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价,或迎来翻天覆地的调整

作者: 大飞说房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3-12-25 20:53:47 浏览:186722 次

2024年房价,或迎来翻天覆地的调整

XiaoBaiGames:
大飞别尬黑,今年明明是大涨,比2024 2025涨了起码二十个点[星星眼]

【回复】只有“低通胀”跟L型复苏。稳重向好。。。。。。。[doge]
瞳恐:
我老是觉得它们混淆概念。房子是刚需,因为要住。可买房并不是刚需,因为可以租。食物是刚需,可这不是决定你晚上吃饭还是吃面或饼等一个道理。

【回复】不知道是谁将房子和婚姻高度绑定的,不买新房就结不了婚生不了孩子了,现在这根弦快崩断了
【回复】回复 @芦苇今天道歉了吗 :社会撕裂断层了,普通人没安全感,弱势方都会想着找靠谱有钱的结婚,与其说房子是结婚基础,还不如说有钱才是基础(有钱房子随便买)。
【回复】我觉得,你想的太理想了。 你还想着居者有其屋呢。 二三线不提,一线现在就是明显的,想白嫖你20年劳动力,只给你租房权利的节奏。 我觉得,你还是期望的太高了。 实际,一线根本就没有想给你安家的机会的。。 你觉得你跳脱出了游戏规则,实际,你一直是棋盘上的棋子。。 说这个话,什么意思?不是恶心你。 而是,提醒年轻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因为一线到头来,可能根本容不下你。 你们要趁年轻,早做未来退线的规划。
彩墨绘丹青:
销量降低正常,看人口就知道了,中国最主要的买房群体还是30左右群体买房,无论是结婚生孩子,还是所谓给自己买个保障,或者买个房有助于结婚等等。 87-92年年均出生2500万以上,而97-02年则是1500万。92年的2022年满30,该买的都买了,不买的也不急了。而97年的过了25岁开始准备接棒,明显后续跟不上。

【回复】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短期,下跌不止,政策不止。 中期,23年土地供应已经膝斩。 所以,这个时候要理应看待人口问题对短期走势的影响。 长期人口是减少的,但新生儿买房结婚的需求,那不是20-30年之后的事情嘛,是不是。
【回复】回复 @大仓鼠R :别长期看人扣了,四年人口下降40%,日本四十多年才下降40%,人口在我们这里,已经干成短期数据了。买房就是那个预期。信心不行,就完蛋。
【回复】回复 @大仓鼠R :你以为新生儿只是现在降低? 倒推30年前,新生儿也是断崖式下跌,从90年代初的2600万,暴跌到90年代末的1500万。 现在不就体现出来影响了嘛[doge]
我只想打面:
不要慌,这是技术性的调整,要相信这是支柱产业。 我们有庞大的人口群体,还有50%的城镇化空间,不要慌,还有庞大的农村人口,会涨得,各位赶紧冲啊~[doge][doge][doge]

【回复】城镇化率已经接近70%,农村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的城镇化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基本没有人需要进城了。
【回复】回复 @源賴氏佐天 :还是有很多的,农村进城,进省市,进一二线,都可以卖嘛[doge]
【回复】我跟说个事吧,养老金资金池最早三五年,最晚五零年就将入不敷出,23年出生人口不足八百万,从高峰下滑只用了六年,35年后重度老龄化,那时将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死亡人口今年1200万,以后逐年攀升,直至一年两千万,这就是肉眼可看见的未来
Ka秋杀:
降吧,我年初看的一套房子108万,现在84万

【回复】只要不是真的急着要 就千万不要买
【回复】回复 @好昵称为什么轮不到我 :哪有什么真的着急,能买得起房的还租不起房子住吗,都是外界的鼓吹罢了
【回复】放心吧,明年还会降[doge]
saaadsd:
现在的工作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买房相当于强制接受这种工作30年,房子只是媒介;如果大家都不干活就乱套

【回复】你这还没说完呢,房款里面一大半是税、贷款利息也全给上面。买了房子不敢轻易辞职、不敢出去放肆high,维护了社会稳定.............
【回复】表达的不准确,不是怕老百姓不干活,是怕老百姓不做卖命廉价的低端工作。如果是欧美那种薪资的低端多少人抢着工作,可惜中国根本没有。只有两三千的低端工作
【回复】不买房其实就是抗税,之前铁锤那的评论区学到的
愿你多份温柔:
真刚需想要买房,可以问问熟人认不认识做工程的,一些开发商无力支付工程款就会拿房子来抵,有路子认识的可以考虑问一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功夫[doge]

【回复】开发商都打着工抵房的名义在降价卖了,不全款一样卖
【回复】工抵房并不会便宜很多,而且要全款支付,毕竟工程队里的人,都在等着结工资吃饭
【回复】你猜拿来低的房子为什么卖不出去,一般都是有硬伤,要么边户要么质量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能捡漏的
XAGT:
其实买房子需求是有的,不说为结婚,能有个自己的小屋是很好的,但目前这环境不适合而已

【回复】能买得起谁都想不想租房,租房你想装修一下或者买点大件家具电器都不想买,始终不是自己家
【回复】回复 @让嘤国再次伟大 :我也看成买了三套房为了放乐高[笑哭]
【回复】回复 @让嘤国再次伟大 :我看成买了三套房有两套没拆封[妙啊]
一一一一一一丷:
这段话送给靓女们,如果不是刚需的你们,先别着急的让男朋友买房,理性一些,他只要有实力就等等等等,说不定首付变全款呢,等等吧[笑哭][笑哭]

【回复】她们在乎的只有房本上的名字,又不是自己出钱[吃瓜]
【回复】干脆那就自己买了到时候,无论男生女生有时候还是自己最靠谱,大家都别指望别人全权对你负责。
【回复】回复 @不懂你在说什么呀 :房本加名字不代表所有权归属,但凡你去看几个法条法规?还有你不结婚就不准备买房住桥洞是吧,给你提供最优解,别沾女的,她花不到你一毛不是很好吗。
源賴氏佐天:
关于楼市,我有个很好的建议,以后不要高层了全部新建独栋,人们就会重新买新房了。

【回复】国内建这么多高楼第一原因是地贵,地贵不建高的话,单价就很高,没地段优势或者不是精品别墅类就回不了血,房产商的策略就是一块地建高楼,降低户价同时多卖几套,不过实际情况是楼高了,也没便宜,所以要想建低就得地价便宜,开放商有人性,实际上低价=地方财政主收入,没个十多年转型,怕是高楼林立依然
【回复】确实,地价不是很高的地方通勤也不是很便利,还整个鸽子笼多少有点儿
【回复】高层是这样性价比更高,一块地的单价贵
鸭大崽OwO:
大家都知道房子要跌,没人会入场的。

【回复】回复 @睎xii : 后面4个,不是骗小孩的钱,就是卖假货,还有个抢菜场卖菜的生意,和科技0关系
【回复】回复 @花呗白条被骗一万五 :2019年,苹果市值=腾讯+阿里+美团+京东 2023年,苹果市值>前50科技企业市值×2
【回复】没有庞大的科技工业支撑,谁也救不了,隔壁有上万家科技企业在支撑[吃瓜]
快快的哥哥:
还有人指望2024年小阳春呢?2024年开春可能会有一点点销量起色,但绝不是2023年小阳春那种程度,2023年的小阳春实在是太特殊了,疫情放开了,大家都觉得放开了疫情管控,人员自由流动,经济马上就要腾飞。叠加疫情防控那会儿被压制的需求。才造就了2023年的小阳春。信心+需求。成就了2023年的小阳春,2024年呢?信心???需求????你确定??

【回复】我觉得可能没小阳春了,因为23年的小阳春到年底都站岗了,24年估计那些人就怕怕了[笑哭]
【回复】没错,小阳春?说的是新冠吧[大笑]
【回复】明年寡妇年,结婚的数量大幅下降,房子肯定也会随着往下跌
不能嗦的幂幂:
我做房产策划,今年被迫转行了,我跟你们讲别信数据统计,我们地方有关部门强制要求未售房源进行备案登记,以增加统计销量,而且要求备案的面积占总量的一半左右[doge]

【回复】回复 @夹层里的肉肉 :一个项目拿预售的一半
【回复】回复 @整个羊村我最马蚤 :这个我知道,就不懂你说的这个占总量一半是为什么?有什么用?让人着急买吗?
【回复】回复 @夹层里的肉肉 :不动产备案登记,就能统计到你看到数据了

金融 财经 科普 房价 房地产 房产 买房 经济 投资 楼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