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人口不足10%的印度精英,靠什么缔造了话语权“帝国”?【温铁军践闻录3-4】

作者: 国仁全球大学堂分类: 环球 发布时间: 2020-12-11 18:40:14 浏览:1279587 次

温铁军:人口不足10%的印度精英,靠什么缔造了话语权“帝国”?【温铁军践闻录3-4】

马踏连营八百里:
印度的困境在于:扶植下面,上面没了;依靠上面,下面没了;被殖民征服,以前没了;反崇洋媚外,将来没了。[吃瓜]

【回复】怎么感觉这进退维谷的桥段莫名熟悉呢 👍
【回复】回复 @守积有生 :《建 国大业》,委 座穷途末路时无奈之下的那段话呀!虽地域不同、时代有异,但与层主所述之言于精髓处不乏同工之妙。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是惊人滴相似。前两天刚刚复习了这部荡气回肠的电影。知道了她诞生得艰难与伟大,才更珍惜当下拥有的难能可贵的安宁!
【回复】最高真理!:生存竞争失败种族没生存权!别怀疑!!!
磷叶氏:
印度自诩为大英帝国的继承人呢...我感觉印度虽然向外输出人才很多,国际声音很大,但实际上如果制度能让这些人才能留在本国,也许印度就不是现在这个鬼样。 中国确实需要更大的对外发声力量,但是像印度这样以挖空自己为代价,造成很大的外部声音的方法,感觉更像是饮鸩止渴。说起来这有点像犹太人,全世界都能见得着,但是本国随时处于危机之中。 中国其实在国外的侨民侨胞其实有五千万之多,赶上好多欧洲国家的总人口了,只是确实外部发声力量不强。但我害怕的不是发声力量不强,而是很强,却不为我们发声。把人才根植于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总是有这样的风险的。印度和中国不一样,印度算是欧洲的老祖宗也算是他孙子,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对中国人进入他们高层的排斥心理更强。 我觉得我们需要加强外部发声力量,通过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学印度嵌入其他国家,副作用大而且学不来。

【回复】无语,谁要说要像印度一样,向外输出人才了。 这恰恰是印度人才流出的结果,国家的制度不匹配印度的实际情况,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合印度本国,才导致人才大量外流,才出现印度人国际上“声音很大”的局面,这只是一个客观的逻辑。对比中国国内(疫情前),难道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吗? 难道这是值得炫耀和鼓励的事情吗?温老师的语气你难道听不出这是在批评?
【回复】回复 @外蒙海参批发商 :关注点居然是上不上榜……这批站也就这样了
【回复】回复 @外蒙海参批发商 :你看完了吗,能说出这种话来[疑惑]
浅或:
中国人谈历史:我们老祖宗的那个时候 印度人谈历史:我们的主子过去的那个时候

【回复】应该是“我们的主子们”[妙啊]
【回复】回复 @观察者联盟小队 :种姓制度就是不断被征服的结果,每一次被征服都多一个种姓
108537861:
看待印度的历史,要用印度人的视角看待印度,不能用西方人的视角看待印度,甚至不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待印度!!!别陷入中国中心主义看待别国历史!!!

【回复】确实,就像我们说的洋教条不适合中国一样,一定要中国化。印度也要印度化,他们要想解决问题,照搬也是不行的。否则不适应下的生搬硬套,印度也会出现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样的结果。
【回复】普通人怎么看无所谓,学界研究国际问题,自有一套方法论,方法论的使用又不局限于什么中国视角,而是严谨的研究理念。
【回复】回复 @PC12M :外务省的水军而已
风物长宜放眼量啊:
感觉温老师冷静理智下有一腔热血,言语间偶尔能露出点苗头来[歪嘴]

【回复】温老年轻时比现在还热血[笑哭]但是也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脚踏实地的做研究[歪嘴]
【回复】他年轻的时候没少吃这个亏,现在被磨的一说话就道歉微笑,不然比李毅那个还激进
【回复】温老师说过他为什么一直微笑, 因为太难,不笑不行
孟氏良人zjl:
温老多说点,打开点思路,现在一提印度都是无脑黑,你都不能客观得了解印度,怎么和它相处呢?

【回复】印度很厉害的,能饿能抗,就是不造反
【回复】回复 @漫游雨露 :不是说🇮🇳nb,结合实际数据说话,唯物辩证法分析。
【回复】印吹就是你这种即不了解,也无知识储备的人吹起来的。印“黑”嘛,太多的事实可以佐证。
micoo110:
之前马前卒说印度的外汇中,主要是靠侨汇,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是靠侨汇。这个问题,被温老解释的清清楚楚,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在下不去基层的原因,按照英式方式培养出来的印度精英没法在本土找到好的工作,逼着出国打工,然后把钱寄回国给还在本国的父母兄弟姐妹花,形成大量的侨汇。也解释了为什么印度在国际上的声音越来越大的原因。

【回复】回复 @黑月狐 :马前卒哪能全都懂啊,他自己只是个学土木工程的,他讲解的东西也都是自己去网上查的资料给观众做个总结,真要刨析一些问题的根源他也是没办法做得到的。
【回复】对,如果跳过印度的客观国情单单讨论外汇,这个逻辑是根本不成立的。因为中国虽然外汇主流不是侨汇,但侨汇体量也很大,2018年印度侨汇是786亿,中国侨汇是674亿,跻身世界第二,我们却明显感觉到中国的国际声誉并不如印度。如果考虑到中国受到各方堵截的缘故,我们大可以放大样本数量,侨汇收入总量最高的五个国家是印度、中国、墨西哥、菲律宾、埃及。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与侨汇收入并不成正比,甚至很难发现相关性。只能说印度人容易远走海外的条件导致了侨汇总量高和这个民族国际声望较大的现状(当然还有温老提到的海外精英与本土割裂),但这两个“果”却没有直接联系,不能跳过“因”而直接互相论证。
【回复】督工单个视角看问题分析的还可以的,但是缺乏全局观念,各种分析过于碎片化然后拼不起来。温老的分析听着舒服,恰恰在于前后零散分角度的论述最后能够完整贯穿起来,互相佐证,脉络非常清晰
小小舔猫:
说明白了,就是美苏还有西方国家看上了印度洋的资源,然后间接控制周边国家实现各自的利益。

妙妙门:
三哥和我们所有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到直民者当年留下的坑[呆]。

【回复】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伟人
【回复】回复 @观察者联盟小队 :不过 很难处理领土问题的
【回复】只要我们和印度处理好领土问题,我想其他的都不会再是问题
J4F1229:
有几个高级打工人就是声音大了? 什么时候美加选出印度裔总统了,才叫声音大[歪嘴]

【回复】选出来也没用,工具人罢了
【回复】回复 @Terry自习室 :你回回考试考第一,第二名见你就翻白眼,但是对他家狗又亲又抱,那你是不是得羡慕那条狗[doge]
【回复】不是神多嘛,咒死拜登,哈里斯上线,完美。
鲨鱼别咬我啊:
各位听温老的课,总能听到他说要去意识形态的看待问题,但评论区却充满了意识形态化的评论,我们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也应该自我批判。

【回复】这是温老的特点也是他的长处,但现实世界总不会没有意识形态的,我们不防备,敌人就会输出;看问题当然也可以从意识形态入手,这样多方面考虑,会不会得到更充分的结果呢
【回复】意识形态和一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真的能完全分割开吗? 能抛开的意识形态还是真正的意识形态么…… 我持怀疑态度。
【回复】屁股决定脑袋,说去意识形态其实是妥协的说法。
林少跛:
说说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啊。国内问题温铁军老师非常强,这点陈平老师也受到了影响。国际环境这块,我觉得还是看陈、温、张等。他们主张的是中国创造新的声音,这几年我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而印度的大声音不过是西方下的声音,是它国赋予的,无论多么大,都不会有它们自己决定。

【回复】翟东升和温铁军结合着看
尽量不装:
殖民,是西方文明永远无法自圆其说的一个坎儿。你文明了半天,就是抢别人地盘儿吗?就是奴役别的民族?

【回复】人家自己说是给你们带去文明[doge]
【回复】看看感恩节你会发现人家还是能自然技术的,就是不要脸。
【回复】人家会说,都是历史了,别老提这有的没的。
大南哥大:
印度造反有绝招, 每人街上拉一泡。 牛粪人粪铺满地, 老仙见了没脾气。

甄姬拨剑:
印度人人都有纯真而野♂性的眼神[微笑]

印度 人文 中国 社会 趣味科普人文 贫民窟 农村 温铁军 观视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