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一个新药要花10亿美元?大家都被骗了!

作者: 龙凌说药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0-06-11 17:42:19 浏览:21869 次

研发一个新药要花10亿美元?大家都被骗了!

SZ讲:
国内研发人员确实薪资低到可怕 生物phd去科研院所貌似15w都没有 本科药学干科研8000不到还没上升空间 正在念固体剂型phd 唉 愁

【回复】本科是干不了科研的,尤其是关于生物医药这一块,硕士都没资格,而且的确上身空间太小,除非有人愿意真正的教你,只有读博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拿到PHD,又在国外有留学或交换背景,又有10分以上的文章,35岁以前进一所非211的高校当个副教授是没问题的。
【回复】回复 @刘云沐R :我同意你的观点 特别是生物方向的很多基础研究 你说他有用吧 也有点用 说他没用吧 也确实没用 phd方面的差异我也同意 我认为phd培养的不仅是仪器的操作方面 更重要的是soft skill,数据处理,各个方向学习的能力等方向的培养 可是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 不是名校phd在科研方向去药企很难有上升空间 而且个人认为现在国内的phd对论文发表的追求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 据我了解 论文在企业招聘看来只是加分点并占主要 殊不知做的东西与实际生产相差甚远 可能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所有人追逐nanoparticle的浪潮下 毅然而然选择了一点不高大上的固体口服和呼吸制剂吧。
【回复】回复 @别说话_踹我 :炒房兴国,网红安邦。他们赚大钱理所当然[doge]
半入冬季:
我在学校学精细有机合成的时候,老师讲过药物的合成成本特别高,首先你要找到一种或多种可以治疗疾病的有机物,这种有机物也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之后在优化合成路线,以最低的经济成本。之后在临床试验。每一个过程失败,那些钱都白花了。新药的研制成功率很低,要的时间也比较久。企业背后的资本,还要赚钱。价格高实属正常,或者可以等药品的专利过期,之后就可以批量仿制,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国内有很多种药都是这种。再就是印度,他们国家的宪法是不保护药品的知识产权,所以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仿制药 工厂[tv_doge][tv_doge]

【回复】嗯,和我的老师讲滴一模一样,做研发一直都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
【回复】我怀疑我们是一个老师[doge]
【回复】如果是单抗或者生物制剂会不会便宜一点呢?
drawyoo_月下枫影:
这个标题其实已经很能吸引医药以外专业的人进来看了,但是视频质量实在是一般……药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几乎没有科普,我作为药学生基本能懂,但一般观众就不好说了。而且长达10分钟的引用和平铺直叙,没有大纲,主题,和总结,除了枯燥,也真的很难看懂up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没别的意思,希望up主再接再厉,精进文案吧

【回复】回复 @drawyoo_月下枫影 :现在定位是给普通观众看,本次文案的写作框架围绕的就是解答新药研发到底要花多少钱还有钱是怎么花的去进行的,因为一篇文献的数据觉得不够严谨,所以引用多方数据进行佐证,所以会感觉东一句西一句,观点的确是败笔,现在仔细想想应该说下药物研发做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为,并非像大家想象中那么赚钱,其实应该加入一些药企因为研发失败后被收购或是破产的例子,之前写结尾的时候比较随性[tv_笑哭],下次好好注意下,这次也忘了加目录页emm,这一期也的确是标题党了,
【回复】视频质量没问题,用视频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缺乏资本化,,这类题材,要是像巫师那样,插播一些医药公司的内幕,,老板们的八卦,脑补一些阴谋论,,xx药物和xx公众人物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等等,说不定就火了,现在的热门科普类up,全都是披着科普的皮来讲故事讲段子罢了。
【回复】回复 @drawyoo_月下枫影 :看视频只是图一乐,我又不需要知道具体内容,知道有这么多测试就行了。
账号已注销:
所以这是我国大力推广中医药的原因之一嘛[doge][doge]

【回复】回复 @灯Tomoshibi :中医法没说不给争议吖[doge],最近北京出台的草案就有“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这个被喷的最惨,试图让中医成为温室的花朵,啧啧啧。
【回复】回复 @海德格尔的笔 :哪些中成药做了上市前临床实验呢?因为目前接触到的中成药说明书必要的药物信息是缺失的,中医药的循证证据是相对缺乏的。倘若真的做了严格的审核研究,早就能封住很多黑子的嘴了。
【回复】学了中医对以后就职有用也就不说啥了,但是他们法学专业学医以后拿不了从医资格证,不能去医院工作。学校夹带私货教学别提多恶心了。优秀的东西自然会流传下来,这是得对中医多不自信才这样搞
贝雅特丽齐的但丁:
美国药企的待遇确实很高,2019年9月下旬到2020年3月中旬,美国某药企液相色谱部门和我们组做合作研究,我去实习了半年,工资拿了3万多美元。这还只是个实习生的工资而已。在研究需要的开支上,美国的药企确实也是花钱不眨眼,我所在部门的正式员工每天购买色谱柱等耗材的预算上限是1万美元。我这半年的研究工作用了30多根色谱柱,还都是全新的。离职的时候,领导还表示和我们课题组的合作还要继续,这些色谱柱可以送给我们继续用。

【回复】美国真心尊重科研人员。
【回复】真的好好啊,我之前在一个小药厂,买色谱柱一个月都不能超过3根(大概)[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无名明宇 :尊重科研人员 真的太对了 因为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出脑失败:
中国的医药研发创新就是个笑话,分为哪几个研究端口,为什么会要让药企来出血?各大高校吸了多少财政拨款做出什么成绩来了?药企固然需要做研发,问题在于人才在哪?在干什么?提高薪资就能提高创新能力吗?有能力拿不到钱吗?重点在于没能力的在拿钱,有能力的出国了。

【回复】没有环境,你看看中成药
北條周作:
我来科普一下,me too药就是把别人研制好的化合物进行少量结构修饰,在尽可能保持疗效的条件下避开专利权。仿制药=照抄

【回复】这都算好的了,还知道改一下结构,或者搞抗体类似药,序列不都是新的嘛。要是以前,那基本上都是些15天就研发成功的连花清瘟之类的。所以国内新药基本上都不是双十规则。
琥珀蚊香:
中国工科很强,理科还是不大行,药这一块资本还是比较少,基本都是看着仿制药过活——五年制剂的路过

【回复】日本六年制药科本科在读路过....搞新药真的不容易啊
【回复】毕竟满打满算中国制药比新中国年纪还小,差距肯定是存在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缩小
coolwdp:
我妹子在国内药研一线工作,负责抗癌药物细胞实验,药研生物工程师,所在公司现在也算行业知名企业吧,百济神州。工作是真累,收入也一般般(可能高于很多行业但跟互联网企业比少太多)。对资本和公司层面来说,百济至今没有盈利,目前也只有两款药物面世,投资回报慢,这也是国内原研药企很少的原因。想走这条路的同学,做好读博的准备吧,海龟千老才是起点.

梁肉成大观:
所以西方,日本,韩国都拼了命的要扒中医的底裤。 日本把中医药方连名字都不换,叫汉方药就在全球疯狂侵占,而中国却有一堆人在黑中医。 [疑惑]

【回复】汉方药在日本占多少市场?消费者都是哪些人?能否给出个数据?
【回复】回复 @迷之字母军 :真有那么简单,中医的争论就不至于这么久了。中医讲究这个流程没法做。现代临床试验讲究双盲,就一定要有安慰剂。西药反正都可以做成白色小药丸,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吃的啥。中药你怎么搞呢?医生给患者开了甘草,我在马路边随便捡根野草冒充吗?就算能骗过患者,能骗过医生和护士吗?只要参与诊疗的人有一个知道谁是实验组说是对照组,得出的答案就没有说服力。更糟糕的是,中医自称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要求长时间看结果,这样实验不可控的变量就更多了。
【回复】只要完全按照现代医学药物上市流程(临床实验1-4),中药有效就能上。别到时候找到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方子直接就转化成药物上市,这才是最坑的,也不怪那么多人黑。
haku1810:
能感觉up很用心也查了很多资料。可能专业哦哦来看会很明白,不过我看数据的那块有点懵 一会再说这个一会再说那个的感觉 要是能更清楚易懂点应该可以吸引更多人看。谢谢你的视频!

哨棒过岗打猛虎:
现在真正的创新药基本跟物美价廉四个字没关系了

【回复】要是有关系药企基本就都不用吃饭了
DZT毛利小五郎:
感觉国内对于药物研发这方面是一塌糊涂[笑哭]

【回复】十几年的投资周期、国内资本家没有这份耐心
【回复】回复 @江湖爱普朗 :是的 投资新药哪有房地产赚钱
【回复】回复 @曉風殘 :新药还真比房地产赚钱。只是门槛高的很,指望过去那些人不可能。
朽木为官:
[doge]要不是管的严,估计盗版要翻天。

欢panda:
上了临床之后药物会有80%因为临床试验没有成功而腰斩[酸了]

西行寺捺奈子:
双十数据已经不准了,目前化药NDA成功大概就6-7%,生物药高一点,大概10%。研发成本的话,单个NME大概已经50亿美金了。

知识分享官 财经 原创 趣味科普人文 药物 医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