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装甲之光?或徒有虚名?—拳击犬多用途装甲车

作者: 白给の黎王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7-16 17:00:00 浏览:122283 次

德国装甲之光?或徒有虚名?—拳击犬多用途装甲车

XB-70 VALKYRIE:
事实证明 模块化成功的案例大都是那些不可以临时更换,仅仅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才用了模块设计,可以节约成本,通用部件和设计 但是所有在ppt里吹嘘可以战时快速更换模块应对不同任务的玩意,基本都拉了

【回复】回复 @克里斯蒂娜_M_莫雷诺 :滨海造出来直接把这个功能阉了[doge]
【回复】scar:你毁谤我,你毁谤我啊[吃瓜]
bili_13174689723:
拳师犬搞得确实是模块化设计,不过讽刺的是绝大部分客户做的最模块化的事仅仅是把步战型的原版炮塔换成以色列的或者自研的玩意~本质上完全没发挥出车辆后部模块的作用。不知道这玩意的设计师现在怎么想[吃瓜]

【回复】至于说互换模块,我是没看到哪个国家一个车配多个模块的。连德国人自己都是专车专用,一车一能。也没见给步战车型号配指挥车模块,或者心血来潮把装甲救护车版本换上装输模块。不过模块化也算是车族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态了,就好像从枪族进化到模块化步枪一样。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性能上的巨大优势,但是看起来确实很厉害。
【回复】还不是因为穷[滑稽]要有钱底盘来200个,各种模块各来100个,但是买得起的国家也不多
【回复】说白了,厕纸不需要印花镶边。轮式步战主要还是一种能穿越炮火覆盖区和敌人轻火力埋伏区的一种卡车,炮塔只是附带的,不像履带步战是配合坦克作战的。履带步战都只追求通用底盘就行,没有谁搞模块化的,你轮式步战模块化,多少有点炫技概念车,而非实用车型的意思
155改:
你这轮战都38吨了15式坦克装了爆反才36吨。[辣眼睛]不亏是德国人浪费吨位有一手

【回复】回复 @存在不明 :在你这15防御还不如某些国内装输了,都尼玛36吨才只能防御12.7?装甲是纸糊的吗?
【回复】回复 @存在不明 :而且你自己都说了,15只能防12.7,拳师犬比15只重两吨,而且作为步战车。它并不能像坦克一样较为集中的布置防护而且本身又高大威猛,又是怎么能在多了两吨的情况下从只防12.7升级到防14.5和30。合着德国人用的是艾德曼合金是吧?
【回复】你这么想,他搞成这样,一辆车相当于有两层地板、驾驶舱隔断和车身侧面,防护力好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但体重真的不要太美丽[doge]
悠闲的小猫:
你和鹅子是商量好的吗,同一天更新,刚看完鹅子的M870,发现黎王更轮战了

【回复】不可能,鹅子是吃的,黎王是王[脱单doge]
【回复】回复 @mcruee :up主,正经的俊鹅,和黎王是朋友
【回复】确实是商量好的,一般鹅子先更,看完鹅子正好来看黎王的[滑稽]
羽渊社-豹三观:
拳师犬这个鬼东西,我一直是指导它比较大的,但是直到最近,我和画师在搞我这边设定里的轮式车族,然后作为参考对比了一下拳师犬,我这才意识到,这个鬼东西不是一般的大,是真特么的大 [笑哭]

【回复】只看轮胎就比VBCI大一圈,比LAVI大两圈。你说他要是自我任务定位和lavi还有VBCI一样的话,确实太大了。但是你要说他定位是40吨级的战斗车辆,好像也没显示出替代履带式底盘的性能。更大可能就是面水乱加加出来的?
【回复】回复 @GHSY81192 :感觉法国对VBCI的定位感觉就像阵风一样,通用平台承担上下两个级别任务。 这么分析来看,这个boxer对于没需求的国家来说太重了(LAV,BTR80和更先进的VN1足够了),对于有需求的国家来说高不成低不就。
【回复】回复 @GHSY81192 : 感觉吧,上三常对20吨一下和40吨底盘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类似重型战斗机和轻型战斗机)。下2常为了省事就搞个30以下的通用底盘省事也不奇怪(VBCI)。这个5常以外的家伙,整个定位20吨,车重40吨的车就很迷了。
iceberg312:
与其一辆车换三个模块,还不如直接一口气造三台不同型号的。我全都要.jpg

【回复】回复 @dgag8616 :我A,B,C三辆车,对方需要开三炮才能测底瘫痪小队。你一辆模块化,对方一炮就把你作战力量给报销了。能比嘛?不能比。
【回复】回复 @dgag8616 :还有你的模块,需要快速更换,总不能在大后方待着吧,得运到前线随时待命吧。一辆卡车运一个模块,就是两个卡车加一个战车,一共还是三个作战单位。
【回复】高烈度作战确实是这样,但低烈度作战会发现,你家的步战型、突袭型都被打完了,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基地里的迫击炮型、救护型、指挥型搁那
yy倒霉熊:
想和黎王交流下自己的看法;这个模块化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后勤或者通用的目的,但是对于德国自己来说是不是类似限制条约下的一种规避方式(类似于高达世界观那种条约限制ms装备总数,为了能用最少的装备数量达成最大的应对情况把单一用途专用机换成了可以换装不同应对模块的凡用平台,用“一台”完成“多台”的指标)毕竟德国和日本一样有公约束缚最大军备数量吧?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反倒觉得搞多功能换装模块,不如通用平台用一个平台基底换炮塔更好点,比如之前大八轮的3位,做好大8轮地盘平台,以此为基底拓展定性,可以用比较做到大部分零件通用,而不是专门的这种模块化,这样就不必为了模块化导致工艺复杂死重贼多。。。。。(也是个人观点,可能也有很多问题)

【回复】德国在冷战末期有这北约欧洲地区最多的装甲部队,怎么看都不像被限制数量了。
【回复】德国没啥约束,单纯就是军费效费比低加上没什么扩军需求
【回复】关键是德国没啥约束,它冷战末期有多少坦克来着?反正数量不少
guoqu000:
我觉得本身轮式车辆底盘就高,他这样搞就更高了。(车顶)。还重。。。。还贵。。还不如相同吨位的其他主战装甲单位。 一辆顶几辆??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你的后勤跟得上吗? 就好像英雄连里你的单位反甲(反坦克炮)和反步(机炮转换)要30秒,你的单位只能在家等。。但是你们家这个单位顶人家三个单位的资源损耗。。。 势均力敌的时候,这模块化就是脱后腿。这叫过度模块化了。 我理想中的模块化,只要一个底盘,配上其他不同车辆配件,生产线不需要生产几种不同的底盘,这样车底盘就便宜,车上的其他附件,配合着用。而不是搞太过。

【回复】回复 @重立体-白鲨1号 :一次损失也就一个地盘和战斗模块而已,其他车损坏也是一辆整车,你觉得有啥区别?如果只是单纯的地盘模块损坏,那么你还可以回收后面的战斗模块
【回复】一辆顶几辆?呵呵,被击毁一辆也等于被击毁几辆,天下没有白捡的好处
【回复】我们需要的是多功能步兵车而不是多功能战斗要塞)
胧月雫:
拳击犬模块化的作用是可以更换模块来临时增加某种型号的数量,说白了就是前线某种型号人头送太多了,该型号新车还没造出来,可以将后方其他型号的更换模块进行补充。车重也是模块化的副作用,毕竟运输模块和作战模块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化,所以会有很多强化结构在整车的时候是多余出来的。运输模块因为要匹配各种作战模块只能根据需求强度最大的模块进行强度设计,所以整体会很重。要说跟车族化相比的话,拳击犬就是把车族化设计里各型号的不同的部分拆出来整合成模块,本质上还是走的车族化的路子。

【回复】回复 @i860 :冷战后缩编,以前100个车,现在50车加50模块可以解决
【回复】好奇模块生产量和底盘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还是1对1那毫无意义,底盘和模块都是损失不起的东西,如果是一辆地盘热备好几个模块,对储存维护又造成负担
cat-god:
半小時其實侹快了,問題是一輛車+2個模塊比我買3輛甚至4輛都貴,我這3輛能頂一個班用,哪要你何用[翻白眼]

【回复】回覆 @颓废的老虎 :大國缺的從來都不是人,缺的是有經驗的人,而且人可以一班班的同時訓練出來,可堪一用的人手很難缺;我用三组人可以同時執行兩件事就比你一輛做一件事賺,靈活(南雲:我有6cv還用煩攻島還是警戒?)
【回复】你三辆车要不要配套三个车组,三组后勤人员?
【回复】回复 @颓废的老虎 :不要用小国家的想法来套用在大国家的战略上
德洛:
为了模块化。这东西的价格都赶得上履带式步战了[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仿生蜥蜴 :问题是最初的价格就决定了他产量上不去[笑哭],最起码要本国或者盟国一起装备把成本拉下来外售第三世界国家才有竞争力
【回复】回复 @克里斯蒂娜_M_莫雷诺 :[吃瓜]他这种模块化,还是轮战,基本也就大规模生产有用,和平年代基本没啥性价比。
【回复】回复 @仿生蜥蜴 :既然搞模块化拿基本上就没想过产量能提到多高了[笑哭]
satanismXL:
经典法国人或者英国人提出概念,然后德国人率先造出来。[doge]

叶颖梦Official:
没评论 ?我第一?!好耶,前排贴贴黎王

【回复】那我和你俩贴[崩坏3_吃咸鱼]
Grinna117:
当一款装备的定位是多用途时,说明设计师并没想好它要干什么———《无尽的拉格朗日》

知识 历史 军事 武器 坦克 德国 莱茵金属 装甲车 轮式战车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