,所以糜傅二人投降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典型。而且就是和他们几个在一块的潘浚也投降了,但人家是荆州已经归吕蒙了后才投降了,风评没有任何问题,后面做出功绩还展示了良禽择木而栖,是关羽自己轻文人的问题。
【回复】回复 @我叫粉皮 :不一样的,你月薪五千但是老板对你很好公司氛围也好,你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而且老板不但是你的亲戚还是你的好友,犯错也给你挡着压力,而你跳槽还把你老板的商业机密给卖了不但还害死一个老板的得力干将,至亲兄弟,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从5000工资跳到5500你觉得别人会怎么想
とうほう探头:
咱就是说评论区讨论诸葛瞻配不配的,且不说你去说不定都直接投了,这个只是后人设计的关诸葛瞻本身什么事

【回复】回复 @小凡读史 :敢不敢是胆量问题,成不成是能力问题。诸葛瞻至少真敢上
【回复】这个说的好,这是后来安排的,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对比意义。虽然诸葛瞻能力不行,但人家战死了,其它那些直接投降
【回复】回复 @谢刕的奇迹阮阮 :对,人家三代都为蜀汉死了,能力差点没办法,就像我们都是普通人,但爱国之心还是有的
别梦幻心:
这个瞻最大的错误是自己太菜了。出城战斗没问题,毕竟那个时候的蜀汉,你敢死守,在内部不合的情况下,被内部连夜割掉头投降的概率十分的大。说句不好听的,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连内部的掌控力都不够了,更别说合人心了。

【回复】回复 @漫卷青书 :为什么在你口中以身殉国听起来是很轻松的样子
【回复】能力一般,但殉国的精神可嘉
【回复】回复 @mou还是muo :绵竹不失,投降派还不好架起阿斗出门献降;绵竹不失,成都跟邓艾之间还有一座险关,跟钟会之间还有一座剑阁跟姜维四五万军队;绵竹不失,南中、江州还有充足的时间驰援勤王。诸葛瞻弃关不守,平原决战的意义在哪里?涪城的补给能支撑邓艾两三万人多久?拖在绵竹城下,那邓艾就是一支死兵。诸葛瞻唯一的野战机会就是涪城,涪城水网密布,正适合迟滞邓艾陇西兵的兵锋,他未战先怯直接撤到绵竹,还把涪城的物资留给了邓艾。求死谁不会,诸葛瞻比审配尚且不如,审配好歹死守邺城给曹操制造了偌大麻烦呢。诸葛瞻坑了阿斗,坑了姜维,坑了霍弋罗宪,把一息尚存的蜀汉直接推进焚化炉,好大一个尽忠死节的忠臣,何加于蜀汉国祚??
格林之夜:
诸葛瞻自己军事水平连黄崇的水平都没,邓艾刚到绵竹关,黄崇流泪苦劝击邓艾立足不稳,诸葛瞻不听非要等邓艾缓过气来,结果就是关破人亡

【回复】这个的确是诸葛瞻的失误
光客_:
想不明白为什么把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归结到关羽不会做人上,这哥俩要是干干净净能怕成这样?克扣军粮倒卖军械啥时候不是死罪?关羽做的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没有出征前就找个由头给这俩人收拾停当

【回复】关羽的问题就是很明显,不是不会做人,很明显的不会做帅,要么就算你抓到了,你要真认这门亲戚,你就趁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要么你就大义灭亲,赶尽杀绝。关羽到底是还想认这个小舅子,把这俩人杀了也真是啥事没有,还是刘备太蠢,前面非要打这个仁义的旗号硬买人心,一直活活拖到庞统死了才收起他那个仁义,庞统不死,关羽也绝对不可能兵败麦城
【回复】回复 @小凡读史 : 假节钺就是生杀大权,不存在关羽不请示没法处理。恰恰反而是以前没有假节钺,关羽不能处理他们俩,才那么嚣张。给了假节钺,关羽突然就捏住了他们俩的小命,让他们产生了危机感,再加上关羽说回去处置他们,才导致的结果。
【回复】关羽也很难做,糜芳是小舅子,士仁是老兄弟,关羽不能不请示刘备就把这俩处理了
她说-是-晒黑的:
能力不够但气节尚存,诸葛三代以身殉国

【回复】恐怕让三个降将跪诸葛瞻,也就是褒赞他的气节了

诸葛亮 蜀汉三叛 诸葛瞻 必剪创作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