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在荒诞的世界是否该躺平?加缪和萨特的“世纪之争”

作者: 江湖举人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6-26 12:00:11 浏览:930200 次

【举人】在荒诞的世界是否该躺平?加缪和萨特的“世纪之争”

是默小然:
[笑哭]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讨厌萨特,并非是讨厌他的思想、言论、作品。而是因为他不停地抨击和他思想主张不同的人,甚至不惜与之绝交。 比如,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讨厌萨特,哼!他攻击我男神加缪”“他攻击我男神福柯”“他攻击巴塔耶”...... 最后,我的总结是,这事儿还得看脸![笑哭][疑惑][捂眼][思考]

【回复】看脸,emmm 难顶 这也许就是荒谬吧
【回复】饭圈思维是这样的,图个乐心里明白还好,认真了就是毒瘤
【回复】回复 @爱小喵咪的男孩子 :这就是生活的荒谬。懂你的人不一定支持你,支持你的人也可能对你一无所知
媎媎妹妹站起来:
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因为看了这个视频就对萨特和加缪有了怎么样的成见或者喜好,希望大家能够耐下心来去读一读他们的著作,读完以后再来谈偏好,甚至优劣。目前我只读了一点萨特,所以我只能说我喜欢萨特,我不能说相对于加缪我更喜欢萨特,我更不能说萨特优于加缪。以上。

【回复】我看了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萨特的恶心看了一点点[妙啊]很喜欢哲学
【回复】萨特的观点挺好的,就是行动上没有实践到
【回复】回复 @我只是个蛋黄酱_ :我感觉我看到后面越难受,感觉up主在挺萨特啊[大哭]原本是想听听他俩的思想的,结果听了一大堆主观想法[笑哭]
阳光小巴士:
现在感觉骂人断子绝孙都算祝福了[笑哭]

【回复】看到了你这句话,下意识的我要张嘴反驳,但是刚要说什么突然发现你tm说的一点不差啊,真荒诞啊!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吗?[大哭]
【回复】虽然知道主观上有问题,但是客观事实确实如此,好像又没什么不对……
流浪中的鋼琴家:
举人,这期的文案可以来一个嘛,讲的太棒了[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复】求的姐妹们看首页吧,文案出了[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响の吟游诗人:
真是太讽刺了。 明明萨特举例子说把自己物化,不反对也不赞成。 也因为世界是非理性的(加缪观点),为了反抗应该选择自由。 因为不反对,不赞成,怎样都可以,那不如自己选择。 加缪说着世界的非理性,世界的荒诞。 给出的反抗却是不抱期望,不赞成不反对(萨特的例子)。 对生活不赞成去藐视生活,但也不反对生活以此反抗。

【回复】回复 @炫迈就是如此 :其实是他们对于世界荒诞的理解是相同的,只是选择和态度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不反对不赞成是萨特第一个例子提到的把人物化,我理解的就是让个体成为局外人。而加缪说世界是非理性的荒诞的,也就是无序的,正因为无序的混沌包含了一切可能,所以萨特的行为也是存在的。
【回复】赞同,萨特在提出自己的世界观时明确表示世界与人生并无既定的意义,所以对于一切选择不置可否,然而遇到不同意见之后激烈的反对,将自己无意义当成了既定的意义。打了自己的脸。他本身的思维框架是足矣容纳一切价值观的,但他却将自己的世界观当成了单一价值。
【回复】回复 @北塞江 :世界无意义,人生无意义。因为世界和人生是没来由的。但人生中的选择并不是。从这个角度看,无意义和有意义是不一样的主语,因此也就不存在矛盾一说。
LHY98:
萨特的虚无是起点,加缪的虚无是终点。 萨特带给我的是希望,虽然起点是虚无的,但我只要不断变化,改变自己的观念,就可以让自己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处在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状态。 加缪带给我的是绝望,因为不管我怎么努力,人生过程再美好,但结局都是一样走向虚无,我才不想去当个西西弗天天推着石头还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 最后把这两个人的观点结合起来,感觉我对自己的人生会有更清晰更全貌的认识。 看懂的点个赞吧,我想知道B站有多少人能理解我的想法[妙啊][妙啊]

【回复】回复 @也小仙 :那你本身践行的是萨特的观点…………我认为加缪不会带来希望,他带来是智慧的反抗,对自我意志的漠视,希望不会诞生于他的观点中,因为希望本身就是欺骗。加缪是正视荒诞并带着内心绝望外表平淡的态度去面对现实,激情的内核是绝望。萨特的观点是自己为自己创造信仰,随性而自由的活下去直到终点。两者的生活方式分别是:用平静与无为的眼光漠视自己与生活以此反抗现实的荒诞。智慧创造信仰欺骗自我获得幸福,用希望看待自我的未来。(现在的理解,可能有错误)
【回复】绝望不是加缪带给你的,是你自己的极端乐观主义催生出的悲观,生命的真相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头,你能勇敢直面才有反抗,你软弱恐惧才会绝望。萨特也并不带来希望,他带来启迪,也带来沉堕与混乱,人是“自由”,人是积极行动后不断地“成为”,代价标在选择的后面,这些说的都对,但并非每一种代价和选择都是不容置喙的,特立独行与他人格格不入的,那是一种更深的幻觉,会走向你难以承担的幻灭。
【回复】我和你感受是反的,我觉得加缪才带给我希望[妙啊]
SevenTreasureCat:
“语言是最愚蠢的,无法企及思想的万分之一”

【回复】“世界的界限就是语言的界限”“我对哲学一窍不通”——维特根斯坦
【回复】我觉得用"语言是贫瘠的"更好
Blaze-QAQ:
找到知音了,我心态是萨特和加缪的结合体,更偏萨特一点,既然人生短暂,那我就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活,活就要活够,活的丰富活的热烈,但对外界是消极的,世界不管如何对我,不管人如何看我,我都不会试图改变它

【回复】萨特是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但是更重要的是选择以后,人要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
【回复】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在选择中人是处在一个有组织环境,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与负责是一体的两面,萨特存在主义一种人道主义,即把人当作人,不当作物,是恢复人的尊严。
【回复】我和你也差不多,我活在当下,对世界和自己的一切都充满热情,但对世界和未来目标不抱有过于乐观的期望,说人话就是我今天活得开心了就行,哪怕围殴这个目标奋斗和受挫都乐在其中,但对于自己定的目标的结果都可以接受,这个目标只要存在,让我开心过沉浸过,这个目标的设定意义就达到了,至于所带来的其他收益,大也好小也好,随缘吧,反正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偶然的
他的亲生父亲啊:
我小时候很敏感,喜欢思考各种事情的缘由,还有推算一些事情的发展,还有就是哲学(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事哲学),没上小学的时候,我就会认识到未来我的父母都会死,我也会死,而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后来麻木了,感觉既然活着,就尽量得为所欲为,这种让人伤心的事情,尽量不去想了,后来就思考到生命的意义,我想来想去,生命的意义更像是个意外,机缘巧合之下,神奇得出现了生命,不过虽然神奇,但是并不代表有意义,因为在永恒的变化当中,生命的出现与消逝,其实不过是沧海一粟,至于繁衍到现在,则完全是因为那些不想繁衍的,全都灭绝了,我们为什么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也是因为我们宏观上去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全都毫无意义,你努力工作和在家躺着,世界首富和贫困潦倒,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全都没有意义,我们为了寻找一个宏观上理性得,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但是生命本身就没有意义,所以说这个目标,根本不存在,我很喜欢一个科学家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概率,仅有十亿分之一。除此之外,我还思考过,善恶,法律为什么存在,时间是什么,多重宇宙,维度空间(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四维或者五维空间,因为依我愚见三维空间根本不存在运动),以上都是年纪轻轻得我,没有看过任何关于哲学前辈们的书,独自思考出来的,结果后来我发现,那么多前辈的结论都与我不谋而合

【回复】有时候感觉这些前辈们的厉害之处就是把我们平时一些模糊,混沌,转瞬即逝的感受,想法与思考清晰的描绘出来,所以栽看书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共鸣感
【回复】好多事长大了发现前辈们早就想过了
【回复】我也是…小学一个夏天的晚上还有蝉鸣 大家都在乘凉 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当时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就突然浮现父母会离开的场景 还想到自己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 想到葬礼 想到自己不存在的世界 甚至想到自己现在到底是否存在 活着的意义 那时候狠狠在被子里哭了很久 后来深夜失眠、白天上课发呆、连走在喧闹的路上我也会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会害怕到心慌 再后来呢 想到宇宙 自己也不过就是灰尘 就是一些细胞组成 因为选修哲学去听了斯坦福的公开课《死亡》 突然了解了一些存在与死亡 也释然了很多 想法多也挺好的至少脑子不会死掉
陆离yaw:
今年学业太多不如意,陷入躺平状态很久了。一直很焦虑,也做了不少无用功。怪理想太美好,也怪自己不争气。但还是谢谢举人,其实有从这期视频得到一些安慰和勇气。

【回复】没有人在做事之前就能预定好自己的成就,能做的只有不断地去努力,这时候不管什么学历什么水平都不重要,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做。不论是干什么都要先做起来,然后再考虑和调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加油不要放弃,因为结果无非就是两个:要么成功,要么止步于成功的路上。
【回复】回复 @kualala酱 :[tv_点赞][tv_点赞][tv_点赞]
【回复】回复 @柚の子 :是啊选择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最关键的是先行动起来,谢谢你的鼓励,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似李的念念nia:
几乎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都不承认/不认为自己是存在主义者 不知加缪,萨特、海德格尔也不承认,一是因为存在主义里面各人对存在主义核心问题的各个范畴其实看法不完全一致,二来,存在先于本质,他们都不喜欢被一个先行存在的概念范畴定义,即使这个概念范畴本身是外界对他本身的定义,一来他们认为人是不断选择不断变化的,在我死前,没有人可以说我是怎样的(本质),只有在我死后,做完人生最后的选择后我才可以被“盖棺定论”,二来他们的主体间性论几乎都认为,他人眼光中的人都是对人的误读与妨碍

【回复】对的,萨特从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他发表演讲 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包括他那句著名的 他人即地狱 也经常被误解。尼采的 上帝死了 也被误解。大众和媒体总喜欢标签化简化思想,以符合他们单一机械的思想,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太过深刻,不理解就不要乱贴标签。看到萨特,加缪,波伏娃,卓别林,毕加索这些法国文化艺术名流曾在一起探讨思想,建立深厚的友谊,看到他们思想的碰撞,到处旅游,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真的非常羡慕,这就是自由,这就是追求真理,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吧,他们真的此生无憾,我们平庸的人身边连个探讨的人都没有哈哈哈
【回复】就跟树木从不开口,就在哪自由生长
【回复】可能存在不需要说自己存在吧
费奥多尔的流放:
无论如何,看了up的视频也好,评论区对萨特和加缪的讨论也好,都希望大家能够在研读他们本人的著作之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再来谈自己的看法。基于原著,不要从别人的认识里认识他们的思想,不要胡说,不要随意赞同某个人的看法。 现在很多人能巴拉巴拉说一堆,结论随便下,最后其实连人家书没看过一本,都是看什么解读,看别人的理解。 保持尊重。

【回复】确实,哲学的邀请里就说过我们学哲学不是为了肯定某人的思想,而是形成自己的认识
【回复】经历才是最重要的 我就看过加缪的一本书 《局外人》 当时看完了觉得挺无聊的没点意思不知道在说什么 但是经历了几年社会打磨之后 再来看这本书 不胜唏嘘 只能感叹 世界上怎么会有写的这么好的书?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智慧的人?加缪 respect
【回复】确实,就像了解诸子百家思想看翻译不然原文靠谱
TheWorldObserver:
加缪在面对虚无后选择了体验 萨特在面对虚无后选择了构建 在原有价值体系完全崩盘后,加缪看到的是价值理性的根基也就是对世界的感知,他对此视若珍宝。而萨特默认了感知,并开始追求新的基于感知的价值提升。 如果把萨特的判断当作常规选项,那加缪的选择具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基础的,加缪的生长环境好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正如局外人的主角也过着惬意的生活一样,这是天然的资产阶级成长环境导致。二则是强大得多,直接抛弃了感知本身自带的价值判断,将感知本身作为一种幸福来对待,这是一种人对价值的极大掌控。 不过,相信在看到近四十年的世界变化后,二者的看法都会有些改观的。

【回复】存在主义可以说是尼采超人哲学在现实中的体现,尼采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最后杀死上帝的不是科技也不是金钱本身,而是它们消亡的姿态吧。 而超人也由此诞生。
【回复】我觉得加缪的体验太过于苛刻,好似圣人一般,采取两者之中的中立,才适合与我,只是保留这种体验,将抽象的构建包含与其中才是解脱之道,从视频当中,相对而言,我更赞成加缪。
【回复】虽然但是 加缪小时候 是在贫民窟长大的 第一点不符合
Tchaikovcorgi:
喜欢这样的分享,全都看完了[打call]两年前我开始意识到人生毫无意义且荒诞,然后偶然认识了加缪,突然有种遇到soulmate的感觉,我跟我妈说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她只以为我是经历低谷所以觉得沮丧,然而不是,是一种由内而外觉得人生很可笑的情绪,可是我每天还在呼吸着空气,还在吃着大米,就无法逃离这种境况,最近开始读《西西弗神话》,不过最近很忙没读几页,我也要翻翻萨特

【回复】“我跟我妈说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她只以为我是经历低谷所以觉得沮丧”——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父母辈是在物质生活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种虚无感的来源,也不会问“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
【回复】回复 @胡小奶酪的米其林 :你父母那一辈也不会理解,他们的以前的生活远没有现在安稳充足,他们只会感谢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能给孩子和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经济基础,而我们在这种经济生活条件十分充足的时候就会吃饱了没事干,喂饱了肚子就喜欢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回复】回复 @Tchaikovcorgi :丧只是表像,《局外人》的主人公的只是没有像世人要求的那样有着具体的追求,他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受外人干扰,拒绝任何修饰和逢场作戏,在其他人看来他是不正常的,然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幸福:他能够呼吸,能够触摸,阳光,海风等他能清楚感知的一切。在《西西弗神话》中西西弗通过日复一日的推石头,把这件无效且无望劳动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创造出自己意义,完成对荒诞的反抗。在《蒂帕莎的婚礼》中我们能看到每个平凡人中生命的孤独和感动已经作者自己对生命强烈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要尽力的去热爱生活、享受生命。总的来说加缪的主旨是生活是荒诞的,但面对荒诞我们不能选择放弃生命,在精神上不能自抛自弃,而是怀着冷静而又热烈的心与生活的荒诞和不堪做斗争。他曾说过:“最令人心碎的是个人的微不足道却又饱经风霜。”他的思想对于一个个普通而又孤独的灵魂展现出巨大的理解和宽容。
浮生千卷难:
从个人意愿方面,我更喜欢加缪,加缪的观点其实包含了自由,他由于对真理与反抗的激情从而收获了对于生活与生命的热爱,up主说萨特的观点更为积极我并不认同,萨特我并不了解,但倘若真是将自我物化,从而获得一种动力,那么我认为这种动力是一种过度自我的自我实现方式,看似理性,其实缺少谦卑。 但加缪不一样,他反抗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荒诞如古希腊众神一般不可战胜,因而他忘却了反抗的结果,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的推动“巨石”,以反抗本身来彰显人类的尊严,可以说,这是一种超越了精神冒险的伟大意愿,而他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对虚幻概念的鄙视,让他成为了自己的神,在我的思考中,已经想象不到比这更为彻底的自由。 我对萨特并不了解,所以我尽可能多的来讲述我理解的加缪,希望有人加以指正

【回复】萨特好像并不赞成通过模仿物来实现自我价值,因为存在结构会溢出所占有对象。(比如你想通过买鞋来实现价值,那么在你买鞋以后会变得非常空虚),萨特的推论是正是因为人的本质是虚无的,所以我们不会被任何东西束缚。我们不会是什么,而是正在成为什么
【回复】我也更喜欢加缪的观点,我觉得两者主要的差异是加缪不赞同类似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的这种行为,即使是自己赋予自己意义也不比既有的宗教和信仰高明,一旦相信生活有某种意义,反过来我们就要遵循这种意义要求而生活,那就是自己为自己戴上了枷锁,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回复】看完视频的观点感觉萨特实际应该反对物化的自我实现方式吧?萨特表面观点虽然是不赞成也不反对,但是萨特认为人是有选择的,物化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是既然世界本质无论个体怎么做都是虚无无意义的,那不如直面虚无,不被物化,还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更好。纯属个人理解。感觉还是看原书去了解思想更好
凯之莱纳:
人的理性,爱与和平就如负熵,对抗世界这个非理性的熵增系统,当一个人开始觉醒意识到并感受这份对抗过程,这份感受抽象化到我们的情感中就是荒诞.

【回复】回复 @柿饼凸击 :没事,你可以给他讲弦论,讲量子力学,讲相对论…用魔法打败魔法[doge]
【回复】我认为要先从意义这个词本身的性质入手。对比一下意义与欲望、利益会发现意义很多时候默认了一种客观存在的性质与至高的性质。前者大概就是宗教一类赋予的,后者应该是由褒义的性质而决定的。 当无法证明客观存在时那么就否定它,又因为至高的性质于是否定了一切人所拥有的动力。 但它本来就是主观的。应是我们的行动赋予了意义,而非意义赋予了我们行动。所以嘛,想干嘛就干嘛该吃吃该喝喝只要还感受得到动力就还有意义
【回复】回复 @柿饼凸击 :为什么要是女生[doge]
---Issac---:
我其实非常喜欢萨特,但是似乎他并不受欢迎…

【回复】他受不受欢迎影响到你的喜欢了嘛
【回复】因读加缪的《局外人》开始了解到存在主义,但开始了解到萨特的观点之后,我觉得萨特才能带给我救赎与自由,而不是选择去做一个毫无希望“麻木不仁”的局外人。
【回复】实际是大多数人连他俩的思想都并不了解。他们喜欢加缪不过是因为他的书写的好,更有名。萨特还是新中国的朋友。
赢寒37:
我发布了一篇笔记,快来看看吧 共同点:人生荒诞而痛苦 萨特 :荒诞是人在一个没有规律、荒诞不经、充满偶然性、不可理喻的世界中任凭摆布的一个意识结果,在他看来,人生来就不带有什么使命。... https://www.bilibili.com/h5/note-app/view?cvid=11896307&pagefrom=comment

知识分享官 文学 读书 哲学 恶心 局外人 存在主义 加缪 萨特 躺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