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绵绵的学生思维,让大多数人越活越憋屈(学生思维vs求是思维)

作者: 硬核的HeyMatt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12-27 12:03:52 浏览:223421 次

软绵绵的学生思维,让大多数人越活越憋屈(学生思维vs求是思维)

ryusaje_37: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评价交给别人 而是以自己想要的结果为导向做事情 谢谢Matt

【回复】话是这么说,可话语权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而往往是集中到某一个群体里的少数人手里。 要么天生就拥有某些资源,要么后天努力,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学会抱团。多数碾压少数,无往而不利,利益够大,对错都不重要。
【回复】回复 @会游泳的大能猫 :您说的很对,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是这样。可能我想表达的更多是从个人心态角度的调整,“不要太急着向他人证明自己,不需要将自我评判体系的建立权交付给他人”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纷扰,才有更稳的内核。当然在现实实操的时候,关系的本质就是交换,价值到位了,自然也就有一定的话语权了
【回复】👍👍👍很多内容都是共通的,无论是Matt 讲的求是思维,还是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以及从个人效能最大化、课题分离、务虚还是务实都是一个点,那就是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主线是什么然后关注这个目标。
Andy的读书笔记:
1、求是思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化被动为积极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以别人的评价为处世标准。 2、学生思维:以别人的评价处世,活着别人的期待中 3、“求是”思维更有利于自我成长,当自身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时,自然会有好人好事好运相伴

【回复】小时候总等着别人的评价。当自己成绩考好了,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因为会有家长和老师来夸自己。以至于每次看着成绩优秀的同学,就觉得她们前途一片光明光明。
【回复】回复 @boxhb :很多学生都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下,分数奖状排名奖励,达到某种标准就有,慢慢的就会养成学生思维。
【回复】学生思维下迟早有一天会因优秀者愈多而泯然众人,这个时候就会想关注自身转变
一支红军YNWA:
可能同学们并没有恶意,也不是嘲讽,主要是看小浩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了。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西门炊肠粉”的称号,它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或者“宣传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吃肠粉,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总的来说,以结果为导向,多一些思考角度(商业思维),一定会让自己越来越好!

【回复】确实,有个例子不知道恰不恰当,就是当你从个人利益角度来看待水课,你会觉得它们浪费生命,但是换个角度看,它们或许会让你意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红军球迷[打call])
【回复】可能就是同学间调侃,没有什么大恶意
【回复】感觉就是网友玩梗[笑哭]
银河matt:
matt对于“求是思维”的解释真的非常棒:我不管你对我的评价如何,因为嘴在你身上,脑子在你头上,我又没法控制你的语言和思维。 所以,首先我不会对你的评价应激。 其次,我会从实际情况中,冷静地博弈,让事情的发展变成一个更有利的终局。 ---

【回复】其实也就是和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差不多哩!
【回复】我现在就在往这方向去做的
【回复】哎,我是最近一年才真正做到了不在乎别的看法评价
qby6666:
学生思维的本质在于: 永远对自己的能力和处境缺乏一种精确认知;他们的情绪和状态由别人决定。 求是思维: 对自己的能力和处境有一种精确认知,有自己的终局画面,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战略,战术,资源配置实现自己的终局画面。

cC级英雄杯子:
有感触,我大学时候就是学生思维太重,导致很难融入同学圈子变了越来越“独立”,情绪取决于外部因素起起伏伏可太真实了

【回复】真正的价值体现,往往不在于外部环境的看法和影响。而在于你对此的评价和思考其中的利弊关系[吃瓜]
【回复】受教了!所以还是要努力搭建自己的价值体系,不被他人轻易左右[奋斗]
【回复】回复 @风影0000 : 没让你直接说出来,表面上肯定不能对着人家怼啊,自己心里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表面和气不冲突[喜极而泣]外圆内方就行
bili_55071229748:
想起《高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三个就是“以始为终”,我个人理解的话就是做事时以结果为导向,我想要这件事有怎样的结果,我就以相应的方式行动。其实这一点我认为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如学习工作、个人性格培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更能多的以结果为导向,我们就能够更清晰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能够把握住重点,让自己的生活“详略得当”,有一个更清晰的蓝图。

【回复】不好意思,我还没看过《原子习惯》[脸红],但是我上网搜了一下相关内容,也许这段话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我跟我的大学同学的目标都是一样,我们的目标都是想练好吉他,但是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看这本书(指《原子习惯》)之后,我突然明白了。目标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就好像每个运动员都有同样的目标,都是拿冠军,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拿冠军。有目标,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就像航海那样,如果发现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我们可以做出调整,但是让我们到达目标的却是系统。另外,如果我们以目标作为动力,一旦实现了目标之后,就失去了动力来源。但是如果我们专注的系统,以不断地完善进化我们的系统作为目标,系统可以不断地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回复】回复 @其实你知道那不是真的 :不太清楚你具体是指什么,我个人的话,首先奠定基础:个人认为朋友与朋友的交往应以尊重为前提,尊重对方的主体性,也尊重自己的个体,在理解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商量。其中如果朋友是不喜欢直接表露想法的,我会观察她对于自己提出意见的反馈确定她大概的接受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自己的需求如何一起体现。在实际操作中,我想要的是放松坦诚的关系,我就会引导氛围向这个方向发展,培养朋友对于这种交流的习惯。我想要利益交换的关系,就会把控与朋友的沟通,引导朋友的注意点,关注朋友的痛点这样。
【回复】回复 @bili_55071229748 :对的我也赞同,可以有一个大的目标,但是做的时候不必太想那个大目标。只要每天都要用非常简单的事情要求自己,专注当下,自己就能离未来越来越近。
群通知:
关于这点,我上大四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现在周围人都很好,会给我客观或者不伤害我的评价,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坏人,为了利用我的情绪给我恶评或捧杀怎么办?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思维的不稳定性,然后我开始在内心建立对自己的评价体系,现在变成谁说我我都不听[妙啊],如果有目的的话就只关注目的,没目的我也不会因为要满足别人的期待瞎努力了,直接摆

【回复】我身边就遇到那些利用我的情绪给我恶评的人,我需要去建立自己价值体系。你还好了,是自身觉醒,我是被迫长大。
【回复】回复 @bili_20857113827 :这种人说实话挺多的[doge]
布洛特漆河:
我觉得实际上就是“务实和务虚”,“学生脱离生产活动”这本质上无法大规模改变,而且人生开头有段“发展期”也大有裨益 但“学生思维”确实就是认知匮乏的表现,该务实的务实(锻炼身体、接触社会),该务虚的务虚(培养价值观、明辨是非),在我看来才是正常的,共勉[脱单doge]

【回复】也不尽然 这些思维模式说白了还是价值观的培养 可能跟经历的涉猎广度有关 但是实际上我认为这还是主要受个人经历和家长或社会对他价值观和人格的塑造造成的 就如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自于他人对他自己的价值评价,这就是所谓学生思维,没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而是受制于外界评价,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映射到学生里很常见的一点就是很多学生在年轻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学习的动力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外界对于他们的评价,或是家庭父母的表扬,或是学校老师的喜爱,或是排名靠前的喜悦,这些都是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自己对于自己的评价,我觉得这也是这种思维模式叫做“学生思维”原因吧
【回复】脱离生产活动说得很对,其实拨开人类文明的外衣,一个生物首先要做的是谋生,而人类在开始谋生之前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削弱了人的动物性,对最本质的东西却没有概念,造成学生思维最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家长已经解决了生存困境,同时又对学生的生命赋予了太多的意义。
【回复】回复 @不去考上清华不改名 :啊,我说的“务虚”也确实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价值观不完善的学生”去追星或者去抑郁、内耗都是,挺正常而又没意义、甚至还极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事
浅浅一莞尔:
特别棒,听了matt这期视频,才知道求是的思维才是真正的强大。 陷入怕别人看低自己和嘲笑自己的负面状态,后果就是会一直自卑颤颤巍巍可能一直没办法抬起头成事。牛皮的人是,想明白事情后,就调整心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先忍受当下,实现长远的发展。 反正归根结底,都是要面对现实的,晚面对还不如早面对,这样节省了很多精力,说不定还有转机,把因为没主见,而看重别人看法,从而造成内耗的精力节省起来,说不定还能多办成一件事~!加油~![给心心][支持][水稻]

川上浮木:
总结,课题分离,管好自己和别管别人

灰烬Mz:
"求是思维": "truth-seeking mindset" or "fact-based thinking"。 表达强调以事实为基础,追求真理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与批判性思维和客观分析相关联。

快乐生活字幕组:
用学生思维来概括可能不太准确,matt描述的应该是一种自恋性的行为,这种一般出现在小孩子的身上,认为世界就跟自己想象的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会哭。在打压式教育下,自恋行为会越来越严重,因为要去对抗打压。所以能意识到自己的自恋,并有意识地走出来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札幌的雪_:
🤔我觉得matt这种思维很符合我的现状。我是那种从小到大因为成绩好都乖得不行被人夸的女生,形成的学生思维绝对是最经典的那种学生思维,但是近几年来经常碰壁所以也在谋求出路,对于我来说即使我有意地想要摆脱他人的评价体系,也经常会在生活的许多方面不由自主地希望别人能够称赞我,这种求是思维也许是现在的我最需要的。

【回复】我也是[大哭],加油加油[打call][打call],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给心心]
Heath--:
不要抗拒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糟心事,要做到心中时刻有目标,学会转危为安,化挫折为源动力,使用不同方法论将源动力转化为真正的动力。

华生成长笔记:
这个视频也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把我曾经淡忘的一段经历捡了回来。 1996年,我爸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填写海量的表格。在截止日期前,要用钢笔或签字笔手写填上千份表格。 当时我小学六年级,我哥初二,我们都帮我爸填表格到深夜,减轻他的负担。 至今我遇到任何表格,都觉得很容易填,因为只有一份,而不是上百份。[呲牙]

请输入新称昵捏:
我家开酒店的,有一次被班上男生知道了,跟我开黄腔,说那你家会有人开房吗?然后我就非常认真和他解释:我们家主要接待一些旅游,跑业务,和一下回家过年等等需要住宿的客人,除了情趣酒店所有酒店都是这样的,但是客人在房间里干什么我们也管不着。我当时想着:千万不要让我在我家店里看到你和别的女生哦

【回复】我靠开酒店多挣钱呢,他还瞧不起上了
憨憨pup:
听过一句话,就是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绝对认可,实事求是,沉着冷静,那么这件事就都会在静默中慢慢完成,我加一个胆大心细。

【回复】以结果为导向,以热切渴望为前提,过程要冷静,求是,还是少些焦虑和比较,当羡慕别人已有的高度时,不如嘉许自己从深渊爬到平地一样了不起,心静了才是一切的开始,不盲从,不被外界随意扰动
来大郎吃口药:
我来解释下up主说的学生思维。首先底层人民群众的某一撮人是眼红,嫉妒心强的。他们常用手段就是想通过制造舆论或者舆论羞耻论控制当事人。那大多数人是看客心态。事情的发展走向是好是坏?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网络暴力舆论丧命的网红。当然课题分离,结果导向是一种正确做事的方式。只能说西门吹肠粉当事人是比较自洽的。对于那些不自洽的或者自我羞耻感重的,那些课题分离,成事在前,情绪在后可能是个终身命题。

芭蕉夜雨啊啊啊:
up说的两种状态我都有过,第一种状态在我大学时期特别明显,时常因为不符合自己所想象的能力和处境而痛苦低迷,经历挫折后开始求是,并且接受,当我们发现和接纳真实时候,才有可能去进步和靠近自己想要的状态,共勉。

【回复】呜呜呜现在大一就是这种状态[大哭][大哭][大哭]正在慢慢打破那个幻想中的自己,认识并接受真实的自己,然后慢慢改变[奋斗][奋斗]

社会观察局 精神内耗 思维 认知 阶层 真实 学生 社交 事业 自我成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