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长吉,活了27年,人间太窄,容不下天才

作者: 东兴苟十三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10-27 08:00:00 浏览:2030355 次

我,李长吉,活了27年,人间太窄,容不下天才

笨笨顺顺:
就和李白去捞月亮一样,我也愿意相信李贺是被仙人带走了

【回复】“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回复】可惜浪漫抵消不了背后的黑暗和绝望。
【回复】回复 @零碳万里行 :人家讲个愿景,你搁那上纲上线[笑哭]
微操大师蒋委座:
最喜欢的是当时语文阅读课上的一首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真的是惊才绝艳。

【回复】六年级加了一个网友,他网名叫“煕柳引箜篌,影蘸湘帘”,他经常发布一些关于诗词散文的诗句,我对“引箜篌”这三个字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可能是刚好启蒙了我吧,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喜欢语文,那种韵味无可比拟。
【回复】确实,这首诗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起鸡皮疙瘩了。另一首第一次读就起鸡皮疙瘩的就是苏轼 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回复 @是橘子菌 : 是的,这四句华美瑰丽,但是下来就又回到他的奇骨嶙峋的风格了,“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人用这样的方式去描写声音,天马行空非为我等能揣度的。
一块小小曲奇:
终于明白韩愈写的《师说》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回复】昌黎公真的做到这句话了
【回复】回复 @年少逞风流 :真的是,不然以前怎么总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呢
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
他和王勃我觉得很可惜两个人,那么年轻,文学就那么高。

【回复】都说天妒英才,实际是人妒英才吧
【回复】回复 @吃喝睡的小胖纸 :你是懂人的[大哭]
【回复】一个河南人,一个山西人,同样的天纵英才,怀才不遇,同样的英年早逝,连去世的年龄都相近。
乌江鱼不是我:
时代和命运就这样用“避讳”两个字潦草地结束了一个天纵英才的一生

【回复】其实就是在古代,这种程度的避讳也是不合常理的,况且古代除了避讳,还有夺情(毕竟抡才也是国之大事)。这件事实际上还是妒贤嫉能者的倾轧,只不过他们位高权重,这种看上去就很勉强的借口才能起作用。
【回复】回复 @歪比巴卜xosjeb :视频里也说了,韩俞那时候左迁到地方,面对地方官还能争一争辩一辩,面对中央朝堂就没有办法了,我甚至觉得这事儿说不定韩愈的政敌也出了一把力,妒贤嫉能之外,也是为了阻止韩愈招揽人才,因为单凭未入仕的李贺还招不来地位那么高的敌人。
【回复】回复 @21640182090_bili :唐朝时候避讳很严重,因为李氏一位祖先叫李虎,就把天下和虎相关的全改了名字,因为李世民,世人改成了国人。反倒是往后的明朝,避讳上轻了许多,一是明朝皇帝名字好多生僻字,二是明朝皇帝避讳只要求不能连用两个字。
才命相妨:
我也愿意相信李贺的结局是李商隐写的那样,就像冯梦龙写的王勃的结局。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场风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回复】姐妹是不是记错了,是唐寅写的啊: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回复】回复 @荔枝小兔叽 :😂😂没有没有,我知道这个是唐伯虎的落霞孤鹜图,就是写在这里借用一下,觉得比较合适,但你这么一说我这个措辞确实好像容易误人子弟哈[捂脸][捂脸]还有我是男的啦
知日_彗心_:
前李白,中李贺,后李商隐 前杜甫,中白居易,后杜牧,大唐天空中璀璨的明星。[吃瓜]

【回复】回复 @YoungStanZzz :极度的包容也葬送了大唐,不过比起大唐的荣耀,结局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回复】回复 @Ariel44 :大哥,你要逗死我吗?[滑稽]我说的是大唐,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
_野丫丫:
因为父亲的名字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大唐的最大笑话

【回复】韩愈还说,难道名字里带仁的就不能当人了吗?
【回复】回复 @--一笑生花 :父名为晋,子不得取进士,父命为仁,子不得为人乎?
【回复】回复 @龙辰幻境 :不,是因为科举制是隋朝建立的,唐朝只是接力,建立和接力的统治者对同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windy_young:
提起李贺,记忆最深刻的是《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读着有一种《十面埋伏》的即视感和压迫感,不愧诗鬼之名。

【回复】我最喜欢他的马诗其中两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回复】回复 @伊月寒 :尤其第一首,和画马大师徐悲鸿说得“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相辅相成,越看越喜欢。
【回复】我最喜欢的是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世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回复】王安石:方黑云压城,何来向日之甲光 杨慎:宋老头(王安石)巾不知诗[doge]
【回复】这种景象我见过,前方夕阳极垂近地,却有鱼鳞云层叠遮着,万千金线射出,但只能是照亮了前面的这一角天地,回首时见到背后已经是深蓝色的天幕了
【回复】回复 @翰音泣歌 :但是这个诗的意境读下来就好像那种夕阳黄昏的时候 而且金鳞应该也是太阳光的颜色吧(?
晟来与花:
若人间的五味杂陈,能有一味极致,这人生便也不能说不精彩。

【回复】可这也太苦了,而且是以自身之苦,成他人眼中的千年一叹。这精彩,不要也罢
【回复】回复 @人间血馒头 :唉...能理解你的意思。我也曾经设想过这样的情况,但是矛盾之处在于,如果他是籍籍无名之人,他的作品就未必会流传,也许后世几乎不会有人发现他...可我们正是因为他的作品才一直记得他,也记得他的痛苦...
我硬币超多哦: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昨天读到这里,仰面流泪……

【回复】初中的时候学到这首诗老师没怎么细说但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这句诗没背就记住了。后来知道诗背后的作者的故事,一切都不可说了
【回复】回复 @年少逞风流 :我也是,好多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等我现在进了社会才懂恍然大悟的……
【回复】读到这我觉得李贺比起王勃更像陈子昂,王勃更多的时候是少年得意的,而陈子昂和李贺则一生多数时候是忧患实多的,他们俩一生都追求燕昭王,一个文宗一个诗鬼生前都活得那么艰难。
清华莫兰特:
不仅仅是李凭箜篌引,还有那首金铜仙人辞汉歌,那个奇诡的想象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这个角度创作的,虽然就短短几句,但个人以为真的不逊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复】回复 @大宋武皇帝 : 梦游很好背啊,中间一段有点楚辞体的味道[脱单doge]
【回复】梦游天姥吟留别好诗是真好诗,难背是真难背[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大宋武皇帝 :那我建议你读读«滕王阁序»,先难后易自然易。[doge]
三千廷:
看到李贺,想起了苏东坡。不得不说,东坡排解自己的能力是真的nb。他也是刚刚高中,就因母亲去世守孝三年。在他后来的人生中,屡次被贬,最严重的一次乌台诗案差点掉了脑袋后,他惊魂未定地落在黄州,生活贫困到作为文人也要第一次举起锄头耕地糊口。不得不说,苏东坡的心境太强了。(没有贬低李贺的意思)

【回复】苏东坡人有父亲和拼命做官的弟弟。李贺有什么。甚至别人暗杀他可能都是浪费精力
【回复】跟身体也有关系,一般人再抑郁不得志也不至于27岁就英年早逝……他身体估计本身就不如苏轼好,当然苏轼也豁达
【回复】苏东坡童年很幸运,父亲和爷爷都很开明。李贺父亲和爷爷活的时间也不长,家里本来就比较落寞,我想乐观与否也有这个原因
饮月生:
怨天 世人皆言天妒才,巧把妒忌变做白。 阿谀奉承心难猜,白衣化雪替天哀。

黑椒糖:
我就是昌谷宜阳人 哎 李贺是真的可惜 虽说诗词流传千年 但是当初的李贺该是对当时的世道有多么绝望

【回复】我家就在昌谷河畔,小时候也和李贺一样时常望着女己山
【回复】回复 @A一杯白开水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骑着月球逃:
对英年早逝的诗人都感到很可惜很遗憾,要是多活十几年又能给中国诗歌带来多少光辉啊,李贺以前写的诗也很大气磅礴,后来一直郁郁不得志写的诗就越来越有“鬼气”了

不是笨笨本人呀:
李贺真的算是我国诗坛的一朵奇葩了吧,我们有诗仙诗圣,但都是传统观念中比较正面的形象,而诗鬼或者近似诗鬼称呼的人,也仅他一人而已。

【回复】回复 @不是笨笨本人呀 :我高中语文老师跟我们说过确实和他外貌有关,双眉缠绕,手指细长,很有辨识度
【回复】和他外貌有关系,但我觉得也是和他的诗有关系。 我没有任何证据,只是猜测。这样的称呼可能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嘲讽他,但最终这个称呼也变成了一种风格一种赞誉。
【回复】回复 @不是笨笨本人呀 :除了杜甫的诗圣是对其地位的阐述,其他大部分都是对其风格的称呼,比如诗仙,李白的诗歌很多与仙境仙人相关,比如诗鬼,是因为李贺的诗歌充满鬼怪陆离的奇幻想象
宝蓝达:
能否把所有专栏的文案都发出来,我女儿说写得太精彩了,要背下来当做高考素材

【回复】回复 @东兴苟十三 :up主 李贺视频的文案在哪呀 我没有找到 写的真的很好
【回复】回复 @东兴苟十三 :没看到,up是把专栏删了吗?真的很喜欢up的文案,想整理成高考作文素材,我的语文作文就是缺素材,up的文笔真的好绝!
人渣不是说说而已:
实在觉得唐朝真的是个荒诞又美好,强大又敏感的存在

【回复】唐朝几百年,但真正的被夸赞的只有盛唐啊[辣眼睛]别说后人怀念盛唐了,生于唐朝的白居易他们也对盛唐充满憧憬,就是这么残酷
【回复】其实每个时代都很荒诞…人情社会
【回复】回复 @身体健康少灾多福 :和楚国一样狼王继承法,皇室内部决斗,要么成皇,要么死亡。因为这个残酷机制,唐朝宗室数量被削减至历代最低,存在感稀薄,还不如节度使影响力大

社科人文分享官 诗词 读书 文学 唐诗 李贺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