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鲁迅是被吹捧出来的吗?(谈鲁迅1)

作者: 智能路障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09-20 10:00:46 浏览:4947318 次

【围炉夜话】鲁迅是被吹捧出来的吗?(谈鲁迅1)

戏剧TheatricalLab: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这段话在如今更加刺痛我了

【回复】我高中再看到故乡,破防了,难受一星期
【回复】就像韦小宝知道小玄子是皇帝之后
凸疯狂猩猩凸:
初三上数学课看鲁迅文集被数学老师发现,拿起书正准备发火的她看了眼封面又把书给我了[微笑][微笑][微笑]当时我都懵逼了

【回复】回复 @绝对绝望少女 :老师踏上社会看得多了,也明白鲁迅说的就是现代社会[歪嘴]
AbiRoyea:
移除课本是把课本从鲁迅的文章中移出去吗[笑哭]

【回复】意思是以后语文只学鲁迅 不要课本[妙啊]
三木甘:
你们不喜欢看鲁迅书不重要,你们喜欢的作家喜欢看鲁迅的书就行了[doge][doge][doge]

【回复】你们不喜欢黄毛不重要,你们喜欢的妹子喜欢黄毛就行了[doge]
【回复】回复 @是李二吖 :懂了,我马上去染发[doge]
账号已注销:
鲁迅又会写作,又会设计作品的封面,还会翻译,考据……

【回复】还会治病啊 本职别忘了
【回复】北大的校徽就是他设计的,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镭的发现的文章也是他写的,他还把凡尔纳的《环游月球》也给翻译了
【回复】不想做医生的作家不是好插图设计师[doge]
syoki_:
鲁迅先生本想骂醒上个世纪如行尸走肉的国人 可没想到连着后人乃至世界都“骂”了一番

【回复】[吃瓜]喷!都可以喷! __鲁迅
【回复】真正的国服第一“喷子”[蛆音娘_滑稽]
夜的漫谈:
越熟悉的天降猛男,小时候越抗拒长大越觉得崇敬[委屈]初中总觉得鲁迅批判的是吃人的旧社会,长大了才知道先生批判的是社会本身

【回复】更准确的说,是人性,因为鲁迅先生批判的不只是中国社会,他的批判放在西方社会,同样适用
【回复】回复 @AzwDK :所以说是社会本身啊,没挨过打的表情都很拽[doge]
【回复】回复 @CN_York :想想大明,亡在了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崇祯有心无力[捂脸]
乐意aal: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回复】每次看到这句话都会发呆,想说点什么但又感觉说不出来,只能说懂得都懂[无语]
【回复】回复 @关爱智障成长丶 :确定看过原文???《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鲁迅原文讲的明明是是批评那些反对改革 觉得“没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的自暴自弃人 告诉青年向上走不必听这种自暴自弃的话 做事发声 支持改革 哪是什么认清自己做好自己啊喂
【回复】这话经常被断章取义拿来支持宣扬“正能量” 然而鲁迅原话是有铺垫的 冷气说的是“大约是没有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数石片的好的意思。”“这专劝人自暴自弃的格言”
蘭飛鸿:
强烈反对移除课本,别说什么学生理解不了,重要的是保住鲁迅圈子,如果移除课本,几十年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鲁迅了,只能是高高在上被小圈子的人供着,玩梗也没人知道火不起来。 现在虽然小孩子看不懂,起码课本有会深深记得,长大后可能会去重新了解,课本没的伟大作家你去街上随便问问有几个人知道

【回复】如果移除课本,我敢肯定会发生下面的事 几十年后,记者在日本街头采访年轻人,问:“你认识鲁迅吗?”答:“当然认识,课本上有,他是个伟大的作家。”记者又在中国街头采访年轻人问一样的问题,答:“不认识,他是谁?做什么的?” 再过几十年,甚至可能会说鲁迅是日本人,反正他在日本呆过很长时间,造点谣说他其实换国籍了,时间久了很多事就难说清了 现在邻居们课本有鲁迅,难道他们的小孩子都能看懂?课本这么多篇文章容不下一个鲁迅? 圈子的大小很重要,人们都认识的东西才会愿意去了解,不认识的东西最终会渐渐萎缩,会被新事物取代
【回复】其实现在的小孩比我们以前懂的可太多了,可就是懂得太多娱乐至死,正是需要一些这样的文章啊!
【回复】应该在小学课本中了解,但不能搞什么阅读理解。硬要鼓着别人强行理解,就会有反效果。
帝血シャナ:
如果没有教科书里的鲁迅的话,谁会关心一个听起来就很枯燥的作家和他的文章呢?没有教科书里的鲁迅,会有up在23岁重读鲁迅吗

【回复】[2233娘_喝水]建议保留一些简单易懂的,强行背诵真的不可取,当初老师要求背诵去看庙会那一段,背的我头疼,叽里咕噜一大堆我只记得豆子,好吃
【回复】课本里的文章是启蒙,是领路人,引导我后来的阅读取向。
【回复】我个人也比较同意楼主的观点,我认为每个年龄段视角理解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不同,不能片面的否认哪个年龄段看到的听到的就没有价值,假设10岁时看到一篇文章,20岁时再看这篇文章。想必再看时的感悟和初看时的感悟必然不同。因为再看时不仅在用新的思想读文,更是再和过去的自己神交.
王爷的杂货铺:
看完搞得我也好想做视频来聊鲁迅,估计也是一个大系列,鲁迅真的太多东西可以聊了

【回复】你藏在评论区里面连个闪电都没有,也没人捞,莫得排面[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尘默ii :不需要闪电,不需要排名,反正我和路障互关就行了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关注了!等你聊![tv_点赞]
Mediocre_L:
美国top20在读, 校最大的图书馆亚洲文学区一片区全是鲁迅作品的英译本 没错,出国了你也得学鲁迅[热词系列_泪目]

【回复】学亚洲文学,讯哥儿是常客。
【回复】回复 @油丶盐盐 :joyhentai[滑稽][doge]
sc_7M:
个人认为小学初中学迅哥的文章没必要要求理解迅哥的精神内涵,重要的是有一个启蒙的思想,让大家都能知道鲁迅,当这些学生长大了之后,自然会有一些更深感悟与理解,up不也是这样了解了鲁迅吗?( ̄▽ ̄)

【回复】同意,义务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普及基础教育,更在于把种子种在民众心中,当这颗种子遇到沃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经历过人生各种遭遇、体会到不同的心境的时候,这颗种子就会萌芽成长,给我们应对现实生活中种种境遇的思想定力
【回复】哈哈,我小时看不懂,就知道拿闰土刺猹来玩梗,后来买了《呐喊》,一看到《狂人日记》就全身发麻[偷笑]
【回复】关键是这网络世界多少人都自以为自己就是鲁迅,天天经典公知语录,还有很多人都是体制内的人,天天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中二少女王崽崽:
我小学的时候家里没钱,书也少,我们家有一本《呐喊》,它跟《格林童话》一起被我翻了许多遍。我看不懂它表达什么意思,阿q跟灰姑娘没有区别,小栓究竟是怎么死的。 后来初中高中,学到了看过的没看过的鲁迅的文章,虽然讲课总会有格式化的东西,但那些格式化的东西起码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没有大错的结论。它在我脑子中形成了一点若有若无的印象。 再后来我读了大学,学的中文,开始觉得鲁迅不只是僵硬的形象,他埋在句子里的玩笑、阴阳怪气、神经质,慢慢让我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让人向往。 有的时候我看到大家在网上广泛地玩鲁迅或者是其他文学名人的梗还是蛮骄傲的,大家并没有远离鲁迅,都能明白这些梗里的意思,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氛围。或许只是单纯的记诵,但是一旦因缘巧合,有所触动,都会让大家对他的理解更深一层。 这是我不愿意鲁迅的课文从课本里删除的原因,就像从小背到大的诗词,这些都是几千年文化里最精髓的部分,你理解不了,没关系,记着,下回你去沙漠旅游,就知道“长河落日圆”为什么写得好了。

【回复】回复 @啊噗噜派哒哒哒 :对,就是简单,最简单最朴素的话,就像香菱学诗说的“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这首诗的好处,不饰雕琢,却道出最胜景(我怎么这么话多……)
【回复】为什么你这条评论很长,我却觉得很短,就像读一些文章
【回复】回复 @东方日照公司 :而且大部分普通民众没有读书的习惯,尤其严肃文学,很多学生长大了也不会去翻看学校列出的书单。我觉得通过大家义务教育的这段时间植入最好最棒的文学,就是营造文学氛围提升文学素质的关键
DOMO哥DOLLA妹:
鲁迅的文章,中学课本里非要把它做成阅读理解,还要非给这些题目按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把这些标准答案给鲁迅看,他应该会觉得十分滑稽。 鲁迅的文章,别去强求看懂,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遇到了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就懂了

【回复】给鲁迅的文章按个标准答案这才是最错误的事,那些写答案的凭什么就说自己读懂了鲁迅呢,那些标准答案真的就是鲁迅的思想吗,不一定吧。
【回复】回复 @开心男沙雕 :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就很傻逼
【回复】幫文學強行設定標準答案,本來就是最可笑的東西。就算是作者已死理論,不用理作者原意,那憑甚麼一定要跟你那個。 就是這種僵硬的填鴨式教育,教到人的腦袋都不靈通了。所以說,只要上大學才是真的求學問,義務教育,不過是救分數罷了
叶落丨天下秋:
感觉和我想法不一样,有些文章没有人生阅历根本读不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品读、欣赏。文化底蕴不是能懂的时候才去学,而是留在记忆里,适当的时候能够浮现出来。看到水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雨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雨停后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看到慈祥的老父亲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而不是可惜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

【回复】回复 @通行证与墓志铭 :就像热评楼中楼里说的,就算你是当作任务完成,至少这个东西在你心里存在过了,当你的人生进展到一定阶段后,总会有对其有感触的一天的,路障也是23岁重读,你也可以说现在鲁迅梗这么多才会回去读,但如果不在教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梗呢,这就是其意义所在(这也是教育的重点,很多事你不需要现在就明白,但你要知道
【回复】回复 @通行证与墓志铭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以移除鲁迅的文字作为解决办法呢?难道不是把这么深刻的作品变成任务这个过程的问题嘛
【回复】回复 @通行证与墓志铭 :照这种说法,小学和初中学校大可不必存在。 毕竟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上学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智能路障:
各位,我是打算连载鲁迅这个节目讲好多期的,(以为没啥人看…)不要吐槽我为啥不讲鲁迅的作品了呀。 还有关于阿Q到底怎么念这个问题,不下二十多个人私信我说应该念阿桂,老师教的。说我连这个都念错还讲鲁迅,烦请去看看阿Q正传原文的序吧。我没力气说什么了。这就是看删减版的坏处。 至于移不移除课本这个问题,我所担忧的,是让小孩子们在内心把鲁迅图腾化,长大后不在理睬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鲁迅学家的书都在担忧这个问题,一些日本学者说现在年轻人都愿意看村上春树,不愿意看鲁迅,正如我以为这个视频出来播放量不会破20W一样。看来是错判了鲁迅受欢迎的程度,所以我认为大家批评的对,看不看得懂无所谓,可以先培养种子。 有些评论说鲁迅废汉字,舔日本,“公知”,骂中国人之类……只能说不要被一些没啥节操的垃圾文章误导了。下期我会讲鲁迅一生经历了什么事的。

【回复】回复 @寒风青枝 :问题是他们说的都是错的,废的汉字是文言文啊,新文化运动就是推广白话文啊。他能用白话骂鲁迅有鲁迅的功劳在里面啊。。。
【回复】用鲁迅自己的话已经能解释了,有些人眼里只能看见战士的缺点,却不知道他为何是战士。时代性的缺陷谁都无法避免,要论文言的功底,对汉字的了解,其时强过鲁迅的有几个?
【回复】回复 @寒风青枝 :动辄谈国民性,骂中国人,那是其时的中国人该骂!不骂不醒!
虔诚的老冬瓜:
移除出课本没必要,只要不在结尾附个“默读并背诵选段”就好了。若是好作家的文章成了学生的负担,就很少有人乐意去了解他,就像多优美的乐曲你把它调成闹钟时间久了它也会让你反胃。

【回复】背课文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 背哪篇都一样。 管他是不是鲁迅的文章 不背鲁迅的 是不是要替换一篇周树人的上去背诵? 背课文从来都不是考你的文章理解 而是速记能力。 至少我那时是如此 一个字都不能错,一个音都不能歪。 你搞错重点了。
【回复】回复 @潇遹- :文言文难吗?难。要背吗?要。应该背吗?应该。把文言文换成鲁迅也是一样,何况现在新课改背诵量早就比以前轻很多了
【回复】回复 @福建人保护协会 :重点没有错!你的理解很蹊跷,可能你是名校的学生吧!课本上的的背诵课文属于重点,因为这关系的考试成绩,不管是阶段考试,还是最后的期末考试都是从这些重点课文里面选,而讨厌鲁迅主要是要背诵的实在太多,而且极其难以背诵,还有所谓阅读理解。我们当时都是老师一句句的进行解读然后让我们背的。根本就看不懂也不知道为啥(>ω<),至于你说的提高能力的那些都是选读课文,根本就没上过 ,也不会考试。
木头一堆堆:
谁还没在学生时代骂过鲁迅呢?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谁还不会面对某些熟悉的现实场景时恍然大悟般想起那些年背过的那些话。种念铭印,鲁迅的文章就不该从课本中删除。不过最让人难过的是现在很多人对鲁迅一知半解就拿鲁迅的话讽刺国人,鲁迅明明一直怀着救世爱国的心,却被人拿他的著作证明国人的劣根性???鲁迅看到的从来都是人性,人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善与恶、智慧与愚昧,本就是辩证存在的,所以教化才有意义。这不是简单的劣根性来压死的。

【回复】我没骂过 我骂过天天游个山就要写文言文 就要背的文章
【回复】一上鲁迅的文章我就贼认真,全是知识点,生怕漏听
【回复】我现在高一,一直都挺喜欢看他文章的,从课本认识了鲁迅先生以后就自己去找他的书看,语文书上我最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热词系列_可以]

鲁迅 读书 人物 文化 社会 文学 周树人 知识分享官 历史 人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