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干货」逻辑不清、表达混乱怎么改善?我找到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方法|能力篇·逻辑思维

作者: 和鱼对话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1-20 22:11:19 浏览:435786 次

「万字干货」逻辑不清、表达混乱怎么改善?我找到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方法|能力篇·逻辑思维

killshanben:
up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见到过这种情况,用文字交流的时候逻辑比较清晰,但有时候当面交流,总在话要说出口前,思前想后,怕一些词语涉及忌讳,或者联想到很多其他的信息,被限制后,这句话到嘴边就显得太生硬,甚至变得牵强奇怪,这可怎么办呢[跪了]

【回复】这个是言语使用熟练度的问题,你害怕用词不妥代表你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判断这个表达是否妥当,以及反应出用什么词妥当。而文字表达没问题说明问题不在表达能力上,那就是反应速度和熟练度的问题了。可以通过快速回复与写作的方式锻炼
【回复】我们上写作和沟通的老师直接点明了:数学经济政治练逻辑,中文文学历史练遣词,辩论演讲哲学心理学加强反应能力,体育医疗艺术(绘画、音乐等等)保证人身心健康,这些专业的入门要求是每一个想要进入高效社交圈的人的基本要求,至于阅读法和记忆/笔记法网上一找一大堆……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复】我就不一样,我估计是记忆力的问题。。我记忆力太差了,虽然思考的时候逻辑概念我还比较清晰,但是表达的时候总是忘记多个思考过的逻辑点,直接大脑空白,一句话说到一半可能前半句的表达方式就忘了,后半句直接出现语病。但是文字输出可能就稍微好一点。
-老局-:
看开头就感觉这期视频应该对我来说比较简单了,因为我大学时玩了不少的辩论。

【回复】总之还是很感谢up主的,我看到:只要……就……、只有……才……两个条件语句,就想起来原来自己给学生讲题目的时候就是在运用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真的很奇妙。
【回复】辩论反驳的时候用三种技巧:没有a,也有b、即使有a,b也未必成立、b不重要。
【回复】确实是比较基础的逻辑啦[脱单doge]玩辩论的肯定比较了解,只不过系统整理一下给大家呈现~
你好孑:
我发现有时候面对有些观点能明显的找出它的逻辑漏洞,但是我还是会潜意识里认同它,并且反驳我自己寻找的过程.比如说xxx地的人素质低,我能知道这是地图炮,但是我依旧因为这个观点打破我原有对xxx地人的印象,于是反刍这个观点告诉自己事实不是这样,但在下次见到xxx地的人时会下意识进行额外的警戒.这是为什么阿[大哭]

【回复】因为人不是绝对理性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与认知的影响,三人成虎的道理都懂。学习逻辑就是为了削弱这种主观性思维提高客观性,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失,毕竟如果人没了主观意识,那就完全成了机器了。
【回复】这个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属于心理暗示的一种。就好比别人强调不要干什么你就越想干是一样的。惊天魔盗团里也有心理暗示的应用,那个催眠师说的“以后你一旦想出轨就会想起我裸奔的样子”,因为这句话给他抛了个心锚,让他下意识把“出轨”和“催眠师裸奔”这俩件事联系起来,所以一想到出轨就容易联想催眠师裸奔。 你说的这个也是一个道理,虽然不承认但是你下意识还是把“xxx地区的人”和“素质低”联系了起来,以至于看到这个地区就想到了这句话,一开始还不能改变你什么,长期下来,一旦这个地区的人做出了跟“素质低”相关的事就会被你潜意识记上一笔,又加深这句话在内心的正确性。 大致情景:“这人素质好低啊” 一看地区“哦,是这个地区的” 然后如果是这个地区的人干出“高素质”的事就会被下意识忽略,不被记住,因为记忆里没有说这个地区人素质高的话,而日常生活出现素质高的也不奇怪,所以不会被潜意识记下。 这种莫名的联系就给你心理暗示了,最后就容易成为思想钢印。
【回复】解决方法就是不要陷入别人的话里 让我猜一下你吵架的时候也总吵不赢或者事后非常难受
九十三元:
学习学习,希望up能多出点提升交际的,不只限于对女,我想对男对女 口才都好点

【回复】这一整个系列都是帮助提升交际的啊[妙啊]提升交际并不只包括交际的那个时点,储备会更为重要,没有储备再多技巧也用不上的
【回复】回复 @和鱼对话 :懂了 我一定好好学 之前太忙没时间[笑哭]
阿魔喔:
是的 于是社恐的我开始玩鹅鸭杀 锻炼逻辑和表达能力 虽然并不喜欢这类发言社交类游戏 对我来说这不是游戏是在学习[笑哭]

【回复】回复 @田园里的清新 :巨有用,在捕风捉影方面,别人说谎可能就爆了一句话,你能抓到你就赢,抓不到就被糊弄过去了,对,是的,昨天一个狼刀,说自己是仇杀,叫我们猜是什么刀,然后说是拉的尸体,不知道是不是加拿大,然后板子是没有正义的,好刀警长绝对说不了那句话,时候懊悔了一个晚上
【回复】回复 @布鲁克林的红白蓝 :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点作用 但目前还没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实质帮助/交际这块儿明显进步的作用 野房体验不好 熟人局玩多了容易套路化 总体来说就是个游戏 可以试试
【回复】下棋,象棋五子棋围棋。策略性游戏都可以
感情苦手: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找这种逻辑类的东西,在我发现学习过程中的 问题 资料 训练和验证 都是导致学习中错误的关键。 在非系统学习中 问题和资料或者训练验证 都有可能是有问题的,问题方面上可能是问题错了,问题对了资料又错了,训练错了或者验证错了。 像是想留学的留学生因为家里存款可能不太够自己留学完而放弃。 这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不足导致的,或许逻辑也不太够,经验主义的固化思维也是因为在信息不足还不学习新的信息而生的。 当我们认为不吃饭能减肥时就不会太思考别的东西了,也不去了解减肥的原理和各种方法,坐吃山空。 经验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排外和乱亲信手下 我思考设计计划是否能打破这一现象,答案是肯定的,除非在这一领域达到顶峰,不断学习就会有进步。 学习有学习的方法,但学习并不是全部,因为人不能只学习,人还有要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休息。 经验主义的主要原因除了实在找不到新资料了外就是懒惰, 懒惰是人之天性,不可战胜但可以对抗。

【回复】其实我觉得这样子总结的有些太过于教条了,人是会在无意识中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只是不同的信息领域得到的成长度是不一样的。至于学习,我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将他人的结论,通过记忆变为可被自己直接利用的结论经验。就好像无论是直接使用数学公式,还是通过学习到的逻辑方法推导出数学公式进行使用都是经验主义。通过经验主义来快捷的进行判断,本身也是人类这个物种由生存进化带来的的必然结果。很大一部分游戏其实也是相当锻炼信息收集、逻辑思考等能力的。把学习本身看作是目的或终点,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学习只是工具或途径,它应当为了你最终的目的而服务,例如自我满足、表达、成绩、工作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养成不盲目信从经验主义的习惯,时刻保持着对过去一部分经验的审视和警觉,及时察觉到新事物新知识新环境对旧经验的冲击,并合理的进行吸收和归纳。
【回复】不懂,但我发出来是希望给点有逻辑的反馈,赞同这种东西除了会让人高兴和自信以外毫无作用。 起码你的评论我无法解读。 思维的固化就是经验主义,形成这种思维的主要因素是各种方面的,懒惰和做不到是最多的。 人是会依赖自己的认知的,就像我现在说这些观点,始终都是在说一套理论,稍微动脑想一想也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止这一套理论,但因为懒惰和没有需要即刻解决的问题而不想学别的理论。 活到老学到老是个抽象的理论,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大多只能接触到相同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着验证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那些相同的问题也恰恰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部,所以也不需要劳神费力去学新知识。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没必要学习。没有压力时,古人也不会想到去靠种地来收获食物。 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可以预测到如果不学习未来会很难过,但还是不想学习。就像是穷人和看见过富人怎么生活的普通人会对努力赚钱有很大的执念。变形计那些案例绝对是最符合这个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回复】回复 @丶怪怪怪小虐 :学习当然不只系统学习,非系统学习也是学习。 就跟你的举例一样,直接做题或者先记忆公式,二者都能解决问题。 在之前我的举例也有问题,非系统学习中更多的是没有 教材 习题册 和试卷,但也不意味只有在学校学习时才算学习,这是我的问题。 对于经验主义的必然性我们的观点是相同的,人没有办法学会解决所有问题,但也不能因此不去学习。 当然,你的经验主义就是解决问题的知识,这个点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只在经验主义是让人不想思考的这个点上下功夫。 在我之前的言论的结尾,讲述了经验主义是天性的懒惰,和用计划对抗这种懒惰。 这些都是原理或者方法,你所说的虚无主义并没有被我的结论解答,其实我在学习完学习的逻辑后也很迷茫,感觉自己缺少了什么,当时只觉得学习好累,就去搜索学习很累怎么办。搜索的结果你也看见了,我总结出一个经验主义的危害。 对于虚无主义我的理解是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个人的答案是天性怕死,和在死之前活地更精彩,又或者是为了活的更久而工作?为了更舒适的活着而努力学习。 这个答案并不能让我不迷茫,在想努力时又想摆烂,我将其归于人懒惰的天性,不死且贪婪。又将其归于没学孟母三迁,学习环境出生不好。 我想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但执行不了,对想要的生活的幻想根本无法让我行动。 我当然知道自己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先安排合理的计划养成习惯,再慢慢努力。 但,就是没有执行力。 https://b23.tv/BV1tD4y1r7HZ 这个系列的视频给了我一种看完就有收获的感觉,作者从欲望分析,这种说法跟我的想法吻合。说个老实话,我现在又开始质疑起自己看完他的视频到底有没有用了,可能我只是因为他的原始欲望论而觉得很有用。他的视频目前没有给我任何帮助,我决定在发送完评论后去继续观看。 感谢你的回答,对我很有帮助。
丶怪怪怪小虐:
我发现有很多人其实根本分不清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在逻辑上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严谨的医学社会学等等论文上,文章中说的正相关,其实也不是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沙滩救生员,你上午吃了雪糕,所以下午拉肚子去了趟厕所,就在这期间有一位游客抽筋在水里溺死了。 你吃雪糕这件事就和游客的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是相关的关系。因为就算你没吃雪糕,你也可能拉肚子,就算你没拉肚子你也可能来不及救他,就算你来得及救他,他也可能挣扎太厉害救不起来。而有因果关系的则可能是游客在水里抽筋了。

【回复】“因果”关系具有“充分且必要”的必然性,但“相关”关系只是“要么充分”、“要么必要”而没有“充分且必要”的必然性。比如:两者存在“时间先后关系”,这是因果的“必要关系”之一,但仅凭此还不够“充分”。所以,仅凭两者存在先后关系,就推论两者是因果关系,这是个无效的推论。
【回复】“相关性不能用于责任追究”
【回复】回复 @教主さん : 你知道的知识是等于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你吃雪糕这件事导致游客的死亡。 你知道的知识和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你吃雪糕这件事就和游客的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是相关的关系。因为你不知道知识不代表大部分人都知道的知识。
Chloe爱爬山:
表达提升: 1-标点 2-分段分点 3-段句结构(总分总):承上启下,总结 4-不重不错 5-表达顺序(排序:因果,时间) 6-类比举例(用他人的能理解的方式)

你好孑:
@和鱼对话 up我存在一个疑惑,请问能给我解答一下吗?关于"你什么事也做不好"的反例是我能干饭干得好,但是我觉得实际上这个命题的定义范围并不是"什么事"而是某些特定的技能比如写作,思考,体育......之类的符合社会价值体系的事,就像是平时人们也不会因为吃饭厉害而夸赞某个人,这下我如何去反驳这个命题呢?

【回复】这个就是典型的逻辑系统与经验系统冲突的案例。逻辑系统里的所有事指的就是任何事,经验系统里的就成了“有价值的事”才是事。任何事情有价值才叫事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家长思维,一定要为某件事赋予意义才有值得去做的理由,在逻辑上很明显就是不成立的。一件事它有没有意义都是事,“有意义的事”和“所有事”就是不能划等号的
【回复】回复 @和鱼对话 :人际交往不是做试卷,写了答案就只等打分了。在社会上,较真这种细节会被骂杠精,在父母面前,这么回话接下来只会被回击更难听的咒骂比如"你除了吃饭还会什么""你除了吃饭还会拉屎",然后还可能迎来一顿毒打,我感觉我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丧失就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沉默,放弃沟通而导致的[笑哭]
【回复】回复 @1921717 :“干不好就干不好呗,不影响我吃饭”。 因为我确实干不好(有意义的事),“吃饭”则可以被理解为一件没有意义的事。这件事在对方的价值观里也相对,不会像“打游戏”“躺着”一样。这样既没有偏离主题,也有效且最小程度加深矛盾的表露自己对干“有意义的事情”没兴趣的观念。
我兜里有药-你要吗:
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和领导聊天? 我不缺认识官员的机会,但是我真的不会跟他们聊,一聊就聊到阳春白雪了,聊着聊着他们就接不下去了,不会讨他们开心,我过去、现在都很穷。 如果有训练课,我可以付费。 还有就是如何在不喝酒的情况下也讨他们开心?

【回复】分人吧 如果是喜欢阿谀奉承的 就圆滑但是不世故的夸他 给他面子 但是切忌不要让他觉得你很捧 如果是很踏实 平常没啥爱好的 那就真诚踏实做事儿 等领导主动找你(个人简介)而且交流无非就是你来我往 找兴趣点 或者主动引起话题 一开始都会很尴尬 后来就慢慢热场了 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放的开
【回复】我也是和你一样,人际交往的能力可能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技能,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让对方很舒心的接受你这些我们从小就没人教过我们!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这个世界大部分的答案的出口可能就在书里面,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加油][加油][加油]
【回复】不用点赞了,31岁,6月1号才从4医院出院,住院期间想了很多事情,为什么病会复发?为什么还一事无成?为什么又要准备灰溜溜的回小县城?又或者去有海的地方飘着。 是因为你什么都没有,你没有让对方利用的价值,又或者是你没有和对方利益交换的资本。 你是二代吗?你会坑蒙拐骗吗?也许会赚上钱。 但是你又老实,又没有“组织”给你的权力,你即便说话再好听,再会舔,也不过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成就,一点点。 考公吧各位。起码我在四医院见的一部分人是公,住院期间工资照发,不像我,挂着一个亿资金的公司法人,3500的工资,老板(既是朋友,又是二十多年的同学)住院的时候连工资都没有发。
模拟小鹿:
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是怕哪句话说出口得罪人

【回复】怕没用,有时候你就会在无意中,把最不想得罪的人就给得罪了,多学习学习,锻炼罗辑思维,提高情商,学学中国的酒桌文化,说话,语言也是一种学问,艺术,我也有这一方面能力的缺陷,尤其是看了《狂飙》之后,更加坚定想要提升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笑哭]
【回复】人生路很长很长,遇见的人会很多,怕啥。另外,说错了大不了就认错,道歉[2023]
みにくいモジカの子:
逻辑思维虽然重要,但还是需要用到经验这种惯性思维去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说呢,在寝室里也许我可以轻松的捋清一整条思路,但是其他人却不好做到这一点,所以为了关系不要搞得太僵只能用对方的觉得对的方式和对方交流,至少不要动不动就吵起来或者动手,简称:啊对对对对[doge]

【回复】我们不能否定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前提是你的经验是正确的,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而经验往往是固化的,这是出于人类懒惰的天性,其次是经验往往只能在固定的场景下发挥作用,这要求我们克服懒惰,随机应变,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经验。
【回复】我也认为寝室里这种确实有限制,但是如果是教室 其他地方之类的 用逻辑思维可能相对有效
【回复】回复 @1921717 :肯定吗,毕竟教室算公共场合,大家说话谈吐肯定要掂量一下
下辈子当鱼:
完全没看懂,先收藏,慢慢研究研究[笑哭]感觉我是个大部分信息不过脑子的人。

【回复】缺乏对思维的锻炼我觉得挺正常的,毕竟第一个需要获取思维锻炼的条件,也就是你在b站能刷到这样的视频,而在dy上都是些不需要思考的视频,第二个是你能主动思考的意愿,这其中需要有提升自己的意愿和耐心,但是dy刷多了你会习惯这种不需要思考的行为模式,最终失去耐心,放大了人懒惰的本性,从而令你失去思考的意愿,所以这是很正常的,这是视频主要是讲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对日常的交流亦或是思考问题的路径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如果你研究透了,也许会让你的思维更加清晰
【回复】同看不懂,貌似对抬杠有帮助
【回复】回复 @低调的刘秀 :哈哈哈,这是一个我未曾设想过的角度。
AI视频小助理:
一、逻辑的重要性,强调了逻辑能力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疏通逻辑的方法,帮助读者提升逻辑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00:01 - 讨论逻辑问题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表达流畅的问题 02:16 - 日常生活化表述削弱逻辑的存在感,需重新思考和改变习惯 03:39 - 思考逻辑的基础是判断命题的真伪,方法简单易懂 二、逻辑推理中的命题真伪判断、因果关系、以及削弱逻辑的方法,帮助读者提升逻辑辩证性,避免思考绝对化。 04:46 - 命题判断包含多个命题,需要逐一分析 06:53 - 建立因果关系是逻辑思考的重要工具,需要养成建立因果关系的能力 09:07 - 削弱因果关系是逻辑思考中最常见的方法,需要指使其因果无关 三、逻辑思考中的充分必要条件判断,即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及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让步攻击等方式削弱逻辑论证的强度。 09:32 - 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找杂音、找矛盾 10:15 - 削弱论证的方法:让步攻击、学假设、其他方法 12:20 - 必要条件的判断:判断事情的前提条件,思考伴随该前提的其他前提 四、充分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和如何培养表达逻辑,包括使用标点符号、分段分点、不重复等。 14:18 - 充要条件:P=Q,P发生Q必然发生 14:55 - 充分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只要P就Q,P是Q的充分条件 16:24 - 思考逻辑与生活表达平衡:多思考,不要魔怔,注意逻辑表达生活表达平衡 五、如何提升表达能力,包括记录观点、断句结构、不重不错、表达顺序、类比举例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表达逻辑清晰、有条理。 19:04 - 记录观点并分类,提升表达能力 19:19 - 中心思想突出,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表达 21:38 - 用类比举例,让逻辑表达有序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犹是春闺梦里人_ 召唤发送

pengpenggirl:
我太喜欢这个视频讲解了 画面简单,黑白分明 举例简单,浅显易懂 声音干净,再听一遍

小熊猫猫头o:
第一个例子=-=我不是杠啊,多见谅,想请教下。 “天天花大把时间”难道不是时间尺度上对程度的描述和限定吗?“无聊的”不是也是修饰和限定吗? 你做出“无聊的爱情剧”是一个命题的判断的前提,难道不是你预先地设定他的意思是“爱情剧都是无聊的”,而不是“爱情剧中一些无聊的剧”吗? 我认为,命题只有一个啊,就是: 一种行为:为了和女孩聊天,花了很多时间做了一些“无聊的”事情。而这样的行为是脑壳有问题的行为。(无聊打引号是因为无聊是基于说这句话的人的主观判断的)。 如果你只是想举例,好的吧,当我没说,但是也许例子可以再打磨打磨。

【回复】这样掐头去尾的命题三:了解娱乐八卦,追爱情剧→脑壳有问题。 你这样和把,“长期大剂量吃布洛芬会肾衰竭”,等同于:“吃布洛芬会肾衰竭”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去掉了修饰,去掉了限定,去掉了对程度的描述吗?
飞升的屁:
表达能力差逻辑不清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脑子,说白了就是天生的,要么逻辑思维能力差,要么多巴胺之类的神经递质水平低,前者没办法,后者提升醒脑就行

【回复】回复 @善良地小姐 :思维锻炼不能根本解决,我本人有ADHD,看过医生看过很多文献,除了天生的智力水平,神经递质对思维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同时影响情绪。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算知道语言逻辑清晰的方法,大脑依然不受控地反应迟钝思绪混乱,吃药(处方药,一种兴奋剂)后明显感觉头脑清楚语言表达有条不紊,写作也没那么困难了,数学也不那么痛苦了
【回复】不要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但我们的意识也可以改变物质,人脑可以通过刻意训练,从而改变神经元的结构,使得自己更加聪明,把什么都归咎在先天条件上不会使你进步的,因为你总是认为改变不了自己,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能做得出什么成就?
【回复】回复 @稳稳当当a :专注达,这个得去医院确诊,全国能确诊的医院挺少,我是川渝这边,所了解的只有成都华西和重庆精神病院。没有ADHD是不能吃药的否则就是嗑药了。逻辑思维不光是神经递质问题,跟天生的智力也有关系,不是说智商高低,而是天赋技能树没点在逻辑上,比如有人偏科或者更擅长文艺、运动等等,比如我自认为自己两个因素都有,吃药只会让我发挥自己原有的智力水平而不是成为逻辑方面的天才。所以可以先自己分析一下是神经递质还是智力偏向导致的,如果从小多动注意力涣散自测符合ADHD症状,建议去医院确诊别乱对症下药,如果是单单是智力偏向问题那无解。
我树树:
主播表达的不够精简。 逻辑思维是什么?简单就是来说就是你说话的时候考虑你说的话是否为真。以及你的话之间是否有关联。逻辑思维自然就提升了。 如何判断真假? 如何分析话之间的逻辑连续? 这是逻辑学中的内容、 推理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从已有的结论去推导出另一个结论。这就是逻辑学研究的东西。一句话当我们对它的真假有异议的时候就得用证据说话、当确定我们说得话为真得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推理了。如果为假推理就没有意义了。

励志成为话痨选手:
1 判断一个问题的真伪 2 建立一个因果关系 1)由前提和假设可推出结论 2)断联系,判断一下假设真伪 3)找他因,看前提能否独立推出结果 4)推他果,前提不一定能推出这个结果,也可能推出其他结果 3 确定充分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p推出q ,只要xxx就xxx 2)必要条件,非q推出非p,只有xxx才xxx 4 语言的表达以及文字的表达 1)加标点符号 2)分段分点 3)注意表达的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 3)不重不错 4)注意表达顺序 5)学会举例子

社会观察局 逻辑 普行男养成计划 思考 逻辑思维 表达 社科人文分享官·第二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