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珍贵的影像(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唯一一次太空之旅

作者: 不锈钢火箭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19-03-29 14:28:05 浏览:1067296 次

极其珍贵的影像(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唯一一次太空之旅

九月要睡觉了:
暴风雪号毁于暴风雪,安225号毁于战火,历史是真真正正的远去了啊

【回复】安225就剩右半边翅膀 其他敌方都炸烂了 看碎片涂装知道是安225
【回复】我去哈萨克斯坦草原旅游,远望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那里就躺着苏联最后的梦想辉煌啊...[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ZJ-Frank :救回来也是按老壳子造新飞机了,飞控都毁了
账号已注销:
苏联航天技术都有人说渣渣了,真是无知者无畏。

【回复】毛熊当时确实nb,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比当时美国牛多了,可惜经济实力太差了,饭都没得吃了。
【回复】老美坏的狠,一个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经济。
【回复】回复 @战神德仁 :想多,一个二级经济类项目拖垮一个国家还是不行的
不锈钢火箭:
航天飞机之所以全部退役,跟哥伦比亚号的失事是分不开的。03年的那次事故,给美国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事后NASA做出决定:第一,航天飞机在完成空间站建设后全部退役。第二,鼓励商业公司参与航天发射,随后便崛起了像spacex等知名企业。第三,启动战神计划,后来成为了太空发射系统sls。此外,对复飞后的航天飞机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包括更复杂的检修流程、每次发射任务都必须有第二架在发射台待命充当紧急救援任务、进太空后翻过来检查隔热瓦等等这些措施导致航天飞机的费用骤然飙升。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完成了最后一次的飞行任务。从此,世界再无航天飞机

【回复】86年挑战者号失事前,美国曾把航天飞机玩的风生水起,那时的航天飞机只进行了简单的验修后就再次发射,任务单排的满满的,发射费用并不高。可惜,两次事故,彻底葬送了航天飞机的大好前程
【回复】回复 @93229830408_bili :而且那两次事故可以算是人为问题,一次气温过低,非要发射,结果O ring失效,爆炸;一次都已经发现泡沫撞击了,而且有ISS可以目视检验是否有隔热瓦失效的机会,结果高层认为不会有问题,最后再入时,液压系统和机翼损坏,导致气动解体(NASA的报告),其实最要命的问题在于缺乏发射段的逃脱系统(返回的时候不论是啥航天器隔热层脱落都是一个下场,而实际上由于STS轨道器的特性可以在轨EVA修复隔热层,实际上反而在再入阶段有更好的应对方案)
【回复】航天飞机的诞生是为了经济 结果确是比火箭还要费钱!退役是必然的!
海甸之蛆:
暴风雪可以完全无人驾驶,导航移动着陆,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必须有人驾驶。

【回复】很对,比同时期的美国要先进,这是暴风雪号第一次进行任务计划绕地球轨道2圈共3小时25分,也是最后一次!由于花费巨大,仅暴风雪号就花费13亿卢比,整个项目更是200亿,间接导致苏联破产,1991年暴风雪号彻底停飞!
【回复】回复 @中毒了一样 :金卢布是沙俄时期的,不过苏联卢布的确是很值钱的,0.6卢布换1美元。
【回复】回复 @中毒了一样 :@中毒了一样 卢布在解体前还是挺值钱的
anduoyijiu:
看到一些无知的弹幕和评论,感慨,随着时间推移,不管苏联好坏,怎么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国家,和美国共同推进了人类太空步伐,就这么给否定了,唏嘘

【回复】美苏两国对人类航天史带来了非常大的贡献
【回复】回复 @bili_34148611567 :最主要的还是竞争,那个时期都是玩了命的搞
【回复】支持,没有了苏联,现在感觉进步的好慢
亚诺:
弹幕一堆心思狭隘的家伙,这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类全体的荣光啊!

【回复】太空非军事产物是人类共有的
【回复】回复 @荪美川-258 :[doge]NND,🇨🇳人不许来国际空间站嗷
【回复】回复 @乖巧橘子 :二次元就算了,肥宅带不起这个帽子。 B站现在已经不算二次元地了。
压箱底的佩奇:
莫名有点伤感…暴风雪号代表了苏联航天的强大…也见证了苏联的没落

【回复】还有和平号空间站那位航天员[大哭][大哭]呆了快一年才回到地面
【回复】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可以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除了固推这一块苏联薄弱一些,其他技术应该是领先的。
【回复】用最sao的头像说最正经的话[tv_doge]
忘世间:
苏联的航天飞机是真飞机 , 不像美国航天飞机是滑翔机,更厉害的是带自动降落……

【回复】前苏联的也是滑翔机,加装了大气内发动机的是刚开始的验证机,后来发射的没装
【回复】回复 @我永远喜欢热力学 :自己查查资料吧,同时期暴风雪比美国的高至少一个档次,结果没钱玩了太可惜了
【回复】回复 @天涯海角未是长 :暴风雪号还有降落复飞的能力,美国多没有[蛆音娘_滑稽]
下北泽的野兽:
其实暴风雪如果真出来的话经济效益可能大大低于美国的航天飞机,暴风雪主发动机放能源号上,不过现在吃灰也挺可惜的

【回复】不一定要航天飞机,能源本身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强力载具
【回复】应该正相反吧,航天飞机隔热瓦维护困难等缺点暴风雪一样有,而暴风雪每次发射还要多丢掉几台氢氧机
【回复】回复 @NewGlenn :能源号是可回收设计,助推和助推设计都能回收,不过知道下马都没测试回收
侧颜控_诗:
苏联在80年代就能制造出这样的东西,与其工业的高度发达不无联系。工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而现在国内却没什么人认识到这点,动不动就是爱搞房地产跟所谓的互联网产业。殊不知没有工业做基础这些都是空中楼阁罢了

【回复】回复 @想想你过去的所作所为 :[捂脸]我说的是地方上[捂脸]不少地方上的领导啥也不干就知道卖地,美其名曰“经营城市”,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回复】回复 @stranger2938 :没人说要走苏联老路[呆]我只是想说地方zf不要过分沉迷土地财政罢了
【回复】回复 @随风前行咧 :[嫌弃]跟冷战冷战是结束了,但是你以为冷战思维就消失了吗?没有苏联在前面顶着,我们面对美国的直接竞争压力更大,更容易被掐脖子,美国一堆从冷战过来的政客会放过你吗?中兴华为就是例子,整天想着买来就行了,自己没有关键技术吃枣要吃大亏。
古月风月:
苏联曾建造过5架用于开展飞行活动的航天飞机。第一架“暴风雪”号,唯一一架进行过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1988年11月首飞,2002年5月12日因仓库倒塌而彻底损毁;第二架“小鸟”号,原计划用于实施第二次太空飞行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已完工97%,因苏联解体未能实施;其余三架未完工。除此之外,还建造过8架测试模型机,用于进行各种验证活动。苏联解体后,由于在资金方面遭遇巨大障碍,俄罗斯于1993年最终取消了有关航天飞机的一系列计划

【回复】暴风雪毁于暴风雪,可惜又讽刺
洗脸不用毛巾-:
问谁拍的那些人知不知道有一种动作叫释放伴飞卫星?

【回复】轨道设置在苏联礼炮空间站下面。进行翻跟斗,外观完整性安全光学检测。
【回复】回复 @徐哥XGEPlayer :太空飘着,相对速度稳定的话,拍摄几乎没抖动
【回复】回复 @徐哥XGEPlayer :我的理解是,伴飞相机高度比航天飞机高不了多少,所以周期和线速度都相近,类似于相互静止,所以如此
迷之59:
看尾部没有美国的RS25氢氧发动机。确实是暴风雨。

【回复】看机翼上的国旗和CCCP就知道了
【回复】明明是暴风影音(ಡωಡ)
初音ミク-AMG:
能源号火箭的RD-0120引擎,如果中国搞到这个技术,载人登月就会迈进一大步,目前YF77引擎的性能太差了。

【回复】回复 @躺着赚钱 :请你30年后记住自己说过的这句话,“月球上没什么值得开采的资源”
【回复】回复 @6眼镜宅6 :正在研制和现成能用的能一样吗 而且买过来摸一摸技术吃一吃不好吗[吃瓜]
【回复】兄弟,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成功了,长征九的建造进入程序了。[星星眼]
天涯海角未是长: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暴风雪号是带着大气内发动机的飞机啊23333333,只有一开始的验证机上带过普通发动机,后来首飞的时候已经全部拆掉并把相应位置补上了,因为这是完全用不上的东西,连阿波罗飞船的锥形返回舱都能做到精确控制落点,航天飞机怎么可能需要大气内发动机,而且航天飞机降落过程中有好几个备用机场,即使在最后阶段也有航天飞机落在沙地上的迫降计划,根本不是众多水平低下媒体扯的一档子买卖。暴风雪号后面的发动机是两个轨道机动发动机,根本就不是什么飞机发动机233333333[2233娘_卖萌]

【回复】回复 @TENtnelaT :主要还是设计思路上的不同吧,美国人的航天飞机主要追求廉价,想设计一种低成本的太空载具,苏联人的航天飞机主要用于军事用途,相对来说在成本和性能间更偏向于性能,没太在意成本。可惜的是这俩都没了,之后的X33、DCX等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希望老马的bfr能承担起新一代大型复用载具的重任吧,希望bfr能成为真正的价格低廉方便实惠的太空运输系统。
【回复】而且美国也完全能做到遥控,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就做过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的测试,进行了两年的各种测试,除了没上过太空。总有人觉得美国的航天飞机比苏联落后多少
【回复】回复 @TENtnelaT :这个并不是应试,主要是苏联人担心美国人用航天飞机去捕获苏联卫星,所以针锋相对的搞了苏联的航天飞机,不过苏联人航天飞机的确是针对美国人的设计的
暴走の鱼骨头:
航天飞机退役,说白了就是钱,钱说到头还是技术问题。 航天飞机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运载能力强,而且支持往复运载,不仅能带东西上去,还能把上面的东西带下来。再而且,运载能力强的同时还能携带多名宇航员。可以定点着陆,不需要大老远去捡回来。 缺点嘛。。。。up也说了,之前的发射成本还是很低的,但是出事了后,各项安全保障和检查,维修,维护工作直接拔高了运行成本。然后吃不消了。。。。 但我和部分人观点不一样,我坚持认为航天飞机没有死,未来航天飞机会是地球轨道运输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如果能发展到,直接由载机带上高空发射,极大的降低发射成本,低轨运输可能会被航天飞机完全取代

【回复】不过这个是真正开启太空时代用的,目前卫星发射主要还是为地内服务,成本太高不划算。 就和电动车一样,是大趋势,但受限于经济(广义,包括技术)无法推行。 挺可惜的,这个衍生出的技术好多。
【回复】最终回头想想,限制空天飞机的,还是材料学,
【回复】回复 @推土机家 :应该还有能源,发动机的功率也是个问题
当之水击三千里:
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太空事业上,足以让所有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赞扬。

水上的星光:
苏联才是航天飞机!美国的那叫航天滑翔机!(狗头保命)

煮饭真的很难:
哈哈哈 弹幕里有一个说苏联的航天技术就是渣渣[2233娘_大笑]

【回复】回复 @斐波那契-洛 :染并卵,加加林入太空开启了太空时代而阿姆斯特朗登月并没有开启月球时代呀,甚至还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回复】回复 @HF_Core :当年美国快把自己的钱耗空了,就为了通过太空成就证明自己比苏联优越,现在美国也没必要做这种昂贵的太空旅行了,毕竟苏联没了
【回复】回复 @HF_Core :当时预算多啊,现在美航那点预算10年怕是才能够。
天涯海角未是长:
感觉好多朋友受自媒体影响把暴风雪吹的有点过了啊233333333,其实前苏联的暴风雪号和美国人的航天飞机是两种概念的航天飞机。美国人造航天飞机是希望能够造出来一个能够不断复用将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载具,而苏联人在设计之初就预料到了这种载具使用不会很便宜,所以暴风雪号实际上是一种用来完成别的普通飞船所不能完成任务的特殊太空载具。总的来说暴风雪号在综合性能上有一些优势,但这个优势真的没有网上自媒体吹的那么吓人2333333333

【回复】我倒觉得相对于美国航天飞机,都没几个人知道苏联的暴风雪,甚至还问谁拍摄的,张口闭口一个假的。88年的时候弹幕评论里至少有一大半的人都没出生,还这个贬低那个质疑,不管怎么说,苏联是目前人类历史上唯二造出航天飞机并在太空中飞行过的国家之一,我们有资格评头论足吗
【回复】相比较航天技师来说,我更在意为什么兔子的材料学一直跟不上,以前不相信,现在细细想来一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特殊材料在美苏之间存在
【回复】回复 @今夜夜真暖 :也许世界上的第1条船只是几根木棍简单的绑搭起来。也许当时就有人嘲讽,就这东西还没我游的快,它有存在的必要吗?而渐渐的从周到船到轮再到箭。也许后面还有神州或者其他什么的。但追溯本源,他也不过是几个木棍儿,简单的捆搭而已。

NASA spacex 太空 科学 苏联 纪实 火箭 暴风雪号 航天飞机 发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