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四次圈地和房地产危机有何关系?

作者: 国仁全球大学堂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9-01 18:00:00 浏览:381119 次

温铁军:四次圈地和房地产危机有何关系?

古枫无涯:
如果以“工作多少年能买上一套房子”来衡量幸福指数,那么人民幸福感在逐渐下降。房价泡沫占消费大头,压低了恩格尔系数,但其实人民负担更重了

【回复】回复 @云雾仙一山人 :你知道纯农民多少年挣到10万吗?你要说农闲出门打工,那叫农民工了
【回复】这样算农民的幸福指数不就爆表了,10万一个200平小平房,30万两层300平,再精心设计点装修好点不到50万的别墅
【回复】回复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还是因为鹤岗的产业不够不行。至于说只想买北上广深的房子,可以看看多少资源多少人集中在北上广深,能借着人多地少以及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拉动房地产的价格,外加确实是人多,赚到的,有点钱的,努力努力确实可以买房的很多,不缺接盘的人,这盘就能玩下去,也是基于一种焦虑吧,各方面的压迫,一环又一环裹挟而生的买房焦虑。
哼唧兽quq:
[笑哭]就是不降价啊,我们这小地方配套设施学校医院都差,但是房子价格很自信

【回复】新房根本卖不出去,价格坚挺没用,挂在账上能挂一辈子?崭新的二手房在民间交易,价格只有一半,甚至不足一半。
【回复】十几年的二手房当新房卖
【回复】没有降的可能,中国的房企是靠大量贷款维持的,降价销售只能短期回血但是坑填不玩,而这个坑最不想填的那批人就是银行以及大的投资者,后面又是谁[滑稽][滑稽]
后现代浪漫革命:
前人:我们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doge][doge]

【回复】不冲突,前人确实把问题留给后人,让后人靠后人的智慧解决,对后人来说这就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后人继续相信后人的智慧,那就一直延续和扩大下去,如果后人选择相信自己的智慧,或者问题扩大到不能不让后人相信自己的智慧了,那就不一样
【回复】回复 @老蒋SomeBody :别人的意思互相甩锅。 你这解释,也就理论。 相信后人智慧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古德猫丨:
刺激吧,利率降低吧,就是0利息我也不会买房!我只想看空中飞人

【回复】看看碧桂园这些大地产商,都把壳和负债留下了。真该限制海外资产迁移,国内赚钱国内花,一分别想带出国
【回复】回复 @大大大的小小小ABCD :我广州的。在广州和还有其他地方都是限制农村盖房的。 必须一户口一栋房子,而且不给你分户的,有地也不给你盖的。 就算村里分给你家几块建房土地,但你儿子不能从家里到户口本分出来,而且你还不能在现在的房子加盖,因为还限制了不能超3层,所以你儿子想结婚生娃要房子的时候是不能在自家的地盖的,只能去县城买商品房的。 就问你6不6,就问你敢不敢,生不生娃[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小米板砖 :离境税早该出了 唉
酒瓶儿丶:
房价奇高的原因之一是房市吃进了大量涌入国内本该体现在物价上的通胀。 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甚至第二个十年的前半部分,大量外资涌入、大量高价原材物料的购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巨量的通胀,而如此巨大的通胀并没有以物价的形式体现在民生必需品的物价上,那这个通胀去哪儿了呢? 去房地产了。 而如此巨量的通胀的很大一部分正是以地方债务-土地财政-房地产的形式转移到房市中去的。

【回复】如果钱多了物价就应该通胀,那发展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我挣一千的时候大米卖一块,我挣一万的时候大米卖十块,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那真就上班不如造反咯。
【回复】回复 @风太扬 :2003年有多少地产需求啊,那个时候房子价格并不高你还记得吧,那2003年这一年那么大量的外资难道是奔着地产来的吗? 那个时候外资看中的是可向中国迁移低端制造业的大缺口,而房市的兴起恰是因为大入大出的制造业模式遇到了突然的外需下降而形成的生产过剩,过剩导致了制造业萎靡收益率下降,这才导致了资本析出投入到当时不受外需影响的房市。
【回复】回复 @嘉宝琪宝欣欣琪琪 :温老讲过这个问题的,你估计没注意看... 从二十多年把乡村小学撤掉,就开始把教育资源往城镇集中,后来医疗也是这样往大城市集中....这就是为啥小地方房子便宜但是都希望住大城市.
AIFreeHub:
温铁军教授在视频中讲述了四次圈地和房地产危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四次圈地与房地产危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将这四次圈地运动与全球化解危机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是与危机相关的。他强调了地方负债与四次圈地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呼吁将地方负债纳入分析的框架中。在这段视频中,温铁军教授还幽默地使用了一些梗,例如“就是圈地来干嘛呢”,表达了他对圈地的看法。【本信息由数字人编辑和发送】

你们都起我名:
我玩游戏最讨厌的就是队友全选的大后期,十分钟就被推到水晶,被堵着泉水杀,还就是不推,这时队友还要说说等我到后期,能翻能翻。

【回复】不知道你这是不是在讨论卖地型地方财政的问题,你说的情况和视频讲的问题完全相反。视频所描述的问题是,原来的模式,即本地人利用土地,从本土生产中获得财政收入的模式,被卖地给资产阶级,从卖地中获得财政收入的模式给取代了。后一种模式不是打大后期的,而是与之相反的,前期套现透支未来的。一旦遇到经济波动,没办法持续地靠卖地获得收入,就只能靠负债来维持支出,后期为了还债,只能变本加厉地卖地。如果要用游戏里的情况来类比的话,地方是单人路,超一线城市是c位,相当于单人路不发育了,把线都让给c位吃,这样导致边路守不住塔(债务崩不住),而且打团c位一暴毙就崩盘;后续因为单人路发育不良,再发育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继续把资源让给c位吃;c位看着对面雪球越滚越大,心态崩了开始挂机送头,这时候单人路发育不良,再想赢也救不过来了。所以应该改变策略,让单人路待在线上吃经济,这样边路不仅能守得住塔,还能降低打团c位暴毙的风险。
【回复】你理解错了,是队友全选了大前期,然后一路冲,一边冲一边浪,拿到优势又送出去了,现在前期过去了,到后期了,全部疲软,打个团没一个能站出来的,并且越拖到后期越可能输。
【回复】[doge]人家的游戏体验是占线打钱,以为人家的目的是赢,那是你的误解
JGMN:
给大家看看这篇土地问题不只是土地的问题

【回复】回复 @老板娘三月 :这个讲话口吻,难道不跟这个视频里的一模一样吗,太熟悉了
【回复】回复 @hzqp :保交楼只是期货房,你交好了钱在还贷房子烂尾了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这部分人大概有几百万。房子过剩是住建部计算了中国的有六亿栋楼,中国才多少人你算算。
爱吃土豆的土豆君YPY:
那我问你,你住在你的城市,农村和城市物价差距最大的区别在哪?只要你是非网购你会发现接近2倍的价差,这价差大部分都是交给了房东,其次地方债务很大程度上是“旅游城市”“模范城市”“强行工业项目上马”产生的,而其源动力是官和商分成,一个材料成本上涨能导致多大问题?洽洽是房地产把居民财产吸进去,导致消费能力严重下降,才导致这次经济低迷。

【回复】没办法,新地主阶级垄断了住房和土地资源。向上对企业进行敲诈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向下对底层百姓进行剥削从本来就不高的工资里抽掉1/3或者更多,同时还会因为租金问题很多搞实体经济的比如餐饮业不得不因为成本上涨而增加价格。 只有地主们躺着不劳而获,其他人等着被吸血。 而且没收他们的土地是违法的,回收需要支付一大笔资金,就是癌细胞。只能想办法从法律上压低租金和土地价格。
【回复】回复 @冰凌-- :对了,我说的租金就是餐饮为大头,如果你租房没有厨房你就要承担这个,然后是消费税(全民税),买菜还有商户的租金,下馆子要给餐厅的房东交一份钱,为何城市生活成本这么高,洽洽就是类似地主的食租阶层抬高的,通胀算个啥?对比网购和线下便民菜市场购买,价差接近2倍,通胀有这么高吗?
【回复】回复 @御坂美琴同学 :当你房租两三千,工资七八千,你也会这么说。
那能怎么样啊:
过度捕捞造成了鱼类种群灭绝,于是有了长江的十年禁捕,慢慢恢复。国家层面的经济也是一样一样地,没个十年二十年的恢复,怕是不行

【回复】二十年是一个人生的三分之一
【回复】捕鱼人一看还有14亿人,心道不慌[doge] 即使捕到只剩3亿,他们那一亿捕鱼人也还能过上好日子[doge]
【回复】不一样,哪能这么比喻....
少不看圣枪传:
唉,很多人买房都是毕生的积蓄。房价降了怎么办?不降大家又买不起。我觉得房价应该尽量拖住一会,用温老的方法慢慢来。 谁要买房?进城打工的人。发债拿下一些房子发出去,短期变长期。 那买了房呢?将利息消掉,减轻负担 这样就大致稳住了房价。毕竟大家的积蓄都被套牢了,给时间慢慢来。 温老还隐形提了一嘴 ,有的人要承担市场风险。 炒房的套死,屯房的套死。一些人也要彻查(不过我觉得很难,因为权力只对来源负责

【回复】这么说作为已经买了拿来住的人,你房子一平方米是100W块钱还是1000块钱有区别吗?房子降不降无所谓的好吧。除非说得了癌症急需用钱之后卖了。只要不打算买卖而是继续居住那就没区别。甚至还能把房子卖了换新房子,从40平低价换成100平甚至150平。总体上不亏反赚。以后留给孩子就是了。甚至留都留不住,因为房子居住个30年基本上里面就旧的不堪入目了。如果50年那房屋主体结构可能都会出问题。早晚要搬家买新的。 是炒房的人才担心房价下跌。为了利滚利,跌了就没办法赚钱了。
【回复】回复 @冰凌-- :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你知道这利息是按照什么来还的吗?即便是全款买房,也有不少会拿去做抵押贷款搞副业,是要还利息的,在一个你举的例子,你这40平是怎么换更大的?都降价了啊,你这40平难道不也降了吗?最后心态问题,同样的东西,后来者买的比你便宜太多,你什么感受?超市头天原价,第二天打折都有人抱怨,何况这还是房子[笑哭]
【回复】回复 @冰凌-- :不一样,买的时候是真金白银。跌了就是回到解放前。直接被割到死。 房价降的代价,必须要既得利益者付。
NDCoffee:
刚看到地方认房不认贷的新闻,,意思又是刺激房地产套现缓解地方财政?

【回复】只是想托住房价,不过看起来效果不佳
【回复】回复 @西西弗斯1024 : 有钱得想抽身,无钱的无力支持,俩头不到岸的政策
【回复】有地方已经开始涨房价了,最多的涨了装修费用的三分之一[笑哭],就很魔幻
未完成的蓝图:
说得好啊,很多专家都在说车轱辘话。 哪怕说得委婉,其中的问题冲突与动荡。 不容忽视。[doge]

格局要大大:
1.不让危机爆发,本质是抑制兼并,减缓分化速度,写富爸爸穷爸爸的罗伯特清崎,08危机后买下大量廉价公寓实现资产暴增,那些廉价公寓是哪些人在卖 2.“内债不是债,它实际上是一种税。”这种说法其实在糊弄傻瓜,金融信用社会,每创造一份收益对应一份债务,若收益均分则债务危机不会爆发,之所以爆发,底层逻辑是收益未被均分,从而造成多数人失去偿付能力,最终信用违约,一个简单的小常识,有偿付能力的社会不会爆发债务危机 3.肉烂在锅里的另一个层面,是rich poor分化,它本质上是个修饰词 4.任何脱离分配机制的经济学讨论,都是slm

月露灬风云:
当年做中介的时候就隐隐的有点感觉房地产有点像欧洲早期的圈地运动[doge][doge][doge]

海空一线天:
张爱玲就是因为解放后生了一次病去医院看到农民也能看得起同样的病了,心理上一下子接受不了跑出去了。有钱有权的人最痛恨的事就是体现不出它的高贵,和平民同样的待遇。

【回复】不太懂,前几天看的一个评论说不让穿旗袍[喜极而泣]
市井流年花事了:
我十多年前就说照此发展不但会扯到蛋,还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构性破坏,当时不知道多少有识之士批判老夫[doge]

【回复】批判你的都是已经获利的,只要自己爽哪管他洪水滔天。
【回复】因为激进城市化不可持续所以崩的也快
【回复】你是怎么知道的?什么依据?
漫步的牛:
想一想当初 我们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了是多么有力量啊

一腔狗血的屠龙少年:
成都天府新区就有很多高楼大厦都是空的,包括tfs免税区,一片一片都是空楼,几年之后就是鬼城了

温言铁语 国仁全球大学堂 青萍之沫 温铁军 房地产危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