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揭秘鲁迅与亲弟弟周作人决裂的真相!(谈鲁迅16)

作者: 智能路障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4-21 10:00:14 浏览:1069568 次

【围炉夜话】揭秘鲁迅与亲弟弟周作人决裂的真相!(谈鲁迅16)

_不屈不挠的帕奇_:
“你是娶了羽太信子对吧?” “对” “她骂过你吗?” “骂过” “我写过文章骂过你吗?” “没有” “你恨她吗?” “不恨” “你恨我吗?” “恨” “我对你那么好,是你亲兄弟,你不拿香炉对着她你对着我?” “因为你是好人” “什么!这是什么tm狗屁道理,好人就得被亲兄弟拿香炉指着?”

没事睡觉放发呆牛:
搬出去后,鲁迅很快得了肺病,格外严重。 在身体儿近朋毁的同时, 他的精神一度濒临危境,在砖塔胡同期间甚至曾声明两条定例: 一者不再与新认识的人往还,二者不再与陌生人认识——他对人性的绝望实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鲁迅传》刘金平版本

【回复】最亲近的兄弟都能这样捅刀子,何论陌生人呢。这些事对他打击太大了。
【回复】透过这些文字,真的能感受到绝望……
【回复】回复 @虚空麻辣章鱼丸子 :看得令人心痛,哪怕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先生,也硬不起心肠如对待自己的家人…… 虽长兄如父,但弟不如儿。先生实在是太善良了
扉见泉:
周作人怎么娶的这个媳妇不得而知,但是这女人完美的帮他规避掉了做人的道义与责任,想要哥哥的薪水,想要哥哥的大房子,想要奢豪的生活,不想要奉养长辈 ,谄媚外国。其实不也是他的内心通过这个女人的达到了目的。

【回复】是,他妻子的所做所为,其实都是他自己内心的投射
【回复】说到点上了,周作人不养母亲已经很能说明了
【回复】回复 @Yier逸儿 :这种人现在也非常多,身边就有一个,取了老婆家里出了很多钱买了房子,他老婆从来没去过他老家,过年要么在买的房子里过,么去女的家过,亲朋好友打牌,他就看了一下,直接开骂,所有人看到的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个是经理,他老婆是文员,哪男自己打了饭先吃了起来,他老婆直接破口大骂,你想想一个经理啊,当着所以员工的面,简直离谱。
弱气的宅达人:
周建人也挺惨的,本来羽太信子准备把妹妹介绍给周建人的,但周建人坚决拒绝了,然后被他二哥灌醉了信子拉着她妹妹爬上了周建人的床,然后周建人为了考虑女方名声就忍了娶了(周作人真的不做人)周建人结婚后被欺负的很惨,羽太信子俩姐妹心机重,周建人为人和善就一直别压着欺负,后来托胡适找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跑了(在上海站稳后还想接老婆孩子回上海结果被打走了后和王蕴如相爱然后又被日本人告重婚罪敲了一笔钱)这导致了周建人是自由恋爱坚定的支持者,鲁迅死后没几个月母亲就被周建人赡养。周建人是搞生物以及科普的,老年时太过努力导致双目失明,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回复】树人建人都挺好,作人是真的不做人![生气]
【回复】周作人是真的不当人,看完这条评论和视频直接高血压[跪了]
【回复】回复 @爱看电影人 :鲁迅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70年》中写的信子设套灌醉叔叔周建人的(但我觉得这事没有周作人也干不成),芳子确实开始时与周建人有过恩爱期,但是到了八道湾和姐姐同住后受信子影响的芳子开始和姐姐站在一边指责、痛骂周建人。(ps:自从俩姐妹嫁入周家后鲁迅开始把财政大权给信子,我觉得信子这个日本人确实心机重)被打是在给老母祝寿时的事,差点被自己儿子周丰二砍死
失于惊尘:
有些人还在纠结那个可笑的谣言的真伪,其实看看鲁迅分别对母亲鲁瑞、妻子朱安、爱人许广平,以及他后来重视的女作家萧红这几位的态度,就能了解他对于异性的审美。 相比美貌和温顺的妇德,异性的才华、眼界和个性更容易吸引他。例如鲁瑞,虽然出身封建家庭但也爱读书识字;例如许广平,有文化有眼界而且活泼外向;例如萧红,才华横溢也热爱生活。这一类有文化且鲜活的人,才能引鲁迅瞩目。 再看羽太信子,没文化、粗鄙、歹毒、目光短浅,长得也是一副木木的样子,周作人到底看上她哪一点?才真叫人诧异吧。

【回复】正是因为当事人,鲁迅,周作人,鲁老太太都不愿意多谈,才没有明确证据,也因此给了这些阴谋论,泼脏水的机会。。
【回复】回复 @失于惊尘 :理性、中立、客观本为中性词,是一套价值观念。 然而在网络话语平台上,三者揉合在一起,有贬损的意味。理中客具有自己的一套的话语体系,或将相对主义思想与理性客观中立态度混淆,或将理性客观中立门槛过度提高,以达到自身选择性失明,但却伪装成中立者输出明显偏向性的观点。
【回复】这番话说得也有些过激了。羽太信子之于周作人,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意义。我们作为外人,情理上都是没资格议论和指摘的。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个去了解这家人更真实的状态,鲁迅这一家三四代人,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都非常耐人寻味。他们所有人都受到了鲁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每个人活出来的样子也并不像大众所以为的那样……一言难尽吧。
舞之:
大概懂了,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当时是列强,又有日本大使馆,周作人的妻子就是依附列强欺压周家的寄生虫,周作人是个在溺爱中成长的软男。 他妻子憎恨鲁迅,一直编造谎言污蔑他,并借用日本那套思想给他洗脑,周作人信以为真了。 听完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像周作人这种类型,身边有很多例子:从小被溺爱,做什么事都有人擦屁股。最终就会变成一个没有信仰、没有原则、好吃懒做又软弱的巨婴,即使有才华,那也是因为没有生活的烦恼,空闲时间太多琢磨出的一些技能罢了,这种人本质上还是一个人渣。 所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唉

【回复】我舅舅就差不多是这样的人。小时候被4个姐姐宠着,父母死后4个姐姐供他上大学,在大学里每回捅的篓子都有4姐擦屁股。结婚也是姐姐们掏的钱。结果就因为我舅舅的闺女大学毕业的时候,那4个姐请她闺女吃饭,舅舅的三姐给钱给了500(当时是想一碗水端平的,但手里没有现金,就只有500,本来吃完饭之后打算取的),而当时三姐给四姐的女儿1000。就因为这点事儿决裂了。就是从小惯出来的,什么都让着他,然后什么都觉得理所应当了,再加上婚后妻子的枕边风,然后就觉得谁都对不起他。
【回复】人也不是非得吃苦, 但至少要知道感恩和责任
【回复】周家的悲剧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你弱,你就得挨打、就得受欺负,实则没得道理可讲,要么软下脊骨闭上耳目混账地苟活下去,要么就挺硬背梁横眉冷对和孤独与黑暗较个高低。说起来也挺悲哀,彼时风华正茂,本以为是家族的中兴之始,又何曾想东风平定后,只是单单留下一颗后无来者的明珠呢。
_费里安西诺_:
我觉得用姜文对日本人的评价就能总结羽太信子的言行:“他们只不过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个温文尔雅的日本人很容易变成我们印象中的日本兵”

【回复】唯一能征服日本人的,只有强大的实力!
【回复】日本人不过是,装小礼也不知大义
【回复】第一次看这段原文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微笑]
四大名著唉:
这羽太信子超级恶心,鲁迅先生死了她都不忘压榨最后点价值。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推崇鲁迅先生,羽太信子这货就赶忙在家里立个鲁迅先生的牌位,每天吃饭前都要先在牌位前盛上一碗,装得自己很尊重鲁迅先生一样,以鲁迅弟媳自居,抬高自己身价地位[吐]

【回复】回复 @嘟嘟说说啥 :回复 @嘟嘟说说啥 :当时日本还承认运输队长,日本和大陆没有官方建交,一些比较大得事件双方能知道,但在具体细节上双方互相并不了解。比如日本知道大陆推崇鲁迅,也知道羽田是鲁迅弟媳,但对于鲁迅与弟媳关系的好坏日本人不清楚。大陆与日本还没有正式的信息交流,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况且当时日本对鲁迅作品研究很多很深入,但对鲁迅人生经历了解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日本人认为鲁迅的弟媳怎么的得比自己了解鲁迅,而我们这头的言论也到不了日本。
【回复】回复 @嘟嘟说说啥 :只能说这女人太能装脸皮太厚,跟鲁迅交好知道她为人的先生们不会去跟她一个泼妇对骂,更何况闹起来谁知道这女的会不会胡说八道影响鲁迅先生清誉
咸鱼雫:
我感觉路障说的这个很真实,那时候真是长兄如父 我爷爷也是家里的老大哥, 为老家忙里忙外, 自己辍学打工供弟弟几个上学。 从都昌徒步走到景德镇。 路上行李就一件棉花被,半路上还被人偷了。 差点冻死在路上。 过了几年我爷爷回乡探亲, 去的时候穿的大棉袄雷锋帽,都是新买的, 回来的时候穿的一身夹袄,头上包的破毛巾。 家里人一问是被两个弟弟要去了 说是好看,便拿去穿了。临走都没脱下身来 我爸说有个弟弟是当了县长的, 被省里叫去当省官,他却不去,说是怕。 我爷爷气的很,难得骂了他。 后来我爷爷积劳成疾大病了也没人来看 查了是得了肺癌才来人看。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回复】当大哥的都是这样,砸锅卖铁接济弟弟妹妹,最后还要被嫌弃
【回复】我大伯也是传统封建大家庭的长兄。真的做到了长兄如父,可惜兄弟邻里未必感激他,可能过得不如他的,还会抱怨他,过得比他好的反过来还看不起他。我很尊敬他,但也替他不值。以后这种封建糟粕还是别要的好。害人害己啊。
【回复】我有个姐姐,虽然只比我大三岁,但是真的感觉是长姐如母,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就是我姐姐,如果有人是我愿意为她去死的,那个人只能是我姐姐。
汉丹青:
鲁迅骂过那么多的人,却从来没写过骂弟弟的文章,可能是心寒的感觉更多吧

【回复】鲁迅还专门在哪个杂文上(我记得似乎是坟或者且介亭杂文的序言)讲过,他写小说的所有男性人物里,如果有排行,要么是大哥要么是四弟,没有二弟三弟。因为怕被当时的人误会是他在影射自己的两个弟弟。注意到这么过度仔细的程度,对弟弟是相当疼爱了。
【回复】回复 @罪城枉芜 :我觉得倒不是这个事 鲁迅骂过名人多了去 哪里会在乎多一个少一个 可能真的是亲人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回复】都是名人,每句话都在风口浪尖,很何况家丑不可外扬。
UrMask:
无论从什么背景下看,周作人这样吃着家里的,心里却没有丝毫孝道,没有对兄长的尊敬,却对一个日本女人唯唯诺诺,不惜和家人决裂的人,就是人渣。

【回复】大家都不想说什么了,表示赞同
【回复】太难受了… 清明刚和男朋友一起去看了鲁迅博物馆 心情非常沉重
【回复】为什么你能骂出声,怎么这么痛快[doge]
Renaissancthya:
用中国传统眼光来看这段公案就太简单了:弟兄分家,老太太跟谁走谁就有理。

【回复】回复 @全干工程师大灰灰 :我奶奶是你说的这样,但我外婆是谁对她好她就待哪。这不是绝对的
【回复】我奶跟我二叔还从我家和我三叔家蹭钱给我二叔补贴家用怎么说?明明我二叔是三个兄弟里最有钱的啊!我二叔都市里买房,孩子市里读书了,我家和三叔家还住的穷山沟里旧房子呢,上哪说理去啊【我好气】[大哭][大哭][大哭]
冥王哈迪斯殿下:
“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

【回复】人性的卑劣,渴望毁灭任何比自身更加正面的存在,以此显示自身存在的价值!
【回复】回复 @混元金丹 :别说的人性多丑恶,利益而已,你觉得不重要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是很好的东西,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在我这里不如屁。英雄在乎的东西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宁愿为了信仰和理想付出一切,你愿意为了飘渺不定的东西付出一切吗?不止生命
【回复】这话搁在这里,怎么理解可就有意思了。啊,不过本身也是个耐人寻味的好句子
老阴阳天师:
就周作人老婆那个德行,鲁迅偷窥弟媳洗澡这种猜测是怎么出现的?说难听点,作为民国数得过来的大文豪,想要什么女人没有....就像王思聪偷窥凤姐洗澡,虽然这个比方不太合适,不过理是那么个理

【回复】鲁迅先生连自己的妻子,大家闺秀的朱安都能忍住,偷看大猩猩洗澡说实话是真的不太可能[捂脸]
【回复】鲁迅有精神洁癖的,为了精神是契合,他和朱安结婚那么多年都没圆房,
【回复】回复 @宇智波_派派星 :主要是朱安女士怎么说也是明媒正娶,来自老家比较有身份的家族的夫人,对鲁迅先生可以说是尽到了自己朴素价值观里的一切责任,鲁迅先生都能为了自己的原则忍住不圆房,又怎么会对一个农村出身、歇斯底里、当初在日本是他们的女佣的人有想法。。。
slipperyslime:
这个视频其实讲的就是娶一个好老婆的重要性。 另外提一个说法,我们对于日本女人温良的看法其实从来都是错误的,或者是来自于日本的文化输出。 在阶级更加固化,等级制度更加森严的日本,日本女人对于怎么做人,即在不引起他人反感(使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利益与社会地位, 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厚黑学,非常精通。 现在甚至有夸张的段子,说日本家庭妇女热衷用“食疗”给丈夫慢性下毒,以便在丈夫死后继承遗产,自由生活。(真假请自行判断) 文中周作人的妻子确实是另类,但另类的原因是出身不好,导致显露出来的嘴脸太过于难看,而不是对于金钱的渴望,与对家庭主体权力的控制欲。

【回复】为什么日本女人温柔善良?因为家庭主妇是一种工作,老板就是老公。她们所有的勤劳温柔都可以说是明码标价的。也有的日本女人,等老公一退休就离婚,因为这个男人已经榨不出来钱了。
【回复】有,我昨晚上在知乎看到了个回答的调查,日本女性百分之56在结婚五年内讨厌丈夫,如果没有经济方面的顾虑,百分之63.7想离婚,百分之55想丈夫早点过世,有链接,发了怕被举报[嗑瓜子]
【回复】见到好的日本妇女就是日本妇女都是温顺节俭,见到不好的日本妇女就是另类,人们对日本妇女的印象能不是“都是温顺节俭的吗”?有点脑子,想想都知道日本妇女怎么可能都是或者说大部分都是温柔节俭的,那必然是多元化,什么样子的都有。所谓的日本妇女都温柔节俭只是一种宣传话术罢了。[吃瓜]
西途礼道:
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没什么区别 两个人,一个是兄弟,另一个也是兄弟,为什么区别这么大? 30多年了,原来。。。。。鲁迅想表达这个意思[大哭]

【回复】枣树这个梗…看一次笑一次…原文是以一种随笔的形式写自己的视角看到的东西,这个写法在原文特别抓人,很有一种电影的镜头感,结果现在都被刷成梗了
【回复】回复 @Cube661 :跟日语思维也许有点关系吧,但其实仔细读一遍原文就知道了,原文是以“我”的视角逐步推进的,从原文来看,这就跟电影拍摄一样,视线先出现了一棵树,是枣树,然后开始偏转镜头,又出现了一颗枣树,然后视角又发生了变化,身是一种很有镜头感的写法。至于背后的含义就见仁见智了,本身文笔方面来说很有拉美文学的那种魔幻感。
【回复】回复 @露似珍珠月似弓 :一个是兄弟(周作人),另一个也是兄弟(周建人),为什么区别这么大?——个人理解
Ssj夏奈儿:
我在上个up的视频听到up之后要讲周作人和鲁迅的关系,然后就忍不住提前剧透了一下,主要那时候正在读这两兄弟的过往,觉得很气愤就借着机会在up视频当作一个交流平台前后说了一下,当时顺便提及了一下周建人但没有讲详细作人和建人的关系。其实一开始周家三兄弟感情真的很好,大哥鲁迅二哥树人都去日本留学,三弟建人也想去,但因为要照顾老母鲁瑞就没去成,当时鲁迅和作人都劝弟弟,并表示以后三兄弟就吃一锅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作人和鲁迅在建人找不到工作时候实际上是都帮忙写了推荐信求身边朋友给介绍的,up这次说建人去上海工作实际上还是胡适帮忙给找的,但就是因为鲁迅和作人闹矛盾为导火索导致作人和建人也是老死不相往来了,因为建人之后和鲁迅一样,因为不喜欢老家的老婆就在外面找了一个新的,然后因为建人的原老婆是作人老婆信子的妹妹,作人老喜欢拿这个说事,还在中国出了婚姻法不能纳妾后带着老婆和小姨把周建人告了。但最后法院是判周建人赢了,除此之外有一次鲁瑞寿宴,周建人带着外面的老婆回来祝贺,结果被自己与日本老婆的儿子拿刀差点被杀,这也是为什么周建人干脆在以后不管自己与日本老婆生下的儿子原因,以至于之后儿子自杀他都不管不问了。而这件事情背后显然也跟周作人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比起弟弟周建人他一直向着老婆的一家子。总的来说,看完周家的故事,从鲁迅爷爷到他儿子那代,真的是一本戏剧性十足却又悲剧色彩浓厚家族故事。

【回复】回复 @弘文馆学士方以智 :这波啊,这波是混淆视听,自己以为自己知道一切,老董哥了。建议加官进爵
【回复】回复 @弘文馆学士方以智 :你可拉倒吧 不过就是你自己的一概而论
【回复】周氏兄弟失和是1923年,鲁迅认识许广平是1925年,鲁许同居是1927年,周作人此后才嘲讽鲁迅纳妾,兄弟失和与此事无关。周建人21年就去上海了,25年和女生同居,周作人攻击建人很正常,除了老婆羽太家的愤怒,信子也拿他兄弟再外面找人怀疑他,让他不胜其扰。 老三的出轨恐怕不能用一句不喜欢老家的老婆出去再找概括,老三离家前夕俩人感情还好,芳子还怀了一个,之后在上海就业的老三希望芳子一起去,而芳子拒绝,寂寞难耐的老三才在25年跟别人同居。至于鲁许关系,如果有研究就该知道是鲁迅一步一步被许广平推着,这个消沉保守的老男人跟三弟不一样,他就没把朱安当过老婆。
DOMO哥DOLLA妹:
羽太信子实实在在的祸害了周家整一家。周作人就不用说了,两件大事背后全是和羽太信子有关。一是长兄决裂,二就是后来做了汪的翻译官。然后妹妹羽太芳子,和她姐做派一样,接着祸害了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捂脸][捂脸]

【回复】周建人也挺惨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夭,二儿子被挑唆拿刀砍他,三儿子饮弹自尽,妻离子散,全拜周作人一家所赐。但好在他能自立,所以也没有被鲁迅的阴影笼罩住而是一直有自己的活法。说起来真有意思,37年他去外地工作要日本媳妇带儿子跟他走,那日本女人贪图北京的享受不走,夫妻分居断了联系,然后统一了建国了这女人又在周作人一家挑唆下告周建人重婚,结果新中国判了个两人37分居的时候就算离婚了,真是看着好爽。
【回复】确实,从现在的角度看就离谱,但当时弟弟就是要娶,写封信寄到北京感觉更多只是权当通知大哥了,再加上母亲当时还觉得这二儿子的日本媳妇对家里人还不错,故而鲁迅这个做大哥的即便想阻止,也没得办法。
【回复】回复 @div2009 :感觉羽太姐妹俩嫁给周家两兄弟都是玩了心眼的
神隐のKEY君:
不过现在看下周作人这妻子分明是帝国主义之下的小人,放到现在就是农村来的跟城里人结婚结果拖家带口巧取豪夺这家人的资产,还改名换姓,都说长兄如父,但迅哥做的有点过了,就算在动荡的年代里也要靠自己才是真的,宠弟行为带来的就是这样弟媳,但一切都只能是历史了_(:з」∠)_

【回复】诶诶诶,帽子别往农村人和女性头上扣啊,开地图炮很麻烦的啊
【回复】任何人身上都会就有时代的印记。鲁迅先生也不例外。那个时候就是长兄如父,这甚至是一种责任。没有人会觉得不对。可惜感情是相互平等才能长久的,一味的只付出只索取都迟早要完。
【回复】回复 @空谷语无声 :他指的是家境和品德都很差的人去掠夺别人的财产,使自己过上好日子。

鲁迅 周树人 知识分享官 文学 人物 人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