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营销号的视频到底什么东西还能吃?

作者: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8-02 17:52:05 浏览:2568092 次

看完营销号的视频到底什么东西还能吃?

Arcosantibells:
我本科专业就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进去大一第一学期我那岁数挺大的老师就和我说这玩意学归学,自己吃饭和在外面聚会别卖弄,真要较真倒自己胃口坏别人兴致,现在看来老师确实实在人

【回复】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tv_笑哭]如果没有一个学习和包容的心态,那我只能说放下助人情节
【回复】回复 @起名-超难 :学食品? 好找工作,不好找好工作,建议换专业。 985的食品也不好使。
【回复】[脱单doge]啥东西都不能多吃,吃多了都不好。有的人你给他说不行。所以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营销号只谈毒性不谈剂量,烧烤顿顿吃还能得癌症了,西红柿一次吃五吨还能中毒。只要抽过烟的人都死了,零食我不推荐的不能吃,我推荐的都是好的。东西适量就行,啥吃多了都不好
又是阿肆啦:
很喜欢各类科普up,喜欢上看科普也是从融媒体开始的,感觉向大众科普是一种远视主义,对未来影响巨大,也希望各大正经的科普up都像融媒体所说有着长期主义的信念[打call][打call][点赞][点赞][鼓掌][鼓掌][惊喜][惊喜]

【回复】之前我妈听信了营销号说牛奶怎么怎么,我把季不助的一期视频给她看(也是有营销号讲牛奶的),她跟我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语][无语]说到底如果没营销号咱真的哪里来这么多烦恼,营销号罪该万死啊[呆][呆][生气][生气]
【回复】回复 @又是阿肆啦 :他们拿着自己做了十几年饭,吃了十几年饭,搞了多久健康管理当作自己的话的可信度的依据。殊不知很多的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化肥农药、各种合理的添加剂都是一代一代比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的知识分子,通过一次次实验累积他们的知识,最后让人民吃饱吃好。这么一栋高楼大厦,怎么可以让那些营销号毁了呢?
【回复】[doge]营销号的受众面很广,等你吃了家长不想你吃的东西,他们就会抛出营销号的结论。说你看你吃的东西都不健康。之前有段时间,康师傅方便面被造谣面饼用了食品添加剂,看过很多视频博主自制方便面就可以知道,面饼之所以可以长期保存,是因为油炸脱水烘干。然后就是食品添加剂,是被造谣的重灾区,加了啥都吃不了,经常是抛开分量谈毒性。如果把营销号说的话当了真,真就是啥都不用吃了,直接饿死。就算平时饮食上小心翼翼,死神来了,说把人带走也就带走了。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
难睡醒的猫猫:
冷知识:农夫山泉的包装上写的也并不是矿泉水[doge]

鼬在聊心理:
报报,我妈看抖音跟我说奶粉比牛奶营养,让我以后都喝奶粉,因为牛奶是提取完奶粉之后剩下的,我也感觉不对劲,觉得是某种广告,但是确实不了解,请问可以聊聊这个吗?

【回复】你回:以后我生孩子就把媳妇的母乳提取成奶粉再喂给孩子,坚决不给孩子喝原生母乳
【回复】奶粉好像就是液体奶脱水干燥制成的,牛奶提取完奶粉主要就剩水了。
【回复】有没有一种可能,奶粉就是脱水后的牛奶[doge]
吃西瓜的群众大大:
热知识 喝过水的人都死了。 所以水不能喝[妙啊][妙啊]

Ricardo.J:
00:40,融媒体翻译成melted media,是不是搞了点?[捂脸] “融媒体”主要意思是融合,而不是meltd融化! 参考新华社的官方翻译,融媒体 为integration media。

【回复】他的意思可能是,令人暖到融化的媒体[doge]
我想上楼喝水:
视频里的理论非常适合我妈,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外面的东西都是垃圾,菜就要吃自己家种的,肉也得本地家养的,鱼的泉水里捞的

【回复】他们逻辑本来就不能自洽,所以我会反驳他们,食品外面的不好,为什么看病所需的药要买呢,让医生给个单子自己挖更安全[藏狐]
【回复】回复 @彼方ノleader :反智反到反医药的可是大有人在,他们就觉得“医院都是为了赚你钱故意坑你的,实际上都是小病养养就好了”[doge]
【回复】我妈也是。明明自家种的不规范反而问题更多。但是我妈自从看了某飞视频,就觉得食品全是色素致癌,还说年轻人得癌都是吃这些吃的。现在吃个零食要偷偷等我爸妈不在家吃。我都二十多了。
二八致仕:
我们家卖馒头的,听到过最搞笑的谣言是说我们家的馒头之所以那么蓬松是因为加了洗衣粉,因为洗衣粉会起泡泡。[笑哭]

【回复】学历越低危害越大[辣眼睛]
【回复】回复 @丿疾风拂晓 : 荀况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无知是一种恶[笑哭]
【回复】回复 @风の信子z :我早年间还看过视频说紫菜是保鲜膜做的,鱿鱼是橡胶做的,大米是塑料做的[无语]
双倍快乐的白嫖:
吃着辣条刷到这条视频,我现在很慌,我得再吃两根压压惊[doge]

【回复】回复 @自由飞行的我 :那不行,万一你被毒死了咋办?[doge]
被麦穗包围的向日葵:
不要空腹吃饭,因为饭粒会磕伤胃[doge][doge][doge]

【回复】不要保持空腹,因为胃酸会侵蚀胃[doge][doge][doge]
【回复】回覆 @苍青破军 :配一些无关图片,搞个一惊一乍的BGM,用ai配音读一段绕半天圈子的文案,一个视频就做出来了[doge]
他是没有了父亲:
氧化氧是有毒的,且成瘾性极高,说是100%都不为过,剧统计,吸食过氧化氧的人绝大多数都活不过一百岁,如果强行戒断,不出半小时,就会因为长时间不吸食犯瘾而死亡。一氧化二氢也是有毒的,成瘾性虽然没有氧化氧高,但也不可小觑,这种物质在我们正常的生活当中可谓是无处不在,很多的生活、生产方面,都离不开,虽然有很多的平替产品,仍然有很多人选择使用一氧化二氢,和氧化氧一氧,剧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一氧化二氢而导致的直接死亡人数高达23.5万人。另外,这两中物质不可同时吸食,不然可能会导致暂时无法呼吸,严重着还可能会导致死亡。剧统计,同时吸食过这两种物质的人大多数都出现过短暂时间无法呼吸的情况。居实地受采访者回忆,“一瞬间,我的鼻腔里就进了很多的二氧化氢,很不好受,有时还会有一部分从鼻子里流出来,这两种东西是相冲的,氧化氧和它的代谢物物要从喉咙那出来,二氧化氢也要从那进到胃里,难受的很。”

【回复】半小时?五分钟不吸氧化氧我就死了,你还想让我戒断半小时?[doge] 氢氧化氢已经戒不掉了,每天都喝,不喝的话浑身难受没有劲。脑袋里全是它[doge]
【回复】回复 @残阳落月_ :[doge]戒断氧化氧之后就可以戒断这些了
-雪意:
前几天听一位中医说8岁到80岁都别喝奶(包括但不限于纯牛奶酸奶),她给的解释是超过八岁人体内一种酶会消失,但超过八十岁这种酶又会出现,没了这种酶就会消化不好乳制品[笑哭]我觉得挺奇怪的,没听说过乳糖不耐受还分年龄[笑哭]

【回复】乳糖不耐受本身就是个伪概念。。。是个翻译错误导致翻译成耐受。。正常情况确实只有小孩子才有不耐受症状。。。
【回复】我在室友那个手机里播放的音乐号里听说了更扯淡的说法,说什么母奶牛,连公奶牛都没见过,就能产奶,那一定是打了激素了,牛奶不能喝。我只能说首先奶牛必须怀孕生小牛才能产奶,至于没见过公牛有人工授精啊,比自然交配成功率高的多,也简单的多。结果我这个40岁有两娃的室友兼同事深信不疑
【回复】乳糖不耐受是别有用心的西方人编造了某科学家的论文结果,就是怕其他民族强壮起来,科学家的论文研究结果(叫做乳糖吸收不良,这个不良是喝过量后的不吸收了),是每个地区的人每天喝的牛奶量不同,就被串改成乳糖不耐受。
你的最嘉选择:
震惊!迄今为止00后竟然无一人活到24岁!背后的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99%的人不知道的真相——氧气居然会致死! 原来正确喝水是这样的,80%的人错误的喝了一辈子! 据权威专家指出:以下几件事均是在慢性自杀!最后一件我们每天都在做!

【回复】日历是24岁,但其实才23周岁
【回复】很好,已经焦虑了[喜极而泣]
迪亚贝尔斯塔:
他们视频下面的链接里的食品可以吃,因为是纯天然的,无污染的,无添加剂的,营养丰富的,健康的。

【回复】没添加任何化学元素的😉
【回复】回复 @木子の秋 : 以太是吧[doge]
【回复】回复 @XX06144和XX06145 : 直接吸取星球的能量,不需要任何化学的参与[脱单doge]
Bruce丶邯:
确实,在视频下方评论的时候,我都要仔细想想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做过实验证明,不然真不敢随便评论,看到那些随便一句话就否定的我真的忍不了

【回复】[笑哭]我妈有天看了无糖可乐那个致癌视频,刚好我哥买了罐无糖生可乐,一直叭叭叭说致癌,还非常紧张说什么给家里小孩子喝了咋咋咋样,还把那个视频发到家群里[笑哭]我哥就说那你告厂家啊,等我有空看了下那个视频,标题就是有致癌二字,里面内容说这说那,最后才说适量是没问题的,问题家里老人真不会刚好看完个视频,而且还是普通话,又老花眼不爱戴老花眼镜……然后我就截图最后那几句给她看
【回复】回复 @梅耶的猫咪 :不过无糖饮料有个不错的地方,喝完嘴里没有味(喝有糖饮料,过一会嘴里就发酸,就跟糖发酵了似的)
【回复】回复 @还是大好时光L :建议喝完有糖饮料再喝点无糖的,权当漱口[doge]
浪里小白w:
我最近看到说糖这个东西,以前人没糖可以吃,都是通过米饭水果那些补充糖分,后面开始有人发明了糖,然后现在很多人离不开糖(对糖上瘾,生活中不能没有糖),说糖这个东西能不吃尽量不吃,通过我们平时吃饭水果啥的补充就够了,现在市场上含糖饮料不健康,能少吃少喝就最好,搞得我现在不怎么敢喝奶茶可乐啥的了[笑哭]想喝饮料就泡茶喝,买饮料也买那些无糖茶饮

【回复】神特么古人没糖吃,感情榨糖原料甘蔗、甜菜都是近代研发的是吧? 古代制糖手法虽然粗糙,但基本都是很久以前就出现了的,现代顶多找到更优秀、平价的原料(比如玉米)和加工流程罢了。
【回复】大量糖摄入主要结果是导致肥胖。现代因为技术发达,相比古代可以轻易得到大量的精制糖。因此加工的甜食吃起来要注意。 糖在体内参与肌肉和大脑的供能,所以人会本能的摄取(并喜爱)糖与甜食。
【回复】回复 @璟景菁 :抛开剂量谈毒性?茶里面也有咖啡因你还喝茶不?

营销号 食品安全 食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