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白酒全科普!分类、风味、喝法,一网打尽

作者: 酿ZAO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6-03 23:11:18 浏览:60864 次

一看就懂的白酒全科普!分类、风味、喝法,一网打尽

madskinnykitty:
个人一个不全面的理解啊,觉得白酒最大的问题还是陈酿!为什么苏格兰政府立法苏威要装桶进行最低三年的陈酿,因为除了得到桶的风味之外最重要的是醇醛类物质析出。本来酿酒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种类少的粮谷,越多产出的酒质越不稳定。而我国的白酒在早期的高粱之后之后出现了五粮液甚至八粮液,其实这就是只管酿酒不管化学的结果。而现在大众逐渐更多选择清香型或酱香型白酒也是认知层面的提升。既然老祖宗从开始就选择了加入酒曲来酿酒,也就注定了它不可能用木桶来陈酿,现在用缸、用窖池或其它方式来陈酿的居多,而这种方式真的管用吗?我相信清香型酒厂、浓香型酒厂和酱香型酒厂肯定各有说辞,这几年来北方越来越多人选择酱香型的原因就是喝了第二天不头疼,因为它真的会陈酿几年再出厂,而不是像北方人以前喝的最多的浓香型一样陈酿1年的就不错了。从化学角度上看,威士忌的陈酿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醇醛类析出和木桶味道进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越久得到的价值也越大。真心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中国白酒的瓶子标的数字是真实的陈酿年份,而不是像当年古井贡酒闹得一个笑话一样。

【回复】一般名优酒厂在白酒蒸馏阶段会用到一种叫“量质摘酒”的工艺,通过检查理化指标和专业品评人员品鉴后分级入库贮存,一般来说分优、一、二级和不合格。 白酒在刚蒸馏出来时含有大量的低沸点醛类、硫化物、高级醇等,且酒精分子活跃,在饮用时会有明显的辛辣、冲鼻、刺激和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在入库贮存中,前期主要作用是去新。(而不使用木桶贮存是因为白酒中高达上千种化合物,有足够丰富的风味,不需要再吃那点桶味来画蛇添足) 各香型因为酿造工艺不同,陈放时间标准也不同,在贮存过程中,去新结束后酒体会进入稳定的陈化状态;用清香和浓香酒举例,两到三年左右的陈化可以让基酒各项理化指标达到较理想的状态,再通过勾调各种调味酒后装瓶出厂,但如果贮存时间过长,老陈味过重,就不适合作为基酒使用了(而酱香型的高沸点物质较多,适合长时间陈放)。 还有一个是酿造原料的问题,拿高粱举例,清香型会使用粳高粱来作为酿造原料,而浓香型则推荐糯高粱作为原料,区别是粳高粱中的直链淀粉更多,糯高粱中的直链淀粉比例很低,再搭配上清香的低温曲和浓香的中温曲及中高温曲,结果就是清香风格中的“入口强劲,收口干净”和浓香风格的“醇厚绵长”。 至于五粮液的高粱、小麦、糯米、玉米、大米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得来的(我国对白酒理化检测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白酒酿造里有句行话叫“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小麦产酒糙,糯米产酒绵,大米产酒净”,而通过品鉴五粮液也的确能感受到相比其他浓香酒更艳丽张扬的香气和展现风格多样性的平衡。 如果不是酗酒,但喝了第二天头晕头疼建议避免小厂酒,毕竟除杂和生产工艺及酿造环境有很大关系。 数字标现在更多代表同品牌之间档次高低之分了,毕竟后面那个“年”字已经抠了
【回复】说的很好!我可以补充一个点,就是古代不用木桶可能是生产成本的缘故,以及材料获取便携度的关系。所以今天已经有一些白酒进行了桶陈,我喝到的就有十几个。所以未来白酒肯定会百花齐放,各种方式都加入进去。
【回复】正常大厂白酒出厂前都会放在陶坛陈酿的,而且不是陈方时间越久越好。威士忌因为风味物质少所以不得不放在橡木桶多年来获取风味,白酒制作出来就味道很丰富了不需要过桶。酿酒谷物种类问题,你说越少就越好了?这是有什么依据吗,我国消费最多的白酒还是多粮酿造的浓香型白酒。而且你如果认真品酒懂酒的话就会发现白酒味道比威士忌白兰地浓郁丰富的多,不仅是口感上,理化指标也能验证证。
王俊凯的化学老师:
年龄不大,但喜欢慢慢去接触白酒。网上看黄盖玻汾做口粮很好,去超市买了一瓶,第一回儿喝清香型,感觉含在舌尖像水,吞下去喉头辣,一个人在家喝,感觉不好,一度怀疑是不是假酒。在外吃饭喝1573,东方红,都很好入口,喝的不多,过几小时基本恢复。自家做宴用过丰谷酒王,感觉也挺好,喝很多第二天基本也不会头疼。剩下有丰谷特曲,自己留着在家喝,跟饭桌上喝感觉又不一样,喝来和清香玻汾差不多,感觉像是开封进了水气。喝了酒,有时会有酒嗝,一点味道反上来,有香气,感觉比直接入口更丰富、明显,但也说不上很香很舒服。阅历不够吧,总感觉品不出酒的香,只有喝的舒服不舒服(自己一个人在家喝总觉得不好入口[喜极而泣])

【回复】清香型最好喝,酱香型最难喝
【回复】回复 @王俊凯的化学老师 :看运气,要不买出口汾吧
【回复】回复 @酿ZAO :哈哈哈,没有。看up科普了很多,我也知道白酒确实有很多香型,可自己还是喝不出各自的区别和特色。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个人还品味不出来[喜极而泣][喜极而泣],谈谈自己的感觉,交流一下。
敢再无聊点么:
太原是这么喝的,上菜前先干两盅,第三下等上了凉菜直接干一量酒器,这叫起三,这就开局直接二两下去了[笑哭]

【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很顶
【回复】这个时候我应该就在桌子下面了,本人酒量约等于零
野猪啃白菜_:
你说的这些白酒喝法都不敢苟同啊开,尤其是冰一下喝

【回复】对,可接受加热,冰,算了
【回复】回复 @大话的话 :冰了会丧失很多风味
荡魔天师:
我在B战看人家讲 喝白酒的苦辣 就是品人生的滋味 可惜 我没有能够和这哥们交上朋友 遗憾

記得忘记:
个人认为从口味轻到重依次是 清米浓酱,个人口感认为清米有些淡,没有层次感,甚至像和酒精的感觉。浓酱口味重,偶尔喝一些还行,不适合天天喝。个人喜欢凤香,香味适中。喝法无非是泡中药,但是生中药泡出来草味重,泡中药颗粒不太影响酒的口感

【回复】回复 @酿ZAO :香型选 凤香型 绵柔凤香型偏浓香
【回复】口感和香型并无关系,香型是为了区分闻的香气的!
婴丽贝:
讲的很不错[藏狐]我觉得酒精度高是一个极其限制白酒流行的因素,动辄38°、53°的酒精度限制了入口的顺滑感,也让酒闻起来乙醇味强烈,掩盖了酒本身的味道。从这两点出发冰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期待能有适合冰饮的白酒出现。

【回复】酒精可以承载香味物质 品质好风味复杂必然伴随度数高 在威士忌洋酒身上也一样
【回复】这个类型的产品其实有了,不过没办法切入传统白酒市场,同时也没办法很好地打进酒吧以及家庭场景,所以面临一些鲲进
【回复】国窖不就是打的冰饮的招牌嘛
神宫寺:
白酒十二大香型就和八大菜系一样,都是为圈钱瞎xx吹出来的东西,甚至还不如八大菜系。摸着良心说,白酒那些神神叨叨的香型,难道不是纯粹是用钱造出来专门服务某个牌子的? 明明就清浓酱米四大类足够描述了,而且简单直接谁都能马上想象出来,非搞个十二大,把本来就混乱的白酒系统弄的更混浊不堪。 菜系也是,川鲁淮粤足够概括这片土地的饮食风俗了,剩下的都是当地分支小菜系,哪有什么八大。

【回复】四个分类根本想象不出来,不要这样
开灯造小孩:
白酒,各有各说辞,生产工艺也不停在进步。但是有一点我们值得关注,就是生产工艺标准化,也就是国标。有了这个国标,那就是在这个标准里面可以自由发挥也不怕飘不见。 但是有一说一,现在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和白酒了。酒里的燥,冲约来约厉害,酒体却约来越纯净。 说了这么些,酒这东西,真的只能相对小批量生产。每年上的新款都很多,但是好喝的越来越少

小雪雪糕球:
讲真,喝酒不浪漫。真实情况如下:喝酒酒精中毒,而且酒精中毒综合征往往会幻听,幻听内容往往是老婆出轨之类导致心情恶劣,因此不愿忍耐妻子,而妻子方面往往厌烦喝酒的夫方,容易出现酒后家暴。还有就是喝酒容易猝死,及万一酒内有些不明物质(疯酒),容易行为失控暴力伤人。对重要器官几乎都伤害且对小蝌蚪也不好。欢迎多阅读正规医院关于禁酒知识哦

longsungshen:
白酒粮食酿的 怎么味道都是水果做比喻啊

【回复】回复 @流青 :那不如直接用“清爽”,“浑厚”来直接表达
【回复】西瓜清爽,芒果就是浑厚的感觉,酒也一样
【回复】回复 @longsungshen :白酒都没有果香的这一类说法,把白酒的回味,入口当作杏子,葡萄等等水果那是个人参杂了威士忌的评测
你的老王123456:
喝的白酒比较少但是都印象深刻 老白汾陈味在前曲味在后豌豆味香甜有淀粉感 西凤绿高脖胭脂味青苹果味回味甜 白标董酒闻香香中带臭后味热带果香 入口酒体清澈凛冽 微酸芒果类果香尾味中药香

冬泳之心:
1,20世纪前,绝大部分文献古籍/诗词歌赋/民俗文化中记载酒文化都是指:清米酒/黄酒,6-20度,带自然发酵甘甜口味。祭祀/外交/宴请/仪式等高端活动清一色选用传统酒。 2,高度白酒蒸馏技术的确出现很早,民间部分地方又叫烧酒,根本不受民间喜爱普及,也从来不登大雅之堂。 3,中国如今酒桌文化(劝酒文化)更不是自古有之。古代喝酒讲究“礼”“雅”“德”,著书饮酒规范《觞政》。民间也更多尽兴或者独自豪饮,劝酒现象存在但未成为主流文化。如今这种糟粕一定程度跟苏联有关-“乌斯季诺夫法则”。 4,白酒企业要盈利,品牌营销,附加文化价值无可厚非。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去伪存真。 5,能不喝酒最好,少量/适度喝一点各种酒类,的确能调节气氛/缓解压力/拉进关系。考虑各种利害,烟酒国家层面不能禁,《是!大臣》汉弗莱早就说过:烟民是我们国家的恩人啊[doge][doge]

涨姿势 酒 原创 科普 冷知识 科学 白酒 酿酒 品酒 茅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