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天为什么没走航天飞机这步?

作者: bili_1942160189分类: 科工机械 发布时间: 2023-11-01 12:28:51 浏览:19789 次

中国的航天为什么没走航天飞机这步?

RedHeart尔克:
当时我们搞载人航天的时候,其实有飞机派和飞船派的,最后是钱老定下了飞船路线,他老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时我们的国力技术是没能力搞的,且飞机最大的优点是可重复使用的经济性,但每次回来都要换隔热瓦和庞杂的保养,这成本也不低,反而跟他的经济型背道离驰了

【回复】飞机成本比火箭高,复用件即便经过检测也有极地概率故障,这个概率是累加的,在一次性飞船上不存在。
【回复】回复 @是九月不是旧约 :马斯克是推进火箭回收,飞机和飞船和这个推进火箭不一样[doge]
南方剑圣:
最直接的原因是以前需求没到这一步,一直到有天宫空间站开始我们才有了多次定期往返太空站点的需要,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已经用自身实践证明了航天飞机在多次使用上的不可靠性,在经济效益上与一次性飞船比也没有差太多,所以我们没有走这条路。不过目前看来我们虽然没走航天飞机的路但有腾云工程在,对空天方向就进行了探索和技术积累,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发展出自己的航天飞机的[doge]

【回复】回复 @哆啦A梦的夏季幻想 :?载人火箭都有我不信材料还能一片空白,要搞还能干不出来?我觉的楼主的意思说的挺对的
【回复】材料学一片空白玩航天飞机,
潍叵:
科技发展速度太快,直接越过了这一步[doge]

【回复】错!不是发展太快不研究,是因为当初中国科学家研究航天飞机的时候主要是用于经济性。可重复性,但后来发现航天飞机维护复杂,价格高昂,与最初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取消了航天飞机的方案
【回复】回复 @欧王黄 :这根本不是航天飞机,明明就是鳖版X37B,你硬要给人家安个航天飞机的名干嘛
肯尼亚留学生Mike:
航天飞机最大的用处是可以让身体不承受那么大的g值,可以让普通人,科学家,教师上太空

【回复】航天飞机发射上去一样靠火箭,只是回来的时候才滑行回来
【回复】回复 @拿上菜刀去屠龙 :人家肯尼亚留学生呢[doge]
【回复】航天飞机发射照样用运载火箭啊,你以为直接机场起飞进太空啊?[抠鼻]
香草雾岛真名:
我还是相信钱学森老师的判断,目前来看这条路走对了

【回复】回复 @oh今夜 :星链频繁发射主要是占领近地轨道封锁住太空而已,什么垃圾都往上射
【回复】回复 @手撕爱国战犬 :这又是什么滴能儿
【回复】回复 @oh今夜 :什么拿来占轨道的垃圾都能拉出来比是吧
心月不皈-:
钱学森钱老给否了,他当时对航天飞机方案好像批了几个字:建议将太空母舰方案一并呈送,意思是你们既然想玩不如玩个更离谱的。

牛魔王DE棒棒糖:
科幻般的场景,并非都是在遥远的未来,也许,它发生在不远的过去。 1984年2月3日,“Westar 6”号通信卫星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因为故障,该卫星被留在了近地低轨上(原本应该在高轨)。同年11月14日,宇航员Dale Gardner离开“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太空行走,徒手捕捉住这颗卫星,把它带回地球。一家香港公司购买了它,1990年4月7日由我国长征三号火箭重新发射升空,正常使用至2003年4月。这是人类航空航天的壮举!发射失败——徒手捕获——重新发射——正常运转!

小玉hero:
航天飞机并不实用,运载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发射成本高。

尔蝼蚁:
你先搞清楚美国为什么放弃这个项目了[吃瓜]

果子露营啊:
航天飞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大体积航天器带回大气层内吧,这是火箭没法比拟的

人偶之牙:
中国航天为什么没走这条路? 不就是因为我们的自研都是看着人家经验避免弯路嘛? 没必要贴金

Mr美好:
成本太高,发射一次比新飞船还贵,技术难度大,优势是载重和人员,看需求取舍。

bili_13977021462:
以前没技术、没实力、没资金,现在技术够、实力足,但现在都在学习以星舰为代表的可以部分回收的飞船,航天飞机优势不大而且缺点非常明显了。

清月不解雾心:
以前弄这个代价太大,这几年技术上来了也没必要搞航天飞机了,改搞空天飞机了,航天事业刚起步的时候还是论证过要搞火箭还是航天飞机的,不过当时那条件搞航天飞机可能中国的航天事业就废了,也幸好没走航天飞机的路,毕竟美国试过了,在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各方面都比不上火箭,在技术达标的情况下,直接上空天飞机得了,航天飞机属于不上不下的产物

怎么吃都胖的木子涛涛:
有没有可能是科学家已经计算和实验过,我们不适合航天飞机?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我们国家的科学家都是那些在网上逼逼赖赖的"专家吗"?

航空 火箭 中国 航天 航天飞机 摄影玩家养成计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