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川端康成

作者: 拣尽南枝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5-27 21:43:07 浏览:91313 次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川端康成

万延元年的football:
理解《雪国》最重要的一组概念是“净化与虚空”。雪是一个净化意象,洁白的雪可以遮蔽大地的污秽,驹子身为艺伎,本来是生活在出卖色相的世界里,但她的出现总是以雪野或雪山为背景,这是一个十分清纯的画面,让人不由得忘却这里是寻花问柳的地方。《雪国》里的银河是净化作用的提现:银河具有一种沉静却仿佛发自地壳深处的震撼力量,在这包容一切的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人超脱了生死——叶子坠落的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目睹这一切的岛村也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经过银河净化后,主人公无不达到一种虚空的境界,火场应该是纷乱躁动的、紧张恐怖的、但是在纯净空阔的银河笼罩下,结尾整个失火现场都“统一在一片寂静的气氛之中”,所以岛村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回复】顶着大江的书名评论川端[吃瓜][doge]
【回复】叶子这种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的事物从写出来那刻就注定活不长,就好像百年孤独里面的美人儿蕾梅黛丝
伊佐央:
生命不过是美的徒劳,雪国解释了人世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热情的消磨。 其实带着中年人的视角去看比较好理解,早期的驹子就像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学很多东西,想活的非常精彩,但是出身已然决定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她的现实是非常矛盾的,这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必然会导致她的人生走向悲剧,不去当艺妓也是和叶子那样一死了之。 岛村是一个中年人,可以说人生该经历过的事都已经经历过了,后半生的事也一眼望到头了,还是个没有正经工作吃祖产的,难免会有些虚无的思想,从青年到中年思想上的转变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所以说要带着中年人的视角去看。 他为什么说驹子是徒劳,他自己一开始就看的很明白了,对于驹子这样出身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别的选择,所以他知道驹子喜欢自己但也是白白享受这份喜欢,他是有能力改变驹子的命运的,举手之劳,比如说赎身带她去东京,介绍一份舞蹈老师也好乐器老师也好的工作,哪怕驹子再把钱还给他,人生不也有希望了吗?驹子没说出来,但是叶子说了,但是岛村显然没有认真考虑过,他只想当一个嫖客,最多多给一点钱。 这也是现实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场景,人们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爱上一个与自己热情并不相称的人,反过来成了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 驹子喜欢艺术,岛村也喜欢艺术,艺术在这里象征了生命对美的欲求,爱也是一种美,不像艺术那样有门槛,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美。艺术不会爱人,但是爱会。 驹子能不能攒钱给自己赎身然后去东京等城市找份工作呢,我觉得应该也是可行的,但是人生无望且缺少关爱的她和叶子最终还是在一场大火中,一个死了一个疯了,她们的热情就像是那场大火一样一烧殆尽随后又被白雪掩埋。

【回复】回复 @太空人呐_ :只能说日本文学喜欢写人对生命的感悟,没有一定的人生经验确实不好理解。 我为什么说要带入中年人的视角,就是因为年轻人经历的少,看什么都觉得新鲜,都想尝试一番,也很少考虑自己有一天会死这件事,是理解不了生命的虚无的。 但是人到中年就不一样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自己的人生也望到头了,人生不过是一场徒劳的感情自然就冒出来了。
【回复】我第一次读《雪国》是17岁,读了两三遍根本看不懂!小说主旨是徒劳,我一遍一遍的读也是徒劳。《湖》也看不懂,读起来很压抑。 最后看了一下川端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和《母亲的初恋》倒是回味无穷。
【回复】正常的和服下摆是不及地的,而艺伎的和服比较特殊,下摆会拖地,并且在地上摆出扇形。 头一次岛村见驹子时,她还不是正式的艺伎,应该是类似于学徒的舞姬。第二次见到驹子,那时候行男病重,驹子为了给行男治病,正式成为了艺伎,因此和服是拖地的。关键是岛村看到一惊,心想“她到底还是当艺伎了么?!”这个时候他就觉得驹子已经不那么“纯洁”了。
东风怒放:
《雪国》是一本意识流小说,整本书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美。川端康成的《古都》《千纸鹤》也是很好看的,推荐看一下

【回复】千纸鹤实在是一言难尽,当然我是指人物关系,描写实在太美好
【回复】回复 @herbert55 :我觉得正是那样的人物关系才把文子的感情升华得更加纯洁真挚!文子后面抢回书信并撕碎的情节实在太凄美了,那种极致的内向性的悲哀简直达到了美学巅峰[保卫萝卜_哭哭]仅凭这一个场景就让《千只鹤》超越雪国成为我最爱的小说[保卫萝卜_笔芯]
【回复】回复 @水木-真一 :嘿嘿我说的是第一部文子与菊治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文子抢回原本寄给他的信并且撕碎的情节,后面文子还将赠送他的陶碗也摔碎了。看的时候明明语言是极度素淡的,但就是短短几个动作就把她内心的挣扎写得淋漓尽致,配合夕阳余照下文子浓烈的美,瞬间就有无数重感情冲了进来,但是又被她欲语还休的动作压在了胸口…
落蝶梦:
我实在想不明白这种视频有什么意义 是在传递什么价值观 所以你赶紧多发点儿, 我好仔细研究研究[doge][doge]

爱洗澡的达达利亚:
“她躺在雪地里,孤零零的,像是雪花落进了火堆里”《雪国》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在茫茫雪国里,发生的种种,落在雪上,悄无声息,无论相聚相离,无论情爱,无论生死,都像是鹅毛落在湖面上,甚至泛不起一丝波澜。我看似动了情,可不论多么热烈温柔的爱,在我眼里,也不过只是爱罢了。其实我看过的大部分日本文学都是孤独,他这个民族似乎就是孤独的,在弹丸之地,在不安的社会里,愈是深思,愈是向往远方,灵魂愈加孤独,那些作家他们两眼便看到尽头,可却不想看到尽头。他们幻想种种 可得到的只是虚无,所以很多日本文学都是虚无的,颓势的。慢慢的发展,就变成了凄凉的美,是晚春迟暮,匆匆谢去的林花的残香,只得一声叹惋.

【回复】我醒过来了 就是这一点与我们不同,又让我深深着迷
月下栢舟:
刚上大学的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雪国,那时候空闲时间很多,天天看书。现在被毕业论文折磨得头痛欲裂,更别提看书了,等结束一定多读些书[哭泣]

蘑菇林的风KAC:
真的非常喜欢雪国啊,雪国印象最深的还是火车上叶子与车窗上的暮影之景,书里说“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为之震颤” 便是以自然塑造了叶子那份不同于驹子不同于其他艺伎带有神性的美,总觉得雪国的每片雪花都是叶子这样的啊,有着倾其所有之情怀。美于幻境,义无反顾,她对行男的爱,那份感性夺走了她所有的想法,无法下定决心去东京,而守着他与山野,与伊豆的舞女中的薰子似乎相似,纯洁的爱纯真的性情,所以别样

xiao林康娜:
我很喜欢岛村和驹子之间那种暧昧的描写,很美好,好多时候都像极了爱情,或者是就是爱情,转瞬即逝,耐人寻味。(对于爱情的看法,我一直以来是持有悲观看法的。年少情深的欢喜似乎只是体内激素的驱使,二十出头的感情带着不少权衡。人真的会全身心喜欢另一个人吗?或许会,那是乍见之欢,那以后呢?难免会厌倦甚至憎恶。两个人在一起便是爱情吗?甚至于不知道何时开始又在何时结束。虚无缥缈又转瞬即逝,如昙花一现。可我喜欢长久的事物。(但爱情向来不是,对于爱情的定义过于主观过于感性甚至过于随意,所以爱情向来是悲))。[微笑]

【回复】不要那么悲观嘛,我始终相信,会有属于我的52hz的人
口可628:
姐姐!求求三岛由纪夫!!!!(扭曲地往前爬)(嘶吼)(狰狞)(试图站起来)(向前奔跑)(摔倒在地)(扭曲地往前爬)(嘶吼)(狰狞)(试图站起来)(向前奔跑)(摔倒在地)

Sumeley:
《雪国》读过了两遍,始终不明其意,晦涩难懂,岛村、驹子、叶之间的交流,冷的彻骨,仿佛始终都是“徒劳”

乔木穆郎:
如果可以的话,想听听楼主分享一下《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读后感[保佑]

【回复】回复 @看过四十四次日落i :[呲牙]
【回复】你看看你,人家一说你就可!乌合之众
素年锦时光:
大学是中文专业,《雪国》是大二的时候在咖啡厅看的,当时没有思考太多,就是很喜欢里面描绘的雪国风光,写作手法也很细腻,后来还陆陆续续看了春上村树、太宰治……日本文学里面的物哀之凤很盛行

【回复】会不会容易抑郁啊,这些文学都好抑郁
浣E生:
我就听闻去看过一遍,看的快睡着了。似乎看不懂。[笑哭][笑哭]

【回复】慢慢看,不要图快。有些地方多看几遍就会理解
Silencer丨冷舍:
《雪国》是我在大学读的第一本小说,秋天,读完从图书馆出来,虽然结尾出乎意料地伤感,但我的情绪还算稳定,走在落叶纷纷的梧桐大道上,准备回寝室,走着走着突然鼻子一酸,眼眶就湿了

-Jackson-:
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阅读《雪国》也是一种徒劳

夏栀璃鸢潮与浅汐:
我想安利海边的卡夫卡!从沙尘暴逃出的你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是的,这就是沙尘暴的意义。[鼓掌]

人文 读书 小说 文学 雪国 日本文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