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把70岁母亲关进坟墓,送一顿饭就砌一块砖,直到把坟口封死

作者: 硬糖撩剧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2-08-16 21:52:55 浏览:2154466 次

男子把70岁母亲关进坟墓,送一顿饭就砌一块砖,直到把坟口封死

阿弥陀佛_我不生气:
我们这有老人说感觉快死了,就一直穿着自己的寿衣,怕那天死了给人添麻烦。然后半个月后走了,我当时听说还觉得不可思议,主要是那些老太太老爷爷都挺理解,我就觉得玄幻。

【回复】这么说吧,你可以说我迷信,但是我是信一句话的,人老成精,我102岁的祖祖,那是真知道,快走的前一个星期住院了,走之前1天,她醒过来以后,虚弱的声音反复只说一个字:“回”,我们得到消息后,三个人轮流开车1000+km赶回家,到家后,祖祖指我的三叔(之前甚至都不记得家里人,这次回去她全认得),我父亲搀扶着祖祖在屋里走了一圈后就说累了想睡一会儿。进卧室后半个小时,在里面照看祖祖的二娘叫来了所有人,祖祖巡视了一圈后,把双手伸向了我爸,我爸抱起祖祖,祖祖在我父亲怀里睡着了,我当时真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保佑]
【回复】人死后会失禁,一般都是子孙黑擦身后换寿衣的,哪有自己提前穿寿衣的?除非没有子孙送终
【回复】会知道的,这个说不清楚,就跟动物其实也是一样都会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算是本能,而且回光返照是真的,有段时间确实会突然很清醒
全国第一摄像师:
以前的时代压根就没多少粮食,剧中的儿子给这种食物母亲吃已经很尽孝道了,奈何被那时候的习俗(其实就是粮食不够养活那么多人,控制人口的方法)左右了思想。我们现在这种情况没必要站在上帝视角说他,感谢袁老就完事了

【回复】事实上“瓦罐坟”或者“弃老”这种习俗在中国是不是真的存在一直是存疑的。这类说法大都是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传说,而从国内考古情况看,这种习俗并没有什么确凿的实物证据,历代正史和文人野史也未见相关记载。
【回复】回复 @豫北第一著名狠人 :你硬把皇宫里的太后和黔首做对比也是没谁了[无语]
【回复】回复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应该是有的吧。 清朝夜明珠编著的《阅世编》记载了宋仁宗下旨,废除瓦罐坟习俗。唐朝韩鄂所作《岁华纪丽》提到,说在云南的某些地方,流行“瓦罐坟”的风俗。
秋生解说:
我记得我国也有这种类似的事件,好在现在是新时代,有人报警了就把老母亲救出来了,然而剧里的老母亲,年代不同,恐怕就惨了……

【回复】我记得后续是孙女找了哪个王爷,最后王爷在这废除了这项“习俗”
【回复】回复 @悦悦小顽皮 :说这个电视剧/电影吧
【回复】回复 @悦悦小顽皮 :电视剧那个时代怎么没有了
吃小面包のdio:
按这种情况只能逃离村子了[热],别无选择,身体健康的能逃多远是多远,病的重了也就没办法

【回复】少听现在那些人均大侠的古装剧忽悠,实际上在古代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离了村子别说拖家带口还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是两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恐怕都蹦哒不了多久。特别是这种,但凡还有点别的办法谁能想出这么缺德的主意咯,还是整个村子整个族群都认可为俗了的,显然实际条件比电影表现出来的更加艰难得多,人心毕竟肉做的,总不能全村都是虎豹豺狼铁石心肠吧,要知道定下规矩的人他自己也是会老的呀
【回复】以前管很严的,好像出远一点的门都要路条,跑那就成流民了
【回复】回复 @烧肉切鸡饭 :[笑哭]但是总比在那坐着死了好吧,想想死后身体还被虫子啃掉,啊
bili_30285133173:
这叫瓦罐坟,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劳作能力,就这样安葬,每吃一顿饭,就封一块砖

【回复】回复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我国的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相继发现了大批古代的“瓦罐坟”,不过各地的叫法并不一样。在湖北武当山周边的部分村落里,曾发现了许多隐藏在灌木丛中的窑洞,并且还在窑洞中发现了白骨。这些窑洞被当地人称为“寄死窑”,是古代用来安置失去劳动力的老人的。
【回复】瓦罐坟仅见于民间传说,并无考古和史料证据证明
【回复】回复 @烦内都是你害得 :证有不证无,这是基本的学术逻辑[辣眼睛]
黄君先生:
百善孝为先,古代要是真有人这么做,早被地方官杀了。毕竟连孝经上甚至都写着埋耳奉母,这种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挖统治阶级的根吗?

【回复】新闻之前看到山东有弃老洞,日本有部电影叫楢山节考,你看看
【回复】事实是古时候这种东西还挺常见的,毕竟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发达,要腾出资源养年轻劳动力,忠孝礼义这些主要约束的也是士人群体,谁管普通百姓干什么,日本哪边还有习俗老人到一定岁数就把老人背到山里等死的。
【回复】回复 @木桶骑手 :那个电影就是家里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儿子就把他背到山上放下,让他自生自灭
FallenKun:
就不能钻出去吗[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回复 @电摇河马 :往哪跑?有路引吗?有钱吗?这么大年纪能跑出村?
【回复】出去的话会被抓回去然后直接把洞口全堵上
【回复】钻出去坏了那时习俗会被在送回来
马斯洛层级一四摇摆者:
中国古代要真有哪个地方有这样的习俗的话,儒家的文人铁定会出一本和二十四孝图相对的书,让那个地方的人遗臭万年,作者还能名留青史。[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回复】礼不下庶人,他们不会拿礼法去要求一个乡下人,因为乡下人根本不在他们的视线内
【回复】溺樱这种陋习有出过和24孝相对的书吗?别做梦了。连寒门都称不上的泥腿子老百姓,在士大夫阶级里可算不上是人。
【回复】回复 @御坂10025号 :孝是对上的,溺音是对下的,古代三纲五常你都乱了好吧,按封建思想,父为子纲,你不守孝道就是大逆不道,溺音这种现象文人最多口头骂一句愚民。
吨吨吨吨吨嗝吨吨吨:
啥?古代活到70的本来就少,还这么健康的基本是奇迹了。

【回复】电视剧进行了温和化处理,实际是60岁。因此瓦罐坟又叫“60仓”
【回复】正常来说,如果能活到70岁,全村人怕是都会供着,一个长寿老人对村子来说是个噱头
小考拉吃树叶:
这么做无非是粮食不足,从食物链来说吃素比吃肉能养活更多的人,又怎么会有这么多鸡呢?

啊名字都懒得起了:
就不能直接爬出去逃离这个村子吗[无语]

【回复】没有路引除非一辈子待在深山老林里。而且这不是人均大侠的武侠剧。再说这老太太能跑多远。
【回复】这是古代,交通没那么便利,一般人一辈子都不会出村的,没死在路上就算好了,再加上户籍制度,就算跑到别的地方也是流民,好不了的
【回复】就不说古代了 就现在 你没身份证 你徒步走 你看看你能跑到哪去?
达斯_西斯卡尔:
不可信~即使古代饥荒人吃人,吃父母是要受谴责的。

【回复】根本不会吃父母,肉质太老。多是以小孩和年轻女人
墨汁danm:
关于坟头这么矮,不能爬出去的母亲屑

【回复】回复 @辛宇米米 :这是古代啊朋友,一般人一辈子也没出过村,路都不认识怎么跑,而且就算跑去别处又没有认识的人,当地县衙查不到户籍直接当流民处理了
【回复】出去就抓回来,直接全封住

影视剪辑 影评 电影剪辑 视频 电影解说 影视剪影 电影 影评杂谈 影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