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反感应试教育,那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作者: 小王终将成为老王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3-28 13:21:36 浏览:103950 次

如果你反感应试教育,那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谋姬呀:
最形式主义的是扯破喉咙的早读,但是从小就对学校不满和怨言,知道这些都是没意义的东西。所以等到了大学,就能自由学习。水课自己画自己的,不上课就上自己报的画画课

【回复】其实主要看成绩。我班成绩好的一般早读摆烂,基本上要么睡觉要么捂耳朵背书,老师见到这种情况基本默许。讲实话早上那段时间还是最适合睡觉,不然第一节课会困死人。就早读那半小时靠自己能学什么啊。
【回复】我发现大学也并没有很能自由学习,被淹没在作业、考试和各种无意义的活动中……想真正静下心来还是挺难的[大哭]
【回复】别在做梦了,你以为大学自由吗?在高中你的周考月考,作业成绩,上课表现出勤率,实验表现一些乱七八糟都东西都不会计入你的最终高考成绩,但是大学全部会直接影响你保研和出国。你说你考研考公考编?卷成什么样了大家心里清楚。你说直接就业?就业形势更别提了。大学唯一自由的就是能玩手机,其他没有自由的,因为你没什么选择。
平沢唯ひらさわゆい:
中国不配拥有所谓的人才,这种应试教育根本就没有把所谓的学生当作过人来看就是单单的培养考试机器,努力学习一辈子到最后只能上一个普通大学做一个普通人,学到最后又感到很痛苦,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学。(我本人很反感这种中式教育,但这并不影响我敬畏知识,因为知识是高尚的,是高贵的)所以我们要为自己感兴趣的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考试而学习。

【回复】高二理科牲表示赞同。我敬畏知识,但是出题那帮子人只关心怎样用试题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现状就是:题目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难,甚至脱离课本,涉及到了大学的知识。高中老师不可能也没时间弄明白大学内容,只会看着答案就题论题,并让我们做选择题咬文嚼字(一定,就,必须,全都 一类)。我们当学牲的不得不占用宝贵的校外时间上各种辅导班补课,以此提高分数。等到一部分学生费尽心力拿到高分,在顶尖的学生中就又分不清孰优孰劣了,出题人继续提高题目难度…… 我有时觉得,这种为了区分学生而逐渐增加难度的教育就像是AMD和intel为了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而不断推出性能强的处理器,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但处理器的性能三年可以翻几倍,人脑没个几千年不会有大幅度进化。[笑哭] 我现在真没心思想乱七八糟的东西了。我只想知道PCR技术引物到底会不会脱落,吡罗红学没学过,纯合致死一类的遗传题怎么做,怎么仅通过化学式判断陌生晶体的晶体类型,做圆锥曲线题有没有少记二级结论的方法[大哭]
【回复】回复 @雪豆北 :实际 知识才是应该普及得到的 而不是因为它而滋生的高贵低贱
【回复】不,因为教育的地域差异,所以有些地区的人是可以享受到相对精英的教育的。而事实上靠那些人才也确实挺足够了(毕竟中国人太多),其他人都是被放弃的,互相卷着玩吧
摸头村-死亦为鬼雄:
本就是筛选而不是培养”这是一楼说的,我十分赞同。有条件建议开润,我就在UNC。没条件就利用好互联网。现在世界顶级大学都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免费的优质网课,比如coursera,可汗学院

【回复】我之前看知乎记住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句,我当时是想知道为什么上海,河南分数线有这么大差距,然后是一个上海之前的考生回答的,从几个维度展开,他给出最本质的答案就是为了筛选人才。在我看来,造成这种差距,最本质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资源的差距太大,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弥补教育资源差距,但互联网的最大缺点就是良莠不齐,筛选信息就很重要。对于国家来讲,教育目的是为了筛选出高质量人才,发展技术,国防军事等来提高综合国力。
【回复】回复 @llllllll666666__ :没办法,严格来说,你不是真正独立思考学习了很多年,而是被填鸭式教育驯服了很多年。谈不上真正的学习
【回复】回复 @18岁少女玩蛇 :不可能比北京发达吧[笑哭],主要是北京大学多,照顾本地人啊
杨晓明0804:
先谈教育,摸不准大人的痛点,我就少说点。 他们不会教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心什么样的人,如何对待别人,甚至不会教他们如何快乐,但当他们真正快乐的时候,他们却会纠正他们的快乐,而当他们陷入麻烦的时候,摄像头坏了。 再谈应试,高考是最公平的,就像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烧红的铁,但手里的铁到底是烧红的还是涂红的没人知道,而有些人出生就握着金子,不需要参加。 最后谈孩子,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更是人类的未来,当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祖国变成一条条知识点,淹没在题海中,失去原本的价值,变成一个加分的工具,他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如何对待自己的祖国,如何对待自己,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变成这样,那我们又何谈未来,而如果有人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变成这样,那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东西。

奇米_8:
我喜欢自己研究数学,这也导致我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我发现,有很多我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考试不考的,考试经常会考那种,为了出题而出现的"巧合"题,我感觉没什么实际的数学意义,这些巧合题就是在一些很特殊的情况下,才能用一些很特殊的方法,正常情况下根本想不到的,唯一的方法就只能是写题,对这个题有个印象……为了考试成绩,就得适当地放弃一些随心所欲的研究方向,转而去总结那些考试会考的,但是没什么实际数学意义的题型……

【回复】数学题目其实出的还算好,真正离谱的是语文
【回复】说实话哥们……的确,这些东西对于考试没有半分帮助。但是,首先就是,有一个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一些心理压力……而且,我得说,很遗憾活在了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但就我本人浅薄的阅历来看,像你所拥有的这样的创造力才是这个时代所最需要最缺少的东西。……如果我说了什么让人不舒服的话,很抱歉。这只是我看完你这段话以后的小小的感想……
【回复】回复 @学习研究ff :数学至少足够客观,看计算结果对不对,但语文就有点问题了
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名字: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不够,中国人口太多了。但是既然人口多,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个,使其成为非劣势。我觉得首先得加大职高和大专社会地位,将每个人都发挥起作用来,而不是将每个人都变为考试机器。

【回复】人口多,社会资源相应地也会变多。不是因为人口多所以社会资源稀缺吧
【回复】资源不够和人口太多可没关系啊
【回复】回复 @茄nnys :他们社会资源也不够,资源太少了他们
idleriii:
我在高中时就已经明确了一个观点:我反感应试教育,反感的不行,我觉得它反人类,但是我不可能发明一个比应试教育更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试体系,那么我选择接受它,再难啃也啃下去,我无可奈何,但更厌恶毫无目的地打破现状

【回复】我感觉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中国,现在中美的高校全都在调整。20年来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合格的产业工人,但现在产业不断升级,传统教育不断畸形,两者的分歧越来越大。以前的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都各有所长,社会上都有他们的位置。但现在大专生越来越被鄙视,本科生老是找不到工作,研究生越来越卷。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放缓,科技发展变慢,社会矛盾加剧中。所以现在中国的顶级高校全部在改变,但私以为,要改,应该从教育最弱的那一批学校改起,因为顶级高校们即使在传统赛道上,扔占据着大批的份额。
【回复】回复 @Maria第x号单推人 :我觉得卡在思想。经济是飞起来了,但领导层的思想没跟上,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笑哭]
【回复】回复 @矿工02号 :这种想法我也有过,而且逻辑上的确说得通,但现实是教育改革别说胎死腹中了受精卵的影子都没见到,所以我觉得没准我们还是得要好好想想到底为什么,我现在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经济的确发达了,但是发达的不完全,特就是说,属于卡在了某个地方,上不行下不去,连带的就是上层建筑,最直观的就是教育,教出来的人他货不对板,这个问题虽然以前也有,但是由于快速发展阶段不缺就业岗位,出来高低也能找个活干干,但是现在发展速度放缓,这种货不对板在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现状下就越发得刺眼,对打工人来说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对老板来说留一个干活不利索的人属于对本就越发紧张的成本问题雪上加霜,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越发成熟,机器的成本降了,老板更乐意去使用机器,双重挤压下,人全都被挤出来了,而这些人本身就不具备精通的技能,再就业难度极大。准确来说,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产业转型的速度没有跟上,无法消解经济增速放缓连带的一系列反应
焕凌小汐:
初中觉得政治历史很讨厌,而当我读过真正的历史和政治的时候发现挺有趣的。然后还是觉得初中政治历史很讨厌,变了,没完全变[脱单doge]

【回复】书里的是史书 历史是在人民心中的 他承载了人类一切思想与行为 而不是承载了一段又一段的知识点
【回复】怎么说呢?常规政治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普通人难以精通,而初中政治是要求个人即使不精通政治,也得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本质是政府宣传。这种事没有好或者坏的区分…
【回复】说句不该说的,初高中的政治讲真的都是洗脑大论比较多[笑哭],也就哲学有意思
佳毓:
俗话说“多数即正义”。你的观点一定让很多人都会产生共鸣。但是社会所给出的真实写照就是应试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中学,大学,甚至是考研,现在也出现了严重的高考化。 还有一个例子,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实际上也是应试教育,这个至少都快有两千年了吧。从此可说明,除非每个人真正想团结起来突破这个现状,那么“应试教育”必定是社会一大不可改变之“潮流”(仅个人观点)[微笑]

【回复】所以新中国废除了高考,深刻的反思到底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直到恢复高考到现在一成不变成为阶级固化和阶层分化的工具,想要改变建筑先改变基础
【回复】回复 @蓦然浮生凉 :没有高考985211就全成小贵族学校了,大贵族润外边,小贵族通过手段上985211,你要工农兵那我给孩子弄个工农兵,你要综合评价我给考官打招呼,再加上贵族的孩子在培养资源的堆砌下综合素质几乎不可能比平民的孩子差,中产塞钱托关系进一本,平民的孩子只配去二三专了,就像汉的察举,搞着搞着就真成九品中正了
【回复】回复 @蓦然浮生凉 :高考这个概念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来的
自律麦呀:
甭管应试教育(好不好吧),我觉得首先就不应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来学习,近视眼还少吗?身体多差了都?跑个步都喘得不行还有就是睡眠不足的问题,学生经常用脑但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效率低,然后又要花大量时间理解知识

睿智的老约翰:
[辣眼睛]大兄弟,应试教育可不是应试选拔的意思。应试教育是直接教你过去五年高考都考了哪些,哪些题出现的频率高哪些题出现的频率低,不理解这道题怎样有技巧方法作对这道题,记不住的考试知识点怎样有技巧的记住,这是应试教育。[辣眼睛]从头到尾给你把课本学一遍,那叫素质教育。[辣眼睛]你吧,应该好好读一读这两个词的差别“应试教育”“应试选拔”

【回复】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硬件”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以反复灌输为方法,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质量”高低论奖赏。根据这种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实施,尽管苦了学生,但可能升学率暂时上升。这一教学上的短期行为反馈给社会、家长和学生,又使这套管理方式和教学体系得以强化。于是,不少学校心安理得地沿着这条斜坡走下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回复】回复 @阿廖沙--别害怕 :很抱歉,南京高中十几年前就走的素质教育,向来就是自由浪漫,可是结果呢?考上四大名校也有可能进大专,家长不满意啊!现在搞应试教育的学校升学率年年涨,带着其他学校一起搞应试。该变的是社会观念,如果大学生和大专生薪资待遇差的没那么多,不存在学历歧视,才能瞥见素质教育的苗头
【回复】你高中不是这样过的吗[星星眼]
憨憨又自闭了:
为什么电脑能一分钟处理几千万次运算,能轻松储存几十万本小说的内容却发明不出任何东西? 因为电脑不会思考

【回复】因为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而不是运算的[大哭]
我的老婆美延公主:
德国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对孩子个性化成长的健康培育、综合能力的锻炼养成,对中国教育改革非常有参考价值。 可以肯定的说,德国有重视培养孩子文化、艺术、体育等兴趣爱好的(国立私立既有)机构,但没有铺天盖地的教培机构和各类学科补习班,然而德国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一流、蜚声国际的。 德国不允许早教,幼儿园就是快乐地玩,小学生没有作业,上午半天课,下午根据兴趣选学课程,即使是在中学临近毕业,依然是下午三点半放学,假期没有作业。任何人都可以上大学,没有高考,申请和推荐通过就可以,小学到大学公立学校都是免学费的。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学历素质教育,毕业后的技术工人与大学毕业生收入相差不大,甚至前者待遇更高,大家社会地位平等,更没有职业(年龄和己婚)歧视。德国双元制的教育制度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一线应用型专业工匠与科技人员。 我们不妨看一看德国洪堡大学那些响当当的名字——爱因斯坦、波恩、赫兹、普朗克、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无一不是科技界与思想界的巨匠,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迄今为止洪堡大学共有5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他诸如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德国知名高校,也都拥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回复】德国二战时期的教育也没有这般反人类,二战时期的德国工业教育与当前的应试教育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德国在战争期间注重培养技术人才和工业产业的发展,他们通过工业职业学校培养工人、技师和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注重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技能性,考核方式更倾向于项目制和实操考核,这些教育方法使得德国的工业人才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与之不同的是,应试教育更注重理论教学和知识记忆,注重考试成绩而非实际操作技能,这使得学生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相对欠缺。
【回复】看了黑塞的在轮下,德国似乎以前也是这种反人性的教育模式,后来改了?不太了解
【回复】想的太美了[笑哭]我国国情根本就不允许… 高考应试教育虽说很多有很多弊端,但对我国来说是最合适的了,因为人太多了[保卫萝卜_哭哭]
陆彻:
我也是上了高中反感厌恶应试教育达到顶峰,更要临近高考更强烈。

【回复】高三牲 已经被逼出抑郁症了 现在极度ex学校老师制度 已经想去死了
【回复】现在高二,深有体会[难过]
【回复】对,距高考还有半个月,当时我们班特别压抑且浮躁,被我们班主任压的很多同学都有生理反应了,看见政治课本就吐,一边哭一边背
财富先用来保命投资还:
高考只是看你工业化,流程化的对知识的输入内化和输出这三个步骤的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重复的次数,用一张卷子做相对公平的衡量标准,来检验你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然后再按统一的分配体制,教育机制和高考的指挥棒也就一个分数线摆在那里就是给你的人生来了一个大洗牌。(你能上就上,不能上就拉倒)检验你这几年来学习的一个成果,然后就是用来筛选嘛,为什么考的难呢?筛选就是真正的目的喽。那为什么要有目的的针对性流程化的去学就单纯为了刷掉不努力和假努力的人或者是不懂得怎么努力的人,或者是没有你那么努力的人为了让自己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踩在别人的头上(逆袭这种事情只跟自己有关只符合自己的利益和情绪需求),也不管你到底是不是真学还是假学这卷子就是唯一来衡量你这几年工业化学习的成果的标准也就是你考了多少分,成绩也就等同于同学老师家人和和环境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思想的深度和高度的综合的产物恭喜你,你成为了一个社会上的工具人,又诞生了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工业品,我是一名最垃圾的高中的一个高一的学生,(在认知和一些观念或者是很多东西有许多的不足简单来说就是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的实践有很多不足只存在于虚无缥缈的言论上面)有些内容也是我输入内化于网络,然后直接在这里输出,这是我对教育的一些认知和概念。如果有一些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请前辈们及时做出补充和纠正,谢谢[辣眼睛]

【回复】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强度过高应被批判的事实
【回复】我是一个垃圾高中的高二生,已经受不了了,学校本科率不到40%,就只能考的半吊子,学校就无脑增加上学时间天数,不增加质量,就算努努力也只能是个二本,我现在差不多这情况,但后面还要一直这样关着,真受不了。
【回复】我也是一个垃圾高中的高一生
Miss鞠丝汀娜:
岂止是反感,简直是无比ex,至今还记得初中背课文磕磕绊绊就会被年轻女老师反手两个耳光,上课问题回答不出来就得站一节,每时每刻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回复】直接杠她好吧,别怂,问就是不会。次数多了她就不会管你了[doge]
【回复】这样的老师真ex,我确实感觉县城学校有这样的老师
重鸣-CM:
就说文学方面吧,一直到高中全是按照模板去写的作文,素材全靠套用,为什么这么整?因为得分高,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三篇年级满分作文,结果可笑的是写的素材全是一个,就是内容方面有区别,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语文的,但是我真的很反感为了得分去那样写,素材是假的,情感全靠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意义

【回复】我已经厌学了... 我其实早就知道中国的教育不是培养能力的 但我不能接受的是这样不公平的制度却是决定我命运关键一环 我别无他法,不要说追求能力和进步,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就必须把这份苦吃了 学生也好,步入工作的成人也好,没有多少人生活得很幸福,即便是学生,也并不是生活在温暖幸福的环境之下 我讨厌那些人道貌岸然地说着蠢话,讨厌那些什么也不懂(或许是懂)的人擅自否定别人的痛苦 总有人喜欢说我们是最幸福的人,仅仅因为他们现在过得不好,就觉得我们过得比他们好,殊不知多年以后,彼此皆是相似的命运 我以前的成绩很好,现在不行了。因为我的固执,我绝不愿意接受这一切,哪怕将要面对的是悲惨的命运,只要一想到我就像个牵线木偶一样被无形的丝线所操控着,内心就会万分痛苦
【回复】回复 @LawenC :你跟我的心里路程一样,而且我也是从成绩很好到普通,因为我内心很抗拒这一切,学得太痛苦了
【回复】高中议论文那种模板写出来的文章,很多其实是狗屁不通,根本不存在认真的讨论。所谓议论,很多都是诡辩、没话找话、自说自话。更可怕的是,评分标准也根本不在乎你的逻辑通不通
-棘发曲-:
学校就是教你怎么冠冕堂皇地说所有人都知道的谎言[吃瓜]

【回复】然后教导我们做人要诚实
【回复】回复 @长安贺嘉赐 :我不相信复杂的体系运作,忽视个体,追求形式理想的状态就是不健康的状态
【回复】回复 @长安贺嘉赐 :真正的私利隐藏在早已失去本意的抽象概念后面,总有人痴迷于这种文字游戏,这些概念就是他们可悲的一生[喜极而泣]
Po0Sh1nM4nZz:
之前有一次清明节不放假,我那天没去学校逃课了,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我做的是错的

【回复】离经叛道者也是在遵守内心的秩序罢了,没有对错之分
【回复】什么逆天学校,数典忘祖了属于是

大学 生活记录 高中生 吐槽 应试教育 观点 独立思考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