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幻悬疑短片《完美的死法》2023东京/巴黎/多伦多短片节最佳科幻片

作者: 孙熙然分类: 短片 发布时间: 2024-01-06 17:00:00 浏览:1048433 次

【原创】科幻悬疑短片《完美的死法》2023东京/巴黎/多伦多短片节最佳科幻片

孙熙然:
感谢三年来所有帮助我的前辈、老师和我的组员们。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短片。 谢谢玉婷用不到四万的成本完成了影片中所有美术工作,很多道具比如电箱/桌子/音响其实都是泡沫做的。我知道你已经在现有条件下尽力了。你是最棒的。 谢谢薄大用音乐赋予这部影片灵魂。 谢谢姜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并在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慢慢陪我推完了100多个特效镜头。 谢谢祥一和莫愁帮助我完成了我在画面上的所有设想。 谢谢袁野,导演组制片组司机组场务组就你一个人,你辛苦了。 谢谢巧鋆做出了这么好的影院级的声音设计,有条件的话大家一定要用最好的音响适当放大音量观看。会很不一样。 谢谢伟哥、韩旭和小熊,你们是我的神。也谢谢所有陪我一起完成这部短片的演员朋友。还有很多要感谢的人,恕我不能一一列举。 在做的过程中我犯了很多错,比如一些虚拟屏幕的设计,是在做的过程中才逐渐找到方法和想要的效果的。但很遗憾已经没有预算把之前做的一些内容推翻重来。 影片的前半段可能有点闷不好看,很多前辈都指出过这个问题,但我还是不想删减。因为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我们每一天都在对着手机说话,但又没在说话。 (有意思的是我在拍完影片后的某一天,忽然看到新闻说马斯克准备研究意念打字。当时觉得果然科幻片最后都会变成现实预言) 还有很多明显的瑕疵和硬伤。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我会继续努力。希望下一次大家能看到我的进步。 最后,谢谢我的学长,新婚快乐。

【回复】我一个抑郁症看了真的很震撼,辛苦了(本身追求悄悄的死去,不过现在突然也想试试最完美的死法了呢!谢谢[脱单doge]
【回复】1.前面一段确实会有些沉闷,主要信息量太少,停顿的空白也很多,大脑没有接收到足够的信息就无法产生联想,无法产生反馈,也就无法产生一系列的情绪。 2.穿装备的那一段不错,非常紧凑,节奏感很强,不是电影专业的不知道这个是啥原因,想想其实也没啥信息,但这种超级快速的节奏就给大脑一种愉悦。 3.最后就是电箱接好之后,非常享受,信息量巨大,几乎每一个画面大脑都会有反应,甚至有冲动想按下暂停好好思考一下,但为了连续性和第一感受,强行忍住了,会有看完之后再去回看得冲动,以求解决一些疑惑 以上仅代表我这一类观众的观影感受,仅供参考! (比较挑片子,喜欢看没有一句废台词,没有一个废镜头,非常紧凑充实的片子,不喜欢代入过多自己猜想,喜欢完全沉浸到影片中,完全接受导演给的讯息,让自己像身处电影中一般,自然而然的产生反应,然后同时发现剧中的角色确实也是如此的反应、情绪。这种没有突兀出戏的感受的话,就觉得是非常好的电影。。看小说也是)
【回复】这两年以来能够见证着up大大一点一点完成自己的梦想并且如今再次向前,还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递给他人,真是太好、太好了。[言和十周年生日特别纪念_今夕是何年]
埃狄雅兹SolovephIs:
根据简介加短片内容解读,主角是受到怪物袭击后而死。在临死前他打了个响指回到脑中的世界并挑选死法。他最终并没有选择“最完美的死法”,又或者说他开始认为最完美的死法就是“没有遗憾的死法”。他想起来父亲抛下母子前往自己渴望的虚拟世界,那里一切可以人为控制,留下现实母子两人。他回想到种种往事,那些伤痛,与自己有约定的女孩……结尾以受到袭击的他突然死中复生,随后是现实与虚拟间交接的“响指”。这在我看来,是给了一个开放性结局。他或许没死,决定好好呵护生命。他又或许死了,挑选的虚拟死法便是陪伴一个生命,答应那个女孩换一个喜好,现实改不了了那至少在脑海里不留遗憾。 具体是想表达什么,我觉得我还需要再反复观看、细品。尤其“响指”用于代表、提醒穿梭现实与虚拟之间,到底何时虚拟何时现实还需要仔细体会。以上只是一些个人解读。我知道“自杀”、“死亡”这方面的话题对于很多人是敏感话题,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触碰到别人的边界,但还是声明一下我也不希望伤到谁,只是谈一谈对短片的解读。只要人愿意,我想永远还是存在讨论和包容的空间的。

【回复】关于结局,我认为主角最终找到了他想要的“死法”。作者在上期视频提到过,最完美的死法,就是活着。
【回复】我的理解是,被攻击后男主认为自己死定了,于是打响指进入了死亡模拟,但他的完美死亡试验并未完成,他实在是不知选择哪种死法。模拟中戒指掉落,触发了一系列的回忆。随后中间那一下不是复活,是物理层面的打断了模拟(没死透),但他知道必死无疑(怪物眼睛的光,没有头罩),接着又是一声响指,他选择了自己希望的死法:不留遗憾的死。
不系念:
“消失了七天”。七天,感觉很特殊啊,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设置的这个时间呢。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死后第七天是回魂日。在之前主角对生活、世界不抱希望,希望寻求完美的死法,他的房间都是灰暗的。后来他看到了那株绿色小草,以及他在真正面对死亡时他回忆过去的种种,这些回忆都是彩色的,他想到了他父母、他喜欢的人,让他有“喘气”的动力和对生的欲望。响指之后,他所处的房间是温暖明亮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对结局的看法。我觉得更偏向于他在死前连接了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了他的温暖的新世界。

【回复】回复 @海军游骑兵 : 既然都是科幻了,脑洞不妨大一点,氧气又不是构建生命的必要条件,厌氧生物这条生物线也许在宇宙某个角落发展得很好呢? 又或者这怪物甚至可以设想为非碳基生物,生物构造和生物化学反应与我们熟知的完全不同。 又或者这个怪物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生物,本体或根系存活在一个富含氧气的地方,出现在主角面前的贫瘠地方的只不是它超级长的触手的一个末端而已。
【回复】回复 @孙熙然 : 讲道理稀薄的氧气环境下无法供养体型庞大的生物
能量加油站:
祝贺UP主的获奖,也感谢up主们给小伙伴呈现出如此优秀和富有内涵的短片!正如短片中所表达的“最完美的死亡方法,是积极享受活着的瞬间”,【能量加油站】也是因此而成立的官方项目https://b23.tv/ixs0jSe。 大家或许在站内刷到过我们参与救人的新闻报道,但其实能量加油站不仅仅承担自杀危机干预的工作,疏导小伙伴们的不开心和负能量,也是我们的职责。 所以,如果你正处于一段糟糕的时期,想要找人聊聊,欢迎通过上面的链接进入能量加油站,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大家的情绪健康~

【回复】希望你们永远都在但闲着没事干
Yi羊一:
印象最深的是拍摄第一天的大夜,在空地我们拍到了凌晨3点。导演还在激情澎湃的跟演员讲被怪兽打飞的那一场戏,示范飞起的动作要领。我顶着前两天晒伤的脑袋头疼欲裂,拿着摄影机撑着脑袋已经困得跺脚了哈哈。好在即将来临的一场大雨终止了拍摄,不然我们可能会拍到天亮。 燕郊的那几天湿漉漉的,下着雨也流着汗。三年前拍的片子拿到现在来看还是有点羞涩、有点遗憾,不过作品就是要拿出来给人看的,是好是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出来了而不是不了了之。 那些痛苦的、劳累的、绞尽脑汁的拍摄过程在现在看来都是可以为之一笑的宝贵回忆。感谢孙导赏识,一次不错的合作。

【回复】摄影是最能够和导演心意相通的,老师辛苦了!
【回复】所以这就是那位请着年假不要钱来帮忙的摄影师吗?你们都好厉害![支持][支持]
qinshoushou:
卧槽哥们我给你细化的那个怪物哈哈,在这看到你了,缘分啊

【回复】啊? 评论区是工作人员大型认亲现场吗?[妙啊]
【回复】哈哈哈谢谢你!怪兽画的很好!
【回复】回复 @占卜师在溱潼关煮酒 :我靠……男主还用认亲[吃瓜]
孙熙然:
拍摄这部短片的初衷是想在国产科幻悬疑的类型上做一些探索。虽然我和大部分团队成员都没有拍过科幻,但还是想试一试,心想就算拍的不好,也可以给其他创作者一些经验和参考,抛砖引玉。 经历很多挫折后幸运地完成了这部短片,没有想到收获了这么多的喜爱和肯定。让我非常感动,也很受鼓舞。谢谢你们!!!(还有很多很厉害的观众,竟然把我的构思都分析得清清楚楚!好厉害!你们是第一遍就全看出来了吗?) 由于成本受限,篇幅有限,也因为个人经验不足,影片确实在信息交代上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很多画面最后由于做不出想要的效果被迫删掉了,影响了叙事。我也看到了一些朋友提出的建议。感谢你们,我都有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最后,谢谢大家来看我的科幻处女作,这是我的荣幸!✿ヽ(°▽°)ノ✿我会努力!

【回复】一开始名字以为是哲学片,没想到是科幻 真的是很不错 精简但是每一个镜头的张力和信息量都是十足的 剧情构思跟立意也很棒 该留白的留白,整体感觉相当的好[崩坏3·光辉矢愿_回眸]
【回复】音乐和场景匹配得很好,这是我在B站第一次发言,送给你,加油
【回复】回复 @忆花梦落 :谢谢鼓励!我还要努力!
YE宓:
我没看up之前的讲述,单看这个视频的故事,十分我最多打六分。看评论解析后我认为作者有好的创意,好的技术,好想法,但并没有把想法真正的落实。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很“自己”的故事,但是观众在不看你讲述的前提下并不能完美的领悟到你的想法,这对故事来说是很致命的缺陷。 另一半前面一半节奏太碎了太慢了,可能有对应的目标受众,但于我而言看着很累。 如果故事依靠讲解才能让观众理解,需要其余的文字信息才能让观众知晓故事的含义,这个故事在我心中是不及格的,至少是落了下乘的自嗨故事。

【回复】谢谢你说出真实的想法,批评和建议对我来说也很有价值。确实我做得会有些过于自我。我会注意和努力的!最后,谢谢你来看我的短片!_(≧∇≦」∠)_
【回复】回复 @孙熙然 :期待up下一个作品!我对up这样可以做完一个作品的人是很钦佩的,无论最终呈现结果,完成故事本身就是了不得的奇迹了!
【回复】有好内涵,但是如果讲不好那就成了包饺子了。
胖B:
男主角被怪物拍打重伤。 临死前,男主角回到脑内芯片世界,为自己选择最佳的死法 最佳死法会让男主角脑内芯片模拟死亡方式,芯片自毁,脑死亡,这一切会在一瞬间内完成,一种安乐死,就不会经受肉体死亡的痛苦感触。 男主角脑内芯片世界里,挑选了半天,回忆自己一生,还有很多遗憾,为自己父亲抛弃自己难过,为自己喜爱的女孩子难过,男主角最后没有为自己选择最佳死法,没有选择安乐死。 男主角选择坦然接受现实命运——痛苦的肉体死法。 结果,男主只是重伤,并没有死,怪物离开。男主重伤,活下来了。 7天后,男主出院,恢复正常。男主角认为,不要给自己选择最佳死法,人要永远相信希望,活下去的执念。

【回复】应该是死了,最后一个响指只有声音没有动作说明是虚拟世界,回光返照时知道最好的死法就是和心爱的人和物好好活下去。
【回复】我想最完美的死法,就是看着自己怎么一步步从低谷走出,感受自己的生命力,最后了无遗憾的走
【回复】故事简介: 2071年,拟感技术空前发达,人类可以在虚拟世界体验任何现实世界做不到的事。青年画家江枫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体验各种各样的死法,直到有一天忽然断电,江枫修理电箱时遇到了袭击,他被迫在临死前选择一种死法。 导演阐述: 用脑电传导的无声对话代替对白,想刻画出信息时代年轻人的孤独与迷茫;用反复出现的“响指声”模糊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为结局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在有限的预算内,用类型片的手法探讨“死亡”,想在这个“丧”成为一种流行词汇、“抑郁”越来越普遍的魔幻时代,传递一点微薄的阳光和力量。
你别好奇了:
1:04,男主22岁,现在是2071年,男主2049年生人 0:15和7:47的景象可能是男主所在地环境恶化的原因。 1:18,关键词:2037年灭世危机,仅针对新世界用户开放,遗迹复原委员会 8:31,一闪而过的三个标题,“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人的本质权利”“完美人生” 0:27和7:40,响指是模拟死亡的场景与现实的启动器 5:51开始没有怪物,6:49和7:00怪物出现、现形,并袭击男主,所以基本可以认定是动物 9:59,男主暂时死亡(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更合适),回忆往事直指现在 我认为故事是这样的(描述的是概括画面信息,所以阅读起来估计不太舒服): 男主因为童年父亲的离去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死亡寻找完美死法。母亲扶养他长大,现已逝去。 与女友聊天时设备故障,离开居所维修设备,发现植物,遭到怪物袭击,死亡前打响指进入死亡模拟。 男主计划利用梦里时间比较慢的特点,退而求其次,寻找不留遗憾的死法。时间来不及,戒指作为引导,男主回忆起童年时父亲的离去,想要就此死去,男主躺下,生命特征归零。 男主回忆母亲的爱护;回忆女友的陪伴;想起每次死亡模拟即将结束时,是她们二人将自己拉回现实。“既然如此,这次现实的死亡,于我而言也可以是一场模拟。我将醒来,犹如之前成百上千次的模拟” 男主醒转,装死,怪物离开,逃过一劫。 男主受伤,歇了七天,与女友聊天,面对生命与死亡,男主有了新的答案。 我有三个问题,一是大概三分钟到六分钟的时候,男主只是外出修理,但占据时长较多,且男主常有沉思的表现,我不知道有什么含义 二是11:57为什么是两个戒指 三是新世界意味着什么,男主现在在新世界吗?

【回复】新世界会不会是虚拟现实世界?回忆父亲的时候有一个意识已上传的读条,会不会是父亲放弃了现实中的肉体,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虚拟现实中生活去了,而男主和母亲则还是选择活在现实世界里。男主女友邀请男主一起去的那个植物展也是只对新世界居民开放,会不会女友其实也是意识上传的新世界居民
【回复】天哪你在拉片?!呜呜X﹏X
天雷无双的幸运数字88:
给个小建议,我觉得信息框的边框可以不设计的那么“科幻”这样看起来有种混乱感,像是刻意想要突出这是科幻的东西的感觉,如果是未来,工具这种东西应该是要设计的越方便、越简洁越好的,有个几何图形的边框(颜色可以变化之类的)应该就够了,而且点墙这一操作已经够科幻的了,最后不喜勿喷,狗头保命[doge][doge][doge]

【回复】哈哈哈他毕竟是两年前了,我们之前还有好多奇妙的设计,可惜他都没剪进去哈哈哈
【回复】收到!谢谢你的建议!这个问题也有老师看完成片后提过,这次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希望我能快速成长起来!
【回复】科幻设计普遍有这问题,注重给观众视觉上的“科幻感”,但说实话对于那个科幻时代的人来说这些只是日用品,是该朴素点的,这种工具本身就已经够科幻了。就像汽车对于几个世纪前的人也是很科幻的,但也没有汽车会设计成那种“科幻”风格
何小鹿:
我看了之前所有有关的视频,但是可能是期待值过高吧,完整版的短片并没有给我特别大的震撼,反而觉得上一个视频的文字冲击力更大一些。 另外就是故事推进节奏不太好,前半部分过于冗长,我都是快进看的,特别是穿上装备去维修那一段没有特别明确的意义。 毕竟是新人导演,运用的视听语言可能还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过已经很优秀了,立意和审美都很在线。

【回复】同是看了之前up的介绍来的,所以期待值也很高,但是确实是有点失落。文字聊天对话展现动机的手法并不高明,主角动机也不够明显,节奏把控有点问题,服化道上看得出花了很多力气,但是确实有点复杂了。当然实现这件事情已经很牛逼,表示佩服,希望up继续加油。
【回复】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呜呜。我以后继续努力X﹏X。争取不辜负你的期待!
【回复】回复 @取名字好麻烦不如叫李狗蛋 :对话框这里篇幅太长了,单纯靠对话来交代故事背景看着很费劲,电影更多应该靠视觉和听觉的
kwii_ii:
本人略懂一点视听语言和剧作,就我个人而言发表一下我浅薄的看法。 我自己拉了一下这个片子。整体的影调都是低反差,给了我们一些细节,是国外常用的拍摄方式。开头也是给了一个声音前置将我们带入情境。也可以说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吧,大全景给的三个月亮的效果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辽阔的海洋象征着自由,但是海水不是意味着博爱的蓝色,而是绝望的灰色。本该辽阔的天空也因为巨大的三个月亮而形成了阻碍,反而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但是第一个镜头和第二个镜头进行组接,我认为第二个镜头直接给一个人物已经在水中的一个相对静止的特写会更加有冲击力,也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大全景或者远景加特写,会让影片更加有冲击力,有我们所谓的电影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拍摄环境的限制,第二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的被摄人物都是拍的同一面,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做一些微调,比如第三个全景交代一些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之后父亲的闪回个人觉得是警报声渐入加跳切会更好一点,当然这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太过细枝末节。 前面被大家诟病的节奏拖沓,我个人认为其实就是人物欲望出现的太晚了,而且是以发信息的形式向我们呈现。这是解释性的镜头,这是一个硬伤。个人认为好的表现镜头应该是用在一些人物动作上,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也可以增加一些人物调度不让前面显得那么干巴。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给了我们一些伏笔只不过不太明显,就是主人公在脑内经历死亡后先给的是父亲的镜头然后才给的主人公,但是因为道具挡脸不是很明显,需要仔细甄别。 我们再讲回主人公喝完水之后的镜头,有一点点逻辑上的问题,主人公喝完水后把玩戒指这个镜头,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将前面那个撕膏药的特写让给戒指,或者将戒指放在这个放膏药的旁边来的有效。不过到这都问题不大,屏幕给出了一个“死亡模拟”的样子,三个镜头给了我们足够的信息,OK到这里都还行。

【回复】等到和女友对话那就有点奇怪了。我大概明白up主是想在这个对话里体现出人物性格还有主人公本身的追求,为后文实现人物转变做一些铺垫,但是有点太硬了,或者说这个主人公在一开始设定的时候就不够“小”。我的意思是他身上没有“小人物”身上的特征,面对女友质问的手忙脚乱,或者说他在生活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他是一个邋遢的人,就可以在拍摄的时候将房间里弄些杂物。不能因为这是一个短片而忽视了对人物的设定。还有就是尽量遵循“无意义的台词少说”,没有体现人物性格,无法推动剧情,没有隐含寓意的话能删掉就删掉,这不但可以加快剧情的节奏,还可以省特效钱。 这里两分钟的篇幅都是对话,我认为需要保留“灭绝植物展览会”“死亡模拟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两点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像up主想表达的我们的时间上总是花在了手机上这样的观念,其实可以通过拍摄主人公,然后进行几个简单的跳切表示时间的流逝就可以了,时间可以进行大量的压缩。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创作,都应该以拍摄人物为主,其他的信息都应该是辅助,所以完全可以加一些人物动作进去。 还有聊天的一些伏笔,为什么主人公想要完美的死法实现真正的自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选择用数据实现永生,将主人公和母亲抛弃,这里完全可以多做一些铺垫,让后面的爆发没那么单薄。人物动机出现的太晚了,让观众不知道怎么看下去。 后面的想法明天再说,今天太困了。
【回复】刚刚又重新看了一遍对话那里,找到了一个我为什么会觉得人物枯燥的原因。从剧作上来说,人物职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身为画家的主人公完全没有一个画家生活上的邋遢,在一个纵深镜头里我们看到了墙上和地上的画,我们确实能够识别出主人公的职业,但是这个职业对他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故事的影响都不是很明显,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如果说故事里的人物职业是可以被忽略的可以说这个人物的塑造是不那么成功的。 人物三要素无非就是职业、性格、背景。这三个东西在开篇我们起码要点出一件,up主确实将画家这个身份摆出来了,但是没有用到,感觉有点可惜。如果为了贴合题意,将主人公的职业换成“死亡模拟”测试员会不会更好一点呢。背景分为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在后面给出来了,所以我们接着往下讲。 对话方面给的信息量很大,主人公向女友的介绍过程其实就是向观众说明,昨晚上也提到了这个硬伤。其实这个地方最大的缺点并不是这个说明性镜头,而是占据篇幅十四分之三的女友并没有在整个故事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作为一个工具人,她的戏份太长了,作为一个主要角色之一,她在整个影片起到的作用太小了。这有点像我们当代网络小说和电视剧经常犯的错误,女主在整个故事里无法成为一个剧情的推动者,她并不存在于主线之中,而是与故事主线不相交的平行线,有时候看的让人想跳过。这算是剧作上设计一个小缺陷吧。 我个人的建议是删掉主人公的爱情线,一个短篇故事其实只需要三大感情中的一种就好了,咱就只讲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主人公一开始加入“死亡模拟”这一个项目就是为了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而他所做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因为惧怕死亡,所以选择了数字生命,抛弃了母亲和他。这样的话故事的发展会更加合理一点。人物欲望在影片中目前为止都给的很模糊,我们继续往下看。
ZXIIING:
个人感觉是未来的世界一片荒芜,男主的爸爸对现实世界丧失了信心,于是将自己的意识沉入到了虚拟世界。男主爸爸死后,妈妈也因病去世。男主父母双亡,但他觉得或许父母的死法都不是最完美的死法。父亲是带着愧疚离去,母亲是缠绵病榻而死。他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死法,才是“完美的死法”。由于意外停电,男主发现了荒漠中那株绿色的小草,然后他便被怪物袭击。他在临死之前,选择了一种死法——那便是回到他的工作室,然后找到他最完美的死法。因为在他临死之前,他并没有找到最完美的死法,同时还感到心中存在着的巨大遗憾。直到戒指落地,牵引他的记忆回溯,他发现,原来有一个女孩那么的牵挂自己,就像那株荒漠中的绿草一般。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最完美到死法——原来就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好好活着。现实中他最终还是死了,但在“最完美的死法”里,他和心爱的女孩,永远生活在了一起。 另外,他在结尾处说“换一个兴趣”,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回复】我觉得他现实中没死耶,他倒到地上之后怪物闻了闻发现他没了呼吸就走了,然后他呼吸又恢复了,大概是因为开启死亡体验后呈现假死状态,捡回了一条命
【回复】回复 @Wom丶青芷 : 应该是死了,最后一个响指只有声音没有动作说明是虚拟世界,回光返照时知道最好的死法就是和心爱的人和物好好活下去。
蒋里安:
当年雨后收工晚上的自热煲仔饭很好吃 !!第一次见面时你忙前忙后淋雨的头发和神情特别帅气动人[歪嘴]希望我们下次见面也一起再吃回煲仔饭!!

克苏鲁童话:
支持一下孙熙然的科幻处女作,之前看过制作的心路历程,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科幻佳作!加油!

脑洞 悬疑 科幻 特效 原创 微电影 短片 获奖 科幻悬疑 B站短片计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